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通科技(605228)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情况 |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1,572.69万元,同比上升22.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27.80万元,同比上升111.09%。公司管理层紧紧围绕公司发展战略和年度经营目标,持续优化内部生产管理、改进工艺技术、提升产品合格率,坚持研发创新和客户拓展;同时,公司积极主动开源节流,合理管控成本费用,推进精益改善等一系列活动实现降本增效。公司主要推进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推进汽车工业智能化改革,强化巩固竞争优势 随着智能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下游客户认可度的提高,智能汽车领域正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战略高地,我国智能汽车行业也因此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据国家发改委预计,2030年,中国的智能汽车渗透率将达到95%,智能汽车数量约为3,800万辆。 在当前汽车行业智能化发展的环境中,公司确立了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多样化产品组合的战略发展方向,深入参与汽车智能化发展产业链,深入推进公司整体发展战略,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围绕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新三化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持续研发公司核心技术,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共享行业成长机遇。公司研发并推出主动式油气分离器,创新性地采用了PMSM离心式主动分离技术,并在研发领域成功从硬件层面提升至软件层面,除主动式油气分离器的核心硬件PCB板集成电路外,公司还自主开发电机控制算法,并积极参与到其与车身的CAN/LIN交互系统的开发工作中。 此外,公司发挥注塑工艺优势,切入车规级光学镜片领域实现产品横向应用的拓展,专注于汽车下游智能座舱和高级辅助驾驶有关的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和抬头显示(HUD)产品,光学镜片产品已获取下游客户订单。公司同时供应汽车后装市场由合作方提供光场引擎技术的神通光场屏。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丰富产品线,能够满足汽车智能化市场随着消费升级带来的高端化需求,有利于落实公司深入参与汽车智能化发展的战略,加速公司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公司优化产品结构,打造全新利润增长点,提高公司综合竞争力。考虑到客户集中度高、国产化渗透率逐步提高及自身市场增长情况,公司产品市场竞争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强化巩固。 公司也战略性切入消费电子领域,推出吉光品牌系列产品(如光场显示智能机、3D护眼学习机、远像护眼读写台),完成从B端到C端的业务拓展。当前产品处于市场导入期,公司正通过线上渠道(如京东平台)、线下渠道(如校企合作)积极触达终端用户,积累消费端数据与反馈,同步优化产品体验及品牌认知。该布局是公司探索技术横向应用、培育创新业务的关键举措,未来将结合市场需求动态调整策略,逐步释放消费电子业务的长期价值。 2、深挖合作客户新项目,积极拓展新客户 随着全球对低碳环保的要求日益增加,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的市场前景广阔。公司通过加强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化产品方面的布局,紧抓行业发展新机遇,提高市场份额,为未来的持续增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公司继续优化传统燃油车零部件的产品结构,提升质量和效率,深挖原有燃油车合作客户,积极拓展新客户、新产品,以保持在传统汽车零部件市场的竞争力,确保在过渡期内的稳定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的客户体系进一步完善。公司持续开拓新能源车企客户,并获得相关客户多个项目定点,在手订单充裕。同时,公司与原有客户的项目合作也保持稳健拓展。公司在报告期内持续为客户交付了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并不断突破自身技术局限、优化工艺,在轻量化领域不断收获客户的认可和信任。 3、加大研发投入,打造企业核心竞争软实力 公司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依托,不断利用自主研发、合作开发等方式形成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共拥有专利526项,其中发明专利103项、实用新型专利408项,外观设计专利15项。 4、持续推动数字化转型,助力运营效率提升 公司持续推动数字化转型,引入数字化建设项目(SAP系统),旨在实现全价值链数据运营与平台化运作,提升数字时代的企业竞争力。通过搭建覆盖全集团的统一数字化平台,能更好地实现业财融合、提升业务效率,为公司战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5、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护航长远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地做好信息披露工作。 通过股东会、上证e互动、投资者热线、投资者交流会等媒介与广大投资者建立良好的联系。2025年,公司已举办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通过互动问答加深投资者对公司的了解和认同,建立并维护上市公司的良好形象,推进公司在资本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 6、战略驱动下的人力资源优化与人才发展体系构建 公司持续深化组织战略与人力资源协同发展,围绕核心业务布局和战略目标推进多项重点举措,全面优化组织效能、人才结构与管理体系,为公司业绩目标的达成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与组织支撑。 组织架构优化与流程精简。公司启动年度组织变革调整,聚焦主业发展方向,对现有组织架构进行系统性优化,推动关键业务单元专业化运作。同时,持续精简和优化业务流程,提升跨部门协作效率与执行响应速度,进一步增强组织敏捷性与运营效能。 管理者能力建设持续加强。为进一步夯实管理层的战略执行力与领导力,公司启动高层及中层管理者管理知识技能培养项目。通过系统化培训课程与实战演练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提升管理者在战略落地、团队建设、绩效管理和变革推动等方面的核心能力,助力打造一支懂战略、善执行、会带人的高素质管理队伍。 数字化转型全面推进。公司启动人力资源数字化建设项目,围绕员工全生命周期管理,逐步引入数字化工具与平台支持,通过流程标准化与数据可视化管理,提升人力资源工作的效率与服务体验。 核心业务与增长板块人力投入强化。公司聚焦主营业务发展与新业务板块的增长需求,持续加大关键领域人力资源投入,重点引进和培养技术型、创新型专业人才,搭建具备行业竞争力的专业团队。 激励机制优化与人才保留成效显著。为激发人才活力,公司顺利完成2025年度晋升评估工作,重点选拔在核心业务拓展、技术创新和团队建设方面表现突出的技术骨干与业务精英,充分发挥晋升机制的激励与导向作用,有效保留关键人才,增强组织可持续发展动能。 展望下半年,公司将持续推进人力资源体系的战略升级,深化组织变革成果,加快数字化平台建设,优化人才发展机制,不断提升组织人才密度与管理效能,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