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双马(000935)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4-12-31 | 信息来源 | 2024年年度报告 | 经营情况 |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非金属建材相关业的披露要求 (一)公司介绍 四川双马作为一家从事产业投资及管理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的上市公司,目前主要管理的资产包括建材生产制造企业、生物医药研发生产企业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四川双马成立于1998年,于1999年8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000935,为深证成份指数、深市精选指数等指数的成分股。 公司建材生产制造企业业务的产品包括水泥、商品熟料、骨料等,相关产品应用于基础设施、产业园区建设、市政民生工程、商品房开发、城市更新升级等领域。公司建材生产基地位于宜宾市,这为公司发展带来了显著的区位优势与产业机遇。近年来,宜宾市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深厚的文化积淀和蓬勃的产业活力,正加速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宜宾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速,渝昆高铁宜宾至筠连段正在加快建设,未来还将推进宜宾至西昌高铁、珙叙铁路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宜宾至新市高速公路即将开工建设,同时,宜宾市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建设大学城、科创城,以人才、科技、金融、服务为支撑,发展智能制造等产业链群,为公司建材生产制造业务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和广阔的市场空间。公司建材生产制造业务中,水泥年产能200万吨,骨料年产能500万吨。 公司生物医药研发生产企业深圳健元专注于多肽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具备完整高效的多肽研发、生产及销售体系,提供全方位的多肽产品产业化服务,主营业务包括多肽原料药研发生产业务、多肽合同定制研发生产(CDMO)业务以及美容肽研发生产业务。在多肽原料药方面,公司拥有多个多肽原料药品种,技术储备丰富。公司多肽原料药产品已出口至美国、欧洲、印度和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多肽CDMO 服务领域,公司构建了覆盖国内外的市场网络,主要客户包括国内大中型新药研发与生产企业。 在美容肽领域,公司拥有强大的原料及复配产品线,涵盖铜肽、乙酰基六肽-8 等多款具有抗衰老、抗皱等功效的产品,长期服务于全球头部化妆品企业。公司的原料药生产基地湖北健翔年产能已超过4吨,最大单批次产量可达100千克,其中GLP-1原料年产能2吨,单批次产量已达到20千克。公司的制剂生产基地深圳健翔产线速率为 200 瓶/分钟,年产能可达 3,000万瓶以上。深圳健元凭借在技术、产能和市场布局上的优势,已成为行业内的领先企业。 公司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西藏锦合目前在管基金规模近280亿元,主要利用市场化的股权投资管理运营模式,发现、投资、培育和赋能优质资产。其中和谐锦豫的投资方向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大健康、先进制造、跨境电商、新能源、消费和服务等;和谐锦弘的投资方向为先进制造与新能源行业,包括光伏、芯片设计制造、消费电子、智能装备、工业自动化、新能源、无人驾驶、半导体设备等;和谐绿色产业基金的投资方向重点关注智能制造、半导体、清洁能源及技术、消费和服务等上下游领域。 公司的战略定位是围绕国家科技创新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新技术、新模式和新消费的发展,对推动国家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企业展开布局,选择具有较强持续盈利能力,现金流良好、具备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的企业进行投资和管理,关注新型工业化、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继续夯实产业投资及管理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业务,有力有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在符合国家政策法规的前提下用好资本市场工具,用资本促产业,以实现公司长期稳定发展战略。在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的局势下,公司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于2024年成功完成了对深圳健元的收购,进一步扩展了业务版图和战略部署,未来公司将持续推动核心业务的深入发展,聚焦于空间大、成长性好、盈利能力良好的生物科技等领域,延伸寻找有协同效应的业务,补强新技术和新方向,通过自身有机增长和外延投资并购,不断扩大规模,做大做强,建立和沉淀公司核心能力,确保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和增长,为股东创造持续的股东回报。 公司将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促进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提升管理的精细化与数据化水平,全面系统地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公司坚持科技创新、健康和谐、创造价值、保护环境、实现能耗双控、助力“双碳”目标、加快实现绿色发展的战略方针,以推动行业发展为己任,坚持以客户为中心、重视员工成长、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促进各利益相关方共同发展。 公司建立了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等为主体的法人治理组织架构,全面制定了相应的议事规则和实施细则,各司其职充分履行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公司建立了科学、先进的企业管理及内控内审体系。公司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不断提高,确保各机构规范运行,保障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二)公司所处行业基本情况、发展阶段、周期性特点;新公布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行业政策对所处行业的重大影响 1、建材行业 (1)建材行业的基本情况、发展阶段、周期性特点 2024年,中国水泥行业在宏观经济承压、房地产投资持续探底及基建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市场需求恢复缓慢、利润收窄,全年水泥产量创2010年以来新低,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具体地,受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滑 10.6%、全国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增速回落至 4.4%(增速比2023年下降1.5个百分点)影响,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降幅达23.0%,保交楼项目收尾后施工量减少,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的累计水泥产量18.25亿吨,同比下降9.5%(按可比口径)。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数字水泥网网站) 水泥、骨料行业为投资拉动型行业,与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行业紧密相关,受地区经济发展和经济金融政策影响较大。受 2024 全年建材行业整体态势影响,公司建材生产制造业务所在川南区域(以宜宾市为核心)前三季度市场需求恢复缓慢,尽管第四季度在国家稳定房地产市场等政策支持下,部分基建项目启动带动需求阶段性回升,但全年建材产品销售量及价格同比仍显著下调。 地区水泥行情在第一季度出现需求恢复速度不及预期的情况,导致行业信心不振,水泥价格滑落至低点;第二季度在传统旺季不旺、行业发展前景承压的背景下,行业内部积极推行自律,强化错峰生产的执行,水泥价格在季度末出现一定程度回调,但各家企业的水泥库存水平仍居高不下;第三季度行业遭遇淡季,水泥需求进一步趋于年度低点,价格调整频繁,整体供需失衡的局面突出;第四季度得益于相关政策及时发布,带动地区需求回升,达到年度内较好水平,企业库存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价格出现回升到达年度内较好水平。 地区骨料行情更具区域性特点,且由于上半年较多新增产能投入市场,叠加年中产业链下游竞争加剧、行业信心显著波动的影响,致使地区骨料价格全年呈现整体逐渐回落并伴有偶发极端竞争状况的局面,但年底受地区环保管控、头部企业自律意识增强等因素的影响,骨料价格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调。 2024年,公司建材生产制造业务核心区域宜宾市地区生产总值为4,005.7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0%,总量稳居全省第三位。重点项目建设方面,由宜宾市牵头的四川省重点项目35 个,总投资 1,887.9亿元;市级重点项目 515 个,总投资 7,483.9亿元,相关项目均在稳步推进完成中。 2025年已发布的四川省重点项目中,宜宾市涉及项目体量依然可观,包括渝昆高铁(四川境内段)、宜宾市城市骨架道路建设、宜宾市高铁配套基础设施项目等。已发布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点项目名单中涉及宜宾市十余个项目。虽然当前行业面临压力,但公司建材生产制造业务所在区域仍保持了高速发展的态势和较高的政策执行效率,项目储备依旧丰富,预期将会继续为公司水泥和骨料业务在未来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业绩保证。 (数据来源:宜宾市人民政府网站、宜宾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宜宾市统计局网站) (2) 新公布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行业政策对建材行业的重大影响 2024年1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简称“《暂行条例》”),制定《暂行条例》是为了规范碳排放权交易,加强对温室气体排放的控制和管理,推动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向绿色低碳转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24年5月,国务院出台了《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明确了全面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一以贯之坚持节约优先方针,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强化碳排放强度管理,分领域分行业实施节能降碳专项行动,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做好节能降碳工作,更好发挥节能降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资料来源: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公司通过制定替代原燃材料减碳计划以及研究水泥新工艺技术的运用等措施,积极推进能耗双控和碳达峰、碳中和,实现高质量发展。 (3)非金属建材行业及业务的相关信息 ① 结合宏观经济数据与行业指标变化说明行业发展状况、公司经营情况与行业发展是否匹配,如公司情况与行业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应当分析原因; 2024年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初步核算国内生产总值(GDP)达 134.91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0%。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0.6%;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比上年下降12.9%;房屋新开工面积下降23.0%。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持续放缓,基建端虽然整体正增长,但对水泥需求的支撑作用不强。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4年全国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同比增长4.4%,增速比去年下降1.5个百分点。相应的,全国水泥产量同比下降9.5%,产量创2010年以来新低。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数字水泥网网站) 报告期内,公司建材生产制造业务主要发生在川南地区,由于宏观需求增长乏力以及供需矛盾进一步突出的影响,整体经营情况同比出现较为明显的减弱。面对严峻挑战,公司管理层带领团队内外发力,既重视生产优化、成本节约和质量稳定,又积极关注市场机会和具体客户需求。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基于产品和服务,抢抓一切窗口期稳价、提价和增量,在前三季度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努力控制成本、稳住市场份额,在第四季度则抓住市场回暖时机,充分释放产能,实现利润最大化,公司经营情况与行业发展匹配。 ② 报告期内对行业或公司具体生产经营有重大影响的国家行业管理体制、产业政策及主要法规等变动情况及其具体影响,并说明已经或计划采取的应对措施; 请见前述“(2)新公布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行业政策对建材行业的重大影响”的内容。 ③ 针对周期性非金属建材产品,应当披露所在细分行业或主要产品区域的市场竞争状况、公司的市场地位及竞争优势与劣势等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建材生产制造业务主要覆盖四川南部并辐射成都、乐山、资阳、内江、云南等地区。 在本地主要区域市场内,水泥业务主要由含本公司在内的数家头部水泥生产企业占有大部分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高,竞合有序进行,但由于宏观需求原因行情呈现整体低位;骨料业务主要由包括本公司在内的本地较大企业经营,区域内存在显著新增产能,叠加市场需求欠佳因素,致使价格整体呈现逐步下调趋势,年底则由于中小矿山环保管控出现一定行情回调。 报告期内,公司产品在区域市场内的市场份额长期处于前列,拥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对产品销售起到了正向的附加影响。公司产品在商混站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等对水泥、骨料质量要求较高的细分市场中拥有较强的综合竞争力,与本地产能领先的数家大型商混企业和渝昆高铁、向家坝北干渠一期二步工程等重点项目承包方保持稳定良好的合作关系。 ④ 结合披露的宏观环境、行业特性、消费需求及原材料等信息,详细说明公司生产经营所处行业的周期性、季节性和区域性等特征; 水泥、骨料行业为投资拉动型行业,与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行业紧密相关,受地区经济发展和经济金融政策影响较大。行业受季节性、环保政策及错峰生产的影响,一般春节前后及雨季属于水泥、骨料行业的传统淡季。但随着空气污染治理的不断强化以及宏观市场的调整,未来季节性特点将会持续出现一定模糊性,传统淡旺季特征持续淡化。 水泥、骨料是区域化产品,主要以汽车运输为主,在到岸结算价中运费占比较大,销售半径通常在工厂周边 100 公里范围以内,但铁路运输的运费优势可以延伸产品销售半径至 200 公里以上,2024年公司骨料业务的铁路运输客户销量占比持续提升,增强了业务抗风险能力。 ⑤ 主要产销模式,并说明不同销售区域或者细分产品的生产量、销售量等经营性指标情况,并披露该等指标的同比变动情况,以及在主要销售区域或者细分产品的毛利率变动趋势及其原因; 公司在销售模式上采用经销和直销相结合的策略。在生产模式上,公司以质量为核心,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在确保安全健康及环保的基础上进行生产经营,年度及月度生产计划均根据以客户需求为基础的销售计划而制定,日生产作业计划由负责生产调度的专设值班经理直接下达。 公司水泥的生产量、销售量均较上年同期有所减少;骨料的生产量、销售量均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 水泥销售毛利率较上年同期降低,除公共活动管控、大气污染环保治理等各类不可抗力因素外,主要受市场不景气、终端资金紧张、竞品为确保市场份额导致阶段性价格竞争等因素的影响。骨料销售毛利率较上年同期降低,主要受宏观需求和2024年地区供需矛盾加剧的影响。 ⑥ 针对周期性非金属建材产品,应当披露相关产品的产能、产能利用率,以及在建产能及其投资建设情况等。 报告期内,公司在四川省宜宾市拥有两条水泥生产线,年产能200万吨。公司在四川省宜宾市拥有两条骨料生产线,年产能500万吨。报告期内,公司严格落实国家和地方环保检查和安全督查的要求,积极参与行业节能减排和错峰生产,受国家政策以及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水泥业务的主要设备运转率约为63%,骨料业务的主要设备运转率约为88%,基本实现产销动态平衡,各种生产经营活动有序进行。 ⑦ 主要产品的原材料和能源及其供应情况,报告期内主要原材料和能源的价格出现大幅波动的,应当披露其对公司生产经营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公司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料是石灰石及砂岩,其他原料包括燃煤炉渣、粉煤灰、石膏、矿渣、铁粉、矸石、磷石肥、磷渣等。石灰石为公司自有矿山开采供应,其他原材料为外购,资源能够满足生产需求,供货较为稳定。公司生产所需的能源主要是煤炭和电力,受内外环境影响,煤炭价格上半年持续高位运行供货紧张,下半年价格有所下跌。为了保证公司的生产经营,公司通过加强煤炭市场调研、实施多渠道采购和开发、使用替代燃料等方式缓解供需紧张局面和降低生产成本。报告期内,公司生产所需的原料和能源的价格未发生大幅波动。 2、医药行业 (1)医药行业的基本情况、发展阶段、周期性特点 医药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贯穿研发、生产、流通全链条,是保障人民健康、支撑公共卫生体系的核心力量。 全球医药产业正处于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根据IQVIA数据,在肿瘤免疫治疗、代谢性疾病药物等前沿领域创新加速、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深化、慢性病负担加重以及新兴市场医疗需求扩容的多重驱动下,预计至2028年全球药物支出规模将突破2.3万亿美元,五年间复合年增长率有望提升至5-8%。 中国医药产业在《“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及“十三五”规划、“十四五”规划的强劲推动下,正稳步迈向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新阶段。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24年营业收入达到2.53万亿元,同比持平;利润总额为3,420.7亿元,同比下降1.1%。在当前融资渠道收紧、市场不景气的复杂宏观经济环境中展现出韧性。多肽药物凭借其独特的高活性、高度选择性、低毒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势,在肿瘤治疗、代谢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以及众多慢性病的治疗中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和价值。根据 Frost & Sullivan 预测,全球多肽类药物市场规模已由2018年的607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的895亿美元,并有望增长到2028年的1,890亿美元;其中,中国多肽类药物市场规模将从2023年的597亿人民币增长至2028年的1,360亿人民币。 医药行业是典型的弱周期性行业,其需求受人口结构、疾病谱系等刚性因素主导,其抗经济波动特性在复杂市场环境中愈发凸显,为长期稳定发展构筑坚实屏障。全球医疗健康产业正经历结构性变革,世界卫生组织人口预测显示,2030年全球 60 岁以上人口占比将突破 16%,银发经济催生慢性疾病治疗领域的爆发性需求。多肽类药物凭借其在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肿瘤治疗等慢性疾病领域的精准治疗优势,持续拓展临床应用场景,市场渗透率显著提升。 (资料来源:中央人民政府网站、国家统计局网站、世界卫生组织网站、IQVIA 网站、Frost & Sullivan) (2)新公布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行业政策对医药行业的重大影响 ①2024年 1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制造业中试创新发展实施意见》,旨在通过打造现代化中试能力,推动制造业的技术迭代与工艺改进,进一步促进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该政策完善了中试服务体系,鼓励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创新,为医药制造业的创新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 ②2024年2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发布《抗体偶联药物药学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不仅为ADC产品申报上市阶段的药学研究提供了建议性技术要求,也为多肽偶联药物等其他偶联药物的研发与申报提供了参考。这对深圳健元在多肽偶联药物的研发策略制定、质量控制以及注册申报等关键环节均具有重要的技术指导意义,为公司相关产品的合规研发与申报提供了明确的规范依据。 ③2024年 4 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优化化妆品安全评估管理若干措施》, 通过建立化妆品原料分级管理制度、实施差异化监管要求,以及允许企业在过渡期内提交简化版安全评估报告等创新机制,有效优化了化妆品行业安全评估管理体系。深圳健元作为多肽化妆品原料供应商,充分把握政策契机,通过优化评估流程显著降低合规成本,为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释放了更多资源空间,切实提升了公司运营效率。 ④2024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布局建设制造业中试平台的通知》,特别强调了多肽药物等医药制造业重点创新领域的中试放大平台建设,通过智能化绿色化技术和 CRO、CDMO等模式,提升中试平台公共服务效能,加速多肽等创新药物的研发与产业化进程,对医药制造业的创新发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深圳健元紧密围绕政策导向,依托多肽 CDMO 领域的技术积累,加速整合智能化生产与绿色工艺体系,为合作伙伴提供高效解决方案,协同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⑤2024年 10 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印发《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指导进一步提高我国肥胖症诊疗规范化水平,明确了用于肥胖症患者减重治疗的5种药物,其中,利拉鲁肽、贝那鲁肽、司美格鲁肽及替尔泊肽均为GLP-1类多肽药物,对多肽药物行业产生了显著的推动作用。依托政策导向,深圳健元将进一步发挥在长链多肽合成领域的技术优势,为下游企业提供符合质量规范的原料药及药学研究服务,共同推进代谢疾病治疗领域的国产化突破。 ⑥2024年 11 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发布《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生物类似药体重管理适应症临床试验设计指导原则》,规范了司美格鲁肽临床试验设计,为其他多肽药物提供参考,有利于加速研发进程,促进多肽行业创新与竞争力提升。 (资料来源:中央人民政府网站、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网站、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 3、私募基金行业 (1)私募基金行业的基本情况、发展阶段、周期性特点 2024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回暖迹象初现,股权投资行业频迎政策支持和鼓励,正在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中重要的战略性力量。与此同时,行业出清进一步加速,创投行业的分化走深。新形势下,股权投资行业正在开启新格局。 2024年,私募基金行业监管体系持续优化,行业优胜劣汰加速,中基协秉持“扶优限劣”基本方针,继续完善私募基金行业各项管理机制,促进行业合规健康发展。私募基金行业经过多年发展,在服务居民财富管理、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创新资本形成、支持科技创新,服务国家战略及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聚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做出全面战略部署,对私募基金行业更好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赋予了新使命、新责任。 依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报告,截至2024年 12 月末,存续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12,083 家,存续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30,282 只,存续规模 10.94万亿元,存续创业投资基金 25,133 只,规模3.36万亿元。 募资方面,2024年,我国股权投资市场共计3,981只基金完成新一轮募集,募资规模为1.44万亿元。分币种来看,新募集人民币基金全年共计3,942只,募资规模为13,890.17亿元,人民币基金的数量和金额占比分别达到99.0%、96.1%,规模占比进一步上升;新募集外币基金全年共计39只,多为大型并购基金,募资规模约为 559.12亿元。2024年下半年险资、AIC、国资发起设立了多只大额基金,募资规模降幅持续收窄。长期资金参与大额基金方面,社保基金、险资 LP 出资保持活跃。从规模分布来看,大额基金的设立与募集仍保持稳定,募资规模占比相较2023年上升了4.1个百分点。 投资方面,2024年,我国股权投资案例数(按市场)共 8,408 起,剔除极值案例后披露金额6,036.47亿元,与前三季度相比降幅进一步收窄,VC/PE 投资金额排名前 100 的案例共吸纳 2,272.32亿元,同比增加 7.7%,市场资金和资源加速向少量项目集聚,主要是半导体及电子设备、IT、汽车、机械制造行业企业。分币种看,人民币投资主导地位愈发稳固,案例数占比约 96%。从资金属性来看,国资机构股权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占市场总投资金额(含天使投资人、不公开的投资者)的 57.1%,同比增加5.2个百分点。分行业看,硬科技领域仍为市场热点,半导体及电子设备领域获投金额超千亿,机械制造领域案例数及金额逆势上涨。2024年人工智能领域投资金额超过1,000亿,同比上升35.5%,人工智能有望成为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驱动力。截至2024年,VC/PE 机构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支持率达到了 40.4%,较上半年提升近 2 个百分点,同时,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金额已近 5.5万亿。ESG 投资逐步成为优秀机构的共识和行为标准,国际上目前已形成蓬勃的全球绿色投资市场,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30年全球每年将有2万亿美元投向绿色产业,“双碳”相关投资具有长期确定性。 退出方面,2024年共发生3,696笔退出案例(1笔退出案例指1只股权投资基金从1家被投企业退出,后同),其中被投企业IPO案例数为1,333笔,占比36.1%。2024年境外被投企业IPO案例数达到867笔,同比上升12.0%,中企境外市场IPO逐步回暖。从主要退出途径来看,2024年中企境内外上市195家,首发融资额约合人民币1,442.66亿元。分市场来看,2024年A股上市企业数量共100家,首发融资额合计 663.54亿元,其中下半年上市 56 家,环比上升 27.3%。分板块来看,2024年创业板有38家企业上市,数量略领先于其他板块;北交所位居第二,全年共23家企业上市;上交所主板和科创板分别有17家和15家企业上市;深交所主板有7家企业上市。2024年共95家中企在境外上市,同比上升10.5%;总融资规模约合人民币779.12亿元,同比上升82.7%。其中下半年共57家中企在境外上市,融资额约合 632.82亿元,环比分别上升 50.0%、332.6%,较上半年有所回暖。2024年超六成 IPO中企集中在机械制造、半导体及电子设备、化工原料及加工、IT 和生物技术/医疗健康五大行业,融资规模合计占比超七成。 随着“IPO 常态化”于证监会主持召开的座谈会上被提及、香港证监会与联交所宣布优化新上市申请审批流程时间表,A 股资本市场有望在一定程度上逐步实现新股常态化发行节奏,与此同时优质中企赴港上市进程或将提速。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网站、清科研究中心、母基金研究中心) (2)新公布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行业政策对私募基金行业的重大影响 ①2024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章节,提出“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优化产业投资基金功能”。 ②2024年 4 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即,新“国九条”),《意见》指出未来五年,基本形成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框架,进一步畅通“募投管退”循环,发挥好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支持科技创新作用,坚持统筹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和安全,拓宽企业境外上市融资渠道,提升境外上市备案管理质效。 ③2024年4月,中国证监会发布《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十六项措施》,从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债券发行、私募投资等全方位提出支持性举措,支持科技型企业股权融资,引导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投向科技创新领域。 ④2024年 6 月,国务院发布了《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简称“《政策措施》”),明确了关于促进创业投资的五方面重点举措。《政策措施》要求相关部门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各项措施落实落细。 ⑤2024年7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发布,其中提出,鼓励和规范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发展耐心资本。 ⑥2024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促进创业投资发展的有关举措。会议指出,创业投资事关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要尽快疏通“募投管退”各环节存在的堵点卡点,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境内外上市,大力发展股权转让、并购市场,推广实物分配股票试点,鼓励社会资本设立市场化并购母基金或创业投资二级市场基金,促进创投行业良性循环。要推动国资出资成为更有担当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完善国有资金出资、考核、容错、退出相关政策措施。要夯实创业投资健康发展的制度基础,落实资本市场改革重点举措,健全资本市场功能,进一步激发创业投资市场活力。 ⑦2025年 2 月,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提出:持续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发行上市;优化科技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制度;鼓励并购基金发展;引导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落实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安排,畅通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多元化退出渠道,促进“募投管退"良性循环;优化私募股权创投基金退出“反向挂钩"政策;推进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向投资者实物分配股票试点;研究完善私募股权创投基金份额转让制度机制;支持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基金(S 基金)发展;支持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直接股权投资试点;多渠道拓宽私募股权创投基金资金来源,更大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积极发展耐心资本;鼓励绿色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发展。 (资料来源:中央人民政府网站、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参见“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相关内容。 公司自2024年10月31日起将深圳健元及其子公司湖北健翔和深圳健翔纳入合并范围。 2、收入与成本 (1) 营业收入构成 四川地区 558,602,644.35 51.98% 753,649,024.00 61.81% -25.88% 西藏地区 452,021,379.91 42.07% 465,695,550.84 38.19% -2.94%经销 397,312,571.74 36.97% 479,495,183.39 39.32% -20.24%直销 225,183,222.58 20.96% 274,153,840.61 22.48% -12.44%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 452,061,884.49 42.07% 465,695,550.84 38.19% -2.93% (2) 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四川地区 558,602,644.35 522,573,300.91 100.00% -2.93% -100.00% 0.06%其他地区 63,933,654.55 58,983,078.3 (3) 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 □否 (4) 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营业成本构成 行业和产品分类 (6) 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 □否 本年度合并财务报表范围新增8家子公司,详见附注九、合并范围的变更。 (7) 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于2024年11月成功完成了对深圳健元的收购,具体情况请见本报告其他章节的相关内容。 (8) 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人及其关联方在主要客户中没有直接或者间接拥有权益。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持股5%以上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在主要供应商中没有直接或者间接拥有权益。 3、费用 4、研发投入 适用 □不适用 主要研发项目名称 项目目的 项目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司美格鲁肽原料药 实现多国注册申报,开拓全球原料药市场 国内、美国DMF申报完成,韩国DMF申报已提交 完成原料药多国申报,满足制剂客户关联申报需求 为公司拓展国际市场奠定坚实基础,提升核心竞争力司美格鲁肽片剂原料药 实现多国注册申报,开拓全球原料药市场 美国DMF申报完成 完成原料药多国申报,满足制剂客户关联申报需求 为公司拓展国际市场奠定坚实基础,提升核心竞争力半合成司美格鲁肽原料药 优化生产成本和工艺 美国DMF申报完成 完成原料药多国申报,满足制剂客户关联申报需求 成本优势构建,提升核心竞争力替尔泊肽原料药 实现多国注册申报,开拓全球原料药市场 美国DMF申报已完成,韩国DMF申报已提交 完成原料药多国申报,满足制剂客户关联申报需求 扩充公司产品管线,为公司拓展国际市场奠定坚实基础,提升核心竞争力P1040 产品工艺储备 完成小试工艺开发 完成工艺开发 扩充公司产品管线,提升核心竞争力P1060 产品工艺储备 完成小试工艺开发 完成工艺开发 扩充公司产品管线,提升核心竞争力P1070 产品工艺储备 完成小试工艺开发 完成工艺开发 扩充公司产品管线,提升核心竞争力P1080 产品工艺储备 完成小试工艺开发 完成工艺开发 扩充公司产品管线,提升核心竞争力P1150 产品工艺储备 完成小试工艺开发 完成工艺开发 扩充公司产品管线,提升核心竞争力P1160 产品工艺储备 完成小试工艺开发 完成工艺开发 扩充公司产品管线,提升核心竞争力GLP-1RA类原料药关键中间体 自主研发GLP-1类产品的关键中间体及侧链 工艺开发中 完成DMF备案 丰富产品线,降低成本,提升品种核心竞争力美容肽复配项目 美容肽复配,功效起到协同作用 5个品种完成基础研发资料,2个品种配方筛选中 完成基础研发资料及市场宣传资料 丰富复配产品线,提高美容肽市场竞争力主要是本公司本期收购深圳健元后,合并范围增加,进而导致公司研发人员数量相应增加。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较上年发生显著变化的原因□适用 不适用研发投入资本化率大幅变动的原因及其合理性说明□适用 不适用 5、现金流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增加,主要是本期本公司管理的基金总规模增加相应增加了基金管理费收入,及公司整体 加强经营活动现金流的管理所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金额较上年同期减少,主要是因为本期本公司收购深圳健元所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加,主要是本期本公司增加银行并购贷款所致。 6、其他 本年度净利润低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的主要原因是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出现亏损使得净利润减少,这部 分不影响经营性现金流。 五、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后,将对清控紫荆(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投资账面价值与其可收回金 否额差额计提资产减值营业外收入 99,739.06 0.03%营业外支出 6,884,417.51 2.42% 主要是本期本公司发生的公益捐赠支出所致。 否 六、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润总额减少,相应应交企业所得税同比减少其他应付款 91,459,190.2利,期末应付股利增加所致预计负债 15,441,492.3债 247,175,282.益减少,相应计提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减少所致境外资产占比较高□适用 不适用 2、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核算。详见附注七、合并财务报表项目注释2。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计量属性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是 否 3、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详见附注七、合并财务报表项目注释 31、所有权或使用权受到限制的资产。 七、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附注“十九、母公司财务报表项目注释”中“3、长期股权投资”的相关内容。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务。 收购 1,596,424,32更。 / / 否2024年10月22日 巨潮资讯网(http://wwwnfo.com.cn/)上海和谐汇资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从事创业投资业务。 新设 100,000,000.十四年,可延长。 创业投资基金2024年12月完成基金备案手续。 / / 否2024年10月31日 巨潮资讯网(http://wwwnfo.com.cn/)合计 -- -- 1,696,424,329.90 -- -- -- -- -- -- / / -- -- --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金融资产投资 (1) 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 (2) 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八、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九、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四川双马 宜宾水泥 制造有限 公司 子公司 水泥、骨料生产和销售 500,000,000.00 1,063,204,355.94 682,866,012.75 593,978,109.55 30,606,089.37 26,299,50西藏锦合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子公司 受托私募股权投资管理 100,000,000.00 281,914,544.72 170,978,644.92 452,061,884.49 380,869,694.67 338,683,1西藏锦旭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子公司 股权投资管理 1,488,000,000.00 2,150,071,592.08 2,057,568,350.83 / -97,771,97四川双马宜宾水泥制造有限公司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同比减少,实现的净利润同比降低较多,主要原因为整体市场需求增长乏力,全年销售量及价格较上年同期出现明显下滑,在公司持续采取各种措施增收节支的情况下,经营业绩仍有较大的下降。西藏锦合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同比增加,实现的净利润同比有较大幅度增加,主要原因为公司持续推进和谐绿色产业基金的募集工作,募集规模远超既定目标,所管理的基金规模同比增大,相应增加了管理费收入,同时公司也大力控制优化成本,从而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西藏锦旭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报告期内实现的净利润同比减少,主要原因为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公司参投基金所投资项目公允价值出现波动所致。西藏锦川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报告期内实现的净利润同比减少,主要原因为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公司投资的项目公允价值出现波动。为拓展产业布局,公司参与投资天津瑾育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该公司报告期内实现的净利润同比大幅增加,详情请见本报告七、合并财务报表项目注释18、长期股权投资 注3。 十、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二、报告期内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 适用 □不适用 谈论的主要内 调研的基本情 料。 十三、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 □是 否 公司是否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 □是 否 十四、“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是 □否 1、坚持高质量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2024年公司成功完成了对深圳健元的收购。目前,多肽行2、推动创新发展,加大研发投入。公司所收购的生物医药企业深圳健元在多肽产品研发及生产方面具备深厚技术积累与创新优势,建有完善的研发体系。未来深圳健元将聚焦创新研发与高效生产,积极布局建立海外研发及生产基地。 3、重视投资者回报,共享成长红利。公司于 2017-2023年度累计派发现金红利 8.09亿元,并于2023年 11 月至2024年 7 月实施了股份回购,累计回购股份 6,219,875 股,成交总金额为人民币 8,825余万元。 4、提升信息披露质量,构建有效沟通。公司严格按照信息披露的相关法律法规履行信披义务,通过多种形式与广大投资者保持密切的沟通,增强沟通的有效性和透明度。未来公司将持续有效地向市场传达公司的投资价值和业务亮点。 5、完善治理结构,强化规范管理。公司建立了完善的法人治理架构,同时,设立了科学先进的企业管理及内控内审体系。公司将持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强化风险管理,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