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网 中财网股票行情
万里扬(002434)经营总结
截止日期2024-12-31
信息来源2024年年度报告
经营情况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汽车制造相关业的披露要求 (一)汽车行业
  2024年,全球汽车产业科技革新突飞猛进,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中国汽车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创新理念与前沿技术应用不断重述行业规则,中国汽车市场在“两新”政策的刺激下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与活力。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2024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产销量再创历史新高,继续保持在3000万辆以上规模。汽车国内销量2557.7万辆,同比增长1.6%;汽车出口585.9万辆,同比增长19.3%。
  其中,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 2747.7万辆和 2756.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2%和 5.8%;中国品牌乘用车销售1797万辆,同比增长23.1%,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65.2%,占比同比提高9.2个百分点。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80.5万辆和387.3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8%和3.9%;其中,微型货车销售43.3万辆,同比下降30.9%;轻型货车销售190万辆,同比增长0.3%;中型货车销售12.8万辆,同比增长19%;重型货车销售90.2万辆,同比下降1%;客车销售51.1万辆,同比增长3.9%。
  新能源汽车方面,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0.9%,同比提高9.3个百分点。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75.8万辆和771.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5.7%和15.5%;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12.5万辆和514.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8.1%和83.3%;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0.5万辆和0.5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0.4%和12.6%。新能源商用车销量占商用车总销量比重为17.9%,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占乘用车总销量比重达到48.9%,中国品牌乘用车中新能源汽车占比达到59.2%。
  乘用车市场,我国已经连续10年超过2000万辆,连续2年超过2500万辆,是推动中国汽车行业整体增长的重要力量。近年来,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市场竞争力持续增强,2024年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占中国乘用车总销量的65.2%,同比提高了9.2个百分点。同时,中国自主品牌车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大力开拓全球市场,2024年,中国乘用车出口495.5万辆,同比增长19.7%,有效推动了乘用车总销量的增长。从中长期看,截至2024年末,我国千人汽车保有量约245辆,与发达国家千人保有量总体在500至800辆的水平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中国汽车市场远未到成熟饱和阶段,刚性需求依然庞大。中国自主品牌车企市场份额和产销量的持续增长,将为与之配套的国产自主品牌零部件供应商带来巨大的发展机会和空间,有力带动了国产自主品牌零部件供应商的技术提升和规模扩张。
  近年来,中国自主品牌车企在智能化、新能源化等方面的技术研发和应用能力快速提升,为中国汽车品牌进入高端市场增加了竞争力,也进一步提高了中国自主品牌车企和零部件供应商的产值和盈利能力。同时,汽车排放标准不断提高、旧车换购的持续需求、消费刺激和消费升级等,都将有效推动中国乘用车市场不断发展。
  商用车市场,受投资减弱和市场运价偏低等因素影响,终端市场换车需求下降,2024年产销量同比出现下滑,市场表现相对较弱。但得益于中国品牌商用车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商用车出口90.4万辆,同比增长17.5%,带来了较好的增量。在行业节能减排和智能化技术升级的推动下,中国商用车行业的“自动化、电动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不断加快,有力促进了商用车行业产品结构转型升级,并将为商用车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创造更多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机会。
  新能源汽车市场,我国新能源汽车持续增长,产销量突破1000万辆,连续10年位居全球第一。三电和智能技术升级应用、新车型品种丰富多样、整车终端售价进一步降低以及新能源汽车使用便利性提升等因素,有力提高了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可度。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结合了纯电动汽车和燃油汽车的优点,适合更多的驾驶环境,可以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驾驶需求,近年来销量增速远超纯电动汽车,成为带动新能源汽车增长的新动能。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预测,随着国家系列政策出台落地,政策组合效应不断释放,将会进一步释放汽车市场潜力。预计2025年,汽车市场将继续呈现稳中向好发展态势,汽车产销将继续保持增长。
  2024年,汽车行业发布实施了多项政策,有力促进了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024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调整享受车船税优惠的节能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的公告》,公告指出:我国将调整节能、新能源车船享受税收优惠的技术要求,以提升续航能力。
  2024年7月,为进一步规范轻型汽车能源消耗量标示管理,完善汽车能源消耗量公示制度,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轻型汽车能源消耗量标示管理的通知》。通知要求,汽车生产企业或进口汽车经销商应保证其轻型汽车产品在销售时粘贴有轻型汽车能源消耗量标识。
  2024年7月,交通运输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补贴实施细则》,其中提到,对城市公交企业更新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更换动力电池,给予定额补贴。鼓励结合客流变化、城市公交行业发展等情况,合理选择更换的新能源城市公交车辆车长类型。
  2024年8月,商务部等7部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汽车以旧换新有关工作的通知》。根据通知,提高报废更新补贴标准,加大中央资金支持力度。
  公司主营的汽车变速器和新能源汽车传/驱动系统产品,包括手动变速器、自动变速器、混动系统、纯电动减速器和ECVT、“三合一”和“多合一”电驱动系统等,配套车型覆盖乘用车、商用车和新能源汽车,配套客户以国内主流汽车厂为主,并大力开拓海外市场客户。同时,重点布局发展非公路传/驱动系统产品,包括工程机械电驱动系统、大马力农机CVT、中大马力农机动力换挡系统、机器人谐波减速器和行星减速器等。经过多年发展,打造了完整的技术研发、试制试验、智能制造、供应链和销售网络等综合能力,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品牌影响力和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在汽车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和转型升级过程中,通过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大力开展符合行业发展趋势的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并推动产业化应用,做大做强汽车零部件主业。同时,充分发挥公司各项优势和能力,着力发展非公路车辆传/驱动系统和人形机器人零部件的新业务,打造形成公司新的收入增长点,不断增强公司的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二)新型储能行业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快速增长,由于新能源发电存在供应随机性,发电功率不稳定,并网困难等消纳问题,电力系统对各类调节性资源需求迅速增长,新型储能已经成为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的有效手段。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到2030年,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目前我国的新型储能产业处于市场环境和商业模式逐步成熟的过程中。
  近年来,国内新型储能项目加速落地,装机规模持续快速提升。截至2024年末,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首次超过抽水蓄能,达到78.3GW/184.2GWh,功率/能量规模同比增长126.5%/147.5%。预计2025年,中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有望超过50GW。
  从技术路线看,多个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储能、钠离子电池储能项目投产,构网型储能探索运用,推动储能技术多元化发展。截至2024年末,已投运锂离子电池储能占比96.7%,压缩空气储能占比1.6%,铅蓄电池储能占比0.9%,液流电池储能占比0.5%。
  公司作为新型储能市场化运营的践行者,一直坚信市场化运营是实现新型储能健康发展的可持续之路,在新型储能相关政策和原材料价格回落的双重推动作用下,新型储能的市场化运营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政策方面,我国出台了多项有助于推动储能行业发展的政策,涉及储能发展规模、储能发展商业模式、推动新型储能技术发展、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实施细则等各个方面,为我国储能产业体系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在原材料方面,上游原材料产能持续扩张,碳酸锂价格进一步下探,储能系统招标价格不断降低,假设成本进一步下降,同时上游成本的降低有助于促进下游需求的快速提升,储能项目的经济性有望进一步提升。
  2024年4月,国家能源局印发《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的通知》,体现了国家层面在新型储能调度运行上的政策方向。文件明确了新型储能的功能定位、并网和调度运行管理及技术要求等,为有效保障新型储能合理高效利用、充分发挥新型储能作为灵活性资源的功能和效益提供了政策指引和制度保障,对当前各地区制定完善新型储能调度运行规程、运行方式等提供了重要指导,有助于提升新型储能总体利用水平、缓解部分储能项目“建而不用”问题,进一步增强市场吸引力。
  2024年8月,国家发改委等三部门印发《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方案提出打造一批系统友好型新能源电站,建设一批共享储能电站,提升新型储能优化系统调节能力,完善调用和市场化运行机制。
  2024年12月,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印发《北京市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方案指出全球新型储能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我国新型储能具备全产业链发展优势,明确了北京市在新型储能产业的发展目标和实施路径。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4年,公司积极向“新”而行,紧紧围绕“专注车辆传动系、与时俱进新能源、重点推进非公路”的产品战略,在乘用车变速器、商用车变速器、新能源汽车传/驱动系统、非公路传/驱动系统和零部件外销等多元业务板块协同奋进、持续深耕。各项工作和管理积极贯彻“平台化、项目化、数字化”,在市场开拓、研发创新、质量管控、降本增效、数字转型等方面持续强化,通过做好产品、做强自主,深度参与中国汽车产业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做大做强汽车零部件制造主业。同时,充分发挥公司在新型储能业务领域多年积累的技术、人才和资源等优势,不断提升储能电站的建设和运营能力,发展壮大新型储能业务。进而持续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01,281.11万元,同比增长1.6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998.70万元,同比下降20.30%。报告期公司在制造板块数字化升级、重卡变速器和铝合金压铸项目建设等方面投入较多,相应增加了经营成本,但上述投入也为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推动新业务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汽车零部件业务
  1、乘用车变速器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大力开拓海外市场,产品获得国外客户的高度认可,配套车型陆续量产,有力推动了乘用车变速器产品直接出口销量的快速增长,2024年度国外市场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071.31%,国际市场的品牌知名度持续提升。同时,公司重点布局纯电动汽车EV减速器新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采用先进的齿轮加工工艺与集成化设计理念,轻量化和扭矩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将有力推动市场销量的快速增长。
  2、商用车变速器业务
  报告期内,轻微卡变速器业务稳步发展,重点拓展满足复合型工况的 8GS系列产品,继续扩大市场份额。面对自动挡和新能源化的发展趋势,一方面,通过对换挡逻辑算法进行精细化优化,对液压执行机构进行高精度调校,成功开发轻卡液控 6AS46与 8AS60两款AMT产品,进一步丰富了公司轻卡自动挡产品系列。另一方面,积极开发电动化产品,产品覆盖 P2和PS混动,以及轻卡电驱桥等产品。有力提升了公司在轻微卡变速器领域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将产品总装线全部搬迁至公司新厂区,实现资源的深度整合与集中高效管理。
  公司商用车智慧星系列重卡变速器产品(涵盖MT手动变速器、AMT自动变速器、重卡混动系统和电驱动系统),积极开展市场推广活动,品牌知名度和市场认可度逐步提升,获得了国内多家主流商用车客户的认可,实现量产车型 12款,正在开展标定匹配车型 15款。重卡电驱动产品契合节能减排大势,创新性地采用新型传动架构及智能能量管理策略,实现电机与变速器的可靠协同,有效提升了产品性能。重卡燃气车用 AMT产品正在多家客户的主流车型上开展试装试驾工作。公司商用车智慧星系列重卡变速器产品,通过多年的研发、试验、客户验证和市场推广,随着众多配套车型的不断量产,产品销量和市场份额将实现快速增长,形成公司新的业务增长点。
  3、非公路传/驱动系统业务
  报告期内,工程机械纯电 AT产品向国内头部企业实现批量交付,同时,工程机械燃油 AT产品已经完成设计,并与国内及国际头部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农机 CVT产品正在进行样机装配测试,农机动力换挡系统已经小批量交付客户,同时十几个整机配套项目同步推进中。
  公司重点开发谐波减速器和行星减速器等产品,谐波减速器已完成样机试制、性能测试和疲劳寿命测试等工作,相关结果符合公司开发计划预期,正在开展客户对接工作。行星减速器正在开发中。
  4、零部件业务
  公司打造了完整的零部件制造加工能力,包括齿轮、轴、同步器、壳体、铸件和锻件等领域产品,并大力推动零部件产品的外销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齿轮、轴产品对外销量同比增长25%,进一步优化了客户结构,从农机领域,延伸拓展至工程机械、风电行业等领域,推动产品业务多元化发展。同时,智能制造平台数字化、自动化升级改造全面开展,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铝合金压铸业务,在有效保证内部供应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外部市场,已开始为多家客户配套供应铝合金压铸产品,包括变速器壳体、发动机壳体、电机壳体等,后续将进一步开拓其他铝合金压铸产品和客户市场。同时,积极开展数字化工厂建设,压铸、熔炼、机加、仓储流程逐步实现智能化管控,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铸件业务,全年对外销量同比增长12%,包括水泵阀门壳体、机床床身、工程机械配件等产品。公司凭借技术和制造优势,成功获得国际行业知名客户的产品订单,完成了客户 12款泵体、37个支架以及客户所需各种涡壳铸件的开发工作,打开了国际市场知名度,为进一步开拓全球市场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5、数字化转型工作
  报告期内,在公司“平台化、项目化、数字化”的战略引领下,公司数字化转型工作稳中有序开展并全面深化,在数字新基建、数据管理、财务管控、供应链管理、智能制造、产品研发及组织管理七个方面同时着手,从基础架构夯实到业务场景创新应用,全方位赋能企业蝶变升级。公司顺利通过国家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DCMM)稳健级认证,并成功入选2024年浙江省未来工厂试点企业名单。
  (二)新型储能业务
  2024年,万里扬能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9,062.57万元,同比增长410.98%;净利润4,829.58万元。主要为广东省肇庆市的“万里扬端州独立储能电站”和浙江省义乌市的“义乌万里扬苏溪变独立储能电站”先后于2023年 12月和2024年 6月投入运营,实现了较好的收益。
  1、灵活调节能力提升服务
  万里扬端州独立储能电站,自正式投入运营后,积极开展调频、调峰、租赁等各项业务,充分利用独立自主研发的储能能量管理系统及电能量和辅助服务市场交易技术,实现了较优的调节性能指标,并获得了较好的调频市场收益。同时,万里扬能源公司与多家新能源电站达成合作,大部分储能容量租赁成功。
  义乌万里扬苏溪变独立储能电站,自2023年12月开工建设,仅用时6个月即于2024年 6月底前正式并网投运。项目投运后,进一步增加了万里扬能源公司独立储能电站的运营规模,有效提升了万里扬能源公司独立储能电站的建设和运营能力,并推动完善和提升了万里扬能源公司储能电站相关产品的技术水平。
  万里扬能源公司积极拓展“运维+运营”技术服务业务。得益于万里扬能源公司领先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运维经验,2024年万里扬能源公司与外部客户成功签订了100MW/200MWh独立储能电站运维技术服务合同,为其提供独立储能电站的运维服务。万里扬能源公司已经初步形成从设备监视、设备巡检、性能监测,到故障定位、故障排查、故障处理、定期维护,再到参与市场、优化运行效果等一系列高效、精准、专业的运维+运营服务体系。万里扬能源公司在保持自身电站安全高效运行的同时,着力向外输出公司在技术方面的各种服务优势,以独立储能运维+运营为目标,大力发展操作性强可复制的商业模式。
  2、多级联动市场交易服务
  万里扬能源公司在南方、华东、华北、西南等区域不断总结经验,加强过程管理,提高市场活力,做大交易规模。2024年全年零售侧市场签约电量超过65亿千瓦时。
  万里扬能源公司坚持贯彻量化交易思路,深耕电力交易技术研究。2024年万里扬能源公司在广东、山东电力现货市场正式运行地区以及浙江、上海、江苏、四川等电力中长期市场主导地区持续发挥交易技术优势,通过现货日前实时套利、中长期跨期及跨交易品种套利等方式增加交易业务收入。此外,万里扬能源公司紧跟全国各地区域市场建设步伐,积极主动寻求跨省跨区绿电交易机会,上海、江苏地区全年共计成交跨省跨区电量 1.87亿千瓦时。
  万里扬能源公司精准把握中国绿证市场发展脉搏,前瞻性布局国内绿证市场。2023年,万里扬能源公司成功完成了北京及广州交易中心国内绿证交易账户的开通,并顺利达成了首笔国内绿证交易。2024年,万里扬能源公司的绿证交易业务进一步深化供销两端合作,不断拓展业务版图,全年国内绿证交易量达到160万张,交易规模进一步扩大。
  3、新型电力安全仿真服务
  2024年,万里扬能源公司坚持系统研发与项目开发双轨并进,逐步形成了技术系统与外部项目相互支撑、迭代升级的良好局面。对内,结合自身业务需求,深入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等先进技术,重点开展专业技术系统的研发与升级,涵盖了数据管理、交易支持、储能调度、虚拟电厂管理、公司运营等多个关键领域。对外,致力于将自研系统转化为市场价值,积极推广包括交易支持系统、数据平台、虚拟电厂运营管理系统等核心产品。
  2024年,万里扬能源公司在电力安全仿真技术领域成功签订了首个对外的项目合同,标志着万里扬能源公司在电力安全仿真业务上迈出了商业化的第一步,战略性地完成了研发“走出去”的目标,为未来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收入与成本
  (1) 营业收入构成
  (2) 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年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 □适用 不适用
  (3) 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 □否
  
  行业分类 项目 单位2024年2023年 同比增减
  汽车变速器及新能源汽车传/驱动总成制造 销售量 台 1,192,714 1,338,699 -10.90%生产量 台 1,175,776 1,342,855 -12.44%库存量 台 165,249 182,187 -9.30%相关数据同比发生变动30%以上的原因说明□适用 不适用
  (4) 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营业成本构成
  行业分类
  行业分类
  (6) 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 □否
  1)2024年4月,公司与金华拓福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潘国扬合资成立浙江万里扬智驱科技有限公司,其中,公司出资人民币1400万元,持有浙江万里扬智驱科技有限公司70%股权,自其成立之日起,将其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
  2)2024年5月,公司控股子公司浙江万里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出资人民币5000万元成立佛山万里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万里扬能源公司持有其 100%股权,自其成立之日起,将其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
  3)2024年6月,公司控股子公司浙江万里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出资人民币5000万元成立江门万里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万里扬能源公司持有其 100%股权,自其成立之日起,将其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
  4)2024年8月,公司与金华科胜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合资成立浙江万里扬国际传动科技有限公司,其中,公司出资人民币1800万元,持有浙江万里扬国际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90%股权,自其成立之日起,将其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
  5)2024年9月,公司控股子公司浙江万里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出资人民币2000万元成立万宁万里扬能源服务有限公司,万里扬能源公司持有其100%股权,自其成立之日起,将其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
  6)2024年7月,公司全资子公司浙江万里扬智能制造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浙江万里扬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办理完成工商注销登记手续,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7) 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8) 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3、费用
  加较多,相应的利息支出增加所致。研发费用 304,710,875.48 348,557,744.99 -12.58%
  4、研发投入
  适用 □不适用
  
  主要研发项
  目名称 项目目的 项目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摩托车自动变速器项目 近几年中大排量摩托车市场增速较快,自动挡的摩托车有效的解决了操作难度大、换挡顿挫、驾驶舒适性差的问题,自动挡的市场需求上升较快。摩托车自动挡变速器产品的开发顺应了摩托车市场发展的需求,同时拓宽了CVT产品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拓宽了公司CVT产品序列。 开展市场推广,同时,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针对性进行调整完善。 产品具备操纵方便、驾驶舒适性好、节油等优点,填补国内摩托车自动变速器空白。 国内中大排量摩托车绝大多数都是手动变速器,自动挡化趋势明显,摩托车自动变速器发展空间巨大。公司摩托车CVT自动变速器开发具有先发优势和产业优势,将会开辟CVT新的市场应用领域。轻型商用车混合动力系统项目 在治理超载超限趋严、环保升级等因素驱动下,商用车市场正呈现出高端化、智能化、轻量化、电动化等特征,快速推出更节能环保和更高效的产品应对行业转型升级的新趋势,推动商用车行业的节能减排。 开发不同技术路线,开展客户整车试验验证和市场推广。 产品较传统燃油系统节油率和动力性能大幅提升,较行业同类型产品的轻量化更具优势。 随着新能源在商用车占有率的提升,商用车混动化将迎来蓬勃发展,优化提升产品性能,使公司在混动商用车领域的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提高公司商用车传动系统的市场销量。重型商用车混合动力系统项目 重型商用车载重大,油耗高。为了响应国家双碳政策,大幅度降低油耗势在必行。商用车市场正在呈现更节能环保和更高效的产品,应对行业转型升级的新趋势,推动商用车行业的节能减排。 开展市场推广,同时,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针对性进行调整完善。 产品较传统燃油系统节油率和动力性能大幅提升;较行业同类型产品的轻量化、成本竞争力更具优势。 保持和提升公司在商用车传动系统的技术优势和行业竞争力,实现公司在重型商用车混动领域的技术突破,成为公司新的收入和利润增长点。商用车重卡AMT项目 在重卡市场自动化快速发展趋势中,开发集成式重卡AMT变速器系列产品,有效满足市场对重卡自动变速器的需求。 10挡和12挡重卡AMT产品已量产上市。16挡重卡AMT产品正在开展相关试验验证工作。 产品具备操作简便、高效节油、可靠性高等优点,除能满足高速等路况基本需求外,能够适应更复杂的道路工况,解决用户频繁换挡的痛点,降低司机的劳动强度。 在重卡自动变速器市场占比不断提高的趋势中,不断提高公司重卡自动变速器的市场份额,成为公司新的收入和利润增长点。重型商用车电驱动系统势下,开发中央集成式单电机、双电机和电驱桥产品,有效满足新能源重卡对动力总成系统的需求。 正搭载多个客户的整车进行试验验证。 产品具备可靠性高、高效节能、轻量化等优点;其中双电机动力总成系统可实现动力不中断换挡,应用场景更为广泛,驾驶舒适感更优。 保持和提升公司在商用车传动系统的技术优势和行业竞争力,实现公司在重型商用车纯电领域的技术突破,成为公司新的收入和利润增长点。纯电工程机械AT项目 工程机械电动化在快速推进,高速中央驱动AT产品成为降低整车成本及提高续航的重要技术手段,开 已配套部分国内客户量产上市,同时正搭载不同客户的 产品性能达到行业领先水平,成为工程机械传动系统主要供应 纯电AT产品的成功开发,将有力提升公司在工程机械传动系统领域发高速中央驱动AT产品,为国内纯电工程机械产品提高支持支撑。 整车开展试验验证并持续完善。 商。 的市场竞争力,形成新的业务增长点。农机动力换挡系统项目 随着农机智能化的推进,中低端农机传动系统自动化需求迫切,开发代表高性价比的动力换挡技术,为国内中低端农机提供技术支撑。 已小批量交付客户,同时多个客户的车型配套正在开发中。 产品性能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产品成本有效降低,成为动力换挡系统主要供应商。 动力换挡产品的成功开发,将有力提升公司在农机传动系统领域的市场竞争力,形成新的业务增长点。农机CVT项目 随着农机智能化的推进,高端智能农机成为国内农机的最大短板,开发代表动力系统核心的CVT产品,为国内高端农机提供技术支撑。 正在进行样机装配测试。 产品性能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产品成本有效降低,成为农机CVT产品主要供应商。 CVT产品的成功开发,将有力提升公司在农机传动系统领域的市场竞争力,形成新的业务增长点。机器人行星减速器项目 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人形机器人有望快速取得突破,核心部件机器人减速器将会大有市场。
  行星减速器作为机器人减速器的大
  类,目前高端产品主要依赖进口。
  通过开发国产高端行星减速器,助力国产人形机器人发展。 正在进行样机开发。 产品的性能、寿命等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并实现产业化配套应用。 进一步完善公司在机器人减速器领域的产品布局,有力提升公司的技术开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打造新的业务增长点,推动公司持续发展。机器人谐波减速器项目 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人形机器人有望快速取得突破,核心部件机器人减速器将会大有市场。
  谐波减速器是机器人最关键的部件
  之一,目前高精度谐波减速器主要依赖进口。通过开发高精度谐波减速器,推进高端谐波减速器国产化。 已完成样机试制、性能测试和疲劳寿命测试等工作,正在开展客户对接工作并进一步丰富产品型号。 产品的传动精度、耐久性、噪音、寿命等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广泛应用于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 随着制造业的智能化升级,以及服务业的发展需求,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将迎来持续的快速增长。谐波减速器开发和制造门槛高,通过该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精密制造能力和智能制造水平,并打造新的业务增长点,推动公司持续发展。虚拟电厂云平台 构建虚拟电厂云平台,具备接入各类用户的条件,在整体运行优化策略指导下对用户进行负荷控制制定下发与执行。 已应用,并持续升级完善 通过先进信息通信技术和软件系统,实现分布式电源、储能系统、可控负荷、电动汽车等资源的聚合和协调优化,以作为一个特殊电厂参与电力市场和电网运行的电源协调管理系统。 推动公司虚拟电厂业务发展,扩大用户的接入规模,实现负荷资源整合并参与市场,一方面增加虚拟电厂业务收入,另一方面增加用户粘性,强化企业业务方向的合作基础。储能EMS系统升级 对自主研发的储能能源管理系统进行升级,扩大适用场景,一方面实现多场景的储能设备管理与监测,另一方面内置多类运行策略,实现本地策略的自动切换。 已应用,并持续升级完善 储能EMS系统的升级研发和量产,扩大EMS的应用场景,在公司自建储能电站中应用,通过内置的运行策略提高储能电站运营效益,并面向市场上推广应用。 一方面提高公司自建储能电站运营效益,另一方面扩大公司在储能EMS系统的市场规模,提高公司在储能电站建设与运营领域的市场竞争力。电力交易支持系统 通过信息化手段,利用市场仿真算法、人工智能算法、风险控制方法,实现对交易全过程的智能化辅助决策支持,全面支撑公司电力交易业务开展,进一步提高公司电力交易运营能力。 已应用,并持续升级完善 通过电力交易数据集成管理和算法智能辅助,实现边界预测、价格预测、交易管理、风险管理等,提高电力交易工作效率和效益。 大幅提高电力交易工作的效率和效益,提高公司在电力交易的市场规模和运营能力。适用 □不适用
  2024年度公司研发投入资本化的金额较上年同期增长235.16%,主要系报告期公司新增适用于资本化的研发项目投入所致。
  5、现金流
  (1)2024年度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下降110.23%,主要系报告期公司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和
  分配股利支付的现金同比增加较多所致。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本年度净利润存在重大差异的原因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五、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六、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营,新购买的生产设备在报告期投入生产,相关资产由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使得固定资产相应增加所致。营,新购买的生产设备在报告期投入生产,相关资产由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使得在建工程相应减少所致。使用权资产 38,697,893.79 0.36% 38,116,608.11 0.35% 0.01%短期借款 1,387,525,741.57 13.00% 1,325,481,823.29 12.32% 0.68%合同负债 65,122,027.13 0.61% 36,276,769.11 0.34% 0.27%的银行借款增加较多所致。租赁负债 37,344,044.49 0.35% 36,177,448.97 0.34% 0.01%资。支付。同时,公司收到的财务公司承兑汇票到期收款,从而减少了票据持有金额。值税进项税增加所致。银行承兑汇票减少所致。境外资产占比较高□适用 不适用
  2、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3、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项 目 期末账面余额
  七、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金融资产投资
  (1) 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 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八、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九、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浙江万里扬智驱科技有限公司 新设 主要为公司非公路传/驱动系统业务的运营公司。
  佛山万里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新设 筹建期,主要为万里扬能源公司在佛山市拟开展的独立储能电站的建设和运营的项目公司。江门万里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新设 筹建期,主要为万里扬能源公司在江门市拟开展的独立储能电站的建设和运营的项目公司。浙江万里扬国际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新设 主要为公司国际业务的运营公司。万宁万里扬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新设 筹建期,主要为万里扬能源公司在万宁市拟开展的独立储能电站的建设和运营的项目公司。浙江万里扬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注销 设立后未开展经营,无影响。主要控股参股公司情况说明公司控股子公司浙江万里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储能电站投资和运营、电力市场现货交易、电力安全仿真服务等业务,其中,万里扬能源公司在广东省肇庆市的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已于2023年12月正式投运,在浙江省义乌市的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已于2024年6月末正式投运,上述项目投入运营有效推动了万里扬能源公司2024年度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实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同时,万里扬能源公司后续新增的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项目以及其他新型储能相关业务,将有效推动万里扬能源公司的持续发展。
  十、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二、报告期内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
  适用 □不适用
  
  接待时间 接待地点 接待方式 接待对象类型 接待对象 谈论的主要内容及提供的资料 调研的基本情况索引
  2024年05月09日 网上业绩说明会 网络平台线上交流 机构 参与公司2023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
  十三、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
  □是 否
  公司是否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
  □是 否
  十四、“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是 否
  

转至万里扬(002434)行情首页

中财网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理财等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仅供用户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