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启迪设计(300500)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4-12-31 | 信息来源 | 2024年年度报告 | 经营情况 |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2024年是深化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的关键之年,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与深化改革攻坚的实践起点。党的二十届三中 全会提出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等多份中央文件大力倡导绿色转型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运用数字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等工作内容。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出台的《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要求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并对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建筑节能改造、建筑电力消费占比等提出明确要求。2024我国经济总体呈现出“稳中有进”的态势。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 GDP较上年增长5.0%,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2%,较2023年增加 0.2个百分点,基建投资继续发挥稳经济的作用。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00,280亿元,比上年下降10.6%;房屋新开工面积 73,893万平方米,下降23.0%,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有所放缓,房屋新开工面积仍处于下降区间,房地产行业在调控政策和信贷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市场分化明显。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当前仍处于深度调整和转型关键阶段,行业景气度仍持续承压。公司所处行业包括设计咨询和建筑工程两大领域,中国证监会行业分类为“M74专业技术服务业”,与宏观经济形势、城镇化进程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等密切相关,行业发展受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建设政策、城镇化发展统筹推进等多重因素影响。随着政策推动行业向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设计咨询和建筑工程行业有望通过技术创新和业务结构调整,迎来新的发展机遇。2024年,设计咨询和建筑工程在国内新基建、绿色发展、技术创新加速和可持续发展需求推动下,呈现出多维度的变革与机遇。 1、行业竞争加剧,中小型企业聚焦细分领域 我国各地区主要的勘察、设计、咨询等院所很多已转型成为市场化企业,行业的区域特点不断弱化,设计咨询及建 筑工程行业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除少数特种细分领域之外,工程勘察设计行业总体为充分市场化竞争的行业,龙头企业集中度不断提升,国企与大型设计院凭借资源整合能力占据大型基建项目主导地位,省级建筑设计院在区域市场保持优势。细分领域方面,中小企业顺应政策发展,深耕绿色建筑、零碳建筑、城市更新等政策支持领域,成为行业绿色发展新力量。 2、政策驱动细分领域市场需求放量,深耕绿色低碳新领域 2024是国家“十四五”的攻坚之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随着“十四五”规划与新基建推进,国家持续加大在 交通、能源、水利、城市更新等领域的投资,带动工程设计需求增长。同时,据国家住建部《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要求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双碳”目标倒逼绿色转型,进一步推动低碳园区、零碳建筑、新能源基础设施设计需求增长。尽管住宅地产投资放缓,但工业地产、城市综合体等细分领域市场需求呈上升态势,为工程设计企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2024年 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出台《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提出提升城镇新建建筑节能降碳水平、推进城镇既有建筑改造升级、强化建筑运行节能降碳管理、推动建筑用能低碳转型、推进供热计量和按供热量收费、提升农房绿色低碳水平、推进绿色低碳建造、严格建筑拆除管理、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推广、完善建筑领域能耗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强化法规标准支撑、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等 12项重点任务。绿色建筑产业根据该方案要求,分阶段落实建设预期,市场需求已步入快速放量期,为聚焦建筑节能的工程设计企业进一步打开市场空间,提升发展动能。 3、智慧城市建设,引领城市更新高质量发展新方向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明确我国仍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期,城镇化动力依然较强,未来城市群将朝着系统 功能强、效率指标强、辐射带动强、韧性发展强等方面演化。近年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将“城市更新”列为建设经济民生重要发力方向。根据“十四五”建设纲要,我国城市更新进度,已从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有序推进城市更新,促进区域优势互补;到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稳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中村改造,加快完善地下管网,推动解决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停车等难题,加强无障碍环境、适老化设施建设,打造宜居、智慧、韧性城市;再到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行动,持续推进城市更新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统筹城市低效用地再开发,加快健全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加强燃气、给排水、热力、地下管廊等建设和协同管理。发展数字化、智能化基础设施,完善无障碍适老化配套设施,提升社区综合服务功能,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2024年 5月,国家四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 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智慧化发展,支撑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建设,是面向未来构筑城市竞争新优势的关键之举。城市更新已迈入智慧化建设阶段,为公司扩展细分领域市场同时,提出了更高的服务要求。 4、AI加速行业升级,人工智能浪潮下数字化转型与技术应用 国务院颁布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促进数字技术在全过程工程咨询领域的深度应用,引领咨询服务和 工程建设模式转型升级。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年初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人工智能专题推进会,扎实推动AI赋能产业焕新。设计建造一体化模式普及,促使工程咨询行业正在向全咨化、全过程化方向发展,AI科技赋能成为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新质生产力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2024年 AI技术展现了其在内容生成和交互方面的独特优势,在工程设计咨询行业的应用已经逐步落地,业内诸多企业通过 AI技术提升了设计效率、自动化水平,以及管理能力和生产力。尤其是在降本增效和提高生产力方面,AI技术的应用场景涵盖了项目运营管理、智能化设计、自动成图等多个环节。随着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推进,设计、生产、施工各环节的数智字化协同将推动工程建设全过程数字化成果交付和应用。与此同时,AI加速拓展新技术研发与应用场景,为新业务和商业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机遇。现阶段面向工程设计行业的数字化产品研发,及数字化一体化解决方案生成等,为多元化业务开拓新模式、新思路。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报告期内,公司秉承高质量发展目标,主营业务经营业绩基本面发展稳健。受相关子公司发展不及预期,业绩下滑、商 誉减值准备计提等因素影响,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18,479.29万元,同比下降25.0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9,944.21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11,939.55万元。 2、收入与成本 (1) 营业收入构成 (2) 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 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 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 否 (4) 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营业成本构成 行业分类 (6) 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 □否 公司2024年度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共 28户,与上年度相比减少 3户。2024年新设下属公司:深圳嘉力达新能源 投资有限公司、武汉市嘉力达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市嘉力达运营服务有限公司;股权出让:厦门嘉越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嘉力达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注销子公司:广西新启源新能源有限公司、南平建阳区嘉力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南平市延平嘉力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7) 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8) 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3、费用 4、研发投入 主要研发项目名称 项目目的 项目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基于碳减排的绿色智慧建筑全过程工程咨询技术体系研究及应用 通过数字化项目管控系统的搭建,管控系统由“物联网应用层”和“业务系统应用层”两部分,通过数据服务器和Web服务器实现数据的交互和同步,建立项目数据信息与 BIM模型的双向链接,实现基于数字化管理平台的新型项目管理模式。 研究阶段 从绿色智慧角度出发,分析未来建筑的技术发展趋势,整合绿色智慧建筑的诸多技术要素,通过智慧引领,绿色驱动研究建筑在全过程工程咨询下的“一体化”运营体系。为新一代绿色智慧建筑建设提供全过程咨询指南。 实现互联网与物联网二合一,开展多参与方、跨平台和基于 B/S、C/S、M/S三端统一的应用,现场管理人员通过移动端进行协同作业。面向 IDC市场的数据中心机房专项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 不断优化电气系统效率,减少中间环节。例如目前已成熟应用的高压直流与市电直供系统。因地制宜地使用可再生能源,助力碳达峰与碳中和。在充分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水电与风电等新能源发电减少一次能源消耗的同时,由于不间断供电的需求,数据中心也可以成为新能源供电的重要调峰用户。 研究阶段 充分利用自然冷源,优化内部换热环节,减少能源需求。建筑外部充分利用当地河流湖泊以及低温或干燥空气等的低品位冷源,建筑内部研究新技术减少换热层次,缩短送风距离,开源节流地实现能源需求双减少。 随着云计算的需求爆发,使得作为算力基础设施的数据中心工程未来三年具备高速发展的确定性。数据中心工程的系统复杂,施工工期短,并要求安全、可靠且不间断地运行,节能已经成为国家、行业和各相关方关注的焦点基于建筑类型学的医疗建筑空间形态研究 研究目前设计医疗建筑在满足医疗功能条件之后,如何转向塑造出有情感,有人文关怀的医疗建筑、协调医疗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挖掘医疗建筑的文化属性。 研究阶段 实现医疗建筑与地域精神的和谐构建,将中国特色的医疗建筑设计和建筑类型学设计方法的发展相结合,实现医疗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对医疗建筑的空间形态进行深入研究,形成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理论指导。理论成果将有利于推动公司对于医疗建筑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完善医疗建筑的创作实践,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建筑物内机电管线数字孪生模型研究 通过建立基础数据模型和针对特定用户特定业务的扩展模型,数字孪生体和建筑物理实体两者生成进程的深度交互和双向反馈,将解决多 研究阶段 可以将数字孪生体应用在方案制定、系统设计、项目施工、设备采购与安装以及运行维护等全阶段,扩 数字孪生体应用于设计施工阶段可以减少失误提高效率从而节约建设成本,应用于运维阶段可以实现绿色节能管参与方跨阶段的建筑“信息孤岛”问题。 大数字孪生技术在装配式建筑领域的应用价值。 理,节约能耗降低运维成本,有力地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进程。软件自动实现喷淋布置的研究 实现软件自动生成,可以大大提高设计效率,节约给排水专业人员的设计时间。同时作为人工智能参与建筑给排水设计的起步,可以由简到繁,逐步实现机器自主学习设计,降低设计工作中的出错率。 研究阶段 完成给排水设计中基础工作的自动设计,为后续设计工作结合人工智能开创条件 实现计算机自主设计,极大的提高设计工作的效率,减少因为主观因素造成的错误。基于 BIM的智慧园区综合管理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通过课题研究来解决现有的技术障碍,实现相应的一系列软件工具。这些软件工具将为保障基于 BIM的智慧园区综合管理平台软件的开发和部署落地提供理论和软件基础。 研究阶段 加强 BIM轻量化和其他技术的融合,比如数字孪生技术的融合,扩展应用范围。同时要加强面向实际用户需求,特别是日常运维管理时期非建筑专业人员的应用要求。 为公司 BIM及智慧建筑项目业务的推广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也能为公司的主营业务经营助力。研究成果可广泛应用于其他同类智慧园区、智慧建筑工程,具有可复制性,推广应用前景广阔。苏州轨道交通车辆基地上盖结构技术导则研究 针对轨道交通上盖建筑,重点研究轨道交通上盖全框支转换结构设计的相关关键技术,解决其中存在的技术瓶颈和问题,完善轨道交通上盖建筑全框支转换结构设计,逐步统一苏州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上盖建筑结构设计标准。 研究阶段 实现轨道交通上盖项目直接经济效益的同时,使轨道交通上盖能够更广泛地落地,充分发挥其效用,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可为苏州轨道交通车辆段上盖项目提供合理的设计依据以保证项目设计适用、经济、绿色、美观。对于轨道交通车辆段上盖项目基础设计(设计等级、承载力、变形、稳定性、性能化设计等)提出更适用的设计建议,并完善其他上盖建筑的转换结构形式的设计规定。省级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研究 本项目以建筑能效提升为目标,以具体示范项目为载体,聚焦高效机房、光储直柔、直流配电、智慧能源、建筑光伏一体化、智慧运维等新一代建筑碳中和的关键技术的落地性项目实践, 研究阶段 研究建筑能效创新性提升的实施路径和技术策略,为建筑领域创新性能效提升打造极具示范效应的标杆项目样本,以及可推广复制的技术体系,推进建筑领域能效提升的实质性进展,同时带动一批新产品新技术的产业化应用,从而推动行业碳中和的纵深发展。 典型的碳中和技术为核心的单项技术及集成技术的技术研究和落地性应用实践研究,形成建筑领域能效提升的实施路径和技术路径,并建成极具示范相应的标杆项目,为后续相关技术的产业化推广应用提供了体系化的技术解决方案,为新型碳中和技术的推广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这完全符合国家的政策导向和发展趋势,不仅对行业发展具有极强的前瞻性和引领示范作用,对于建筑领域实现碳中和也具有至关重要的实际意义。苏州市低碳零碳数智化关键技术创新联合体建设研究 本课题针对会展中心建筑展陈区域空调系统能耗较高的问题,从降低碳排放、降低能耗、提高舒适性的角度出发,基于实际项目的现场实测数据来讨论展览建筑的用能特点,分析其空调系统的 研究阶段 通过室内温度场、气流组织和水力平衡现场测试和调试,为既有会展建筑提出改进方案,提高其经济性;为新建会展建筑的空调系统设计提供 结合研发中心实际工程项目,研究形成会展中心建筑空调改造技术体系,将高效冷热源机组、风机水泵变频控制、排风热回收、过渡季新风可调和冷却塔免用能情况。 技术指导。 费供冷、数字化采集技术和控制等绿色节能技术集成会展中心建筑空调系统改造技术体系,大大降低会展中心项目空调设备改造难度,降低运行费,具有明显的碳排放量效益。 5、现金流 五、非主营业务情况 适用 □不适用 的投资收益等。 否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181,805.00 -2.14% 报告期内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否资产减值 -99,369,701.54 97.28% 报告期内公司商誉减值损失、合同资产减值损失、固定资产减值损失、无形资产减值损失 否营业外收入 182,828.48 -0.18% 报告期公司无需支付款项等 否营业外支出 1,652,141.11 -1.62% 报告期公司非流动资产毁损报废损失、捐赠等 否 六、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2、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3、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七、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金融资产投资 (1) 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 (2) 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八、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九、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计;建筑工程承包、施工、检测、试验、咨询;建筑物、构造物改造和加固的专业技术咨询、设计、施工 25,000,000 61,487,987.92 29,998,420.苏州中正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子公司 工程检测 12,000,000 76,819,783.50 22,581,876.97 86,610,104.68 8,877,052.82 6,221,562.2北京毕路德建筑顾问有限公司 子公司 建筑设计,高端酒店、高端写字楼的室内设计、规划和景观设计 1,500,000 19,814,932.43 9,975,507.7德建筑顾问有限公司 子公司 建筑设计,高端酒店、高端写字楼的室内设计、规划和景观设计 3,000,000 56,186,951.31 21,258,730.01 14,527,345.询;销售计算机、软件及辅助设备; 软件开 发;计算机系统服 20,000,000 615,200,150.48 315,603,996.86 420,570,623.65 76,992,557.49 78,376,391.务; 十、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二、报告期内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登记表 适用 □不适用 接待时间 接待地点 接待方式 接待对象类型 接待对象 谈论的主要内容及提供的资料 调研的基本情况索引2024年04月30日 苏州工业园区旺茂街 9号,公司会议室 网络平台线上交流 个人 中小投资者 投资者关注问题交流 巨潮资讯网披露的《300500启迪设计业绩说明会20240430》 十三、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 □是 否 公司是否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 □是 否 十四、“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是 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