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网 中财网股票行情
柳药集团(603368)经营总结
截止日期2025-06-30
信息来源2025年中期报告
经营情况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医药流通行业已处在一个变革与重构的十字路口,传统的增长引擎动力减弱,新技术、新业态、新政策催生新的机遇。面对政策、市场变化和新技术深度融合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公司上下紧跟党走,坚持“稳中求进,协同创新”发展策略,一方面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标准,强化风险防控能力,稳住基本盘的同时抢占优质市场、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另一方面发挥“药械协同、批零协同、工商协同”优势,强化渠道资源共享,产业链协作,推动优质创新药械产品的引进和终端药械市场份额提升,加快自产工业产品的市场拓展,并应用新技术赋能企业精细化管理、智慧供应链体系建设、专业健康服务升级,积极打造“AI+医疗”全场景应用,以数字化、精细化、专业化、生态化、协同化驱动企业降本增效、传统业态转型和工业做大做强,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报告期内,在医药批发端,公司以优质品种和增值服务突围,积极落地医院器械耗材SPD项目和院端AI医疗场景应用,持续提升客户粘性,提升药械市场份额的同时强化销售回款和控制账期。在医药零售端,公司强化加盟扩店,以批零一体化优势发展DTP业务,积极承接外流处方,在互联网医院和大数据、人工智能(AI)加持下强化慢病健康服务升级,大力发展B2B/O2O商城新零售业务,打造“互联网+医药+健康管理”新零售业态。在医药工业端,公司专注中药大健康领域,推动产品研发创新、产能和质控升级,强化自产产品在全国市场的拓展,突破区域发展瓶颈。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30,078.78万元,同比减少3.21%,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928.18万元,同比减少7.52%。公司业绩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主要系占公司段性下滑,同时集采品种的扩面,相关品种毛利下滑,同类非集采品种销量受到影响,且公司控制了部分超长账期医院的销售,从而导致批发业务销售下滑和毛利额下降,影响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随着公司品种结构的优化,降本增效的推进,以及零售、工业和创新业务的发展,公司将逐步消化行业政策影响,恢复稳健增长。
  (一)医药批发板块
  2025年上半年,带量采购品种进一步扩面,院端控费阶段性趋严,使得公司批发端市场规模承压。公司根据政策环境变化,一方面稳住集采品种存量市场的同时强化优质创新药和器械耗材品种的引进推广,持续优化品种结构。另一方面,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应用提升运营效率,推动降本增效,持续开展供应链增值服务和数字健康项目,有效提升客户粘性,并强化经营风险控制,强化超期欠款催收,促进回款与销售的平衡,提高销售质量。2025年上半年,公司批发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05,082.28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4.70%;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038.93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9.11%。
  1、稳中求变,持续优化品种结构
  2025年上半年,公司以“稳存量、抓增量、保利润”为目标,对国谈集采品种执行应采尽采策略,稳住集采品种存量市场基本盘,同时争夺潜力大、利润高的创新药区域经销代理权,发挥批零协同、药械协同优势,以专业团队跟进落地新品进院和药店渠道推广项目,从而与上游供应商建立紧密合作,有效优化产品结构,并获得更多的销售支持,保证利润空间。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执行的第十批国家集采和广西跟标的六批省际联盟采中配送点击率96%以上。报告期内,公司新增上游供应商347家,供应商总数超过6,800家;新增品规数1,200多个,经营品规数达83,000多个;开发新上市药品109个,其中独家代理品种12个;独家代理品种合计380多个。公司已逐步形成以国谈集采品种为基本盘,创新治疗药、急救特药、器械耗材及自产品种协同扩面的品类体系,从而持续优化公司品种结构,既保证存量的增长,又通过优质新品的加持形成新增量。
  2、数字赋能供应链服务转型升级
  2025年上半年,公司正式发布“AI+医疗”全流程服务方案,积极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AI)赋能公司供应链服务升级。该方案是公司利用AI技术构建的院内外全场景的AI服务体系和智慧医药供应链、专业医药零售的智能应用矩阵。报告期内,在院端公司持续开展药械耗材SPD项目,并引入人工智能辅助医院诊疗服务、患者管理等工作,落地AI医疗场景应用,开发智能分诊导诊、辅助诊疗、检查报告解读、电子病历生成等多个智能模块,与公司药械分销、零售终端协同形成就医用药全环节的医药生态闭环,进一步稳固医院客户关系的同时提升公司药械市场规模。报告期内,公司新增器械耗材SPD项目医院5家,意向合作医院3家,累计已与区内超过40家核心医疗机构开展SPD项目合作。2025年上半年,公司医疗器械实现营业收入124,915.99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44%。
  3、数字赋能精细管理,强化风险管控,提升经营质量
  公司积极应用新技术赋能企业精细化管理,推动物流数字化、AI化转型。报告期内,公司已实施药品追溯码溯源管理,新增SPD移动端、手术跟台、物联网耗材管理等10项软件著作权,完成智能物流系统搭建,应用智能算法优化公司物流作业流程、拣货路径、装载规划,并完成智能零售仓的建设启用,该仓库通过智能机器人应用大大提升拣选效率,同时公司启动了数据治理与数仓建设、推动公司物流作业效率和准确度的提升,满足日益增长的零售业务发展尤其线上业务发展需要。此外,2025年公司继续强化风险管控,以实现高质量销售为目标,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策略,强化在销售规模大且回款优质的下游重点客户的深度开发,而对存在一定风险,账期偏长的客户适当缩减控制,持续提高公司高质量销售占比,推动销售与回款的平衡,持续改善公司现金流状况,稳步提升公司经营质量。
  (二)医药零售板块
  2025年上半年,公司零售业务持续优化门店布局,强化品类管理,发展DTP、慢病管理等差异化业务,并通过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持续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和运营管理效率,加快线上商城新零售发展,构建就医用药康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闭环和线上、线下一体化便捷购药体系,落地新零售业态。报告期内,公司零售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64,317.76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6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96.49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0.20%。
  1、加盟扩店,持续优化门店经营和品类管理,提升门店盈利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强化以轻资产加盟方式开店布局,同时持续加大医保双通道、门诊统筹、门诊慢性病/门诊特殊病定点等资质覆盖。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药店总数931家,期内新开门店35家(其中加盟店30家),关闭门店5家,其中医保药店845家,医保双通道药店91家,门诊统筹店433家,分别较去年末增加64家、1家、8家。在品类管理方面,一方面在电子处方政策落地,处方外流加速背景下,公司充分发挥批零一体化协同优势,推动国谈集采品种、医保目录品种以及各类创新药、特药等差异化品种在门店的销售覆盖,积极承接医院流出处方;另一方面,公司积极挖掘慢性病关联品种、自产工业产品市场,并结合药店医美项目、体重管理项目等提升门店客流,推动个人护理类等非药品销售,形成新的毛利增加点。报告期内,受益于处方外流政策推动,公司DTP特药品种、处方药品种持续保持稳健增长,报告期内,自产工业产品在自有零售端销售额2,801.57万元,同比增长18.00%。
  2、数字赋能专业慢病服务,积极打造DTP业务标杆
  2025年上半年,公司继续强化药店慢病管理专业能力提升,通过有温度的专业化慢病健康服务不断提升顾客健康消费体验,提升客户粘性。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强化专业慢病队伍建设和全员慢病健康管理能力提升,从现有高血压、糖尿病、失眠等慢病项目拓展到眼健康、肌肤美容护理、体重管理等健康问题。同时公司积极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赋能健康管理,搭建慢病管理平台,打造医师与药师协同为院外患者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双师”服务模式,推出AI药师助手——“阿桂药师”,提供慢病建档、检测数据分析、健康咨询、用药跟踪体系、数字人回访和患者教育等一系列数字健康服务。最终与公司院端、供应链端形成“院端精准诊疗+药店智能照护+供应链高效支撑”的智能协同生态。在DTP业务方面,公司以DTP特药品种和专业服务为契机,以处方外延和医保双通道、门统政策落地为抓手,持续提升DTP业务规模。截至报告期末,公司DTP药店191家,较去年末增长5家,DTP业务销售额11.27亿元,同比增长11.73%。
  3、强化新零售运营,推动线上线下业务融合提升
  消费者线上健康消费习惯的养成,处方药线上销售以及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发展,推动网上药店业务的快速增长。同时由于医药健康产品的特殊性、及时性需求和对专业化、本地化服务的要求,融合线上线下的O2O(即网订店取、网订店送)即时零售模式成为新增长极。2025年上半年,公司继续强化新零售运营,通过宣传推广88会员卡,丰富品种和会员权益以及开展“帮找药”等业务持续提升自营B2C\O2O线上平台——“桂中快药”私域流量,将线上消费需求与线下门店服务有机结合,提升门店客流和服务半径。同时,公司自建的互联网医院与实体药店购药配送服务、专业健康服务有效衔接,形成一站式“互联网+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闭环。报告期内,“桂中快药”商城88会员新开卡数量近50,000张,注册会员超百万人,B2C\O2O线上平台销售额1.32亿元,同比增长11.30%。
  (三)医药工业板块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动产品研发创新、质控升级和落地智能生产,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同时落实降本增效,并通过发挥工商协同优势和落地品牌运营推广战略,稳步拓展全国市场。2025年上半年,公司医药工业板块实现营业收入56,329.99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0.31%;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992.76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8.12%。
  1、中药饮片:创新丰富品类,数字赋能提质增效
  2025年上半年,公司旗下中药饮片生产加工企业——仙茱中药科技继续强化产品研发创新和生产工艺研究,持续提升质控能力和生产管理数字化水平。报告期内,仙茱中药科技在食品生产线建成投产基础上,强化药食同源领域产品研究,已投产五指毛桃薏苡茶、桑椹玫瑰茶、百合西洋参茶等9个代用茶配方,完成减肥茶、利咽茶、安神茶产品的研制,正在开展7款花类代用茶、11款功效性代用茶产品的研制工作。在质量控制方面,仙茱中药科技以检验中心通过CNAS认证为契机,通过越南的GMP符合性认证。在饮片市场拓展方面,公司在稳住广西区内市场的同时加快在广西区外市场的布局,并通过数字技术优化排产、建立全链条质量监控和终端大数据分析,推动生产降本增效。2025年上半年,仙茱中药科技实现营收36,677.05万元,同比增长20.59%。
  2、中药配方颗粒:提高备案品种覆盖,积极拓展广阔市场
  
   本期数   同比
  增减 上年同期数(调整后) 上年同期数(调整前)   
  金额 占比金额 占比 金额 占比主营业务注:公司根据业务联动性调整主营业务结构列示情况,将分行业中的其他板块收入并入医药批发板块收入中,对主营业务分行业情况的上年同期数进行调整。主营业务分产品情况未对上年同期数进行调整。本期各主营业务收入列报口径与上述调整后的去年同期口径保持一致。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转至柳药集团(603368)行情首页

中财网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理财等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仅供用户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