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阳科技(837663)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情况 | 七、 经营情况回顾 (一) 经营计划 2025年,随着国家稳经济政策的落地实施,国内经济预计将呈上升态势,内循环升级对公司而言是扩大国产替代进口的较好机会。对此,公司将加快产品与技术的升级,瞄准新能源汽车消费增长需求,大力提高汽车座椅核心零部件的产品产销占比,以及积极开拓新领域和市场。为此,公司将制定如下计划: 1、继续深耕现有产品,加强与下游核心客户协同开发的紧密性,进一步提升在协同开发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贡献度,紧抓市场需求变动趋势,以快速适应下游行业需求变化。 2、加快推进新产品向纵向和横向发展的进度。实现从核心零部件到总成部件的双向拓展,延伸产业链。 3、积极开发新市场,公司产品除乘用车上使用外,还可应用于很多其他市场。为此后续公司将围绕核心技术产品进一步将市场外延拓展到商用车市场、工程机械市场、电动工具市场等。 4、加大研发技术人才引进力度,以研发创新和开拓市场为引才重点,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技能人才团队,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从技术、品质、成本上不断提高公司的整体竞争力,促进公司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5、全面升级成本及精益管理体系,提升生产效能,赋能公司战略发展。 6、持续推进公司自动化、智能化改造进度,提升公司生产与管理现代化水平,减少对“人”的依赖程度。 7、持续抓好落实安全生产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保护员工健康、生命安全;加强日常环保作业监测,做到生产良性循环,履行社会职责,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二) 行业情况 2025年上半年,“两新”政策效应持续显现。1至 6月份,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用足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推动“两新”加力扩围政策继续显效,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效果明显,带动相关产品所在行业及链条行业效益向好。各地大力度推动“两新”政策落地实施,有效释放内需活力,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效果明显,汽车行业效益改善明显落后其它消费品。随着国家反内卷工作持续推进,对改善行业利润的促进效果也已经有所体现。因此中央及各级政府积极稳定燃油车消费,推动报废更新的实施良好。期待车市油电同权推动油电同强,未来汽车行业总体形势必能持续稳中向好 2025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市场终端销量达到了 1083.08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8.10%。在新能源渗透率方面,上半年达到 48.89%实现历史新高;中国品牌市占率从2020年上半年的 32.26%增长至今年上半年 62.08%。这两项核心指标的“上扬曲线”折射出中国汽车市场绿色低碳转型大势以及中国汽车品牌持续向上的发展态势。根据大公国际《2025年二季度汽车行业研究:新能源汽车高增长态势延续,反内卷治理与技术革命双轮驱动格局重构》行业研究报告,2025年上半年提振汽车消费政策及活动持续推出。2025年 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等多部门发布开展2025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6月商务部办公厅发布组织开展2025年千县万镇新能源汽车消费季活动,政策持续推动完善县乡地区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环境,助力新能源汽车下乡。2025年 6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提到,支持汽车金融公司发行金融债券,扩大信贷消费规模,并发挥专营特色功能,丰富居民购车消费信贷供给以及支持汽车经销商信贷;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开展汽车贷款业务。此外,2025年 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到计划近期印发机械、汽车、电力装备等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推动实现行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随着消费者对智能化座椅功能配置的关注度持续提升,越来越多车系,尤其是新能源车系,优化升级如座椅电动调节、人机交互界面、座椅按摩、加热、通风等功能,这将为汽车行业产业链带来巨大的市场拓展空间。 (三) 新增重要非主营业务情况 (四) 财务分析 1、 资产负债结构分析 递延收益 1,111,904.74 0.23% 1,538,095.22 0.32% -27.71% 资本公积 49,496,500.65 10.35% 72,716,972.97 15.34% -31.93%盈余公积 45,868,079.68 9.60% 45,868,079.68 9.68% 0.00%未分配利润 157,802,433.54 33.01% 165,901,943.29 34.99% -4.88%资产负债项目重大变动原因: 1、应收账款:较上年末增加40,976,978.70元,增幅33.68%。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增长31.03%,在公司信用政策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应收账款保持接近的增长速度。 2、存货:较上年末增加9,400,609.39元,增幅32.95%。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增长31.03%,导致存货相应增加。其中,原材料期末账面价值增加 万元,在产品期末账面价值增加 万元,库存商品期末账面价值增加505.85万元。 3、短期借款:较上年末减少7,839,269.31元,降幅100.00%。报告期内,公司已经偿还全部短期借款。 4、交易性金融资产:较上年末减少25,080,000.00元,降幅71.49%。报告期内,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为公司自有资金购买的结构性存款。公司根据自有资金的实际情况调整结构性存款的购买金额。报告期25,080,000.00末,公司结构性存款未到期余额较期初减少 元。 5、预付款项:较上年末增加281,067.16元,增幅39.33%。报告期内,公司向部分供应商预付材料款略有增加。 6、其他流动资产:较上年末增加41,176.76元,增幅35.09%。报告期内,公司待摊费用增加所致。 7、递延所得税资产:较上年末增加1,967,238.09元,增幅87.87%。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公司股权激励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增加11,303,819.04元,相应地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1,695,572.85元。 8、合同负债:较上年末减少423,752.12元,降幅58.45%。报告期内,公司预收货款减少所致。 9 8,041,786.80 85.93%、应交税费:较上年末增加 元,增幅 。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加,导致应交税费中增值税增加6,116,483.83元,企业所得税增加1,689,732.13元。10 23,220,472.32 31.93% 2024、资本公积:较上年末减少 元,降幅 。报告期内,公司因 年度权益分派资本公积转增股本30,889,890元,注销库存股溢价1,371,359.49元,本期确认股份支付费用8,575,839.52元,464,937.65股份支付确认的递延所得税 元。 2、 营业情况分析 (1) 利润构成 、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 元,增幅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均保持较高的增速,金属粉末冶金零件、自润滑轴承、传力杆、金属粉末注射成形零件、座椅调节机构总成件产品实现收入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 、 、 、 , 。 2、营业成本:较上年同期增加30,516,974.67元,增幅42.75%。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成本增速高于营业收入增速,主要原因是价格年降、原材料价格上涨、制造费用增加,公司生产人员相关的股权激励金额为2,430,048.04元。 3、销售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543,486.06元,增幅31.78%。报告期内,公司销售人员相关的股权激477,370.30励金额为 元。 4、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5,223,338.65元,增幅87.94%。报告期内,公司扩大研发人员队伍、1,320,079.31加大研发活动投入,导致研发人员薪酬增加 元。另外,公司研发人员相关的股权激励金额为3,288,811.60元。5 72,720.59 32.07%、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减少 元,降幅 。报告期内,公司因为偿还短期借款导致利息费用减少383,586.58元。`。6 2,049,270.25 280.02%、信用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减少 元,增幅 。报告期内,公司应收账款增加导致坏账准备计提1,261,144.45元,应收票据增加导致坏账准备计提56,300.96元。上年同期,公司应收票据大幅减少,导致计提的坏账准备减少664,404.88元。 7、资产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减少1,810,406.73,降幅80.68%。报告期内,公司存货跌价损失为433,467.83元。上年同期,公司存货跌价损失为2,243,874.56元。8 2,188,992.28 76.57%、其他收益:较上年同期减少 元,降幅 。报告期内,公司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为118,633.34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924,700.00元。8 44,871.93 76.77%、资产处置收益:较上年同期增加 元,增幅 。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固定资产处置收益略有增加。 (2) 收入构成 1、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突出,占当期营业收入比重为 98.95%。其中主营业务收入由金属粉末冶金零件、自润滑轴承、传力杆、金属粉末注射成形零件、座椅调节机构总成件产品构成,公司产品结构未发生重大变化。 2、报告期内,金属粉末冶金零件、自润滑轴承、传力杆、金属粉末注射成形零件、座椅调节机构 总成件产品实现收入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32.08%、26.51%、34.51%、23.34%,93.12%,主要系报告期内客户产品需求增加,公司产销量继续提升所致。金属粉末冶金零件、自润滑轴承、金属粉末注射成形零件、座椅调节机构总成件产品毛利率同比均有小幅下降,主要系客户年降、材料价格波动、以及人力成本增加等影响所致。 3、报告期内,国内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31.99%,主要系报告期内客户产品需求增加,公司产销量继续提升所致;国外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0.41%。 3、 现金流量状况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减少 67,105,365.68元,降幅 88.50%。报告期内,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减少 75,273,745.82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减少 8,168,380.14元。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减少较多,主要系公司应收账款增加导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减少 72,481,125.08元。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加 41,848,278.31元,增幅 144.92%。主要受到公司利用闲置资金购买结构性存款的影响。报告期末,公司结构性存款未到期余额较期初减少 25,080,000.00元,导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增加。 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加 22,898,229.76元,增幅 31.86%。报告期内,公司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 7,822,765.45,较上年同期减少 23,602,368.08元。 4、 理财产品投资情况 单项金额重大的委托理财,或安全性较低、流动性较差的高风险委托理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