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宝安(000009)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4-12-31 | 信息来源 | 2024年年度报告 | 经营情况 |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本集团从事的主要业务涉及高新技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房地产及其他产业。 (一)高新技术行业情况 高新技术产业是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突破的产业,承担着中国实现产业升级的重任,在“十四五”以及更为长远的周 期,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我国现代经济体系建设的新支柱。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新能源+储能”,支持分布式新能源合理配置储能系统;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车辆电动化替代;有序推进充电桩、配套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水平。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新能源行业在技术、产业链布局上取得巨大优势,形成了强大的全球竞争力和创新力。EVTank和鑫椤资讯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 1,823.6万辆,同比增长24.4%,其中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 1,286.6万辆,占全球销量的 70.5%;2024年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 330 GWh,同比增长58%,国内储能电芯出货量120 GWh,同比增长56%;2024年全球负极材料产量 216.73万吨,同比增长23%,其中中国负极材料占比进一步提升至98.5%;2024年中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总出货量达 329.2万吨,同比增长32.9%,其中磷酸铁锂贡献主要增量。虽然正负极材料行业短期受到了市场价格波动及海外市场政策影响,但长期来看,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增长、锂电储能市场的迅速扩大和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正负极材料行业发展仍然乐观。展望202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会上还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近年来受此困扰的新能源汽车、光伏等行业,供给端竞争不断加剧的势头有望得到扭转。本集团的高新技术产业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精密制造等领域,从技术与市场两大维度,持续深耕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精密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增强经营能力,持续开发新技术,增加新动能,构建新优势。本集团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战略与国家战略相吻合,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生物医药行业情况 生物医药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是中国制造 2025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也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 重要保障,对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养生保健意识与消费能力不断加强,同时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社会整体医疗需求进一步放大,生物医药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健康中国”作为我国2035年发展总体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健康产业在政策深化与市场变革中加速转型。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发布的《2024年医药工业运行情况》显示,2024年规模以上医药工业增加值按照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4%;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9,762.7亿元,同比持平;实现利润4,050.9亿元,同比下降0.9%。2024年,医药行业受多重因素的影响,行业整体收入与利润面临着较大的经营压力,但也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本集团生物医药板块深耕多年,持续推进创新驱动与智能化转型,不断挖掘市场机遇,利用现有技术、品牌、渠道等优势开发功能性大健康产品,推动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升级,实现资源价值的延伸增值。 (三)房地产行业情况 房地产行业是一个具有高度综合性和关联性的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房地产供需关系发生了重大 变化,房地产市场面临着需求不足、房价下跌等问题,房地产企业面临经营压力较大。2024年,国家多次强调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性,政策端持续发力,多维度支持房地产行业发展。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稳住楼市股市”写进总体要求,再次释放出国家层面持续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坚定决心和强有力信号。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 100,280亿元,同比下降10.6%;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 97,38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2.9%;新建商品房销售额 96,750亿元,同比下降17.1%。虽然房地产市场整体仍呈调整态势,但受行业调控政策组合拳的拉动,市场持续出现积极信号,预期房地产行业将进一步采取积极政策,提振购房者、房企信心,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本集团将进一步“去库存、促销售”,提升房地产经营效率,改善经营效益。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4年,本集团聚焦优势领域,贯彻落实“稳住基本盘,抓住现金流,开辟增长点,适应新时期”的工作方针,积极 应对困难和挑战,集团整体经营稳定;核心企业及业务的竞争优势和能力得到增强,但非核心企业及业务的经营压力和困难不少。报告期内,本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 2,023,036.05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4.12%;营业成本 1,471,007.78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9.51%;销售费用 111,449.36万元,比上年同期上涨 17.59%;管理费用 136,664.18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11%;财务费用 32,622.36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7.4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17,262.52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 77.18%;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2,966.58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5.56%。 (一)高新技术产业 本集团高新技术产业在报告期内受下游客户需求变化、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产品销售价格下降等因素影响,盈利空 间阶段性承压。报告期内实现销售收入 1,588,861.49万元,同比下降40.78%;实现利润总额 117,595.60万元,同比下降48.52%。报告期内,本集团控股的贝特瑞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加大市场开拓力度,聚焦客户需求,优化品质管理,负极材料销量突破 43万吨,并通过原料采购策略调整、精益项目推进及工序效率提升等举措,实现产品综合成本同比下降,整体毛利率同比提升。报告期内,以印尼、摩洛哥项目为战略支点,强化新能源材料全球供应链韧性,构建国际市场竞争优势,成功推进印尼年产8万吨新能源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一期)投产,并启动印尼二期年产8万吨负极材料产能建设,同时在摩洛哥启动年产 5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年产 6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投资。此外,贝特瑞还积极布局快充负极材料、氢能与钠离子电池材料、固态电池材料和硅基负极材料等新技术方向,助力产品竞争力提升。报告期内,贝特瑞实现销售收入 1,423,681.64万元,同比下降43.32%;实现净利润 93,022.44万元,同比下降43.76%。本集团控股的国际精密面对全球经济疲软与消费乏力的市场挑战,持续开展产能优化、自动化项目、精益项目,推动降本、提质、增效;同时积极开拓新业务、新市场、新客户,着力推动业务结构转型升级;液压板块,外部并购和内部研发并进,产品体系进一步完善,整体竞争力显著提升,营收同比实现双位数增长,成为营收占比最高的业务;汽车板块,积极推进汽车电磁阀、电机轴等产品的研发和市场化,推动产品向电动汽车领域延伸,为长远发展注入新动力。报告期内,国际精密实现销售收入 93,284.38万元,同比增长12.19%;实现净利润 968.89万元,同比增长35.94%。本集团控股的友诚科技继续执行大客户战略,与主流车企、桩企客户保持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并不断积极开拓新客户,多个新项目年内已形成批量销售;同时积极推进产品推陈出新与迭代升级,参与液冷超充桩、电动汽车传导用电缆等多项技术的行业标准制定,为未来的业务拓展和市场竞争力提升奠定坚实基础;报告期内,友诚科技实现销售收入 53,129.20万元,同比下降12.64%;实现净利润 4,872.73万元,同比下降36.52%。 (二)生物医药产业 本集团生物医药产业在面临上下游市场价格双重压力的市场环境中,积极调整业务结构,聚焦高竞争优势业务,归拢 核心产品渠道,优化与渠道经销商的合作方式,规范产品市场秩序,实现营收和利润双增长。报告期内实现销售收入379,412.07万元,同比增长13.81%;实现利润总额 63,916.96万元,同比增长25.34%。报告期内,本集团控股的马应龙以“不忘初心,守正出奇,笃行致远”为指导思想,贯彻执行“打造优势,提升效率”的经营策略,深化药线调整,药品经营能力持续提升,治痔药品营收同比增长明显;强化品类经营,八宝眼霜系列、卫生湿巾系列等代表性品种销售规模快速增长,带动大健康整体业绩增长;稳固直营医院经营业绩,加快诊疗网络布局,肛肠诊疗中心累计签约家数达百家,持续深挖平台价值;积极应对行业变化,医药零售加强自有品牌产品经营,探索打造健康生活馆,医药物流优化供应链建设,持续提升终端服务能力;报告期内,马应龙实现销售收入 372,802.37万元,同比增长18.85%;实现净利润 52,809.39万元,同比增长 19.14%。本集团控股的绿金高新受外部环境影响,生物农药和生物饲料业务的销售情况均受到一定冲击,面对市场变化,绿金高新调整经营策略,紧跟市场动向,加强风险控制,聚焦核心产品、优化产品结构、严控产品品质,深化内部挖潜,全力降本增效;报告期内,绿金高新实现销售收入 6,609.70万元,同比下降47.46%;实现净利润-1,759.60万元,同比减亏24.94%。 (三)房地产及其他产业 本集团房地产业围绕“去库存、促销售”的工作方针,积极推动存量物业去化工作;其他产业方面,本集团持有的古马 岭金矿受多重因素影响仍未有效改善经营状况。报告期内,本集团房地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2,675.59万元,同比下降15.12%;实现利润总额-14,326.64万元,同比减亏 29.12%。本集团房地产业务的相关情况: 1、累计土地储备情况 2、主要项目销售情况 城市 / 区域 项目 名称 所在位 置 项目 业态 权益 比例 计容建筑面 积 可售面积 (㎡) 累计预售 (销售) 面积 (㎡) 本期预售 (销售) 面积 (㎡) 本期预售 (销售) 金额(万 元) 累计结算 面积 (㎡) 本期结算 面积 (㎡) 本期结算 金额(万 元) 海南 省海 口市 江东 豪庭 海南省 海口市 江东新 区 住宅、市 宝安江南城 天津西青区杨省威海市 宝安江南城 威海市南海新区 住宅、省万宁市 宝安兴隆椰林湾 万宁市长丰镇 住宅、省深圳市 新彩苑 深圳市龙华区 住宅、办公、巴州库尔勒市 宝安江南城 新疆巴州库尔勒市15号小区 住宅、省惠州市 宝翠公馆 惠州市惠阳区沙田镇 住宅、 3、主要项目出租情况 项目名称 所在位置 项目业态 权益比例 可出租面积(㎡) 累计已出租面积(㎡) 平均出租率 新疆宝安江南城 巴州库尔勒市 商业 100% 1,838.25 1,838.25 100%深圳宝安华宝综合楼 深圳市 办公、商业 100% 1,326.1 1,326.1 100%深圳龙华世纪春城 深圳市 商业 100% 4,999.68 4,999.68 100% 2、收入与成本 (1) 营业收入构成 (2) 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年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 □适用 不适用 (3) 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 □否 行业分类 项目 单位2024年2023年 同比增减 高新技术行业 收入总额 元 15,888,614,913.81 26,829,475,022.60 -40.78%生物医药行业 收入总额 元 3,794,120,716.53 3,333,873,962.53 13.81%房地产行业 收入总额 元 226,755,868.16 267,153,468.35 -15.12%其他行业 收入总额 元 318,392,305.91 266,615,648.54 19.42%相关数据同比发生变动30%以上的原因说明适用 □不适用高新技术行业收入总额同比下降40.78%,主要系本报告期下属高新行业子公司竞争加剧、产品价格下行,营业收入相应下降。 (4) 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营业成本构成 (6) 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 □否 本报告期因新设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共5家,因处置、清算不再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共2家。 (7) 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8) 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3、费用 4、研发投入 适用 □不适用 主要研发项目名称 项目目的 项目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钠离子层状氧化物开发 开发高电压、高容量、单/多晶型钠电正极材料制备技术与产品开发。 多款产品导入头部客户,实现稳定吨级出货。 满足市场对高性能钠离子电池材料的需求。 推动贝特瑞在钠离子电池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实现新业务板块效增长点。无机固态电解质开发与应用 开发匹配半固态电池的电解质产品。 产品获得两家客户技术认可并完成导入,实现十吨级销售。 同步提升传统液态电池比能量和安全性能。 进入固态电池领域,扩大贝特瑞业务范围,实现新的效益增长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开发 开发出第三代钙钛矿硅叠层电池技术,为贝特瑞在光伏领域进行布局。 实验室储备宽带隙钙钛矿、叠层电池、大面积模组制备技术。 开发出高效率宽带隙钙钛矿电池、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以及解决商用大面积宽带隙模组制备技术难题。 加强贝特瑞在光伏领域影响力与地位,实现第三代光伏业务的初步布局。燃料电池用碳基材料产品开发 开发用于燃料电池的低成本高性能的碳载体、铂基催化剂、下一代高性能与长寿命的扩散层碳粉。 阴阳极载体产品均已成为细分领域国内第一。 达成产能升级需求,保障客户交付任务,进一步降低成本,同时拓展合金催化剂市场应用。 助力贝特瑞成为氢能领域碳材料细分龙头高性能钠离子电池用硬碳材料开发 开发一款高容量、高功率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产品获得国内外多家头部客户认可,实现吨级销售。 成功开发可用于储能以及动力等领域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满足市场需求。 布局钠电领域,增强贝特瑞在钠离子电池方向的开发实力,实现新的效益增长点。有机固态电解质 开发用于固态电池的高电化学性能、高安全、高兼容的原位固化型有机聚合物固态电解质。 首款可商业化应用的原位固化型有机聚合物固态电解质,正导入客户以实现批量应用。 突破固态电池在电化学性能和安全性能难以兼顾和同步提升的规模化应用难题。 进入固态电池领域,贝特瑞公司业务首次拓展出有机化工新能源材料范围,实现新的效益增长点。高能量密度快充≥5C数码负极材料开发 使用新型技术开发高能量密度、循环膨胀优异的快充高端数码快充人造石墨。 已开发符合技术指标的样品,客户评测中。 开发高能量密度快充型人造石墨,适配高端数码电池需求。 突破传统数码材料瓶颈,抢占高端市场。高容量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开发 开发极致高能量密度,兼具一定快充能力,同时循环膨胀优 已开发符合技术指标的样品,客户评测中。 依托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顺利通过电池企业的性能测试与产 实现人造石墨能量密度的显著提升,成功打入高端人造石墨市异的人造石墨产品。 线适配性验证,实现产品的连续批量化交付。 场。高能量密度快充动力人造石墨 开发具备3C以上快充能力的高能量密度快充人造石墨。 已按时间节点完成各项技术指标,待客户起量。 开发符合技术指标的样品,导入重点客户。 突破高端动力电池市场,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低成本4C快充人造石墨开发项目 开发具备>4C快充能力低成本快充人造石墨。 开发的低成本快充人造石墨已通过头部客户终端验证,实现量产导入。 产品通过验证,成功导入客户,实现量产供货。 实现快充动力市场的市场突破,进一步提升市占率。长循环人造石墨开发 开发具备15000周以上循环能力的储能人造石墨。 已开发符合技术指标的样品,客户评测中。 实现自主研发的产品通过客户技术验证,成功导入头部客户。 差异化产品布局,抢占储能市场,进一步提升市占率。快充低膨胀天然石墨开发 提高天然石墨的倍充性能,降低天然石墨膨胀率,提升天然石墨循环寿命。 快充低膨胀天然石墨吨级产品获得客户测试通过。 研发产品成功通过客户认可,实现规模化量产及稳定供货。 进一步提升天然石墨市场占比和应用场景,实现新的效益增长点。新型硅氧产品开发 开发一种新型的高首效硅氧产品,满足客户提出的低成本高能量密度产品的需求。 产品初步指标达成,成本有明显下降。 实现研发产品成功导入电池企业并批量生产及供货。 扩大硅基产品的应用领域,提升市场份额。高容量硅负极产品开发 开发新一代研磨硅碳材料,提升材料的能量密度、寿命和高低温性能、降低材料制造成本 。 高容量硅负极产品已完成试量产制备。 技术方案获主流电池厂商采用,形成稳定生产能力。 打造贝特瑞硅基负极产品标杆,是贝特瑞未来效益的重要支撑点。新型硅碳产品开发 开发新型硅碳材料,提升材料的能量密度、稳定性、寿命、降低材料膨胀。 新型硅碳产品已完成工艺定型。 新型硅碳产品导入多家国内外头部电池企业并批量生产及供货。 提升贝特瑞硅基产品业务增量,实现新的效益增长点。高镍8系多晶NCA项目 下一代3C迭代产品 试量产 按期导入战略客户 锁定客户订单高镍9系多晶NCA项目 下一代3C迭代产品 试量产 按期导入战略客户 锁定客户订单高镍8系多晶非水洗NCA项目 下一代电动工具迭代产品 试量产 按期完成导入 锁定客户订单高镍8系多晶非水洗NCM项目 战略客户迭代降本产品 中试 按期导入战略客户 丰富贝特瑞公司产品线,锁定客户订单高镍8系NCM项目 开拓战略客户大圆柱市场 中试 按期导入战略客户 丰富贝特瑞公司产品线,锁定客户订单VIS全系列产品开发 扩充螺纹插装阀系列产品 按计划完成11款各种配置设计并当中2款形成销售 完善产品种类,并提升品牌地位及创建销售额 提升国际精密在螺纹插装阀的市场地位并进一步提升销售额一体式紧凑型伺服关节驱动器开发 针对市场对协作机械臂、人形机器人、机器狗等产品研制需求,实现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进口替代 按计划完成第一代产品,包含CSS7与CSS20两款产品,并计划分别获取CE认证,同时投入到通用旋转伺服关节模组产品中使用 新增外置力传感器的数据采样功能,实现更优的力矩控制性能;并验证更优的伺服驱动方案与编码器方案,对底层功能进行迭代;同时,对产品的调试软件进行升级迭代、提升产品的易用性 孵化新产业,让国际精密成为机器人领域的综合方案提供商; 同时响应国家政策与 发展方向,在机器人领域深耕;其次,机器人领域的技术得到提升,有助于提升公司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与生产效率微/小型谐波减速器开发 针对市场对协作机械臂、人形机器人、机器狗等产品研制需求,自主研制适配的 按计划完成小型谐波减速器的常规减速比产品的设计与研制工作;而微型谐波减速 能实现谐波减速器的全规格常规减速比产品研制 实现国际精密成为机器人领域的综合方案提供商谐波减速器,产品尺寸涵盖小型及微型两类,并实现高刚性、高精度的减速器输出 器的常规减速比产品,按计划完成设计工作大马力拖拉机动力换挡系列产品开发 农机产业政策引导,国家财政补贴力度加大,推动产业技术升级加速,针对大马力拖拉机转型升级需求,研发动力换挡系列阀组产品,行业应用市场前景广阔 产品已在行业龙头企业进入量产装机阶段 三年内完成大马力拖拉机行业TOP5的主机配套,提高行业市场占有率 大马力拖拉机动力换挡产品成为国际精密新的战略发展板块,在液压阀组业务的贡献可提升YPMV2系列比例多路阀产品开发 针对农机行业,自主研发比例多路阀系列产品,替代进口,顺应农机动力及控制系统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 CAN总线比例多路阀样机在进行各项性能测试 三年内完成1系、2系、3系产品在电液控、软轴控制、CAN总线控制系列产品开发及量产,流量覆盖60L、120L、200L等范围 推动国际精密在液压领域产品战略转型及提升产品附加值EAV多路阀 高空车多路阀国产替代升级 在2024年已经创一定收益 提升多路阀技术水平及国际精密公司品牌地位,并创建销售额 提升多路阀技术水平,丰富国际精密产品类型,加强国际精密公司品牌的认知兆瓦级充电接口 为满足1MW以上的充电功率需求载具开发 已装机,并试点运行 为抢占兆瓦级市场 有助于兆瓦级产品市场布局,提高未来市场影响力车企欧标插座 为满足车企客户的车辆开发需求 已量产交付 巩固在汽车配套的市场 可以持续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同时有利于客户深入合作欧标智能充电桩 为满足欧洲市场的车辆充电需求 已量产交付 拓展欧洲市场同类型产品的销量 确保友诚科技产品未来市场占有率车企美标插座 为满足车企客户的车辆开发需求 已量产交付 巩固在汽车配套的市场 可以持续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同时有利于客户深入合作国标凯旋款直流插头 为满足标准升级 已量产交付 巩固在充电桩配套的市场 可以持续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同时有利于客户深入合作集成式智能充电插座 为未来产品智能化布局 已完成样品开发 通过产品领先概念与客户达成合作 可以保持产品领先性,同时有利于客户深入合作欧标液冷充电插头 为满足市场大功率及小型化的需求 已量产交付 巩固在充电桩配套的市场 可以持续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同时有利于客户深入合作MYL软膏 新品研发 临床研究 产品获批上市 巩固马应龙肛肠治痔领域优势地位,提升核心竞争力MC-001 新品研发 临床前研究 产品获批上市 丰富肛肠品类结构,提升核心竞争力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新品研发 获得药品注册证书 产品获批上市 丰富肛肠品类结构,提升核心竞争力盐酸莫西沙星滴眼液 新品研发 获得药品注册证书 产品获批上市 丰富眼科品类结构,推动眼科业务发展地夸磷索钠滴眼液 新品研发 获得药品注册证书 产品获批上市 丰富眼科品类结构,推动眼科业务发展当归引子中药经典名方 新品研发 药学研究 产品获批上市 丰富皮肤品类结构,推动皮肤业务发展龙珠软膏升级项目 产品升级 药学研究 提升产品品质 强化产品力,提升竞争力 5、现金流 1、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72.11%,主要原因是公司下属高新行业子公司营业收入下降,相 应销售回款减少。 2、本报告期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96.70%,主要原因是公司为完善海内外产业布局,产业基地项目 建设支出增加以及子公司到期收回理财产品同比减少。 3、本报告期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上升154.94%,主要原因是本报告期债权净融资额增加。 4、本报告期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下降355.07%,主要原因是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减少及投资活 动现金流支出增加综合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本年度净利润存在重大差异的原因说明 适用 □不适用 本报告期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为166,242.35万元,净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少数股东损益合计)为103,232.39万元,两者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的主要原因: 本报告期资产减值、资产折旧摊销共174,937.56万元未实际产生现金流出,但直接减少了净利润: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固定资产处置净损益、财务费用共52,284.41万元不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项目中核算;递延资产负债、应收应付调整等共164,212.01万元影响净利润与经营性现金流的调整。 五、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后,剩余股权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产生的利得以及理财产品利息收入 否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60,938,706.46 -11.42% 主要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否资产减值 -395,499,869.96 -28.07% 相关资产存在减值 否营业外收入 13,040,347.74 0.93% 主要为违约赔款收入、无法支付的款项 否营业外支出 22,392,456.14 1.59% 主要为资产报废损失、对外捐赠支出以及违约赔偿支出 否 六、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由公司提名,管理层定期向公司报告经营情况 9,688,854.78 10.33% 否其他情况说明 国际精密的资产规模、收益状况按照公司会计政策进行了相应调整。 2、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3、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七、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金融资产投资 (1) 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 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报告期内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 适用 □不适用会计核算具体原则,以及与上一报告期相比是否发生重大变化的说明 不适用。报告期实际损益情况的说明 报告期实际损益为-595.12万元。套期保值效果的说明 总体上能应对外币存款汇率产生的波动风险。衍生品投资资金来源 外币存款结汇。报告期衍生品持仓的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说明(包括但不限于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 (一)投资风险下属子公司开展外汇衍生品交易业务均遵循合法、审慎、安全、有效的原则,不以投机为目的,拟开展的外汇衍生品交易业务主要为与其主营业务相关的套期保值类业务,但是开展外汇衍生品交易业务也会存在一定的风险: 1、市场风险:外汇衍生品交易合约汇率、利率与到期日实际汇率、利率的 差异将产生交易损益;在外汇衍生品的存续期内,每一会计期间将产生重估损益,与到期日重估损益的累计值等于交易损益。存在因标的利率、汇率等市场价格波动导致外汇衍生品价格变动而造成亏损的市场风险。 2、流动性风险:外汇衍生品以下属子公司外汇资产、负债为依据,与实际 外汇收支相匹配,以保证在交割时有足额资金供结算,或选择净额交割衍生品,以减少到期日资金需求。 3、履约风险:不合适的交易对方选择可能引发履约风险。 4、操作风险:在开展交易时,如操作人员未按规定程序进行外汇衍生品交 易操作或未能充分理解衍生品信息,将带来操作风险。 5、法律风险:在开展交易时,如交易合同条款不明确,或因相关法律发生变化、交易对手违反相关法律制度等都有可能让公司面临相关法律风险。 (二)风控措施 1、下属子公司开展外汇衍生品交易业务以锁定成本、规避与防范汇率、利 率风险为目的,禁止任何风险投机行为。 2、开展外汇衍生品交易业务只允许与经监管机构批准、具有外汇衍生品交 易业务经营资质的银行进行交易,不得与前述银行之外的其他组织或个人进行交易。 3、下属子公司开展外汇衍生品交易业务的对手均为信用良好且与其已建立 长期业务往来的金融机构,履约风险低。 4、公司已制定《外汇衍生品交易业务管理制度》,对外汇衍生品交易的操 作原则、责任部门及人员、审批权限、业务管理及内部操作流程、信息隔离措施、内部风险管理等作了明确规定,控制交易风险。 5、下属子公司将审慎审查与银行签订的合约条款,以防范法律风险。 已投资衍生品报告期内市场价格或产品公允价值变动的情况,对衍生品公允价值的分析应披露具体使用的方法及相关假设与参数的设定 期末无外汇远期结存。涉诉情况(如适用) 不适用。衍生品投资审批董事局公告披露日期2024年04月16日2) 报告期内以投机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适用 不适用公司报告期不存在以投机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八、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九、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山东宝安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处置 对当期净利润无重要影响。 北京海卓力金液压技术有限公司 清算 对当期净利润无重要影响。 常州市金瑞新能源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设立 对当期净利润无重要影响。 贝特瑞地中海负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设立 对当期净利润无重要影响。 湖北兆瑞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设立 对当期净利润无重要影响。 广东兆瑞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设立 对当期净利润无重要影响。 成都博川百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设立 对当期净利润无重要影响。 主要控股参股公司情况说明 无 十、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二、报告期内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内未发生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 报告期内,公司接收到诸多公众投资者关于公司经营情况的咨询电话及互动易平台咨询问题,公司均按《投资者关系 管理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在避免出现选择性信息披露的前提下,认真做出答复。 十三、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 □是 否 公司是否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 □是 否 本公司的《市值管理制度》在制定中。 十四、“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是 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