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利科技(002729)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情况 |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三、主营业务分析 概述 参见“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相关内容。 长所致。 营业成本 139,863,735.54 107,604,265.86 29.98% 无重大变化。 销售费用 6,487,536.22 4,635,470.85 39.95% 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业务推广费及职工薪酬增加所致。管理费用 21,253,509.81 17,230,574.27 23.35% 无重大变化。财务费用 -596,444.59 -567,239.84 -5.15% 无重大变化。所得税费用 3,559,763.34 1,977,778.42 79.99% 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利润总额增加所致。研发投入 13,432,881.38 9,628,765.42 39.51% 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加大研发创新力度,增加研发测试费所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9,352,224.68 27,649,767.62 -30.01% 主要系:1.报告期内公司支付上年度应付奖金增加;2.报告期内公司员工人数增加使得职工薪酬支出增加;3.报告期内公司业务增长使得税费支出增加;4.报告期内公司支付的检验测试费增加。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3,988,258.99 17,625,563.94 -179.36% 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购买理财产品与到期收回的差额增加所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3,861,704.43 -6,721,761.94 306.22% 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向银行贷款增加所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19,174,194.53 38,767,462.38 -50.54% 主要系报告期内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减少所致。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适用 不适用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没有发生重大变动。营业收入构成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期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适用 不适用 四、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不适用 投资损失。 否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6,575.34 0.02% 主要构成系公司持有理财产品期间产生的收益。 否资产减值 -4,103,942.85 -11.48% 主要构成系存货跌价准备。 否营业外收入 216,214.73 0.60% 主要构成系供应商违约赔偿金。 否营业外支出 226,761.25 0.63% 主要构成系公司非流动资产报废损失。 否其他收益 3,037,174.60 8.50% 主要构成系公司获得的政府补助收益。 否信用减值损失(损失以“-”号填列) -98,961.84 -0.28% 主要构成系公司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否 五、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及研发设备投 入增加所致。 行借款所致。 款减少所致。 财产品增加所 致。 套期合约公允 价值增加所 致。 入增加所致。 验测试费及认 证费增加所 致。 业所得税增加 所致。 金减少所致。 年度应付奖金 所致。 一年内到期的 款的重分类所 致。 2、主要境外资产情况 适用□不适用 资产的具 体内容 形成原因 资产规模 所在地 运营模式 保障资产安全性的控制措施 收益状况 境外资产占公司净资产的比重 是否存在重大减值风险好利来有限公司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1,845.56万元 香港 独资经营 健全并有效执行资金管理控制制度 报告期净利润16.86万元 3.37% 否 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不适用 4、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六、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金融资产投资 (1)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 (2)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不适用 1)报告期内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 适用□不适用则,以及与上一报告期相比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根据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相关规定及其指南,对拟开展的套期保值业务进行相应的核算处理。与上一报告期相比未发生变化。的说明报告期实际损益情况的说明 报告期内,公司实际收益为3.47万元。套期保值效果的说明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风险为原材料价格风险,原材料价格风险包括大宗材料采购现货交易市场价格的波动敞口。通过买入金额和期限相同、方向相反的衍生品合约,有效对冲因价格波动而产生的不确定风险。衍生品投资资金来源 自有资金报告期衍生品持仓的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说明(包括但不限于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 1.商品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的风险分析公司进行期货套期保值业务不以投机、套利为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有效规避原料价格波动对公司带来的影响,但同时也会存在一定的风险: (1)价格波动风险:原料价格行情变动较大时,可能产生价格波动风险,造成交易损失。 (2)资金风险:套期保值交易按照公司相关制度中规定的权限下达操作指令,如投入金额过大,可能造成资金流动性风险,甚至因为来不及补充保证金而被强行平仓带来实际损失。 (3)内部控制风险:套期保值交易专业性较强,复杂程度较高,可能会产生由于内控体系不完善造成的风险。 (4)技术风险:由于无法控制或不可预测的系统、网络、通讯故障等造成交易系统非正常运行,使交易 指令出现延迟、中断或数据错误等问题,从而带来相应风险。 (5)法律风险:公司开展期货业务交易时,存在交易人员未能充分理解交易合同条款和产品信息,导致经营活动不符合法律规定或者外部法律事件而造成的风险。 (6)政策风险:如果衍生品市场以及套期保值交易业务主体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法规政策发生重大变 化,可能引起市场波动或无法交易带来的风险。 2.公司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 为应对商品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的上述风险,公司采取如下风险控制: (1)将商品期货套期保值业务与公司生产经营相匹配,严格控制期货头寸,持续对套期保值的规模、期限进行优化组合,确保公司的利益。 (2)严格控制商品期货套期保值的资金规模,合理计划和使用期货保证金,严格按照公司相关规定下达操作指令,根据审批权限进行对应的操作。公司将合理调度资金用于套期保值业务。 (3)公司制定并完善了《商品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制度》作为套期保值内控管理制度,并结合公司实 际指导具体业务操作,同时加强相关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套期保值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 (4)在业务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防范法律风险,定期对套期保值业务的规范性、内控机制的有效性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 (5)公司相关部门负责对商品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的实际操作情况、资金使用情况及盈亏情况进行审查, 并严格按照最新《商品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制度》的规定进行业务操作,有效地保证制度的执行。 已投资衍 生品报告 期内市场 价格或产 品公允价 值变动的 情况,对衍生品公允价值的分析应披露具体使用的方法及相关假设与参数的设定 上海期货交易所沪银、沪锡。2025年1月2日主连合约结算价:沪银7,597元/公斤、沪锡243,920元/吨;2025年6月30日主连合约结算价:沪银8,713元/公斤、沪锡268,140元/吨;公允价值变动:沪银1,116元/公斤、沪锡24,220元/吨。公司报告期不存在以投机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七、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八、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不适用 九、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一、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 □是 否 公司是否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 □是 否 十二、“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是 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