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网 中财网股票行情
中国海防(600764)经营总结
截止日期2024-12-31
信息来源2024年年度报告
经营情况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4年,公司积极履行使命担当,聚焦主责主业,全面完成各项科研生产任务。但受产品价格波动和市场因素影响,公司部分产品毛利率下降,整体经营承受一定压力。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7,311.26万元,同比下降11.65%;归母净利润22,799.85万元,同比下降26.11%。
  公司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坚定履行央企使命任务,不断增强央企核心功能的基础上,主动应对不利局面,积极把握市场形势变化,在稳定现有业务基础上,持续聚焦创新创效,持续在开拓新市场、发展业务新增量方向上发力。
  (一)积极开拓增量市场,主动应对防务领域短期压力
  报告期内,防务领域实现营业收入182,196.22万元,同比下降20.48%。其中水声电子防务类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09,117.07万元,同比下降16.23%;特装电子类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3,079.15万元,同比下降26.08%。防务领域营业收入在公司主要营业收入中占比为58.42%。
  在水声电子方向上,受产品价格波动影响,产品毛利率和营业收入下降。报告期内各相关子公司通过苦练内功持续聚焦水声业务核心能力提升,用基于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集成创新的一系列举措来应对当前面临的经营压力。一是紧跟国家防务装备发展布局,以装备建设重点为导向,紧盯各类防务平台建设新需求,重点把握列装和换装机会,争取既能在现有平台上保持产品地位,又能在新研装备订购上获得突破,形成新的发展增量;二是积极外扩公司核心技术方向上的新赛道新市场,在产品多样性上发力,通过充分发挥自身在核心技术及核心能力上的综合优势,用高质量发展增量来平衡短期所面临的不利局面,为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在特装电子方向上,受产品价格及订单需求波动、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报告期内特装电子产品营收出现下降。公司一方面积极稳定现有市场,另一方面持续加大新市场方向开拓力度和新产品研发转化力度,通过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为未来发展做好储备。报告期内公司大功率电源成功中标千万元以上规模某防务类车载项目,实现了该方向上零的突破;智能移动式跑道异物检测系统首次实现军用机场应用;运动控制类产品在某防务领域落实千万元级轴角转换器订单,驱动器相关产品则首次配套防务类无人机;专用电源产品落实防务领域无人机头部企业战略合作,产品已成功批量上机并实现近千万元销售收入。
  (二)加大市场开拓,电子信息产业经营平稳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在智慧城市、油气装备方向上经营承压;但在智能制造方向上市场开拓取得进展。公司紧跟国家推出的一系列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以开辟新领域市场、创新营销手段、拓展国际化业务为主要抓手寻求新业务增量。报告期内公司电子信息产业经营整体保持稳定,实现营业收入129,700.64万元,同比增长1.99%,在公司主要营业收入中的占比为41.58%。
  智慧城市方向上,智能交通产品获得南昌、万州、临沂等二三线城市项目订单,落实澳门地区项目订单,定制开发形成香港地区交通信号产品,为该类业务境外市场开拓奠定了基础。低空经济领域应用实现新突破,落实连云港交警支队“鹰巢”和“翼巢”两个低空安防示范试点项目;轨道交通产品首次参与新型高速动车组相关项目并落实该方向第一个订单;智慧照明产品与港口机械企业合作落实千万级合同形成新的业务增长点,相关产品远销“一带一路”重要国家。
  智能制造方向上,公司采取积极开辟新领域新市场。报告期内商用车清洗细分领域获2600万元合同;落实多个“金砖”及“一带一路”国家的清洗机订单,实现海外市场突破;汽车智能清洗产品首次进入新能源车领域,迈入了新行业赛道,报告期内在比亚迪汽车智能清洗板块竞标中连中6标,进一步提升公司在新能源汽车清洗领域影响力。金属业智能装备产品同时发力军民品市场,大力拓展新能源铝锻市场,报告期内签订东风本田项目,合同金额达4,000余万元,标志着相关业务正向高附加值重大项目总包方转型升级,成为公司响应发改委和工信部推动智能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成功实践。
  智慧海洋方向上,公司持续深耕深远海养殖市场、聚焦船舶智能化市场,进军边海防领域市场。在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示范区实现国内首次示范应用基础上,深海养殖相关产品继续在“海洋牧场”领域实现拓展,获“海塔一号”养殖平台订单;船海岸一体化智能系统产品中标港机设备全生命周期运维项目,实现了该类国产化产品在港口码头领域的国内首次应用;某海洋监测类产品成功落实某海关项目,巩固了公司海上目标识别、追踪、监测预警等方向行业技术地位,为公司产品进入边海防领域市场打下坚实基础;某科考船信息系统、某拖轮智能化系统、辅助靠离泊系统、系泊安全辅助系统等各类船舶及港口智能化领域项目纷纷中标,公司在深海养殖、智慧港口、智能船舶方向行业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油气相关业务方向上,公司创新营销模式、积极开拓新目标市场并拓展国际化业务。报告期内签订15台LNG卸料臂订单共计4000余万元。成功争取到印度9台大口径卸料臂项目,首次进军低温介质卸料臂国际市场,实现与国际业主直签大额订单。
  (三)聚焦创新驱动,自主可控国产化能力筑牢公司发展根基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创新能力作为驱动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对支撑公司相关产业发展的关键性技术,尤其是主要产品价值链中核心价值相关的自主可控技术持续投入资源,通过全面提升公司核心能力,驱动公司高质量发展。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34,929.62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11.01%。
  在水声电子领域,公司通过研发和创新进一步强化核心竞争力优势。水声探测方向上,报告期内声基阵集成技术和探测算法取得新进展,在“深海技术及装备”、“浅海无人自主探查作业”等方向上开展了创新研究;“深海测量”、“水下水面无人平台探测”等方向形成了新产品;水声通信方向上,在拖曳式水声通信、深海影区水声通信等一系列关键技术上实现了重点突破,成功推出便携式高频水声通信设备、高频水声遥控设备、低频水声遥控设备3款新水声通信设备,实现了无人平台、新型防务装备及特战装备的配套通信;“全海深高可靠声学释放器研制与应用”项目获得中国造船工程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水下应急通信导航系统”项目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二等奖。
  在特装电子领域,报告期内为某水下无人防务平台提供设备配套;某新型数字轴角转换器研制成功,达到该领域核心技术国产化新的里程碑;某超微型伺服驱动器解决了特装领域操控设备核心传感器“卡脖子”问题;某超高功率密度模块电源核心芯片研制成功填补国内空白并解决了该领域核心芯片自主可控问题。
  在电子信息产业领域,智慧城市方向上突破一系列毫米波雷达天线、芯片相关技术,“道路专用毫米波雷达与感知系统”经鉴定技术水平达国际先进水平,进一步提升公司在融合感知领域的技术能力,形成产业发展新增长点;“轨道车辆部件状态智能感知与运维系统设备”项目荣获山东省机械工业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智能制造方向上,攻克了新能源汽车壳体和商用车缸盖清洗的一系列关键技术,突破了锻造模具等温控制、轻质合金锻造过程数值模拟技术等关键技术,“面向锻造行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一系列创新和突破为新领域新市场的开拓提供了强劲驱动;智慧海洋方向上,完成了多型传感器的新产品研制,其中水下温压传感器通过了挪威船级社(DNV)认证,有望实现该型产品国产化替代;“面向港口的船海协同智慧调度系统研发及应用”项目获山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深远海养殖全要素数据采集与精准管控装备研制”项目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油气相关业务方向上,油气勘探领域突破了声电成像发射驱动等关键技术,实现与中石油某系统的适配,形成声电成像测井仪样机,进一步提升了高温小井眼仪器差异化竞争力;油气管道封堵领域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完成一系列满足客户需求的国产化新产品研制,将在后续此类装备国产化竞标中奠定公司领先技术优势。
  

转至中国海防(600764)行情首页

中财网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理财等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仅供用户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