|
润农节水(830964)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情况 | 七、 经营情况回顾 (一) 经营计划 2025年上半年, 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经济形势增速放缓,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和高效管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满足农业农田的灌溉需求。聚焦主业,围绕年度经营计划内挖潜力、外拓市场,通过加强市场开拓、产品升级、持续技术研发投入、优化业务结构、实施量化管理降本提质增效,保持了在行业内的领先优势。 1、主要经营业绩完成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0,153.61万元,同比增长5.8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527.15万元,同比下降47.05%;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 139,231.05万元,同比下降1.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89,187.90万元,同比增长0.01%。 2、市场开拓方面 2025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收官之年,这是一个具有承上启下意味的重 要节点。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家不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此背景下公司主营业务得到稳定发展,获得一批高质量订单,同时持续沉淀大型项目建设的技术、人才、经验积累,进一步提升了公司整体竞争实力和持续盈利能力。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开拓市场,完善产业布局。公司将加大节水装备技术研发投入、提高智慧农业应用水平;加强工程施工管理水平,提升工程项目毛利率;提高公司 EPC+O业务占比,提升公司设计水平及运营服务能力,打造全产业链的业务模式;拓展业务范围,新开拓湖北市场,扩大在甘肃、内蒙古、河南、山西、四川、云南等设立子公司的本土化业务拓展,加大“一带一路”外贸出口力度,进一步优化业务结构,创新业务模式。 3、技术创新方面 公司“聚焦节水”发展战略,从我国实际的市场需求出发,在产品生产、工程应用等方面均形成了核心技术,并且持续进行滴灌带产品、农业灌溉物联网系统、工程应用等方面的研发和工艺改进。报告期内,公司完成《河北唐山智能化田间水肥管理》标准化试点项目申报,并申报农业节水科技奖一项,已开展相关科技成果评价工作。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共拥有专利 119项(其中发明专利 13项),软件著作权 38项。 4、智慧农业平台研发与应用方面 随着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的加快,数字农业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公司以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为导向,在智慧农业平台研发方面,不断补充完善新内容及模块系统,并用于工程实践,打造国内一流智慧农业建设项目。 (二) 行业情况 1、行业定义 灌溉主要是为自然降水量不足或分布不均匀的耕地补充水分,而灌溉质量的好坏则取决于能否根据植物的需水特性、生育阶段、气候与土壤条件等自身与环境状况制定专门的灌溉计划。节水灌溉是指以较少的灌溉水量取得较好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喷灌、滴灌、微喷灌因其节水能力强、灌溉过程可控、灌溉效果好而成为国际节水灌溉领域的主流发展方向。 2、全球节水灌溉行业发展概况 2025年,全球水资源紧张状况仍然严峻,节水灌溉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必由之路。当今世界面临着人口、资源与环境三大问题,其中水资源是各种资源中不可替代的一种重要资源,水是一种有限而脆弱的资源,对维持生命、发展和环境至关重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水的需求将显得更为突出,水资源将日趋紧张。为应对水资源紧张和缺乏,世界各国都大力发展节水产业,提倡节约用水。节水灌溉是世界灌溉技术发展的趋势,是缓解水资源危机和实现高效、精准农业的必然选择。在全球喷滴灌面积保持较高水平的同时,新型喷滴灌技术也快速涌现,包括水肥一体化、压力灌溉技术、埋藏式灌溉技术、喷洒式灌溉技术、散布式灌溉技术和智能式喷灌系统等,新技术的推广和产业化为喷滴灌设备的进一步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3、我国节水灌溉行业发展概况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以占世界 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 20%的人口,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球平均水平的 25%。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信息显示,2024年我国人均水资源量约为 2129.9立方米,比2023年下降了 4.72%,居世界第 106位,近 2/3的城市不同程度缺水。同时,在我国目前 53.7%的耕地分布在西北、华北、东北等北方地区,而干旱少雨导致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比较缺乏。在西北,50%以上的土地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而其他地区的土地没有灌溉就不能保证粮食稳产、高产。总体来看,我国节水灌溉行业在规模扩张、技术进步、区域推广和政策支持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为保障粮食安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促进农业绿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025年 2月,我国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第二十二年聚焦中国“三农”议题。文件要求要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并明确指出: 1、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主攻单产和品质提升,确保粮食稳产丰产。进一步扩大粮食单产提升工程实施规模,加大高产高效模式集成推广力度,推进水肥一体化,促进大面积增产。加力落实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任务。多措并举巩固大豆扩种成果,挖掘油菜、花生扩种潜力,支持发展油茶等木本油料。推动棉花、糖料、天然橡胶等稳产提质。 2、加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强化气象为农服务,加强灾害风险监测预警预报,用好区域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等力量,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建设现代化防洪减灾体系,全面开展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和大中型灌区建设改造,推进蓄滞洪区关键设施建设和管理机制改革。加强平原涝区治理,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沟渠整治,加快修复灾毁农田及灌排设施。加强农田防护林建设。做好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和统防统治。提升森林草原防灭火能力。 2025年 3月水利部印发了《2025年农村水利水电工作要点》强调加快健全农业节水制度,包括优化灌溉用水定额、完善计量设施、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并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验收;2025年3月3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提出,主要目标是:到2030年,力争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 13.5亿亩,累计改造提升 2.8亿亩,统筹规划、同步实施高效节水灌溉,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 8000万亩;到2035年,力争将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累计改造提升 4.55亿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 1.3亿亩。我国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均与保障农业发展相关,都明确提出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具体实施措施,涉及乡村振兴、高标准农田、智慧农业等各方面,具体实施议案已规划到2035年。公司紧跟国家发展战略,围绕“乡村振兴、智慧农业”发展契机,奉行“德润群生、惠农利民”的企业精神,立足研发、依靠科技创品牌,布局全国,打造以智慧农业灌溉项目为润农名片,以节水灌溉装备、产品研发提升为补充,从工程设计施工及后期服务、运营管理等方面,为客户提供全产业链服务。 (三) 新增重要非主营业务情况 (四) 财务分析 1、 资产负债结构分析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38,323,542.31 2.75% 24,015,749.96 1.70% 59.58% 递延收益 3,726,103.64 0.27% 3,545,099.12 0.25% 5.11%资产负债项目重大变动原因: 1、货币资金:较上年末减少10,862.59万元,同比下降46.32%,主要原因为本年支付施工费同比增加,另外归还贷款同比增加所致。、应收票据:较上年末减少 万元,同比下降 ,主要原因为期末已背书尚未到期且未终止确认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所致。 3、其他流动资产:较上年末增加652.91万元,同比增长100.97%,主要原因为待抵扣增 值税进项税同比增加所致。伏项目尚未完工所致。 5、短期借款:较上年末增加7,000.74万元,同比增长69.92%,主要原因为本年项目投入增加,根据资金使用需求新增银行借款所致。 6、应交税费:较上年末减少834.17万元,同比下降64.48%,主要原因为期末应交增值税同比减少,此外本年第二季度应纳税所得额比上年第四季度减少导致应交所得税减少所致。 7、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较上年末增加1,430.78万元,同比增长59.58%,主要原因为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列报调整到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所致。8 1,456.73 37.68%、长期借款:较上年末减少 万元,同比下降 ,主要原因为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列报调整到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所致。 2、 营业情况分析 (1) 利润构成 1、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1,653.03万元,同比增加5.80%,主要原因为节水工程收入增加所致。、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 万元,同比增长 ,主要原因为公司本年新增银行借款较多导致借款利息增加所致。 3、其他收益:较上年同期减少343.21万元,同比下降94.84%,主要原因为公司上年同期结转其他收益的政府补助较多,本期金额较少所致。 4、所得税费用:较上年同期减少19.67万元,同比下降69.14%,主要原因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增加使得递延所得税费用减少所致。 (2) 收入构成 1.华北地区:报告期内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 810.69万元,同比增长11.94%,主要原因为河南和山西地区实现的节水工程收入增加所致。2.西北地区:报告期内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 1,568.66万元,同比下降9.87%,主要原因为甘肃地区节水工程和节水产品收入减少所致。3.东北地区:报告期内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 635.19万元,同比下降81.60%,主要原因为本期辽宁地区节水工程收入减少且上年同期金额较小所致。4.西南地区:报告期内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 3,611.13万元,同比增长128.16%,主要原因为本期四川地区节水工程收入增加所致。5.东南地区:报告期内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 687.79万元,同比下降93.55%,主要原因为本期未产生节水工程收入所致。 3、 现金流量状况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减少 4,205.49万元,主要原因为本年本 年支付施工费同比增加所致。 2、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减少 2,536.66万元,主要原因为本年归 还贷款同比增加所致。 4、 理财产品投资情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