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医药(600713)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4-12-31 | 信息来源 | 2024年年度报告 | 经营情况 |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在全体股东关心支持和公司董事会的正确领导下,公司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公司“十四五”战略规划和“价值发现、批零协同、药械相长、适度延伸、数字赋能”发展思路,努力攻坚克难,着力提升运营质量,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扎实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公司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报告期主要工作情况如下: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36.96亿元,同比增幅0.20%;实现利润总额10.03亿元,突破10亿元大关,同比增幅2.59%;实现权益净利润5.71亿元,同比下降1.25%。报告期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36亿元,同比增幅12.03%,经营性现金流持续两年得以改善。报告期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74.61%,同比上升0.15个百分点,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权益为68.38亿元,同比增幅6.26%,确保了股东资产保值增值。 (二)持续深化国企改革,不断提升改革综合成效 公司持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创一流及对标一流提升行动、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创一流及对标一流提升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稳步并有序推进,改革综合成效较好。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提高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水平。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再融资项目,于2024年12月31日收到募集资金净额10.69亿元,有助于改善财务结构,增强整体营运能力,推动区域物流建设及数字化转型。 公司持续提升母子企业近三年来的职业经理人改革质效,从招聘、考核激励至退出均通过市场化机制,结合股权激励的实施,有力激发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公司经济效益稳步提升,职业经理人改革成果突出。 公司作为中国医药商业协会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SG)分会的首批入会企业,在报告期内积极参与分会会议、调研、论坛交流以及《医药行业ESG评估体系建设和管理实践指南》课题论证等,荣获中国医药商业协会颁发的“ESG先锋引领奖”。 (三)强主业、促短板,不断夯实市场竞争力 公司深耕既有业务区域市场,巩固市场竞争力。控股子公司南药湖北完成湖北随州地区医药商业合资合作项目;公司完成对重点子公司安徽天星的增资,进一步巩固其区域市场龙头地位,助力其做大做强做优。 公司持续增强供应链体系建设,提升客户服务和市场响应能力。与上下游客户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搭建供应链协同平台,促进高效沟通与协作。持续推广及发展医疗机构SPD业务。加快创新药品引进,全年全流域上市新药引进率近87%,累计年销售同比增长超110%;国谈品种引进率约97%,累计年销售同比增长22%左右;第九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品种引进率约95%。 积极拓展服务产品的品类,新增或扩展麻精、核药、动保、医美、特医食品及功能饮料等品类业务,其中,南京医药在报告期内取得《放射性药品经营许可证》,具备放射性药品经营资质可为公司业务增长带来新契机。 公司强化批零协同、药械相长,推进强链补链延链。其中: 推进社会化药房及专业化药房“双轮驱动”。零售业务整体全年(主营)销售24.31亿元,同比增长3.98%。公司积极推动“专业药房”与“自营新零售”发展,专业药房销售同比增长18%,自营B2C增幅达86.4%。” 公司医疗器械业务全年销售近39亿元,同比增长超3%。在稳步增长的同时,公司进一步明确各类医疗器械业务模式的标准化流程,严控业务流程性风险,并为向产业链上端适度延伸做好项目储备。公司积极适应市场需求与变化,通过新技术应用,推动发展公司的新兴业务,包括既有的医药“互联网+”业务(药品批发业态的B2B业务、药品零售业态的B2C和O2O业务、患者服务平台业务、互联网+中药药事服务业务)以及未来的产业链延伸及健康服务拓展业务等,其中,医药“互联网+”业务合计年销售12.33亿元,同比增长23%左右,全程数字化管理的中药药事服务业务全年服务客户达96家,销售额超1.1亿元,同比增长18.23%;患者服务云平台业务同比增长近55%。 (四)创新驱动、技术赋能,有序推进数字化建设 推进南京医药“中台管理系统”建设,完成技术底座建设相关产品交付确认;业务中台迁移项目上线切换;有序推进基于中台架构的云ERP平台建设和南药混合云建设;数据治理咨询交付成果并取得预期成效;主数据管理完成节点企业ERP系统切换主数据系统上线;数据中台上线。 公司加强数字平台建设。数字供应链方面,完成多个建设项目的立项,包括供应链标准化咨询、数字营销管理系统、供应链场景数据治理应用实施、供应链数字决策平台;数字物流方面,完成物流作业可视化系统(一期)、物流中台建设(一期)、TMS建设(一期)、南京医药标准WMS建设(一期)的合同签订;数字零售方面,启动南京医药零售数字化(一期)项目,搭建南药智慧零售中台,加快向“实体店+互联网+健康管理”新零售模式转型;数字运营方面,启动智慧印章管理、智慧人力资源系统项目,开展南京医药统一门户建设,继续推进财务管控系统上线。 (五)加快现代医药物流建设,提升物流管理效能 截止报告期末,南京医药全流域共有17个一级物流中心、39个二级物流中心,仓库面积32万多平方米,运输车辆400辆。公司有序推进重点物流项目建设,包括南京物流中心(二期)、南京医药中央物流一体化、福建同春生物医药产业园(一期)、江苏零售物流一体化(一期)。 开展物流标准化建设并完成物流标准化咨询项目验收,建立物流专业线标准管控流程并执行落实,形成总部—省平台—地市级三层管控架构,为推进物流数字化转型奠定基础。 (六)强化风险管控,坚持合规经营,实现稳健发展 公司加强财务管理,控制销售风险,确保企业经营合规安全。运用财务信息化工具,加强客户信用、应收账款及折让管理,制定应收账款压降目标,引入项目评估机制,提升“一利五率”的相关指标质量。 公司进一步完善审计垂直一体化管控模式,加强内控风控与日常经营管理融合,持续优化风险防控体系。持续开展审计项目及子公司风险评价;完成三年风险专项整治“回头看”工作并推进年度相关专项工作实施。加强招标及工程项目建设过程的风险管控,严把造价控制、风险提示与流程合规。 公司认真执行《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和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要求,优化完善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持续提升质量体系运行水平,有效防范药械质量安全风险。全流域11家企业顺利完成《药品经营许可证》换证;南京医药QC小组荣获“2024年度全国医药行业质量管理QC小组活动一等成果”。 公司积极盘活存量资产,处置无效及低效资产,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年内完成南京医药总部新大楼建设及搬迁工作。按照分类施策思路,持续推进低效劣势企业清理处置。 公司持续加强全流域安全生产体系建设,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安全生产专项工作,排查隐患并均完成闭环整改。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构建安全风险分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组建南京医药安全专家团队。做好全员安全生产培训,全年培训468场,参加培训49,676人次。全年实现安全生产无人身伤亡事故,无安全生产重大财产损失,无安全生产重大事件的发生。 (七)坚持党建引领,强化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落实 2024年公司党委强化政治建设,凝聚思想共识。一是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第一位,持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育,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二是落实党委对公司重大问题决策的决定权、建议权和监督权,确保企业重大决策方向不偏离。三是维护企业安全稳定发展大局,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发挥好宣传工作舆论引导、统一思想、振奋精神的积极作用。四是完善干部集团化管理机制,积极开展各层级履职培训,提升人才队伍素质,加强后备人才储备;五是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贯通推进,持续聚焦重点领域,防控廉洁风险。建立公司“大监督”体系建设工作办法,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确保廉政教育全覆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