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州一轨(688485)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情况 |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公司深入推进“降本增效”战略实施,通过产品结构优化与运营效率提升,在利润端取得一定成效。报告期内,公司通过产品单价提升和综合毛利率改善等举措,成功实现经营性减亏,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86.21%至-2,133,137.86元。同时,受益于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等部门开展的清欠专项行动,公司应收账款周转效率明显提升,坏账准备同比减少56.06%,现金流状况持续改善。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手订单约为6.1亿元。 (一)有序推进声纹监测技术开发工作 1、突破高性能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 公司以“声音解构”为核心战略方向,全面推进业务转型升级。基于在轨道交通运维领域的行业经验和技术积淀,公司重点突破轨道在线监测关键技术,报告期内成功实现了高性能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的自主研发。依托这一核心技术突破,公司全面完善了“声纹识别+智能诊断”一体化解决方案,实现了轨道状态全时域监测与故障预警的工程化应用。目前,该技术体系已形成标准化产品矩阵,并逐步向轨道交通运维监测、石油石化管网监测、电力设施健康诊断、重大基础设施安全预警等领域拓展,打造跨行业的智能监测生态系统。后续,依托该项核心技术产业化应用,公司致力于从传统减振降噪供应商向智能监测解决方案提供商战略转型。 2、全面升级车载轨道声纹检测仪(自定位线路检查仪)系列产品 报告期内,公司最新升级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载轨道声纹检测仪(自定位线路检查仪)系列产品(JCYB021/JCYB031型)实现全方位技术突破:在功能方面,新增噪声检测、环境温湿度检测及空气质量检测模块,检测场景覆盖日常添乘检测、运行平稳性评估、噪声投诉复测、乘坐舒适度分析及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在智能决策算法方面,依托工务智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振噪数据与轨道其他状态数据的综合分析与应用,可精准快速识别中长波不平顺(轨道几何尺寸)、短波不平顺(钢轨波磨)、焊接接头缺陷及等效锥度异常等典型病害;目前该系列产品已成功应用于北京、上海、广州等12个城市共51条地铁线路的检测服务,为轨道智能运维提供可靠技术支撑。 3、更新迭代轨道声纹(断面)在线监测系统设备 报告期内,轨道声纹(断面)在线监测系统迭代到第二代,相比第一代产品,其功能更加丰富、体积更加小巧、IP防护等级更高,提高了系统整体智能化、安全化水平,增强了公司声纹监测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具体表现在: (1) 数据采集模块升级为每通道全功能信号输入模式,改变了第一代产品通道输入功能固化,信号采集功能受限、数据采集模块更换和维修不便的问题;同时,自动化计算指标的数量达到137个,提高了400%,为后续深入分析提供了丰富的基础数据; (2) 升级了设备通讯方式,支持4G/5G无线通讯和以太网有线通讯两种方式,方便客户私有化部署; (3) 设备机箱防护等级达到IP65,提高了适应恶劣环境的能力; (4) 增加了设备远程控制及异常告警等功能。 4、初步研发搭建九州声纹平台 为承载轨道声纹在线监测与智慧运维业务,报告期内公司着力开发了九州声纹综合性平台。 平台采用云原生设计,利用云计算、物联网、边缘计算等技术完成开发。平台集成了轨道声纹(线路)在线监测系统、轨道声纹(断面)在线监测系统,实现了轨道在线监测,且平台具有大数据处理分析功能。平台基于先进的开发理念和架构设计,实现可灵活配置和便捷部署,即可承载城市线网级轨道运维业务,又可灵活满足单一业务配置需求。部署方式可根据用户场景实现公有云多租户部署、私有化部署。 (二)稳步推进募投项目建设 报告期内,公司IPO募投项目的核心工程——北京房山区噪声与振动综合控制产研基地(二期)(以下简称“二期产研基地”)建设项目主体结构正式封顶。自2024年9月14日开工至封顶用时304天,以“零安全事故、绿牌工地”的高标准展现了“九州速度”。二期产研基地建设采用“自有团队主导”模式,专业管理团队在钢结构与装配式建筑施工中攻克多项技术难点,实现毫米级精度管控,获评北京市“绿牌工地”。该募投项目的顺利推进不仅标志着公司在深化“京津冀+珠三角”双核战略布局、强化自主创新与产能升级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更承载着企业向“工业人工智能”转型的战略使命,将为公司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和产能保障。 (二)搭建高技能人才梯队 报告期内,公司高度重视人才体系建设,通过“引育结合”的方式打造多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梯队。在高端人才引进方面,依托博士后培养处,吸引了一批声学工程、智能算法等领域的科研人员;在骨干人才培养上,建立“项目制”培养机制,通过重点工程实践加速青年人才成长;在技能人才储备方面,与多所高校共建实训基地,定向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同时,公司实施“技术+管理”双通道晋升体系,配套具有竞争力的薪酬激励方案,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这种立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公司技术创新和业务拓展提供了持续智力支持,形成了一支融合行业专家、科研精英与工程骨干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2025年4月,北京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模范集体表彰大会举行,九州一轨常务副总裁李秀清先生凭借优秀的管理创新能力和突出的行业贡献荣获“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此外,北京九州一轨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邵斌创新工作室,是在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创新助推计划支持下,以公司总工程师邵斌为领军人、共32名研发人员组成的聚焦城轨交通振动与噪声控制技术创新的科研团队,入选“2022年度房山区职工创新工作室”、“2023年度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在2025年北京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模范集体表彰大会上被授予模范集体称号。 (三)践行“ESG”可持续发展理念 2025年上半年,九州一轨继续秉持“以声构建绿色生态”的发展愿景,持续践行ESG理念,推动业务发展与社会价值、环境价值深度融合,进一步完善公司在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方面的战略规划与执行路径,并发布2024年度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报告。 根据WindESG于2025年7月发布的最新评级,公司ESG综合得分达8.30,评级提升至AA级,在环境管理、信息披露、公司治理等关键维度均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充分肯定公司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综合实力,进一步巩固了公司ESG领域的领先地位。 非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指标变动情况分析及展望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