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网 中财网股票行情
韩建河山(603616)经营总结
截止日期2024-12-31
信息来源2024年年度报告
经营情况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在这一年里,我国经济运行展现出了总体平稳,但整体经济发展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面对复杂的经济环境,公司2024年度经营业绩处于亏损状态。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78,668.6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7.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115.62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310.25万元,报告期经营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一)主营PCCP业务经营情况
  公司主营业务PCCP归属于制造业下的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主营业务为PCCP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导产品PCCP主要用于跨流域引水、输配水重点工程、城镇引水供水工程、农田水利建设引水工程等。报告期内公司PCCP业务收入为51,072.8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1.83%。
  1、经营情况分析
  (1)行业经营情况
  援引自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的文章《2024年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经济运行回顾与展望》一文指出,“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分析,2024年,规模以上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累计13,830.90亿元,同比降低15.6%,较上年同期扩大4.4个百分点;利润总额累计358.03亿元,同比下降35.84%;较上年同期扩大26.55个百分点。全年全行业亏损企业5593户,比去年同期增加1221户,亏损面达到30.05%,较2023年增加了6.56个百分点;累计亏损额222.8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7.24亿元,增长34.56%。
  2018-2024年行业累计亏损额和亏损面
  多数上市公司业绩大幅下滑甚至亏损。2024年,除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几家上市公司业绩有所增长外,行业内多数上市公司业绩大幅下滑甚至亏损,市场下行致使企业产品销量、售价下滑、项目结算及回款不及预期、信用减值损失计提金额相应增加等,导致企业利润空间受到严重挤压。”
  (2)PCCP业务在手订单实施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PCCP业务重点实施的工程项目有: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水务投资有限公司管材采购项目、引绰济辽二期工程重要材料设备采购一标(PCCP管)、山西省小浪底引黄工程(灌区、工业及城镇生活供水部分)PCCP管材采购、万家寨引黄北干支线工程管材(PCCP及配件)采购Ⅰ标、Ⅱ标,引江济淮二期工程(水利部分)管道采购标2标等,实现销售收入为51,072.81万元。公司2024年PCCP业务新签订合同金额约12亿元,截至本报告日在手订单尚未履行合同额约15.57亿元。
  (3)PCCP业务产能利用情况
  公司主导产品PCCP是典型的非标准化产品,由于PCCP具有体积大、质量重的特点,产品运输受道路宽度和高度限制较多,运输半径较小,如公司在项目周边没有生产基地,普遍需要在项目所在地新建生产基地组织生产。公司现有生产基地主要分布于内蒙、吉林、新疆、山西、河南、安徽等地,部分生产基地在原有项目供货完成后,根据市场需求判断或跟踪原有项目后续工程,故该生产基地存在产能不饱和或产能闲置的状态,使其产能发挥不足。报告期,公司吉林、河南、内蒙古生产工作基本完成,场地基本处于闲置状态,厂房租金、折旧、设备维护成本、管理费用等固定成本持续发生,固定成本分摊压力较大,产能利用率存在不饱和情况。
  2、企业应对措施
  (1)加强市场承接力度
  公司将进一步加强主营业务承接力度。当前,公司PCCP主营业务已划分为以河南和安徽为核心的中原市场,以内蒙古和新疆为核心的北部市场,以山西分公司和吉林分公司为核心的山西、东北市场。公司在深耕已有市场的基础上,致力于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力图不断扩展企业发展市场空间。韩建河山将以稳定促增长,在做好现有承接工程的同时,以PCCP为主营产业,加大主营产业市场开拓,不断开拓新市场。
  (2)精细化管理
  公司将进一步加强精细化管控。针对已经中标项目的厂区建设在总结先前经验的基础上,从建厂初期开始,严控成本,压缩开支,降低可控费用支出,同时保质保量的完成建厂任务。针对后期生产过程,从结算回款率、三标体系管理、生产计划管理、质量管理、成本控制率等方面进行考核。通过新增资产管理岗,完善公司资产管理,进一步盘活闲置资产,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精准管控成本。
  (3)加速债权回收
  公司将进一步加强老旧债权的回收力度,同时确保新债权的回款时效。公司将进一步完善债权回收流程,加强对各项目债权回收情况的管理与监控,及时记录更新债权回收信息及催收记录,加强对欠款单位的信用评估,降低无法收回债权的风险,确保企业资金安全,最大限度保障企业利益,防范经营风险,为企业可持续发展输送价值。
  (二)子公司清青环保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的环保业务主要以子公司清青环保从事大气污染治理业务为主,清青环保集科研开发、设备生产与销售、工程制造与安装于一体,主要聚焦于以钢铁行业为代表的非电行业大气污染超低排放治理,竞争优势主要集中在非电行业的脱硫、脱硝、除尘、脱白、除二噁英等领域,主要目标客户为全国各大钢厂。2024年清青环保实现营业收入13,786.4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5.83%,实现净利润-15,646.36万元,环保业务经营业绩处于亏损状态。
  1、经营情况分析
  (1)业务分析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在该协会第六届会员大会上发布数据,截至2024年底,共有171家钢铁企业(包括一家球团企业)完成或部分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其中,126家企业全过程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涉及粗钢产能约5.53亿吨;45家钢铁企业部分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涉及粗钢产能约1.68亿吨。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4年全国累计生产粗钢10.05亿吨。据此计算,完成或部分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涉及粗钢产能已占全国粗钢产量的71.74%。2024年度,清青环保主要目标市场即钢铁行业脱硫脱硝除尘行业经历一波投资高峰后市场规模逐渐回落,叠加钢铁企业利润下滑这一因素,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同时结算方式悄然发生着转变,大型环保企业纷纷依托资金优势普遍采用降低预付款甚至无预付款或按形象进度结算或以BOT等模式垫资抢占市场。清青环保受自身资金限制,2024年度市场开拓情况不及预期,仅承接合同额约为5,600万元。
  (2)递延所得税资产冲销情况
  清青环保2024年实现的净利润为-15,646.36万元,近三年其经营业绩不达预期且连续多年亏损,未来可抵扣期内是否产生足额的应纳税所得额以弥补历史年度亏损存在不确定性,基于谨慎性考虑,本期冲回部分递延所得税费用约为3,244万元,减少清青环保当期利润总额为3,244万元。
  (3)信用减值准备计提情况
  由于钢铁市场持续低迷,钢铁企业普遍经营状态不佳,公司回款情况仍不容乐观,公司已通过诉讼、上门催收等方式积极催收,但截至报告期末,清青环保仍有30,417万元应收账款余额,应收账款余额较大,根据公司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政策,清青环保2024年度计提信用减值损失3,802万元,减少当期利润总额约为3,802万元。
  (4)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情况
  报告期内清青环保与广西贵港因承揽合同产生纠纷,已经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二审判决,维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港北区人民法院作出的一审判决。裁定确认清青环保承揽的广西贵港环保项目合同于2023年3月15日解除,清青环保向广西贵港返还已支付的工程款4,320万元及其占用工程款4,320万元期间的利息并拆除清青环保承包范围内的脱硫脱硝工程设备。依据上述判决,清青环保计提资产减值2,784万元。除该事项外,清青环保对在施项目进行了减值测试,计提减值约1,063万元。报告期计提资产减值损失约为3,847万元。
  2、应对措施:
  (1)强化业务拓展
  清青环保将在立足脱硫脱硝除尘等常规业务,积极寻求高炉煤气精脱硫、熔融钢渣高效罐式有压热闷处理等业务突破。筑牢钢铁行业大气治理业务基础,向水泥、玻璃、造纸等非电行业拓展。同时坚持投建运一体化的思维模式,推动公司逐步向综合服务商转型,根据目标客户的特点,开发设计具有强针对性、个性化的系统服务方案,逐步将公司业务模式从单一工程向投建运综合服务等模式转变。
  (2)加强债权回收、妥善处理债务
  清青环保将应收账款催收作为重点工作,采取一企一策方式,根据客户信用情况、经营状况、项目情况分别采取协商、诉讼、仲裁等方式,加快资金回笼,进一步减少期末应收款项余额,同时清青环保也将妥善解决新旧债务问题,主动与债权人沟通,及时支付或达成和解方案,减少对公司负面影响。
  (3)持续降本增效
  清青环保将继续深化降本增效工作,通过加强预算管理、资金管理、采购管理、工程管理、销售管理等方面工作,不断在营销费用精准使用、工程签证管理落位执行、管理费用支出监控到位等方面总结提升,真正从严管理、精细管理上出效益。
  (4)强化内部管理
  清青环保将继续坚持“精细化、标准化、全过程”管理理念,强化制度建设和流程管理特别是合同管理、财务管理和合规审查机制。提前与供应商沟通,尤其是账龄较长的供应商,通过签订付款协议等方式降低诉讼风险。谨慎对待商业合作与交易,确保对方具有良好的信誉和履约能力,签订合同时,避免因合同条款不清晰或存在歧义而引发不必要的纠纷。
  (三)子公司合众建材经营情况
  公司子公司合众建材主营业务为混凝土外加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混凝土外加剂广泛应用于各种混凝土建筑施工工程和混凝土建材生产中,可以根据工程施工要求和建材应用要求改善混凝土各项指标,是基础设施建设必不可少的原材料之一。混凝土外加剂产品在现代建筑施工中被称为幕后英雄,随着混凝土商品化率提高,外加剂已经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作为建筑产业链条中的环节产品,所属的外加剂行业与建筑工程行业周期波动关联紧密。合众建材隶属于京津冀地区,多年来的市场主要集中在北京地区及周边,合众建材收入情况受北京地区环保政策及其他政策影响较大。2024年合众建材实现营业收入8,039.72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32%,实现净利润579.33万元。
  1、经营情况分析
  (1)业务情况
  援引自国家统计局“2024年全国房地产市场基本情况2024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00280亿元,比上年下降10.6%;其中,住宅投资76040亿元,下降10.5%。注:图片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2024年,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73324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2.7%。其中,住宅施工面积513330万平方米,下降13.1%。房屋新开工面积73893万平方米,下降23.0%。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53660万平方米,下降23.0%。房屋竣工面积73743万平方米,下降27.7%。其中,住宅竣工面积53741万平方米,下降27.4%。”2024年,受房地产投资持续大幅萎缩、新开工项目严重不足,基建投资增速持续放缓等因素的影响,商品混凝土市场需求不足,量价走低。
  援引自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报告显示“2024年,混凝土行业景气度继续下降,受市场需求收缩、价格下跌等诸多外部不利因素的影响,混凝土外加剂行业面临了较大的压力,营收、利润继续下滑。2024年,外加剂产量约为1100万吨,市场规模约为460亿元,约下降12%-15%,利润约下降35%-40%左右。”
  合众建材所处的混凝土外加剂行业经历了建筑业下行,混凝土市场减缩,以及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的不利过程,总体呈现出量、价、利三降的局面。其中由于混凝土房建市场的萎缩,致使混凝土外加剂产量下滑。加上上游原材料的价格下降,使得外加剂的价格下降,导致营收略有下降。随着同行业中的其他公司外加剂业务不断进入北京市场,导致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为抢占市场份额,竞相压低产品价格,以产品低价竞争为主。2024年度合众建材同时也存在客户被动流失情况,合众建材经营多年的主要市场北京区域,随着近年来北京城市的全方位规划对环境污染治理、城市功能升级,为了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也是为了更好地规划城市发展,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2024年度合众建材客户中有10家直接拆迁或关停,客户的关停或拆迁直接使得合众建材的销量呈下降趋势,在此不利市场环境中合众建材业务人员也积极推进市场开拓工作。
  2、应对措施
  (1)降成本、增效益
  合众建材将多方询价,保证原材料质优价低,保障公司生产需要;不断持续优化产品性能,研发绿色低碳新产品,降低生产成本,使客户对公司的产品增加更强的黏性;强化产品推广工作,对客户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解决,使之形成有效的使用闭环。
  (2)稳客户、提服务
  合众建材将通过定期走访形式了解现有及未来开拓的客户群体在产品使用方面必备基本需求,为后续供应及技术服务方面做好第一手资料收集工作。升级一对一的客户服务模式,加强对产品适应性的全面掌握,对在使用方面的问题做到及时有效的解决。高质量的完成生产计划,时刻对客户保障供应服务,满足客户对供货时间的要求。
  (3)重研发、强自身
  合众建材除积极参与行业内相关活动,了解产品前沿工作外,要更多地去研发绿色产品。绿色低碳依然是发展的主旋律。在研发新品的同时要及时的申报专利,保护自有知识产权。依据客户的使用要求,及时安排相应的生产及车辆配送工作,确保客户无投诉事件发生。
  

转至韩建河山(603616)行情首页

中财网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理财等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仅供用户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