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方电缆(603606)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情况 |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公司围绕《“十四五”发展规划》和《2025年发展总计划》部署安排各项工作,整体发展态势持续保持稳中有进的良好势头,文化建设有序推进、经济发展稳步提升,初步构建深海科技发展蓝图。荣获“国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宁波上市公司20强”等,同时获得中电联颁发的“企业信用评价AAA级信用企业”称号。 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32亿元,同比增长8.95%,2025年1-6月实现电力工程与装备线缆(绿色输电设施)营业收入21.96亿元,同比增长24.85%,增加4.37亿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比重49.60%;实现海底电缆与高压电缆(电力新能源)营业收入19.57亿元,同比增长8.32%,增加1.50亿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比重44.18%;实现海洋装备与工程运维(深海科技)营业收入2.75亿元,同比下降44.61%,同比减少2.22亿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比重6.22%。 报告期,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3亿元,同比下降26.5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62亿元,同比下降21.83%,主要系收入产品结构的变化。目前公司在手订单充足,正全力组织生产、推进交付工作,确保高质量完成国内外项目。 (一)文化与人力——践行21字文化基因,打造核心团队,推进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机制,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公司员工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持续团队优化与配置,完成关键岗位招聘和重点团队配置;进一步完善员工培训体系,上半年共开展70次培训,参训4687人次;"青年东方"建设成效明显,发布东方特色企业文化日历,以青年东方品牌活动为抓手,开展青年东方马拉松、创竞挑战赛、青年干部培训、主题座谈会等活动,持续激发组织活力;强化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管理机制,制定并实施《中高层绩效管理制度》《部门年度绩效管理制度》和《子公司年度绩效管理制度》。 (二)资本与产业——发挥资本平台作用,助推“3+1”产业体系,布局企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加速谋划沿海重点省份及重要城市前瞻性产业布局。 2025年4月,在广西设立全资子公司东方(广西)海洋科技有限公司;2025年7月参股浙江海风母港项目,风电母港是集聚产业的新型功能港,也是深远海风电建设的“大本营”,由省海洋风电发展有限公司开发建设,分温州洞头、宁波象山两个片区,计划2030年后形成300万千瓦/年以上的深远海风电总装保障能力,开发全省2800万千瓦的深远海风电资源,产能辐射华东乃至全国。 推动与核心央企及能源企业的战略合作,拓展重点核心市场。做好东部,有序推进中央研究院·总部工程建设,完成未来工厂二期钢结构厂房吊装,落实项目制设备技改有效提升产能;做成南部,实现南部产业基地投产,进一步推进产能提升;启动北部,推进北部产业基地项目建设;谋划国际,境外子公司正式投入运营,开启国际化布局新阶段。 (三)科技与市场——加快海陆并进,以战略创新和科技创新引领“3+2”市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前瞻性布局深海科技领域,强化系统集成能力建设和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培育具有颠覆性和引领性的未来增长极。持续保持海缆业务高质量发展,成功突破南方深远海柔直示范工程等多项重大海风项目;不断提升陆缆业务核心竞争力,销售与中标齐增,在浙江、福建逐步形成“电网+工程+渠道”的模式,入围多家能源央企;在实现业务稳步增长的同时,强化资金与风险管控,确保公司整体经营稳健发展。成功召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启动会;谋划前瞻性技术突破,启动±800kV直流电缆研发,系统化产品研发取得阶段性进展,重点推进直流海缆系统技术开发与积累;500kV等级交直流海缆通过技术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推进新材料替代和工艺改进,降本增效;进一步规范技术评审,降低风险。 (四)精益与制造——深化项目制与批量化管理模式,强化降本增效,提升装备管控能力,践行企业高质量发展 强化项目制风险管控,开展风险识别与评审。重点开展关键工序评审及开机检查,确保产品质量;保障重大项目高质量交付,完成关键设备配置和技改。推进批量化降本增效,应用陆缆标准成本模型。优化中压陆缆标准成本模型,加速核心设备调试优化,全面释放产能。深化钢盘管理、模具管理、备品备件管理,有序推进精益改善和自动化项目。保障项目制和批量化管理的人员招聘,推进主操/地操人员培训考核,保障南部未来工厂人员支持。 (五)数字与运营——强化运营管控,利用体系与数字化,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加强监督、指导、服务、协调力度,提升运营管控能力。完成上半年专项内审,上线2025年新版程序文件,进一步规范体系管理。推进财务数字化转型,强化经营分析效能。优化陆缆标准成本模型并开展评审;实现子公司CBS资金管理系统全覆盖,提升资金统筹管理效率与收益。 以夯实基础为核心推进数字化工作,梳理形成现有系统问题及部门管理提升项。发布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实现国际权威环境信息披露平台CDP评级提升两级。持续开展QSCL结对访谈,通过质量、安全随手拍不断推动质量共性问题改进,深挖根本,第三届质量安全月活动顺利开展,营造了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 推进营销数字化建设,实现营销关键数据实时抓取,初步完成投标价格数据库;加强项目制与批量化差异化管理,建立项目制管控机制,进一步规范立项和文档管理;建立批量化产能跟踪机制,推动批量化产能提升。加强供应商管理,规范新供方准入与供方管控,加强核心材料质量管控;推行旧钢盘回收再利用,优化周转盘具成本。 (六)合规与监督——强化合规风险识别和预防,夯实企业治理基础,提升风险应对能力,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 识别更新国内外法律法规数据库,为各部门提供全面、权威、准确的法律参考;进一步规范招标、比价流程及文件,发布《2025年合规监督工作重点及计划》,按节点推进合规审查工作。 (七)落实“提质增效重回报”方案——进一步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提升公司价值,增强投资者回报,保障投资者权益,提升投资者获得感,助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1、专注主业,持续高质量发展 牢牢抓住主业不动摇,抓住自主创新不动摇,着力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奋力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利用数字化精细化成本管控、积极推行排产管理提升、优化库存,进一步提升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2、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理念,持续提升投资者回报 公司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对投资者的合理回报,遵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制定并披露中长期分红规划,严格执行股东分红回报规划及利润分配政策,积极回报投资者,将投资者利益与公司发展紧密相连。 报告期内,公司按照中国证监会《关于进一步落实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有关事项的通知》《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3号—上市公司现金分红》《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规范运作》《公司章程》等规定,制定《关于公司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2025-2027年)》,保持公司利润分配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公司自上市以来持续每年实施积极稳健的分红政策,报告期完成了2024年度权益分派工作:本次利润分配方案经公司2025年4月22日召开的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5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308,459,520.90元,占公司2024年度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0.60%。未来,公司在保证主营业务发展合理需求的前提下,结合实际经营情况和发展规划,将进一步加大现金分红比例,为投资者带来长期、稳定的回报,增强广大投资者的获得感。 公司于2024年1月31日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11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公司《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方案的议案》,具体详见2024年2月1日披露的《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方案的公告》,公告编号:2024-007。2025年1月30日,公司完成股份回购计划,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公司股份2,249,766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0.3271%,已支付的资金总额为107,176,237.60元(不含交易费用)。已回购的股份后续将用于公司未来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3、坚持规范运作、强化信息披露及投资者有效沟通 公司严格按照《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规范运作》《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的相关规定和要求,不断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和各项管理制度。对《公司章程》《股东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总经理工作细则》《独立董事工作制度》《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工作制度》等治理制度进行修订;新增《市值管理制度》《舆情管理制度》《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离职管理制度》《职工代表董事选任制度》《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变动管理办法》《信息披露暂缓与豁免事务管理制度》等制度。结合《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及时完善公司管理制度体系,促进规范运作;强化独立董事履职保障,落实独立董事相关工作要求,充分发挥独立董事作用;推动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积极履职尽责,通过积极参加培训等方式持续学习资本市场相关法律法规,了解监管动态,不断强化自律和合规意识。进一步加强公司治理能力建设,提升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充分发挥独立董事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促进独立董事履职与企业内部决策流程有效融合。 公司始终高度重视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基于企业内在价值,建立公开、透明、多层次的市场沟通机制。报告期内,公司持续通过投资者热线电话、业绩说明会、股东会、上海证券交易所“e互动”平台、现场调研、投资者热线电话等方式开展投资者关系工作,将行业情况、公司发展战略、经营策略等有效传递给投资者,充分保证广大投资者的知情权,积极为投资者依法行使权利提供便利条件。同时将投资者的合理化建议转化为董事会、股东会的决策和管理层的执行,与投资者形成良性互动,增强投资者的参与度和认同感,促进公司与投资者之间建立长期、稳定、相互信赖的关系。 下半年,公司将继续紧紧围绕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要求,把握国家“30·60”双碳目标、建设海洋强国、新基建等重要战略机遇,深入践行企业文化基因,牢牢抓住“2个不动摇”,加快推进海陆并进,加快构建东方特色的创新发展体系,加快推动现代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围绕“文化与人力”“资本与产业”“科技与市场”“精益与制造”“数字与运营”“合规与监督”,全力实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备世界先进水平,具有国际核心竞争能力的现代企业”的宏伟愿景。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