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网 中财网股票行情
新特电气(301120)经营总结
截止日期2024-12-31
信息来源2024年年度报告
经营情况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以研发为主导,专注于以变频用变压器为核心的各式特种变压器、电力变压器、电抗器、储能系列产品的研发、
  生产及销售。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 4754-2017),公司产品所处行业属于“C3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之“C382 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高压变频器、变频用变压器组成变频电气系统,共同实现对电机运转的精细化控制,是变频调速技术的主要载体。变频调速技术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电机转速与工作电源输入频率成正比的关系,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源频率达到改变电机转速的目的。变频调速技术属于电力电子技术在电机控制领域的综合应用,具备在节能及工业自动化控制方面的天然优势。公司为国内领先的变频电源系统方案提供商,始终致力于在高效节能(含电力、工业自动化、冶金、石化、采矿、机械、油气钻采等)、新能源(含风电、光伏、储能、氢能等)、高端装备、海洋工程、轨道交通、数据中心等领域提供安全、稳定、高效的系统解决方案及高端设备。
  (一)高效节能领域
  近年来,我国年工业生产总值不断提高,但是能耗却居高不下,高能耗比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为此国家
  投入大量资金支持节能降耗项目,2024年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到
  2027年,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重点行业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节能水平;工业和信息化等 7 部门联合印发《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明确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要求、任务与举措。一系列政策与变频变压器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关键作用高度契合。变频调速技术已越来越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如电力、冶金、石化、采矿、市政及公共设施、建材、油气钻采等高能耗行业和工业自动化等领域可实现对各类高压电动机的风机、水泵、空气压缩机、提升机、皮带机等负载的软启动、智能控制和调速节能,进而提高工业企业的能源利用效率及自动化水平,同时起到“节能降耗”的作用,在工业化驱动系统中,变频用变压器作为高压变频器的核心组件,既能满足节能降碳要求,又能助力智能化升级转化和数字化转型。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受政策驱动,高效节能领域变频器市场将保持持续增长,预计到2027年市场规模突破900亿元。随着高压变频器需求的逐渐增多,不同行业需求也在不断增加,高压变频器未来将更加注重智能化方向的发展,同时变频器与电动机一体化的趋势,使得变频器成为电动机的一部分。因此,受益于高压变频行业下游高效节能领域的带动,变压器作为高压变频器的核心部件具有一定增长空间。1.电力行业是变频器最主要应用领域之一,通过变频调速更精确控制发电过程中煤、粉、水的用量,达到节约能源、提升工艺及控制水平的目的,也对火电厂的节能、降耗、减排、安全及平稳运转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变频调速技术可以实现电机节能有利于改善电力消耗过大问题,此外,在全球新能源装机快速增长背景下,叠加电网改造升级、加大基础设施配套以及跨国电网互联等需求,对大功率电机的需求将稳步上升,将带动公司应用于传统高压变频领域产品需求的上升。2.工业自动化领域,变频技术在提高工业自动化系统的节能减排、产品质量、设备寿命、自动化控制和产能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总体呈上升趋势,随着人口红利消失、制造业转型升级以及“双碳”政策助推,工控行业打开新的需求空间,2024年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形成新质生产力,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与以工业物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深度融合,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传统制造企业升级转型步伐。未来随着下游制造业复苏和新兴市场需求拉动,中商产业分析师预测,2023年及 2024年工业电机销售收入有望突破3700亿元。变频器作为工控驱动层的主要产品之一,可通过改变交流电机的工作电压和频率来控制电机转速及转矩,具有节能、调速和保护功能。3.冶金、石化、采矿、机械等其他高能耗行业。2024年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指出钢铁行业、石化化工行业、建材行业、建筑、用能产品设备降碳行动等 10 方面行动 27 项任务;《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改造升级,大力推动钢铁、有色、化工、石化、建材、造纸、印染等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推动节能低碳和清洁生产技术装备,推进工艺流程更新升级。在冶金领域,变频器的需求主要集中在项目改造过程中的节能减排设备上;在石化领域,目前变频器的装备率不高,随着政策的带动,市场空间广阔;在机械配套领域,变频器主要应用于土石方机械、混凝土机械等主流机械设备,同时包括起重机械、电梯等提升领域,可实现更可靠、稳定、安全的设备运行控制,机械行业的发展以及国家节能计划的实施,将大大促进变频器在机械配套领域的应用。
  (二)新能源领域
  在全球能源革命纵深推进背景下,能源体系正经历“去碳化、数字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深刻变革。随着碳中和目
  标的全球共识加速形成,传统化石能源主导的格局正被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新型电力系统的协同发展所替代。在此过程中,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提升、系统运行效率优化以及数字技术创新应用,共同构成了全球能源转型的三重驱动。我国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攻关和市场机制创新三位一体的推进策略,新能源产业已形成涵盖研发制造、系统集成、智慧运维的完整产业链。在风电、光伏装机容量连续增长的基础上,氢能储能、智能电网等前沿领域也实现突破性进展。依托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碳市场机制完善,可再生能源消纳率持续提升,正推动能源结构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方向演进。根据 IEA 数据,可再生能源预计在2025年产生超过全球电力总量的三分之一,2028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据全球发电量超42%,其中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量份额将达到25%。1.储能碳中和背景下,推动能源革命、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成为全球共识,储能作为协调互动源网荷储、实现电力供需动态平衡的刚需,成为核心环节,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重要支撑,成为储能产业升级转型的必由之路。经历“十三五”孕育,“十四五”时期我国新能源储能市场有望迈向新台阶。储能行业快速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一方面是政策加码,储能装机需求呈高速增长态势:2022年以来,国家储能政策密集出台,力度不断加大,细节不断完善,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调度运用,对不同种类新型储能上的技术标准体系、投产规模、运行机制等多方面内容做出更为明确的指导。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2024年我国储能新增并网规模为46.8Gw/117.3GWh,同比增长120%。2024年我国储能市场正式进入GWh时代,10个GWh级锂电项目和2个300MW级压缩空气储能项目相继投运。根据集邦咨询预测,2024年全球储能新增装机量预计达 163GWh,,同比增长43%;2025年预计进一步增至 221GWh,同比增长36%。2024年我国从国家到地方出台的储能相关政策超过 1000 项,包括储能专项政策、电力市场交易、辅助服务市场、产业发展规划、资金支持及补贴、技术标准、市场/项目管理、新能源配储等。此外算力指数级增长也将带来数据中心用能的剧增,其中最主要的能源消耗来自于电力,根据中国信通院测算,我国数据中心用电量也呈现加速上涨趋势,预计从2023-2030年,其在全社会用电量中的占比可能从1.6%增长到5%左右,在碳中和背景下,数据中心低碳发展成为政策关注目标,相关政策要求数据中心进行节能降耗和低碳转型,在降能耗层面,通过配置储能,数据中心可以提升新能源供电的稳定性和利用率,峰谷储能高峰放电,可以降低数据中心的电费支出和能源浪费,最终减少碳排放,利用储能削峰填谷的特点,在高峰需求期间减少数据中心负荷可以降低容量电费。储能产业链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上游原材料,中游储能系统集成(包括电池及系统等核心部件的制造),下游应用场景。上游原材料端,公司依托多年在变压器产品上的技术及生产经验积累,逐步扩大变压器产品线,布局环氧浇注变压器产品为储能配套;在中游,公司积极布局储能变流器(PCS)、电池管理系统(BMS)、能量管理系统(EMS)等核心设备及集成,公司为客户提供从方案设计到储能升压一体舱集成等一站式服务。公司在将第一代工商业储能推向市场的同时,完成第二代工商业储能产品的研发和验证,实现相同风冷产品能量密度提升20%、占地面积缩小40%等提升,此外,公司推出电池液冷产品,包括液冷电池包、液冷PCS产品,进一步完善公司产品线。2.风电在“双碳”目标指引下,国家陆续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随着我国风电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我国风电行业持续加快发展。《“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确立了风电等清洁能源在我国能源体系中的地位,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迅猛发展。2024年11月29日《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发展规划蓝皮书》发布,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成全国国统一电力市场。根据Wind统计,2024年全国风电新增装机量为79.8GW,同比增加6%,2024年招标高增奠定2025年装机景气度,天风证券研究所预计 2025-2026年国内风电新增装机分别为 107/123GW,其中 2025-2026年国内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预计分别为12/18GW。在可再生能源场景中,变压器面临的挑战和需求与传统能源系统不同。由于可再生能源(风能和太阳能)的产量不稳定,变压器需要具备更高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在风力发电中,风速的变化会导致电力产出波动,变压器必须能够快速响应这些变化以保持电网稳定。公司在风电领域具有一定的技术和经验积累,较强的定制化产品研发设计能力能够针对风力发电系统所处的恶劣环境。3.光伏光储充一体化行业是新能源领域的重要创新业态,在全球能源转型和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双重驱动下,受益于政策引导和技术提升的双轮驱动迎来快速发展。随着光伏技术效率提升、储能成本下降以及电动汽车市场逐步扩大,光储充一体化项目的经济性和实用性进一步增强,市场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2024年4月12日,国家能源局官网发布《关于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的通知》,通知指出将积极支持新能源+储能、聚合储能、光储充一体化等联合调用模式发展。光储充一体化通常搭配分布式光伏出现,对分布式光伏装机比例提出要求, 根据国家能源局披露的数据,
  2024年1-12月国内新增光伏装机277.17GW,同比增长27.80%,12月新增装机70.87GW,同比增长36.63%。根据光伏行业规范公告企业信息和行业协会测算,全国光伏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同比增长均超过 10%,行业产值保持万亿规模。下游客户需求景气度保持稳定增长,将带动公司产品销售增长。4.氢能氢能作为绿色低碳的二次能源,对于用能供给体系逐步走向无碳具有重要作用,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光伏、风能或水电等可再生能源通过制氢整流设备与电解水技术相结合,制取高纯度的氢气,在全球经济领域有更广泛的应用。
  2022年 3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指出,可再生能源制氢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明显提升,对能源绿色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已经成为氢能产业发展的重点,绿氢成为构建未来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能源的重要载体。电解水需要直流电,而电网是交流电,在电网和电解槽之间,需要一个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的装置,这个装置就是制氢电源,又叫整流电源,主要结构包括整流柜、变压器、控制及冷却系统等。制氢电源是电解水制氢项目中实现电氢耦合的关键不可或缺。根据中国氢能联盟预测,在碳中和目标下,到2030年我国氢气的年需求量将达到3715万吨,在终端能源消费中占比约为5%,到
  2060年我国氢气年需求量将增至 1.3亿吨左右,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占比约为 20%。未来,在“双碳”背景下,氢能源下游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氢能需求随之增长,将推动并加速制氢产业发展。变压器在氢能中尤其是电解氢技术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整流变压器的主要功能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为电解槽提供稳定且符合需求的直流电源,从而驱动水的电解过程,实现高效、稳定的氢气生产;公司整流变压器具有强抗压性、强谐波抑制能力,能够确保可以有效抑制制氢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谐波与各种阻抗,实现各支路电流分配均衡,有效提高电解氢质量和效率。
  (三)海洋工程领域
  在船舶推进系统领域,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电机变频调速技术的重大突破,与新型电机技术的深度融合,正
  推动着船舶电力推进技术的快速进步。这一趋势不仅标志着船舶动力从传统的机械化向电气化的转变,而且预示着船舶电力推进系统正在经历从交流配电系统向直流配电系统的重要转型。在这一背景下,推进变频器作为现代舰船电力推进系统的关键组件,其发展趋势正朝着高电压、大功率、轻量化和智能化方向迈进。变压器作为推进变频器的核心组成部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提高了电源的质量,还有效过滤了谐波、降低了共模电压,并显著减少了谐波对电网的不良影响。岸电系统,作为船舶在港口靠泊期间的正常运营供电系统,包括岸基供电、岸电连接以及船舶受电系统。在全球绿色航运的大背景下,船舶绿色化要求在船舶靠泊和航行过程中实现低排放。随着相关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岸电系统的覆盖率预计将进一步提升。变压器在岸电系统中占据核心地位,对于实现高效、安全的船舶供电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确保了船舶能够在不同的港口获得稳定且符合规格要求的电力供应,从而为船舶的绿色运营提供了有力保障。因此,在全球范围内环保呼声日益高涨和碳中和需求的双重推动下,船舶电动化市场的快速增长,预计到2026年,中国电动船舶市场规模将有望提升至 367.5亿元。市场的扩张不仅带来了船舶系统的变革,包括电池系统、推进系统和电控系统对传统燃油驱动系统的替代,同时也增加了岸电充换电系统的需求,为公司船用变压器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以确保公司的产品能够满足市场的发展需求,并为船舶电动化和绿色航运做出积极贡献。
  (四)数据中心
  全球AI共振,AI应用、大模型训练/推理等新需求、新业务崛起,带动AI市场规模高速增长,AIDC是AI时代的核心基础设施,智算中心(AIDC,Artificial Intelligence Data Center)是以 AI 计算任务为主的数据中心,AI 时代对
  AIDC有明确而巨大需求,终端云厂商算力资本开支主要用于采购服务器,以及AIDC基建,据SemiAnalysis数据,数据中心关键IT电源总需求将从2023年的约49GW增长至2026年的96GW,其中90%的增长来自人工智能相关需求,AIDC驱动的电力需求占约 40GW,占增量的 85%。数据中心供电架构的基本演进路线为 UPS 到 HVDC 再到巴拿马电源最后到 SST(固态变压器),相较于 HVDC,巴拿马电源最大的变化为将前端的干式变压器改为移相变压器并集成至电源内部,在数据中心配电系统中变压器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变压器不仅起到降压作用,还具备电气隔离功能,能够提高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多绕组移相变压器可以减少变压器副边绕组的短路电流,降低其下游开关的短路电流容量,同时移相变压器结合整流模块单元可以对传统供电架构的配电层级进行优化整合,缩短传统供电中从变压器输出到AC UPS柜间的漫长链路,简化了链路中的多级配电;利用多脉冲移相变压器,可以实现低 THDI(总谐波失真指数)和高功率因数,从而去掉传统AC UPS系统中功率模块内部的功率因数校正环节。随着AIDC行业的快速发展,变压器等电力设备需求也将加速增长。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报告期内,公司以“连接全球可持续发展能源”为使命,秉承“新特电气低碳节能技术惠及世界每一个旮旯”愿景,
  紧密围绕年度战略规划及经营目标,在终端下游客户需求放缓、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公司承压前行,对内持续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对外在深耕以变频变压器为主的存量市场的同时,加大对新市场、新客户的开拓力度,延伸公司以变频变压器为主的产品应用领域,同时研发生产应用储能等新能源领域的产品。报告期内,公司整体经营管理工作如下:1.持续研发投入,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公司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长期致力于以技术创新为发展驱动力,多年来在自主研发上给予高度重视和持续不断地投入,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及子公司合计拥有81项专利及多项非专利核心技术。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支出38,709,882.28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89%。2.坚持创新驱动,突破实现多项认证公司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持续深耕特种变压器领域,在变频用变压器、电力变压器、小型变压器、船用变压器等核心产品线中强化技术迭代与品质升级。报告期内,公司自主研发的船用变压器等产品成功通过 DNV(挪威船级社)、BV(法国船级社)、LR(英国劳氏船级社)、CCS(中国船级社)等国际船级社认证,标志着公司在船舶电力配套领域的市场竞争力与产品适配性迈上新台阶。与此同时,公司储能变流器、工商业储能一体机等通过第三方认证机构认证,在系统安全性、能效管理以及环境适应性等方面实现技术突破,为新能源储能场景提供可靠解决方案。3.深化系统融合,智启数造新篇报告期内,公司推动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转型深度协同:通过仿真技术全面升级,完成 Ansys 等仿真软件升级,引入最新算法和模型,构建油浸式变压器热仿真分析体系,实现电磁、流体力学及温度仿真精度的突破,为研发初期提供可靠数据支撑;借助产学研力量开发AI自动电磁计算系统,完成变频调速用干式变流变压器的智能化设计升级,显著提升计算效率与产品品质;同步打造三维自动出图平台,标准化、规范化覆盖主要客户产品线,强化设计流程与信息系统的无缝整合,形成“智能设计-高效交付”的闭环体系,为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转型战略奠定坚实基础。4.坚持市场导向,持续丰富产品线报告期内,公司重点开发环氧浇注变压器、高效油浸式变压器、固态变压器(SST)等产品,同时公司完成第二代工商业储能产品 Energy Tank 系列的研发和验证,推出电池液冷产品(包括液冷电池包、液冷 PCS),第二代工商业储能产品包含全空冷、全液冷、PACK液冷、PCS空冷以及PACK液冷等各种不同的散热方案,可满足不同应用场景,同时为解决工商业储能安装难、工作量大等问题,公司推出快速布置型储能系统等解决方案,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竞争力。报告期内,华储电气荣膺 EESA 星光奖“2024年度最佳用户侧应用场景创新项目奖”以及“2024年度最具发展潜力企业奖”,荣获“光能杯2024年中国储能产业卓越PCS供应商”等奖项。5.深化自动化与信息系统整合,驱动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公司不断深化自动化改造,显著提升了生产能力和效率。在报告期内,公司对自动化产线进行持续优化,不仅成功升级自动配漆设备、三角形变压器自动收料生产线,而且还引入平面变压器铁心自动叠码生产线、电磁立体库及 AGV 配送系统等先进设施,并圆满完成低压电抗器二期自动化项目,实现了电抗器铁心生产流程全面自动化。此外,报告期内公司控股子公司华储电气在建PCS自动化产线及与工商业一体机配套的电池PACK产线,未来随着自动化产线的建成投产,华储电气可实现PCS自动化生产和检测及促进电池PACK与一体机的技术融合。随着高效设备的投入使用和自动化产线的顺利运行,公司的生产和制造能力会得到显著提升。6.以数智化为核心,打造匹配数智化转型的组织力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完善多元化招聘渠道与人才储备机制,通过内部盘点、动态储备库建设、候选人画像比对等方式,实现人才需求与供给的精准匹配。同时以“数据驱动人力管理升级”为目标,引入人力资源信息系统(HRIS),搭建人力资源数据仪表盘,通过Power BI赋能管理层决策,使用AI工具开启“人力+智能”双轮驱动模式,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能。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77亿元,比上期下降15.88%,实现归母净利润-4,851.16万元,比上期减少169.94%,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部分在手订单因客户需求调整而延迟履行,同时受市场竞争加剧、行业政策等影响,公司业务规模及在手订单价格出现一定程度下滑,上述原因共同导致营业收入、成本及毛利率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同时公司加速开拓储能等新能源市场、开发新客户,研发投入、人工管理费用等增加;报告期内,公司基于谨慎性原则对各类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和减值测试,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共计 64,246,480.00元,减少公司合并报表利润总额64,246,480.00元。
  2、收入与成本
  (1) 营业收入构成
  (2) 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注 1:报告期内,公司部分在手订单因客户需求调整而延迟履行,同时受市场竞争加剧、行业政策等影响,公司业
  务规模及在手订单价格出现一定程度下滑,使得变压器产品毛利率略下降;储能业务仍在拓展中,相关运营成本较高,边际规模效应尚未发挥出来,导致整体毛利率下降。同时,公司执行《会计准则解释第18号》,将保证类质保费用从销售费用调整至营业成本核算,并对保证类质保费用由原来采用的实际发生时入账调整为由历史数据估算有质保条款的产品在未来质保期内可能发生的质保服务成本核算,导致2024年较去年同期多计提保证类质保费用,营业成本下降幅度较少。上述原因综合导致毛利率同比下降。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年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 适用 □不适用公司自2024年1月1日起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8 号》“关于不属于单项履约义务的保证类质量保证的会计处理”的规定,计提的保证类质保费用计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等科目,不再计入“销售费用”,相应追溯调整财务报表比较数据。
  (3) 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 □否
  
  行业分类 项目 单位2024年2023年 同比增减
  电气机械与器材制造业 销售量 kVA 7,418,991.20 8,501,865.10 -12.74%生产量 kVA 7,855,565.21 8,519,782.30 -7.80%库存量 kVA 1,078,284.60 722,806.20 49.18%相关数据同比发生变动30%以上的原因说明适用 □不适用库存量增加主要系因客户要求订单延迟履行,导致库存商品较上年末有所增加。
  (4) 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营业成本构成
  行业分类
  无。
  (6) 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 □否
  公司与深圳市易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麟能源”)签署《股东协议》,双方拟共同出资 1,000万元设
  立公司,其中新特电气出资510万元持股51%,易麟能源出资490万元持股49%。2024年4月3日,深圳华易数字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易数字能源”)注册设立。公司与都向东新设信捷诚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2024年6月11日注册设立,但设立后未经营,2024年12月2日注销。
  (7) 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8) 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3、费用
  储能业务相关客户,加大市场开发投入及相应人员薪酬增加所致管理费用 42,286,960.91 40,738,994.44 3.80% 无重大变化财务费用 -6,128,757.03 -7,608,288.42 -19.45% 主要系利息收入下降所致研发费用 38,709,882.28 35,548,985.14 8.89% 无重大变化
  4、研发投入
  
  主要研发项目名称 项目目的 项目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极寒环境变频调速用变流变压器开发 旨在研发适应极寒环境的具备高效稳定性能的变流变压器产品,满足国内外市场 项目已结项,已完成样机试制和初步测试,计划与合作伙伴共同推进后续研发和 研发出能够在极端低温环境下稳定运行的变流变压器,提升产品能效和可靠性,形 该项目的实施可以增强公司技术实力,进一步提升品牌形象,有助于拓展市场份对高性能、高可靠性电力设备的迫切需求 市场推广 成自主知识产权,拓展国内外市场 额,促进产业升级,为公司发展注入新动力高阻抗及阻抗平衡技术研究 旨在通过技术创新,提升特种变压器的性能,优化电网运行 项目已经结项,已完成理论分析与仿真验证,成功试制样机并进行了初步测试 掌握高阻抗及阻抗平衡的核心技术,转化为公司核心技术,为公司变压器的研发与生产提供强有力支撑,研发出具有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的变压器产品 通过高阻抗及阻抗平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在特种变压器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巩固行业领先地位数字化高品质产品研发平台开发 旨在提升变压器产品的研发效率、品质以及创新,满足市场对变压器高品质、可靠性需求,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 项目已结项,已经完成平台框架搭建,实现关键技术集成,初步应用于产品研发 构建完善的数字化研发平台,实现研发流程全数字化管理,提升研发效率,提高产品品质,增强创新能力 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竞争力,增强品牌影响力,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中高频变压器产品研发 旨在通过电力电子技术实现传统变压器的功能,实现电气隔离、电压转换、无功补偿、功率调节等功能,提高电网供电质量同时减少电网的谐波污染 项目已立项,已完成高频变压器材料选型前期研究,组建研发团队设计高频变压器性能测试 研发出中高频变压器,攻克高频铁氧体等核心材料的国产化难题,满足数据中心绿色转型需求,同时突破技术壁垒,实现自主知识产权 通过核心技术国产化与能效优化,提升技术自主性,切入新能源与柔性配电领域、数据中心等领域,以节能降耗强化绿色品牌,助力可持续发展并增强市场竞争力风力发电专用变压器和电抗器研发 旨在研发具备高效、稳定性能的风力发电专用变压器及电抗器,增强公司产品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实力 项目已结项,已完成市场需求和技术调研,设计多款适应不同需求的变压器产品及电抗器产品,并进行初步验证 推出性能稳定的风力发电专用变压器及电抗器,多元化公司产品线,推动新能源业务板块的可持续发展 提升公司产品技术实力与品牌影响力,为公司进一步拓展新能源领域业务奠定技术基础光伏发电专用变压器和电抗器研发 旨在研发具备高效、稳定性能的光伏发电专用变压器及电抗器,满足光伏行业电力传输与转换需求,提升公司技术实力与市场竞争力 项目已结项,已完成市场需求和技术调研,设计多款适应不同需求的变压器产品及电抗器产品,并进行初步验证 推出性能稳定的光伏发电专用变压器和电抗器,多元化公司产品线,提升公司在光伏领域的技术与市场地位 提升公司产品技术实力与品牌影响力,为公司进一步拓展新能源领域业务奠定技术基础储能系统专用变压器和电抗器研发 旨在研发具备高效、稳定性能的储能系统专用变压器和电抗器,满足储能领域电力传输与调节需求,提升公司技术实力与市场竞争力 项目已结项,已完成市场需求和技术调研,设计多款储能专用产品,并进行初步验证 推出性能卓越的储能系统专用变压器及电抗器,实现市场应用,提升公司在储能领域的技术影响力与市场竞争力 提升公司产品技术实力与品牌影响力,推动公司向新能源与智能电网领域深入发展,实现技术创新与业务增长饼式线圈全自动绕线系统开发 旨在研发高效的专用变压器及电抗开发饼式线圈全自动绕线系统,提升线圈制造效率与精度,增强公司产品竞争力 项目已结项,已完成系统架构设计,实现关键部件自动化与智能化控制,初步验证系统性能与稳定性 建立高效稳定的饼式线圈全自动绕线系统,实现线圈制造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提升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 增强公司技术实力与市场地位,推动公司向智能化、高效化生产方向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快速交付智能供应链系统开发 旨在开发快速交付智能供应链系统,提升订单处理效率与交货速度,优化库存管理,增强市场竞争力 项目已结项,旨在开发快速交付智能供应链系统,提升订单处理效率与交货速度,优化库存管理 建立高效稳定的快速交付智能供应链系统,实现订单快速响应、库存精准控制,提升客户满意度 优化供应链管理,提升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增强公司盈利能力与竞争力自动化柔性制造系统 旨在开发自动化柔性 项目已结项,已完成 建立高效稳定的自动 推动公司向智能化、开发 制造系统,提升产品生产效率与灵活性,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市场竞争力 系统架构设计,实现关键工序自动化与智能化控制,初步实现制造过程的柔性化,正进行系统集成与性能优化 化柔性制造系统,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与柔性化,提升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高效化转型,提升公司制造能力与响应速度,增强市场竞争力690V 230kW 储能变流器开发项目 完成690V/186kW、210kW、230kW三款抽屉式液冷PCS的产品的自主化设计、研发和生产 项目已结项 完成690V/186kW、210kW、230kW三款抽屉式液冷PCS的产品设计、研发与生产,并建立系列产品的标准化交付能力 通过该系列产品开发,进一步巩固公司在高效能、高可靠性储能变流器领域的市场地位,推动技术创新。为公司进入690V电压等级储能行业提供完善的产品支撑工商业储能EMS本地控制器项目 完成针对工商业储能的本地控制器的自主开发,最大可以支持10台工商业储能一体机的并网控制 项目已结项 完成针对工商业储能系统的本地控制器开发,支持最多10台工商业储能一体机的并网控制功能 提升了公司产品在工商业储能市场的竞争力,实现了对储能系统搭建的自主性,为自主化的云平台提供支撑并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400V分布式交流舱&直流舱项目 完成500kW的交流舱开发及1000kWh的直流舱开发 项目已结项 完成500kW交流舱及1000kWh直流舱开发,能够满足产品的交付 加强了公司在大容量储能解决方案中的技术储备,提升了整体产品线的市场竞争力,为客户提供丰富的产品选择快速安装型400V分布式储能系统项目 完成0.5MW/1MWh快速安装底座及0.5MW/1.075MWh快速安装底座的设计 项目已结项 完成快速安装底座及系统的设计,支持0.5MW/1MWh容量储能一体机的配置,便于现场快速部署,缩短客户的施工周期 通过快速安装方案的设计,提高了项目实施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增强了市场响应速度HCStudio上位机项目 完成公司自主化的HCStudio上位机开发,实现丰富的参数配置、示波功能、PCS控制等功能,提高产品的开发效率 项目已结项 完成HCStudio上位机软件自主开发,提供参数配置、示波功能及PCS控制等功能,提高公司的产品开发效率及竞争力 HCStudio上位机的推出,极大地提高了产品开发和调试效率,缩短了产品上市时间690V186kW/372kWh液冷工商业储能系统项目 完成第一代690V/186kW/372kWh液冷工商业一体机的产品开发 项目已结项 完成第一代690V/186kW/372kWh液冷工商业一体机的产品开发,丰富公司储能一体机的产品线 新型液冷工商业一体机的成功开发,为公司开拓了新的市场细分领域,提升了品牌形象,丰富功能储能一体机产品线PACK开发项目 完成风冷16p/24p的PCAK开发及液冷48p/52p的pack开发 项目已结项 完成风冷16p/24pPACK及液冷48p/52pPACK的成功开发,为电池组的应用提供更多选择 PACK产品的多样化设计,增强了公司产品在电池集成领域的灵活性和技术优势变压器温度监测云平台项目 完成变压器温度监控云平台的自主开发,可在本地、云端布置,可以展示变压器的运行适温度状态、数据查询、参数修改等功能的开发 项目已结项 完成变压器温度监控云平台的自主开发,实现对干式和油浸式变压器的温度监测功能,并支持本地和云端数据展示 变压器温度监控云平台的推出,不仅拓展了公司的业务领域,还为未来的智能电网提供了技术支持,增强了市场竞争力690V/200kW风冷储能变流器项目 完成690V/186kW、210kW两款二合一抽屉式风冷PCS的产品的自主化设计、研发和生产 项目已结项 完成690V/186kW、210kW两款二合一抽屉式风冷PCS的产品设计、研发与生产,并建立标准交付流程 新型风冷PCS的开发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储能变流器领域的市场地位,提高了产品的多样性和适应性400V/100kW/200kWh液冷钠电储能系统项目 完成第一代400V/100kW/200kWh钠电工商业一体机的标准化产品开发,支持直流侧宽电压范围输入 项目已结项 完成第一代400V/100kW/200kWh钠电工商业一体机的标准化产品开发,具备直流侧宽电压范围输入,并完成了首台交付,使公司在钠电储能应用上积累了经验 钠电工商业一体机的开发为公司开拓了新的技术方向,增加了产品种类,有利于进入新兴市场400V/125kW储能变流器项目 完成380V/125kW抽屉式风冷/水冷PCS的产品的自主化设计、研发和生产 项目已结项 完成380V/125kW抽屉式风冷/水冷PCS的产品设计、研发与生产,丰富公司产品线 125kW PCS的开发完善了公司产品系列,增强了其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竞争力,有助于满足更多客户的需求5MWh集装式储能系统计工作,适用于大规模储能应用,为公司在串式储能系统交付做好了准备工作 大规模储能系统的成功设计,展示了公司在大型储能项目上的技术研发能力和工程实施能力,提升了品牌形象和技术影响力
  5、现金流
  (1)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增加0.68%,无重大变化。
  (2)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增加 42.19%,主要系本年理财产品到期赎回金额及投资收益增加所
  致。
  (3)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减少 252.12%,主要系上年收回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本年无此类活
  动所致。
  (4)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较上年增加38.08%,主要系上述原因综合导致。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本年度净利润存在重大差异的原因说明 适用 □不适用
  报告期内公司资产减值准备、投资损失等因素共同影响所致,详见附注七、79。
  五、非主营业务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六、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订单延迟履行,导致库存商品较上年末有所增加所致境外资产占比较高□适用 不适用
  2、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其他变动为大额存单应计利息990,000.00元。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计量属性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是 否
  3、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项 目 年末   
  七、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金融资产投资
  (1) 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
  (2) 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募集资金总体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本期
  已使
  用募
  集资
  金总
  额 已累
  计使
  用募
  集资
  金总
  额
  (2) 报告
  期末
  募集
  资金
  使用
  比例
  (3)
  =
  (2)
  /
  (1) 报告
  期内
  变更
  用途
  的募
  集资
  金总
  额 累计
  变更
  用途
  的募
  集资
  金总
  额 累计
  变更
  用途
  的募
  集资
  金总
  额比
  例 尚未
  使用
  募集
  资金
  总额 尚未
  使用
  募集
  资金
  用途
  及去
  向 闲置
  两年
  以上
  募集
  资金
  金额
  2022年 首次
  公开
  发行2022年04
  月19
  日 85,01
  6.16 75,46
  8.97 2,569
  购金额1,197.97万元,尚未使用募集资金总额52,535.21万元(含理财收益及净利息收入)。(2) 募集资金承诺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本报
  告期
  投入
  金额 截至
  期末
  累计
  投入
  金额
  (2) 截至
  期末
  投资
  进度
  (3)
  =
  (2)/
  (1) 项目
  达到
  预定
  可使
  用状
  态日
  期 本报
  告期
  实现
  的效
  益 截止
  报告
  期末
  累计
  实现
  的效
  益 是否
  达到
  预计
  效益 项目
  可行
  性是
  否发
  生重
  大变
  化
  承诺投资项目                           
  特种
  变压
  器生
  产基
  地子
  项目2022年04
  月19
  日 特种
  变压
  器生
  产基
  地子
  未达到计划 公司募投项目特种变压器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以下简称“生产研发中心项目”)原计划于2024年4月3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在实施过程中,受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以及市场发展变化等                         
  进度、预计变频用变压器市场增长面临阶段性低谷。公司本着审慎和对股东负责的原则,计划放缓生产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投资进度,将生产研发中心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时间延期至2025年4月30日。公司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及第五届监事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延期的议案》。项目可行性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说明 不适用超募资金的金额、用途及使用进展情况 适用
   1、公司于2022年10月25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第四届监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22年11月15日召开2022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先后审议并通过了《关于使用部分超募资金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同意公司2022年使用超募资金7,000万元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公司保荐机构、独立董事对上述事项发表了明确同意意见。详细情况参见公司于2022年10月26日披露于巨潮咨询网站(www.cninfo.com.cn)的《关于使用部分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公告》(公告编号:
  2022-040)。
  2、公司于2023年11月9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第五届监事会第四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
  《关于回购公司股份方案的议案》,同意公司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3,000万元(含),不超过人民币4,500万元(含);回购价格不超过人民币17元/股(含);
  回购期限自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本次回购股份方案之日起12个月内;回购资金来源为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取得的部分超募资金。详细情况参见公司于2023年11月9日披露于巨潮咨询网站(www.cninfo.com.cn)的《关于使用部分超募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方案的公告》(公告编号:2023-055)。报告期内,公司已使用超募资金1,197.97万元进行股份回购。
  3、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尚未确定用途的超募资金金额为13,635.35万元。
  募集资金投
  资项目实施
  地点变更情
  况 不适用
  募集资金投
  资项目实施
  方式调整情
  况 不适用
  募集资金投
  资项目先期
  投入及置换
  情况 适用
   公司于2022年6月7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使用募集资金置换先期投入募投项目及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募集资金8,417.99万元置换前期已预先投入的募投项目自筹资金及已支付发行费用,其中以募集资金置换前期已预先投入的募投项目自筹金额6,391.29万元,以募集资金置换已支付发行费用2,026.70万元。独立董事对该事项发表了同意的独立意见;保荐人发表了无异议的核查意见;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了《新华都特种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情况报告的鉴证报告》(众环专字(2022)0214355号)。详细情况参见公司于2022年6月8日披露于巨潮咨询网站(www.cninfo.com.cn)的《关于使用募集资金置换先期投入募投项目及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的公告》(公告编号:2022-023)。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情况 不适用项目实施出现募集资金结余的金额及原因 不适用尚未使用的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余额为52,535.21万元(包括累计收到的银行存款利息扣除银行手续费等的净额3,300.58万元),其中尚未到期的现金管理产品金额为39,000万元,存放于募集资金专募集资金用途及去向 户的余额为13,535.21万元。募集资金使用及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或其他情况 无
  (3) 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八、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九、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的销售。 100,000,000 543,273,064.07 343,150,416.74 359,153,253.19 24,602,901.07 24,357,05苏州华储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子公司 储能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60,000,000 57,345,851.31 4,194,43927,056,71易麟能源出资490万元,持股49%。于2024年4月3日,华易数字能源注册设立。公司与都向东新设信捷诚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2024年6月11日注册设立,但设立后未经营,2024年12月2日注销。
  十、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二、报告期内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登记表
  适用 □不适用
  
  接待时间 接待地点 接待方式 接待对象类型 接待对象 谈论的主要内容及提供的资料 调研的基本情况索引
  2024年03月14日 新特电气会议室 实地调研 机构 参与单位名称详见巨潮资讯网披露内容 参见巨潮资讯网 巨潮资讯网《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号:2024-001)
  2024年05月13日 价值在线(https://wwwonline.cn/) 网络平台线上交流 其他 参与单位名称详见巨潮资讯网披露内容 参见巨潮资讯网 巨潮资讯网《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号:2024-002)网络互动平台
  十三、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
  □是 否
  公司是否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
  □是 否
  十四、“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是 否
  

转至新特电气(301120)行情首页

中财网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理财等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仅供用户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