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纪鼎利(300050)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4-12-31 | 信息来源 | 2024年年度报告 | 经营情况 |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披露要求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的行业情况 1.通信行业的发展情况 (1)全球 5G覆盖与普及加速,规模化效应显现 2024年度,通信行业持续深化技术革新与产业融合,全球 5G覆盖与普及加速,规模化效应开始显现。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2024年通信业统计公报》,截至2024年底,我国 5G基站数达到 425.1万个,占移动电话基站数的 33.6%,占全球总量的 60%以上。平均每万人拥有 5G基站 30.2个,较上年末提高了 10.2个,实现了“县县通 5G、乡乡通 5G、村村通宽带”,5G用户普及率超过 60%,用户规模突破 10亿户。 在全球范围内,119个国家和地区的 320个运营商已推出商用 5G网络,覆盖全球近三分之一人口。移动互联网月户均流量(DOU)达到 19.7GB/户,其中 5G流量占比近 60%,增速超过 40%。固定宽带用户总带宽达到 30.7万 Tbps,户均带宽提升至 511.8Mbps,显示出用户对高带宽、低时延的需求持续增长,推动网络优化技术的迭代。 (2)5G-A开启网络性能跃迁 5G-A(5G-Advanced)作为 5G向 6G过渡的中间阶段,在2024年进入关键商用期。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运营商已在 300余个城市启动 5G-A部署,北京、上海等城市基站超过 7000座。 (3)行业应用深度落地,释放数字经济动能 5G广泛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重点领域应用普及持续深化,5G行业虚拟专网累计超过 5.5万个,在上年翻番猛增的基础上,本年新增达到 2.3万个。5G应用已融入 80个国民经济大类,应用案例累计达到13.8万个,覆盖工业、医疗、交通等核心领域,形成“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过 1.7万个,工业互联网实现 41个工业大类全覆盖。 此外,通信行业目前正通过政策引导和技术创新深化 5G 普惠化与高端化(如 5G-A)。政策方面,2024年 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二部门印发《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旨在进一步推动 5G 技术在各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应用,加速数字经济发展,计划到2027年底,构建形成“能力普适、应用普及、赋能普惠”的发展格局,全面实现 5G规模化应用。技术方面,5G-A作为 5G的演进版本,下行峰值速率将从千兆提升到万兆,上行从百兆提升到千兆,技术特征包括超高网速、毫秒级时延、厘米级定位精度、千亿级连接,不仅能够提升网络性能,且支持了更加广泛的应用场景,为数字化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职业教育行业的发展情况 2024年 4 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家数据局联合发布了《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 )》。该方案旨在适应数字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加速培养数字技能人才,以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2024年 10 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通知》,强调全面推进职业学校在专业、课程、教材、师资、实习实训等五大关键要素上的改革。此举旨在深化多主体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将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成为产教融合的新形态和区域发展的新机制。 2025年 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该纲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部署,明确到2027年,教育强国建设将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到2035年,将全面建成教育强国。同时,纲要提出促进高水平高校、优势学科与重点行业和头部企业强强联合,构建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转移为一体的新模式,即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新样本。 2025年 2 月,教育部联合中央组织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税务总局共同印发了《普通本科高校产业兼职教师管理办法》。该管理办法有助于优化高校教师队伍结构,激发企事业单位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高校人才培养与工程实践、科技创新的紧密结合,从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服务效能。 (二)公司所处发展阶段及公司拟采取的措施 1.通信业务 公司的通信业务涵盖无线网络优化产品的研发与销售,以及网络优化和技术服务。 在无线网络优化产品领域,作为“十三五”期间国内电信运营商无线网络优化测试的主要仪表供应商,公司在三大运营商和通信设备制造商市场持续占据优势地位。随着“十四五”后半段的到来,通信5G将从“规模建设期”过渡到“价值深挖期”,受运营商资本开支紧缩和采购策略调整的影响,核心测量仪表产品正面临市场需求和价格同步下降的挑战。 通信网络优化技术服务行业方面,运营商通过集中采购模式促进了市场集中度的进一步增强,规模较小的网络优化服务商面临着被淘汰或市场份额缩小的风险,行业竞争愈发激烈。目前,集采机制依然对服务定价施加了较强的限制,市场竞争呈现出头部企业规模化竞标的特点。 公司采取的策略:凭借多年的技术和客户积累,公司在业务方面总体表现稳定。为了应对毛利率下降的压力,公司主要在两个方面开展工作。在产品方面,公司保持对新技术和应用场景的关注,针对性延伸。在服务执行方面,公司继续以精细化管理为主,通过合理的考核激励制度,提升项目的管理效率,在保持市场份额的同时,努力提高盈利能力。 2.职业教育业务 公司职业教育业务主要通过与合作高校共建共管“鼎利学院”,采用产教融合模式提供职业教育服务。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优化职业教育业务的经营策略:一方面,业务运营侧重于保持现有合作院校项目的稳定交付,控制成本,并通过品牌输出等合作方式谨慎扩展;另一方面,公司专注于加强职业教育业务的核心竞争力,提升现有合作院校项目的交付质量,逐步实现业务增长从依赖投资驱动向依赖品质驱动的转变。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4年度,面对外部环境变化及行业激烈竞争等多重压力下,公司在董事会的指导下,以年度经营计划为指引,聚焦通信和职业教育业务的发展,通过优化组织架构、业务线条、人员结构,深入开展技术创新等举措,实现两大主营业务稳步发展,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为公司长远发展夯实了基础。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8,176.86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2.2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440.00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缩小 65.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8,379.65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缩小 49.54%,亏损幅度较上年同期大幅收窄。报告期内,公司各项业务的重点工作如下: (一)通信业务 2024年度,公司保持在移动通信领域内的技术研究和品牌优势,为运营商、移动设备系统厂商、移动终端厂商以及海外运营商提供产品及服务。通信业务凭借扎实的研发实力,精耕现有优势业务,积极开拓新市场,带动业务长期可持续发展。仪器仪表业务方面,公司中标中国移动 5G多模路测仪表集采、中国电信 5G路测仪表(2024年-2025年)集中采购项目设备及相关服务采购框架协议、中兴 2024-2026年国内无线测试软件租赁年度框架合作协议等业务。网优技术服务业务方面继续突破,公司在执行“中国移动2023年至2026年无线网络优化服务集中采购项目”基础上,继续深挖其他客户需求,2024年在中国电信、铁塔等其他运营商服务中有突破,中标2024年-2025年中国电信北京公司无线专业无线网络基础性协优集中公开招标项目,中标中国电信陕西公司2024年全省移动网系统优化项目(标包 4),中标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甘肃省分公司公网覆盖及网络质量测试采购项目,中标中兴广东国内工程服务 2024-2027年度框架竞争性采购(网优)等项目。 (二)职业教育业务 报告期内,职业教育业务不再以重投资方式来扩大鼎利学院办学规模,通过创新管理机制,控制成本费用等方式实现提质增效。重点开展工作如下: 1.公司建立“三院一体”“四链融合”协同育人机制,适应产业学院新发展。研究院、学院、书院共同将“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教育链”有机融合,从产业企业选取案例-转换成循序渐进的教学案例-由具有企业经验的工程师或者讲师实施教学-在具体课程或岗位综合实训中完成,实现学生与岗位的无缝衔接。 2.加强三鼎工作室建设,提高学生职业及项目技能。三鼎工作室是鼎利学院为专业学科竞赛、综合实训、虚拟仿真项目实战、商业软件项目开发而成立专业工作室,而使学生体验企业项目开发流程、管理规范。 3.推行三级督导制,确保教学质量。为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树立两个意识(主体意识、质量意识),坚持三全原则(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全方位提高),体现四个特征(周期性、 持续性、常态化、个性化),强化教学质量监控。 件、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专业 50 余个项目案例转化;依托公司的通信业务积累,进行软件、物联网等方向的软著转化 10余项。 2、收入与成本 (1) 营业收入构成 (2) 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 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披露要求 (3) 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 否 (4) 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营业成本构成 (6) 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 □否 本公司本期纳入合并报表范围的子公司共 24 户,详见第十节 财务报告 附注十、在其他主体中的权益。本期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主体较上期相比,增加 8户,减少 2户,合并报表范围变更主体的具体信息详见第十节 财务报告 附注九、合并范围的变更。 (7) 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8) 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3、费用 施,精简人员、压缩费用开支所致。管理费用 53,436,943.17 62,298,403.19 -14.22%财务费用 -775,843.48 915,011.04 -184.79% 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利息支出减少以及汇兑收益增加所致。研发费用 23,693,137.81 31,463,002.05 -24.70% 4、研发投入 主要研发项目 名称 项目目的 项目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5G-A无线网络测试数据管理及分析平台 本项目专注 5G-A专网从测试数据采集到数据分析的完整流程,针对不同专网应用场景开发研究特定的分析关注点,提升智能化,实现 5G-A专网测试方案的商用化,满足 5G-A专网测试需求,促进 5G-A产业链的发展和成熟。 已结项 实现基于 Redcap模组的终端、5G模组空侧仪表及综合管理平台,均具备 5G-A网络信号采集、专业测试能力、高稳定性及复杂环境适用性。系统满足运营商采购规范,提供高效数据管理与分析,通过以测试用例为基准的严格测试。 提高公司产品市场份额以及竞争力。5G-A无线网络专业测试仪表 本项目研发 5G-A综合测试评估系统,提供功能完善、指标可靠的 5G-A综合测试评估商用化产品,可多维度、多样式、全场景测试评估 5G-A技术的网络和业务性能。 已结项 实现多维度、多样式、多场景全面测试及评估 5G-A技术研发、部署及商用落地等不同阶段的进度及质量,并推动所研发的仪表产业化以及在全国 5G基站设备厂商中的大规模使用。 提高公司产品市场份额以及竞争力。适用 □不适用 2024年度末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 82人,较上年同期下降43.84%。一方面是基于业务结构优化的需要,公司本年度对部分产值较低、盈利能力欠佳的业务进行调整,相关研发团队人员结构同步变动;另一方面是公司本年度加大降本增效力度,通过整合职能重叠岗位、精简非核心研发人员等方式,提升运营管理效率。公司高度重视研发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本次变动将更有利于资源向核心研发领域倾斜,不会影响公司的核心研发能力。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较上年发生显著变化的原因□适用 不适用研发投入资本化率大幅变动的原因及其合理性说明□适用 不适用 5、现金流 1、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较上年同期下降43.85%,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销售回款减少所致。 2、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较上年同期下降43.55%,主要系上年同期公司收到出售子公司股权转让款以及终止合作办 学权项目补偿款所致。 3、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较上年同期下降64.63%,主要系上年同期公司购买理财产品以及投资联营企业所致。 4、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较上年同期下降66.75%,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取得的银行借款减少所致。 5、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较上年同期下降2,278.79%,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销售回款减少以及取得的银行借款减 少所致。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本年度净利润存在重大差异的原因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五、非主营业务情况 适用 □不适用 补偿产生的收益。 否 资产减值 -16,084,378.64 29.40% 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计提的存货跌价以及长期资产减值准备。 否营业外收入 776,121.29 -1.42% 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确认的久悬未决收入。 否营业外支出 5,501,173.04 -10.06% 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计提负债损失。 否信用减值损失 -11,613,426.10 21.23% 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对应收款项计提坏账准备。 否其他收益 1,679,147.96 -3.07% 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收到的政府补贴。 增值税即征即退收益具有可持续性 六、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款减少,导致经营性现金净流出增加,以及归还银行借款所致。应收账款 199,083,339.41 32.22% 181,498,753.55 22.56% 9.66%合同资产 0.00% 0.00% 0.00%销以及清理所致。投资性房地产 0.00% 0.00% 0.00%公司股权投资计提减值所致。固定资产 93,979,660.29 15.21% 95,733,645.49 11.90% 3.31%在建工程 2,532,116.62 0.41% 0.00% 0.41% 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新增太阳能发电工程项目所致。场所减少所致。分银行借款所致。减少所致。长期借款 0.00% 0.00% 0.00%所减少导致应付租赁负债减少。交易性金融资产 0.00% 40,000,000.00 4.97% -4.97% 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赎回结构性存款所致。应收票据增加所致。款结转所致。证金减少所致。底税额减少所致。其他权益工具权益工具确认综合收益所致。递延所得税资年度递延所得税资产在本期转回所致。其他非流动资产 87,440.29 0.01% 0.00% 0.01% 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预付设备款增加所致。来款项减少所致。一年内到期的形成的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减少所致。债对应的销项税金减少所致。递延所得税负债 0.00% 56,321.69 0.01% -0.01% 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按照净额列报,递延所得税负债抵消减少所致。益工具前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当期转入留存收益所致。公司损益变动所致。境外资产占比较高□适用 不适用 2、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3、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用权受到限制的资产。 固定资产 156,037,198.06 68,518,578.62 详见第十节财务报告七、合并财务报表项目注释 19、所有权或使用权受到限制的资产。合计 161,574,966.70 74,056,347.26 七、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金融资产投资 (1) 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 (2) 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八、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九、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十、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二、报告期内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登记表 适用 □不适用 接待时间 接待地点 接待方式 接待对象类型 接待对象 谈论的主要内容及提供的资料 调研的基本情况索引2024年04月26日 互动易平台-云访谈 网络平台线上交流 其他 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互动易平台”“云访谈”栏目参与公司2023年度业绩说明会的投资者 公司业绩经营情况、业务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规划等。 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 m.cn 十三、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 □是 否 公司是否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 □是 否 十四、“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是 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