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网 中财网股票行情
中信重工(601608)经营总结
截止日期2025-06-30
信息来源2025年中期报告
经营情况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面对外部环境变化与经营挑战增多的复杂形势,公司稳健把握发展机遇,坚定锚定“做强传统产业、做大成套产业、做成绿电产业、做精新兴产业”战略主线,通过“细化生产运营管理、强化海外市场开拓、深化绿电平台建设、优化合资公司治理”四项举措,传统产业竞争能力全面提升,新能源产业“第二增长曲线”新局面显现,新兴产业发展新基础不断积淀。
  公司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进程破界“焕新”,公司运营质效保持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81亿元,同比增长2.35%;净利润2.01亿元,同比增长5.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3亿元,同比增长6.39%;扣非归母净利润1.91亿元,同比增长17.37%,连续保持增长态势。公司国内国际业务同向发力、主营业务经营质效持续提升。
  1.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支撑增动能
  报告期内,公司聚焦国家、集团重大科技专项、国产替代等技术攻关,聚焦科研产业化,推动科技引领发展,积极服务国家战略。2025年上半年,公司连续20次护航神舟飞船顺利升空,为神“二十”提供关键保障;牵头“移动重载智能高空作业机器人系统”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开展技术攻关;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百万级半转速核电国产化护环锻件顺利通过验收;推进国家重点工程800MW超大型冲击式水轮机转轮研发项目;完成国内首套Φ2400×3600mm抛光机全流程开发;创新研发全球首套立式搅拌磨永磁半直驱传动系统;聚焦通用核心技术和核心部件的创新研发,实现微内核工业操作系统和控制器的升级迭代,实现了在工业机器人中的适配,夯实了公司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等领域发展的基础。公司获评2024年度河南省创新龙头企业;“5600mm特大型宽厚板轧机制造技术研究”项目获评中信集团2024年度科学技术奖一等奖;Φ8.2×12.7m溢流型球磨机成功入选2024年度“洛阳市装备制造业十大标志性高端装备”等荣誉。主持或参与的《立式搅拌磨选型试验方法》《矿用高压辊磨机选型试验方法》等16项国家标准、30项行业标准、7项团体标准发布,为相关设备的设计、制造、选型、试验和验收提供技术依据,有效提升国家矿山装备的智能化水平。报告期内,新获授权专利40件,其中发明专利22件。2.聚焦产业升级,开辟转型新引擎矿山及重型装备业务展现发展新韧性。国际市场订单量质齐升,市场结构显著优化,主机设备销往全球五大洲,出口近百台。成功签订国外重点项目直径11.6m半自磨机、直径7.9m球磨机合同,实现公司超大规格矿业装备在国外大型矿山新应用;签订某铜矿项目共计9台批量磨机设备供货合同,实现公司在中东矿业装备市场的新跨越;承接柬埔寨某项目5000TPD熟料水泥生产线奠基开建,巩固公司在东南亚国家的市场影响力,提升公司海外市场份额;南美维保服务基地依托其属地化服务能力,成功获取16台磨机液压站订单,验证海外基地赋能建设的核心价值。国内市场方面,深化与行业优秀企业的战略合作,成功中标某能源公司提升机成套项目,7400kW单机装机功率刷新记录,树立“主机带动成套”典范;深耕战略大客户,签订11台主机设备订单,CSM-2750立式搅拌磨为目前公司最大规格产品,巩固高端矿业市场领先地位;持续开发新领域、新客户,做大市场增量,累计签订7台大型氧化铝磨机和16台过滤机,稳固行业优势地位,推动氧化铝行业选矿设备大型化、智能化发展;公司遵循“内生筑基+外延拓疆”的实施路径,融合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以核心主机驱动、标准提升引领,延伸矿物加工产业链,形成矿山全流程绿色化、智能化解决方案。报告期内,公司矿山及重型装备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2.36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56.17%。图示:国家首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中信重工大型高端智能矿物磨机图示:中信重工“智慧矿山全流程解决方案”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业务开创新局奠新基。公司在做强煤矿智能装备及石化、应急救援领域特种机器人业务,大力拓展非煤矿山、国际市场特种机器人业务的同时,把握国家机器人产业发展政策机遇,加速布局“4+6+N”机器人产业体系(4个核心零部件技术,分别为中信微机器人操作系统、中信智机器人控制器、中信能机器人电池和机器人核心算法;6大机器人通用平台,分别为人形机器人平台、四足机器狗平台、轮式机器人平台、履带式机器人平台、低空飞行装备平台和重载机械臂平台;N个场景,分别为智慧矿山、核电作业、智慧农业、反恐防暴、安全应急、工业机械臂等)。研发新型轨道式巡检机器人实现高压、强磁环境的人工替代;自主研制的LH2500-7型换衬板机械手刷新国内载荷与臂展纪录。签订新桥矿巡检机器人合同,与某钢铁公司达成巡检机器人采购协议,实现巡检机器人业务由煤矿领域向非煤领域拓展;公司喷浆机器人在陕西某煤矿投入运行,可实现智能化精准控制施工质量;极寒环境巡检机器人于内蒙古露天煤矿通过验收,填补高寒地区智能巡检空白。“中信微”操作系统已完成自研微内核原型的开发,并在公司实验室主机设备、数控机床、特种机器人等场景开展适配应用。“中信智”智能控制器已完成样机开发及试制。聚焦电容器细分市场,陆续中标某公司年度吸收电容集采和高压开关年度电容器集采项目,订货同比明显增长。参加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中信重工携创新科技矩阵强势亮相,展出消防灭火机器人、防爆轮式巡检机器人、轨道巡检等传统产品以及四足仿生机器人、移动重载智能高空作业机器人、智能喷浆机器人及监护机器人等新产品。报告期内,公司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07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5.21%。图示:特种机器人智能化工厂图示:中信重工参加202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图示:中信重工双臂协作机器人搭载自研“中信微”操作系统和“中信智”智能控制器新能源装备业务驱动绿色化转型。“第二增长曲线”加速显现,公司在产业布局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市场拓展成果显著,签订规模化储能设备订单;签订青洲七导管架、徐闻东二单桩、陆丰桩基、印尼门座机及苍南深远海钢管桩等多个重大项目合同;如期交付青洲五项目22套导管架基础,首次成功将高韧性抗疲劳海工钢应用于海上风电导管架制造领域;公司自主研制的垂直轴风机完成安装调试,其低噪声、高抗风性及维护便捷性等优势,有效填补了城市园区及乡村低风速区应用市场空白;业务模式持续深化,以资源整合者角色深度参与新能源项目全周期开发,提供涵盖场址勘探、政策协调至投资建设的一站式服务。报告期内,公司新能源装备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12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20.39%。图示:中信重工承制的风电导管架发运图示:中信重工研制的50kW垂直轴风机特种材料业务筑核心技术壁垒。深耕石化加氢市场取得高压分离器等关键锻件订单;核电领域擎铸大国重器,成功实现百万千瓦级核电半转速护环锻件国产化突破并完成验收,同步签订国核一号稳压器及堆芯补水箱锻件订单实现成套供货;落实强链补链延链行动,与某新能源车企业达成H11、H13模芯锻件合作开拓高端模具材料业务;水电领域,与某央企签订抽蓄主轴及座环2025-2027年度框架协议;完成国内首台套大型动压试验设备验收;承揽国家某重大工程项目,实现铸锻件从单一结构件到机电成套系统、单件生产到批量供应的战略升级,持续彰显国之重器使命担当。报告期内,公司特种材料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26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18.23%。图示:中信重工助力我国500MW大型冲击式水轮机转轮下线图示:中信重工直径超6米的超大型高端铸锻件产品3.深耕精益管理,生产经营添活力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强化离散型制造的连续化精益管理理念,不断提升公司竞争能力和运营质效的全面提升。一是扎实推进数智化建设。完成自主可控的数字化精益制造平台(二期)开发建设并实现常态化运行;实现业财一体化平台(二期)在热加工的全面推广应用和常态化运行。建立从废钢采购、冶炼、浇铸、锻造全流程的、工序级的财务数字化成本核算体系,有效推动产、供、销、财80余项业务流程的线上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细化成本核算颗粒度。二是持续优化组织机构。重组质量管理中心、调整专项装备部、采购部职能定位和主要职责、将业务协同部划转至营销管理中心等强化一体化管理。设立工业操作系统与控制器研发中心,拓展“中信微”“中信智”产业布局。三是优化合资公司治理。定期召开子公司经营分析会,探索攻守兼备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四是加强采购全过程管理。采购业务信息化平台实施率超过90%;推动国产代理转直采合作,上半年累计拓展引进供应商近400家,新开发合作供应商近300家。4.坚持党建领航,强基铸魂促发展公司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构建分层分类学习体系,实现在职党员和离休人员、异地子公司及境外党员全覆盖。建立“四级联动”机制,将2025年定为“党内法规学习提升年”,建立为基层减负清单和高效办事清单。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印发整治形式主义措施与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精神的办法。认真落实中央巡视工作精神,构建大监督工作体系,系统推进党内监督、治理监督、职能监督、群众监督等,形成监督合力。持续开展“践行焦裕禄精神贯标活动”和“一党支部解决一突出问题”,创新开展“一个部门高效办成一件事”,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有效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转至中信重工(601608)行情首页

中财网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理财等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仅供用户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