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菲光(002456)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情况 |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二)报告期经营情况概述 2025年上半年,全球智能手机行业出货增长趋缓,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出现回落。与此同时,尽管国内汽车行业多项指标仍保持增长,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汽车制造业整体盈利能力承压。公司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各项变革措施和战略投入仍在有序推进。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8.37亿元,同比增长3.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9亿元,同比减少378.13%。2025年半年度业绩变动主要原因如下:1、报告期内,公司因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确认的股份支付费用同比增加,导致本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减少; 2、报告期内,公司增值税加计抵减损益同比减少;因联营企业经营亏损,公司投资收益同比减少,导致本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减少。 (三)行业发展概况 1、智能手机 2025年上半年,受关税波动等不确定因素影响,消费者在智能手机方面的支出趋于谨慎,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速放缓,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跌。据IDC机构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分别同比增长1.5%和1.0%,计算得2025上半年总出货量约为6亿部,同比增长1.28%;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3.3%,第二季度同比下跌4.0%,计算得2025年上半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1.4亿部,同比减少0.35%。 在存量竞争的背景下,头部智能手机厂商持续通过差异化创新撬动消费者换机需求。 其中,对智能手机消费者而言,相机规格的升级依然是重要的换机诱因,影像系统的持续升级仍是产品迭代的主战场。同时,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生物识别应用日渐广泛,目前各类生物识别技术中以3DSENSING和指纹识别技术最为普及。ToF人脸识别作为3DSENSING的主流方案之一,因其测量距离长、成本低、功耗不高等优势,已经被多个手机品牌使用。市场上的指纹识别技术主要分为电容式、光学式和超声波式三种。随着市场对高屏占比、薄机身的追求,传统电容式指纹识别将逐渐被光学式、超声波式屏下指纹识别替代,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正逐渐成为高端智能手机的首选方案。 公司自2012年进入光学影像系统和光学镜头领域,凭借光学创新优势和在消费电子领域积累的核心客户优势,以及丰富的技术积累、高自动化水平的产线和大规模量产能力,成为行业内的高像素摄像头模组和光学镜头的主流供应商。 公司大力发展指纹识别、3DToF等微电子核心业务。公司2015年正式量产出货指纹识别模组,2016年底开始,公司指纹识别模组单月出货量稳居全球前列。公司在光学屏下指纹识别模组和超声波屏下指纹识别模组均处于龙头地位,是目前屏下指纹识别模组的主要供应商。公司ToF前置人脸识别产品保持安卓阵营市场占有率领先地位。 2、智能汽车 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行业多项经济指标均呈现增长态势,新能源汽车延续快速增长趋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销量达到1,565.3万辆,同比增长11.4%。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含出口)达到693.7万辆,同比增长40.3%,渗透率达到44.3%。 尽管新车销量持续攀升,但在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行业竞争依然激烈,整体盈利水平持续承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1-6月,中国汽车制造业累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累计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6%。在汽车销量增长推动下,中国汽车制造业营收实现较快增长,但行业利润增速相对滞后,整体盈利能力有待进一步改善。 在盈利压力与技术变革并存的环境下,汽车产业加速向智能化方向演进。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不断推进,汽车功能正趋于集成化,电子电气架构由传统的分布式向域控制架构快速演进,形成动力域、底盘域、车身域、座舱域和自动驾驶域五个域,未来将进一步演进为“跨域融合”、“中心域控”的电子电气架构。 公司顺应行业“域集中”、“域融合”发展趋势,将公司智能汽车业务划分为驾驶域、车身域、座舱域三大板块,深度布局辅助驾驶、车身电子和智能座舱领域。公司以光学镜头、摄像头为基础,形成周视系统、自动泊车系统、集成以太网关的车身域控制器等系统级产品定制能力。凭借雄厚的研发实力、快速的开发周期、稳固的客户基础以及高品质、自动化的制程工艺,推动智能汽车相关营业收入实现快速增长。 驾驶域产品方面,公司全面布局车载摄像头、车载镜头等产品线,并综合先进传感器和域控制器推出环视系统、自动泊车系统解决方案,为实现智能汽车更高阶段的辅助驾驶提供助力。公司产品布局深远且矩阵丰富,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打造系统级解决方案。 车身电子方面,公司在硬件、软件方面沉淀深厚,技术优势明显,公司BCM/BGM车身域控产品技术积累丰富,产品融合多核MCU(微控制单元)、OTA(空中下载技术)、以太网网关、门模块等多种功能或模块,集成化程度高,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公司秉持开放共享的原则,为客户提供高标准的软件,同时自产硬件,从而产生成本优势,用高性价比产品吸引了广大客户群体。 智能座舱方面,公司深度布局舱内外光学传感器、仪表中控产品。公司驾驶员监测、乘客监测产品可针对人脸识别、疲劳监测等应用场景提供主动式服务,为客户提供座舱内全场景一站式视觉解决方案;公司整合车载摄像头、显示屏、系统控制器三大产品线优势,持续研发升级电子外后视镜产品,为客户提供功能安全的全栈式电子后视镜解决方案。 3、新领域 公司持续加强研发新领域相关产品,多方位布局手持智能影像设备、智能门锁、内窥镜、VR/AR等新领域光学光电业务。公司将借助高速增长的行业市场规模、良好的客户储备和先进的研发能力等核心优势,将新领域的收入占比明显提高,使新领域业务成为公司未来重要的增长贡献领域。 随着内容创作和社交分享需求的持续增长,手持智能影像设备因其轻便、多功能和优质成像等优势,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其在旅行、运动、Vlog等场景中的广泛应用,推动了消费市场的快速扩大。随着AI算法不断升级以及硬件防抖系统持续优化,产品在影像优化、目标锁定和拍摄稳定性方面的表现不断提升,为用户提供了更智能更流畅的使用体验,助力该领域持续释放增长潜力。 依托在技术研发、量产工艺、质量管理等方面的持续积累,以及多年来与客户建立的稳定合作基础,公司在手持智能影像设备摄像头领域的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赢得了头部厂商的高度认可,荣获客户颁发的“优秀供应商”奖项,充分体现了客户对公司产品技术、交付能力与服务水平的高度肯定。 作为提升生活品质与家庭安全的重要智能家居设备,智能门锁日益受到消费者关注。 随着消费者安全认知提升,智能门锁产品的刚性需求逐渐释放,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安全性与便捷性是智能门锁的两大核心优势,也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为提升这些核心性能,各品牌不断引入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推动产品在功能与用户体验上的持续进化,并成为差异化竞争的重要卖点。 公司凭借指纹识别、3DSENSING等核心技术,通过自研加策略合作的方式,整合集团自身优势产业链,赋能智能门锁整机业务。公司通过高质量的产品、定制化的服务和持续的技术支持,成功突破智能门锁行业头部客户。未来,公司门锁业务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和客户导向的发展策略,为更多客户提供安全、便捷的智能门锁解决方案。 在医疗和工业等专业应用场景中,光学镜头、摄像头是探测系统的重要组件之一。在医疗领域,诸如内窥镜等众多器械依赖高质量光学镜头实现精确成像,光学硬件直接关系到诊断准确性与手术安全性。工业领域中,工业内窥镜广泛应用于内部结构探查等环节,是提升质量控制和缺陷检测的关键技术之一。随着对高分辨率、微型化、智能化成像需求的增长,光学技术在上述领域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成为驱动相关产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支撑。 公司不断研发升级光学影像技术和3DSENSING模组,凭借着在光学光电领域的优势和对各类技术的研发突破,产品应用逐步拓展至智能工业、智慧医疗等高端领域,在内窥镜等产品上取得进展。 随着市场对VR/AR设备在经济性、舒适性和沉浸感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终端产品正逐步从PC连接式和一体机,向更轻量化的纯头显等形态演进,应用场景也由娱乐拓展至办公、教育、工程、医疗和军事等专业领域。然而,当前市场上的VR/AR产品在成熟度上还有较大提升空间,许多产品在用户体验、内容生态、技术稳定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来的行业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配套应用的丰富性、产品的性价比、以及头戴设备的舒适度等方面的技术进步。这些关键要素的突破,将成为VR/AR产业实现突破式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公司始终密切关注VR/AR行业的发展动向,对VR/AR领域进行了前瞻布局,覆盖光学镜头、影像模组和VR/AR光机等方面,形成了一站式光学解决方案能力。 (四)行业发展趋势 2025年上半年,在政策支持、AI技术持续推进及智能化转型不断深化的推动下,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消费电子产品和智能汽车等领域仍保持创新发展态势,积极探索新的增长空间。 1、智能手机 根据2025年IDC报告,2025年全球智能手机销量预测将由同比增长2.3%下调至0.6%。 从智能手机光学领域看,随着领先国产品牌重返高端市场,主流厂商正加大对高端影像系统的研发和投入,推动智能手机光学硬件配置持续升级。高像素、大像面CIS传感器、高镜片数镜头、玻塑混合镜头以及潜望式长焦摄像头模组等技术不断演进,有望带动高端镜头、摄像头产品单价提升。 面对行业变革趋势,公司将不断优化商业模式,积极改进产品结构,强化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增强业务盈利水平。公司将持续研发投入,提高技术创新附加值,大力发展高端镜头、高端摄像头模组等光学核心业务。稳扎稳打,逐步巩固和提升市场份额,保持全球光学光电领域龙头地位。 2、智能汽车 2025年,中国汽车行业的产销量有望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新能源渗透率提升、智能化与网联化持续深化、自主品牌崛起等趋势将成为行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2025年中国汽车总销量将超过3,290万辆,同比增长4.7%。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60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24.4%。 公司“驾驶域、车身域、座舱域”智能汽车业务规划和系统级产品定制能力深度贴合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将有效受益于行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把握市场趋势的同时,公司将持续梳理在手订单,聚焦优势业务,聚焦核心客户,集中优势资源打造明星产品,抢占行业领先地位,以实现业务的持续增长和盈利能力的提升。 3、新领域 2025年,各大消费电子终端厂商积极创新产品类型、拓展应用场景,结合AI技术的新型产品正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新动力。公司持续加强新型技术领域产品的开发,多方位布局手持智能影像设备、智能门锁、内窥镜、VR/AR等新领域光学光电业务。公司积极探索前瞻性技术领域,开发新的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争取中长期发展空间,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公司将借助高速增长的行业市场规模、良好的客户储备以及先进的研发能力等核心优势,显著提升新领域收入占比,使其成为公司未来重要的增长驱动力。 。 三、主营业务分析 概述 参见“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相关内容。 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没有发生重大变动。 营业收入构成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期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适用不适用 四、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不适用 亏损影响; 是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762,034.37 2.71% 否资产减值 -23,377,611.07 16.81% 主要系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否营业外收入 1,502,090.65 -1.08% 否金额 占利润总额比例 形成原因说明 是否具有可持续性营业外支出 2,728,148.26 -1.96% 否其他收益 90,527,727.75 -65.09% 主要系本期收到的政府补助及增值税加计抵减影响 政府补助不具有持续性,增值税加计抵减具有持续性资产处置收益 -2,583,641.95 1.86% 否信用减值损失 9,755,504.97 -7.01% 主要系应收及其他应收账款计提减值损失; 否 五、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非流动负债 长期借款 长期应付款 价值变动影响 交易性金融负 价值变动影响 一年内到期的 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 产减少 抵扣金额减少 本报告期末 上年末 比重增减 重大变动说明金额 占总资产比例 金额 占总资产比例负债 2、主要境外资产情况 □适用不适用 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不适用 4、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 62,515,833.36 用于质押贷款 合计 4,871,808,772.91 六、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 4、金融资产投资 (1)证券投资情况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 (2)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不适用 1)报告期内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 □体原则,以及与上一报告期相比是否发生重大变 公司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将远期外汇投资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负债,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交割时确认投资收益或损失。上述适用会计政策及核算原则与上一报告期相比未发生重大变化。化的说明报告期实际损益情况的说明 报告期实际交割远期结售汇和外汇期权业务发生亏损181.04万元。套期保值效果的说明 公司开展远期外汇交易业务,有效降低汇兑波动风险,锁定未来时点的交易成本,实现以规避风险为目的的资产保值。衍生品投资资金来源 自有资金报告期衍生品持仓的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说明(包括但不限于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 (一)开展外汇衍生品交易的风险分析公司开展外汇衍生品交易遵循锁定汇率、利率风险原则,不做投机性、套利性的交易操作,但外汇衍生品交易操作仍存在一定的风险: 1、市场风险:外汇衍生品交易合约汇率、利率与到期日实际汇率、利率的差异将产生交易损益;在外汇衍生品的存续期内,每一会计期间将产生重估损益,至到期日重估损益的累计值等于交易损益。 2、流动性风险:外汇衍生品以公司外汇资产、负债为依据,与实际外汇收支相匹配,以保证在交割时有足额资金供结算,或选择净额交割衍生品,以减少到期日资金需求。 3、履约风险:公司开展外汇衍生品交易的对象均为信用良好且已与公司建立长期业务往来的银行,履 约风险低。 4、客户违约风险:客户应收账款发生逾期,货款无法在预测的回收期内收回,会造成延期交割导致公司损失。 5、其它风险:在开展交易时,如操作人员未按规定程序进行外汇衍生品交易操作或未能充分理解衍生 品信息,将带来操作风险;如交易合同条款不明确,将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 (二)对外汇衍生品交易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 1、公司开展的外汇衍生品交易以锁定成本、规避和防范汇率、利率风险为目的,禁止任何风险投机行 为。 2、公司已制定《欧菲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外汇衍生品交易业务管理制度》并严格遵循此制度执行,对 外汇衍生品交易业务的操作原则、审批权限、管理及内部操作流程、信息隔离措施、内部风险报告制度及风险处理程序、信息披露等作了明确规定,控制交易风险;并由经验丰富、分工明确的专门人员进行。 3、公司将审慎审查与银行签订的合约条款,严格执行风险管理制度,加强对银行账户和资金的管理,以防范法律风险。 4、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开展衍生品业务前,由公司资金部评估衍生品的业务风险,分析该业务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并提交公司衍生品交易领导审批。涉及衍生品交易的相关工作部门配备了交易决策、业务操作、风险控制等专业人员,相关人员已充分理解衍生品交易的特点和潜在风险,严格执行衍生品交易的业务操作和风险管理制度。当市场发生重大变化时及时上报风险评估变化情况并提出可行的应急止损措施。 5、为防止远期结汇延期交割,公司高度重视应收账款的管理,制定安全管理措施,避免出现应收账款逾期现象。 6、公司审计部对外汇衍生品交易的决策、管理、执行等工作的合规性进行监督检查。 已投资衍生品报 告期内市场价格 或产品公允价值 变动的情况,对衍生品公允价值的分析应披露具体使用的方法及相关假设与参数的设定 采用公司开展远期外汇业务交易对手银行提供的远期汇率报价,测算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涉诉情况(如适用) 不适用衍生品投资审批董事会公告披露日期(如有)2024年08月07日衍生品投资审批股东会公告披露2024年08月23日日期(如有)2)报告期内以投机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适用不适用公司报告期不存在以投机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不适用 (1)募集资金总体使用情况 适用□不适用 (1) 本期 已使 用募 集资 金总 额 已累计 使用募 集资金 总额 (2) 报告期 末募集 资金使 用比例 (3)= (2)/ (1) 报告期内 变更用途 的募集资 金总额 累计变更 用途的募 集资金总 额 累计变 更用途 的募集 资金总 额比例 尚未使用募 集资金总额 尚未使 用募集 资金用 途及去 向 闲置 两年 以上 募集 资金 金额 2021年 向特定 对象发 行股票2021年 09月29 日 353,000 351,458.7 0 200,000 56.91% 55,375.68 55,375.68 15.76% 156,017.28 存放于募集资金专户和暂时补充流动资金 0合计 -- -- 353,000 351,458.7 0 200,000 56.91% 55,375.68 55,375.68 15.76% 156,017.28 -- 0募集资金总体使用情况说明 1、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2025年1-6月,公司实际投入相关项目的募集资金款项共计人民币0元。 2、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先期投入及置换情况2025年1-6月,公司不存在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已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自筹资金的情况。 3、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情况 (1)公司于2023年2月20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临时)会议、第五届监事会第十次(临时)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 《关于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同意公司在确保不影响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正常进行的前提下,使用不超过65,000万元的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该资金仅限使用于与公司主营业务相关的生产经营,补充流动资金的期限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不超过12个月,到期前归还至募集资金专户。截至2023年7月28日,公司已将上述用于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募集资金全部提前归还至募集资金专项账户,使用期限未超过十二个月。 (2)公司于2023年7月28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临时)会议、第五届监事会第十五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了 《关于使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同意公司在确保不影响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正常进行的前提下,使用不超过150,000万元的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该资金仅限使用于与公司主营业务相关的生产经营,补充流动资金的期限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不超过12个月,到期前将归还至募集资金专户。截至2024年7月23日,公司已将上述用于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募集资金全部提前归还至募集资金专项账户,使用期限未超过十二个月。 (3)公司于2024年7月24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三十次(临时)会议、第五届监事会第二十五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了 《关于使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同意公司在确保不影响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正常进行的前提下,使用不超过155,000万元的闲置募集资金(包括募集资金、累计收到的理财收益、银行存款利息扣除银行手续费的净额等)暂时补充流动资金。该资金仅限使用于与公司主营业务相关的生产经营,补充流动资金的期限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不超过12个月,到期前将归还至募集资金专户。截至2025年6月26日,公司已将上述用于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募集资金全部提前归还至募集资金专项账户,使用期限未超过十二个月。 (4)公司于2025年6月27日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八次(临时)会议、第六届监事会第七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 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同意公司在确保不影响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正常进行的前提下,使用不超过125,000万元的闲置募集资金(包括募集资金、累计收到的理财收益、银行存款利息扣除银行手续费的净额等)暂时补充流动资金。该资金仅限使用于与公司主营业务相关的生产经营,补充流动资金的期限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不超过12个月,到期前将归还至募集资金专户。 4、对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投资相关产品情况2025年1-6月,公司不存在对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和投资相关产品事项。 5、节余募集资金使用情况2025年1-6月,公司不存在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节余资金用于其他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或非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情况。 6、超募资金使用情况 不适用,不存在超募资金。 7、募集资金使用的其他情况2025年1-6月,公司不存在募集资金使用的其他情况。(2)募集资金承诺项目情况 适用□不适用到预计效益”选择 受上下游行业周期性变化及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的持续影响,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以下简称“募投项目”)“高像素光学镜头建设项目”及“合肥晶超光学科技有限公司光学镜片与镜头产线项目”募集资金尚未开始投入使用,实施进度与原计划相比有所滞后,均尚未开始投资建设。 公司分别于2022年8月26日、2022年9月16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2022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重新论证并延期的议案》,在募投项目投资用途及投资规模不发生变更融资项目名称 证券上市日期 承诺投资项目和超募资金投向 项目性质 是否已变更项目(含部分变更) 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 调整后投资总额(1) 本报告期投入金额 截至期末累计投入金额(2) 截至期末投资进度(3)=(2)/(1) 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 本报告期实现的效益 截止报告期末累计实现的效益 是否达到预计效益 项目可行性是否发生重大变化“不适用”的原因) 的情况下,公司根据目前募投项目的实施进度,结合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公司实际情况,经过谨慎研究,决定对“高像素光学镜头建设项目”及“合肥晶超光学科技有限公司光学镜片与镜头产线项目”重新论证并进行延期调整。详细内容请参见公司在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上披露的《关于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重新论证并延期的公告》(公告编号:2022-051)。 公司分别于2023年12月11日、2023年12月28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三次(临时)会议、2023年第八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重新论证并延期的议案》,在募投项目投资用途及投资规模不发生变更的情况下,根据目前募投项目的实施进度,结合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公司实际情况,公司对“高像素光学镜头建设项目”及“合肥晶超光学科技有限公司光学镜片与镜头产线项目”重新论证,并审慎决定对“高像素光学镜头建设项目”进行延期调整。详细内容请参见公司在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上披露的《关于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重新论证并延期的公告》(公告编号:2023-117)。项目可行性发生说明 项目可行性未发生重大变化。超募资金的金额、用途及使用进展情况 不适用存在擅自变更募集资金用途、违规占用募集资金的情形 不适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地点变更情况 不适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方式调整情况 适用报告期内发生 1、公司分别于2021年12月20日、2022年1月7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二次(临时)会议、2022年第一次临 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变更部分募集资金用途暨向全资子公司增资以实施新增募投项目的议案》,公司拟变更部分募集资金用途,将“高像素光学镜头建设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调减20,000万元;用于新增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合肥晶超光学科技有限公司光学镜片与镜头产线项目”。详细内容请参见公司在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上披露的《关于变更部分募集资金用途暨向全资子公司增资以实施新增募投项目的公告》(公告编号:2021-138)。 2、公司分别于2025年6月27日、2025年7月14日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八次(临时)会议、2025年第二次临 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变更部分募集资金用途并新增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议案》,公司拟变更部分募集资金用途,将原募投项目“合肥晶超光学科技有限公司光学镜片与镜头产线项目”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金额20,000万元、“高像素光学镜头建设项目”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金额35,375.68万元,用于实施公司新增募投项目“高精度光学镜头产线升级扩建项目”。详细内容请参见公司在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上披露的《关于变更部分募集资金用途并新增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公告》(公告编号:2025-057)。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先期投入及置换情况 不适用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情况 适用公司于2023年2月20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临时)会议、第五届监事会第十次(临时)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同意公司在确保不影响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正常进行的前提下,使用不超过65,000万元的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该资金仅限使用于与公司主营业务相关的生产经营,补充流动资金的期限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不超过12个月,到期前归还至募集资金专户。截至2023年7月28日,公司已将上述用于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募集资金全部提前归还至募集资金专项账户,使用期限未超过十二个月。 公司于2023年7月28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临时)会议、第五届监事会第十五次(临时)会议,审 融资项目名称 证券上市日期 承诺投资项目和超募资金投向 项目性质 是否已变更项目(含部分变更) 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 调整后投资总额(1) 本报告期投入金额 截至期末累计投入金额(2) 截至期末投资进度(3)=(2)/(1) 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 本报告期实现的效益 截止报告期末累计实现的效益 是否达到预计效益 项目可行性是否发生重大变化议通过了《关于使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同意公司在确保不影响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正常进行的前提下,使用不超过150,000万元的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该资金仅限使用于与公司主营业务相关的生产经营,补充流动资金的期限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不超过12个月,到期前将归还至募集资金专户。截至2024年7月23日,公司已将上述用于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募集资金全部提前归还至募集资金专项账户,使用期限未超过十二个月。 公司于2024年7月24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三十次(临时)会议、第五届监事会第二十五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同意公司在确保不影响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正常进行的前提下,使用不超过155,000万元的闲置募集资金(包括募集资金、累计收到的理财收益、银行存款利息扣除银行手续费的净额等)暂时补充流动资金。该资金仅限使用于与公司主营业务相关的生产经营,补充流动资金的期限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不超过12个月,到期前将归还至募集资金专户。截至2025年6月26日,公司已将上述用于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募集资金全部提前归还至募集资金专项账户,使用期限未超过十二个月。 公司于2025年6月27日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八次(临时)会议、第六届监事会第七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同意公司在确保不影响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正常进行的前提下,使用不超过125,000万元的闲置募集资金(包括募集资金、累计收到的理财收益、银行存款利息扣除银行手续费的净额等)暂时补充流动资金。该资金仅限使用于与公司主营业务相关的生产经营,补充流动资金的期限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不超过12个月,到期前将归还至募集资金专户。项目实施出现募集资金结余的金额及原因 不适用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用途及去向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金额为125,000万元,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存放于募集资金专户,用于募投项目使用。募集资金使用及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或其他情况 无 (3)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适用□不适用 (2) 截至期 末投资 进度 (3)=(2)/( 1) 项目达到 预定可使 用状态日 期 本报告 期实现 的效益 是否达到 预计效益 变更后的 项目可行 性是否发 生重大变 化 2020年非 公开发行 A股股票 向特定 对象发 行股票 高像素光学 镜头建设项 目 高像素光 学镜头建 公开发行 A股股票 向特定 对象发 行股票 合肥晶超光 学科技有限 公司光学镜 片与镜头产 线项目 合肥晶超 光学科技 有限公司 光学镜片 与镜头产 公开发行 A股股票 向特定 对象发 行股票 高精度光学 镜头产线升 级扩建项目 高像素光 学镜头建 设项目、合肥晶超融资项目名称 募集方式 变更后的项目 对应的原承诺项目 变更后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总额(1) 本报告期实际投入金额 截至期末实际累计投入金额 (2) 截至期 末投资 进度 (3)=(2)/( 1) 项目达到 预定可使 用状态日 期 本报告 期实现 的效益 是否达到 预计效益 变更后的 项目可行 性是否发 生重大变 化 有限公司 光学镜片 与镜头产 线项目 情况说明(分具体项目) 1、为贯彻执行公司《未来五年(2021-2025年)战略规划》,满足公司战略发展规划的要求,提升募集资金使用效率,经公司管理层审慎研究讨论,公司拟变更部分募集资金用途,将“高像素光学镜头建设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调减20,000万元;用于新增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合肥晶超光学科技有限公司光学镜片与镜头产线项目”,从事智能汽车、VR/AR、工业、医疗、运动相机等领域相关产品的光学镜片和镜头业务。本次拟变更原募投项目募集资金金额为20,000万元,变更涉及的资金总额占公司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的5.69%。 公司分别于2021年12月20日、2022年1月7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二次(临时)会议、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变更部分募集资金用途暨向全资子公司增资以实施新增募投项目的议案》。详细内容请参见公司在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上披露的《关于变更部分募集资金用途暨向全资子公司增资以实施新增募投项目的公告》(公告编号:2021-138)。 2、为贯彻执行公司《未来五年(2021-2025年)战略规划》,根据公司战略布局及未来的经 营发展规划,并结合公司原募投项目的建设进展情况及进度,提升募集资金使用效率,经公司管理层审慎研究讨论,公司拟变更部分募集资金用途,将原募投项目“合肥晶超光学科技有限公司光学镜片与镜头产线项目”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金额20,000万元、“高像素光学镜头建设项目”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金额35,375.68万元,用于实施公司新增募投项目“高精度光学镜头产线升级扩建项目”,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打造智能化、自动化的光学镜头生产线,提升公司光学镜头产品生产能力。本次拟变更原募投项目募集资金金额为55,375.68万元,变更涉及的资金总额占公司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的15.76%。 公司分别于2025年6月27日、2025年7月14日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八次(临时)会议、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变更部分募集资金用途并新增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议案》。详细内容请参见公司在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上披露的《关于变更部分募集资金用途并新增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公告》(公告编号:2025-057)。未达到计划进度或预计收益的情况和原因(分具体项目) 受上下游行业周期性变化及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的持续影响,募投项目“高像素光学镜头建设项目”及“合肥晶超光学科技有限公司光学镜片与镜头产线项目”募集资金尚未开始投入使用,实施进度与原计划相比有所滞后,均尚未开始投资建设。 公司分别于2022年8月26日、2022年9月16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2022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重新论证并延期的议案》,在募投项目投资用途及投资规模不发生变更的情况下,公司根据目前募投项目的实施进度,结合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公司实际情况,经过谨慎研究,决定对“高像素光学镜头建设项目”及“合肥晶超光学科技有限公司光学镜片与镜头产线项目”重新论证并进行延期调整。 详细内容请参见公司在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上披露的《关于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重新论证并延期的公告》(公告编号:2022-051)。 公司分别于2023年12月11日、2023年12月28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三次(临时)会议、2023年第八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重新论证并延期的议案》,在募投项目投资用途及投资规模不发生变更的情况下,根据目前募投项目的实施进度,结合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公司实际情况,公司对“高像素光学镜头建设项目”及“合肥晶超光学科技有限公司光学镜片与镜头产线项目”重新论证,并审慎决定对“高像素光学镜头建设项目”进行延期调整。详细内容请参见公司在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上披露的《关于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重新论证并延期的公告》(公告编号:2023-117)。变更后的项目可行性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说明 不适用 七、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不适用 八、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 贸易;经营进出口业务。 11,000.00 26,986.62 -6,589.83 212,176.83 -2,905.75 -2,905.82 南昌欧菲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子公司 研发生产经营光电器件、光学零件及系统设备;光学玻璃、新型电子元器件、光电子元器件、新型显示器件及其关键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 229,977.00 493,732.68 108,449.91 430,736.42 6,453.38 6,535.76江西展耀微电子有限公司 子公司 新型电子元器件、光电子元器件、新型显示器件及其关键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 78,000.00 109,000.58 -108,598.95 163.49 -1,087.95 -1,086.82欧菲微电子(南昌)有限公司 子公司 新型电子元器件、光电子元器件、新型显示器件、生物识别技术及关键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自营或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 251,275.68 532,287.89 306,599.18 152,689.65 8,073.57 11,672.54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子公司 新型电子元器件、光电子元器件、新型显示器件及其关键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纳米材料研发、销售服务及相关设备的研究技术服务;电子产品、机电产品、通信设备、计算机软硬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并提供相关的系统集成、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技术培训;车联网技术研发及技术服务;汽车电子产品设计、制造、销售。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 70,000.00 184,116.36 -19,510.27 447,335.92 -2,383.72 -2,501.15南昌欧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子公司 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智能家庭消费设备制造,智能家庭消费设备销售,智能车载设备制造,智能车载设备销售,电子专用材料研发,电子专用材料制造,光通信设备销售,5G通信技术服务,电子元器件制造,电子元器件与机电组件设备制造,光电子器件制造,五金产品制造,信息系统集成服务,智能控制系统集成,信息安全设备制造,信息安全设备销售,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 5,000.00 23,198.05 -5,100.98 21,436.27 1,984.96 1,984.96安徽欧菲智能车联科技有限 子公司 电子元器件制造;显示器件制造;光电子器件制造; 电子专用材料制造;其他电子器件制造;集成电路制 97,000.215 310,001.21 171,316.24 78,643.38 -4,207.63 -4,207.63 公司名称 公司类型 主要业务 注册资本 总资产 净资产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净利润公司 造;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智能家庭消费设备制造; 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音响设备制造;智能车载设备制造;虚拟现实设备制造;服务消费机器人制造;智能车载设备销售;光学玻璃制造;光学仪器制造;光学仪器销售;功能玻璃和新型光学材料销售;光学玻璃销售;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销售;照相机及器材制造;照相机及器材销售。上海华东汽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子公司 汽车电子产品、机电一体化产品、计算机、软件及辅助设备的生产、销售,从事汽车电子产品、机电一体化产品、计算机软硬件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从事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汽车零部件的销售。 19,030.00 25,812.25 16,611.42 20,792.75 998.55 998.55上海欧菲智能车联科技有限公司 子公司 从事电子产品、机电设备、通信设备、计算机软硬件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电子产品、机电设备、通信设备、计算机、软件及辅助设备的销售,汽车电子行业的投资,从事货物进出口及技术进出口业务。 200,100.00 112,432.29 -1,018.79 70,568.41 -5,502.36 -5,505.00江西欧菲光学有限公司 子公司 生产、研发、销售光学镜头及其配件;自营或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 100,000.00 149,031.19 74,025.95 52,403.77 2,631.44 3,211.77江西晶浩光学有限公司 子公司 研发生产经营光电器件、光学零件及系统设备;光学玻璃、新型电子元器件、光电子元器件、新型显示器件及其关键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 100,147.00 380,343.69 -1,986.78 360,446.78 -5,211.05 -5,259.51江西欧菲炬能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子公司 电子产品、通讯设备(不含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计算机软硬件、无线模组及终端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物联网模组贸易;计算机系统集成;停车场服务;停车场运营、维护、投资及管理经营;停车场智能系统的销售、安装;停车场设备的销售。 10,000.00 25,096.29 -226.54 30,455.18 1,780.19 1,803.93安徽精卓光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参股公司 新型电子元器件、光电子元器件、新型显示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 341,785.95 272,057.67 84,455.05 90,568.49 -13,914.06 -14,326.50 九、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不适用 十一、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 是□否 公司是否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 □是否 2025年3月31日,公司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制定〈市值管理制度〉的议案》,为加强公司市值管理工作,提升公司发展质量,推动公司投资价值提升,增强投资者回报,公司根据《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等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了《欧菲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市值管理制度》,明确了市值管理的机构与职责、主要方式、监测预警机制及应对措施、禁止行为等内容。 “ ” 十二、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 □是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