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证券(002500)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情况 |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三、主营业务分析 (一)概述 报告期内,公司制定服务“五篇大文章”三年行动方案,细化 58个专项工作,聚焦关键领域、重点项目,持续推动落地实施。公司聚焦零售、企业和机构三大客群,对标高效服务、精准服务、协同服务、全面服务的目标要求,持续优化完善管理决策体制机制,全面升级客户综合服务体系。聚焦服务实体经济和财富管理转型,持续优化不同岗位和部门的员工交流互动机制,培养具备跨部门、跨业务的综合型员工队伍。持续强化成本管理,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压降费用支出。聚焦重点项目、重点环节,优化部署、落实、反馈、提升全过程闭环管理机制,持续推动差异化高质量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加快推进业务转型,财富管理业务持续深化买方投顾转型,精细化客户服务,深挖存量资产潜力。权益投资紧抓市场机遇,加大投资布局和股权投资存量项目退出力度。FICC业务坚持多资产、多策略、全天候展业方向,及时调整投资结构,积极拓展投资渠道,有效应对债市波动。企业金融业务积极适应监管形势变化,克服 IPO放缓的影响,大力拓展财务顾问、债券融资业务。资产管理业务持续优化管理决策机制,加快完善产品布局,拓展销售渠道,管理规模有了明显提升。国际业务紧盯政策与市场机遇,发挥母子公司一体化战略协同合力,全面推进跨境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强化 IT基础设施建设,在确保系统安全稳定性基础上,加快财富管理、FICC、资产管理等重点业务的数字化赋能。精细化风险管理,有序推进 AI与风险管理的融合,加强日常监督,以“重点业务、重点人员”为抓手,强化决策、子公司、新展业业务管理和重点业务风险防控,各项业务运行平稳,以净资本和流动性为核心的各项风险控制指标持续符合监管要求,风险整体可控。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6.41亿元,同比增长17.2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4亿元,同比增长64.47%,每股收益 0.15元。截至期末,公司总资产规模 781.29亿元,同比下降3.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182.95亿元,同比增长1.81%。分业务板块情况如下: 1、财富管理业务板块 (1)市场环境 上半年,资本市场投资端改革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A股主要指数全线上涨,日均成交额大幅度增长。低利率环境下,财富管理需求持续攀升,证券行业财富管理业务转型迎来新机遇。证券公司聚焦资产配置能力,强化科技赋能,精细化客户服务,加快转型步伐,持续满足客户多元化财富管理需求。 (2)经营举措及业绩 报告期内,公司财富管理业务把握市场持续活跃时机,聚焦“有质量的新增、有效益的资产”,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加强核心能力建设,全面推进产品化、机构化、数字化业务转型,持续提升资产配置能力和客户服务水平。 一是多渠道开发客户资源,有效客户数及新开有效户率大幅提升。二是着力资产配置能力与买方投顾服务能力建设,完善产品组合策略,推出“公募 100”产品池,以组合配置为抓手提升投资顾问能力。报告期内,公司基金投顾规模较上年末增长48.5%,股票投顾实现量化跟踪评价。三是挖掘存量资产潜力,借助智能化多场景策略实现零售客户、机构客户全覆盖。四是加强平台智能化建设,汇通启富 APP建立并完善会员分级服务体系,企微平台持续赋能员工,探索 AI大模型在员工端的效率工具接入,全面提升展业效能。 (3)2025年下半年展望 下半年,公司财富管理业务将立足有质量的增长,进一步优化机制体制,提升核心能力,夯实基础管理,加快推进业务转型。坚守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持续深化买方投顾能力建设,优化客户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客户的精细化运营能力。同时,持续推进数字化赋能,完善智能化客户服务生态,稳步推进财富管理业务高质量转型发展。 2、企业金融业务板块 (1)市场环境 报告期内,A股股权融资业务呈现回暖态势,债券融资保持平稳。据 Wind数据,全市场 A股 IPO募集资金380.02亿元,同比增长25.42%;剔除国有大型银行定增项目,A股股权再融资募集资金1,985.84亿元,同比增长87.03%。信用类债券发行规模合计 6.83万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19%;ABS市场新增发行规模9,749亿元,同比增加27%。 (2)经营举措及业绩 报告期内,公司企业金融业务积极应对政策形势变化,大力拓展债券、财务顾问等业务。聚焦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服务新质生产力,强化功能性作用发挥,持续提升全链条全生命周期一体化综合金融服务效能。完成A股再融资项目2单、境内债券项目47单(含3单银行间债券)、ABS项目6单、新三板挂牌项目1单、新三板定增项目3单、财务顾问项目55单。大力拓展科创债业务,承销7只交易所科创债,承销金额排名第 20。加快推进银行间市场科创债业务,并完成首单银行间科创债发行。深耕山西,公司债承销金额排名券商第 1,助力 65家中小企业挂牌山西股权交易中心专精特新专板,山西首单基础设施公募 REITs项目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核。聚焦国资国企,强化市值管理及多样化的财务顾问服务。持续布局长三角、珠三角、西南、河南、山东等重点区域,项目储备数量及业务收入均有增长。据Wind数据,截至6月末,中德证券的股权承销金额排名第23,同比上升5个位次;股权承销家数排名第21,同比下降1个位次;全部债券承销金额排名第26,同比上升3名;公司债券承销金额排名第35,同比上升5名;政府债承销金额排名第12,同比上升1名。 (3)2025年下半年展望 下半年,公司企业金融业务将继续聚焦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全面升级战略客户服务能力。持续推进债券项目发行,夯实项目储备,拓展交易所及银行间科创债、低碳转型挂钩债、乡村振兴债等债券品种。加强上市公司服务,推动再融资、资产重组、市值管理等业务。持续推动 IPO、新三板挂牌、ABS等项目进度,增加项目储备。加快推动公募REITs项目申报工作。加强核心能力建设,加大业务协同力度,持续提质增效。全面推动“投资+投行”业务联动,夯实投行业务区域化、一体化基础,加快投行业务行业化、资本化进程。 3、资产管理业务板块 (1)市场环境 上半年,监管政策持续推进资产管理业务净值化转型,行业全面开启净值化时代,行业内部竞争加剧,资产管理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主动管理能力成为立身之本。同时,资产管理业务面临产品结构与运营模式调整的挑战,对投资研究能力、产品创新能力、风险控制能力等均提出更高的要求。 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截至2025年 6月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管产品规模合计12.09万亿元(不含社保基金、企业年金)。其中,以主动管理为代表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规模约 6.11万亿元,较2024年年末增长3.72%;单一资产管理计划 5.98万亿,较2024年年末下降4.91%。 (2)经营举措及业绩 报告期内,山证资管持续优化完善差异化高质量发展路径,加快多资产、多策略、多工具布局,持续构建覆盖固定收益、绝对收益、多资产多策略、权益及国际的立体化资管服务体系。同时,调整优化组织架构,提升投研能力,丰富产品序列,优化销售体系,推动资产管理业务差异化高质量发展。截至报告期末,山证资管受托管理合计总规模 601.99亿元(含公募基金及 ABS)。其中,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规模 185.79亿元,单一资产管理计划规模 82.55亿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产品规模 58.87亿元,公募基金管理规模 274.77亿元。 (3)2025年下半年展望 下半年,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将坚持以固定收益为基础,以公募绝对收益和资管多资产多策略为重点突破,以权益和国际化业务为两翼,充分细化投资者的需求颗粒度,积极寻找满足客户需求的优质策略,应对市场波动,满足投资者理财需求升级。除传统固收类产品外,山证资管将继续在多资产多策略产品领域进行战略性布局和耕耘,形成对底层基础产品的全覆盖。 4、FICC业务板块 (1)市场环境 上半年,美国降息周期开启,中美谈判边际修复不改长期竞争格局,全球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加大,在复杂内外部环境下,债券市场波动加大。伴随利率下行周期,资产收益率中枢有所下行。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大宗商品定价体系不稳定因素增多,价格波动加大。 (2)经营举措及业绩 报告期内,公司 FICC业务及时调整投资结构、拓展投资渠道,积极应对债券市场波动,有效控制了业绩回撤,收益率大幅跑赢市场指数。同时,公司以固收业务为根基,坚持境内外多资产布局,根据场内场外市场情况,主观和量化相结合,构建拓展产品创新体系,挖掘投资机会。同时,以数字化做市服务平台“山证报价板”与 FICC债券交易机器人“AI 数字助理”为抓手,持续健全以固定收益大数据系统为数据底座的数字化业务体系,强化科技赋能。报告期内,山证报价板合作机构达 1,600家,同比增长32%;累计交易额 5,429.8亿元,同比增长605%。FICC债券机器人智能询价上线并运行,实现智能询价零的突破,交易询价实现秒级响应。数字化业务体系已成为 FICC业务增长的重要引擎,有力的支持了业务发展。 公司荣获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2024年度“自营结算 100 强”及“债券业务锐意进取机构”奖。 商品投资业务优化内部组合构架,搭建商品投资的 MOM团队和复合策略团队,加强智能中台赋能和投研能力整合,推进内部投研流程化、数字化建设,持续推进多策略迭代和优化。 报告期内,子公司格林大华坚持母子公司垂直一体化战略,优化完善管理机制,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业务实现突破,提升经纪业务服务质量,重点推进 IB业务和“保险+期货”业务,承办的“新疆兵团一师阿拉尔红枣”项目荣获郑州商品交易所2024年度“保险+期货”优秀项目奖、最佳赔付奖、最佳宣传奖。 (3)2025年下半年展望 下半年,公司 FICC业务将稳固优势,深化改革,持续优化组织架构和业务布局,加强专业化建设和业务协同,为业务拓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公司将拓展多资产布局,丰富投资策略,强化对市场波动的应对能力。拓宽业务品种,持续推进数字化业务转型,提升业务整体竞争力。 5、权益业务板块 (1)市场环境 上半年,政策利好持续释放、耐心资本加速扩容、长线资金踊跃入场、国资容错机制不断深化,多重力量共同夯实了股权投资的发展根基,呈现一定程度的修复向好态势。根据清科研究数据,上半年,国内一级股权投资(含早期/VC/PE)合计募资金额 7,283亿元,同比增长12%。受公募降佣、技术升级等多重因素影响,研究业务盈利模式和生态也正经历深刻变化,证券公司更加积极探索卖方研究、产业研究、对内协同、海外市场与科技赋能的转型路径。 (2)经营举措及业绩 报告期内,公司权益投资业务紧抓股票市场机遇,坚持非方向投资布局,加大股权投资存量项目退出力度。股权投资业务聚焦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围绕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深入挖掘优质项目,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子公司山证投资经遴选成为山西天使母基金管理人,成功设立晋创天使子基金,聚焦山西省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制造等战略新兴领域,大力扶持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创新型企业。子公司山证创新聚焦硬科技类战略性新兴产业赛道,持续发力。持续夯实项目的投前投后跟踪管理,守牢风险底线,确保业务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报告期内,研究业务聚焦卖方研究、产业研究、对内服务,持续提升影响力。卖方研究建立机构客户统一服务机制,实现重点公募基金客户突破。产业研究聚焦区域重点行业和公司,积极申报省级研究课题,打造山证智库品牌。持续提升研究定价能力,赋能财富管理、投资银行、资产管理、投资业务等业务。 (3)2025年下半年展望 下半年,权益投资业务将持续聚焦赛道,加快优质资产布局进程,扩大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规模,深化业务协同,加强投后管理,推动“募、投、管、退”良性循环。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聚焦重点领域新质生产力,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业务将加强研究协同,提升研究合力,整合研究资源,提升机构客户服务水平。 6、国际业务 (1)市场环境 上半年,恒生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分别上涨了 20%、19.05%和 18.68%,香港IPO市场表现极为强劲,募资规模 1,070亿港元,同比增长700%,A+H上市模式的普及,新经济企业的集中上市,以及内地资金的涌入大幅提高了香港市场的流动性和交易量。香港债券市场中资离岸债领涨,主权债与城投债扩容显著,中资离岸债券总发行规模约 1,166亿美元,同比增长25%。 (2)经营举措及业绩 报告期内,公司紧盯跨境业务政策与市场机遇,发挥母子公司一体化战略协同合力,国际业务盈利 本报告期 上年同期 同比增减 变动原因营业总收入 1,640,964,060 1,399,849,660 17.22% 报告期内投资收益增加营业总支出 1,026,089,312 995,900,144 3.03% 报告期内业务及管理费同比增长,其他业务成本同比减少共同影响。所得税费用 102,330,927 102,755,815 -0.41% 当期所得税费用同比增长,递延所得税费用同比减少共同影响。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469,981,896 2,580,313,753 -118.21% 报告期内交易性金融负债、拆入资金规模减少导致现金净流出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8,023,087 434,401,489 -106.45% 上年同期定期存款规模较大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443,620,420 -1,487,227,417 不适用 报告期内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规模较上年同期减少导致现金流出减少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945,134,417 1,530,095,309 -161.77% -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没有发生重大变动。 (三)营业总收入构成 相关数据同比发生变动 30%以上的原因见本节“五、5、比较式财务报表中变动幅度超过 30%以上项目的情况”。 (四)营业支出构成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支出为 102,608.93万元,同比增长3.03%。其中,其他业务成本同比减少10,778.33万元,同比下降98.52%,主要为子公司仓单业务规模减少所致。税金及附加同比增加 330.14万元,同比增加 35.51%;业务及管理费同比增加 13,568.35万元,同比增加 15.43%;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减少 247.66万元,主要是股票质押业务规模减少。 (五)费用 (六)现金流 相关数据同比发生变动 30%以上的原因详见本节“五、5、比较式财务报表中变动幅度超过 30%以上项目的情况”。 业务类别 营业总收入 营业总支出 营业利润率 营业总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减 营业总支出比上年同期增减 营业利润率比上年同期增减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期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 (八)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 1、营业总收入地区分部情况 四川省 2 4,144,014 2 2,706,966 53.09% 湖南省 - 3,071,426 - 2,313,790 32.74%湖北省 1 509,639 1 233,709 118.07%黑龙江省 1 247,076 1 216,463 14.14%海南省 1 191,795 1 163,179 17.54%云南省 1 326,515 1 302,659 7.88%内蒙古 1 1,124,880 1 704,773 59.61%江西省 1 225,214 1 134,181 67.84%宁夏 1 65,801 1 506,373 -87.01%贵州省 1 191,509 1 58,580 226.92%安徽省 1 138,513 1 38,722 257.71%总部及子公司 - 1,181,971,842 - 1,064,313,041 11.05%合计 97 1,640,964,060 101 1,399,849,660 17.22% 2、营业利润地区分部情况 四川省 2 345,486 2 -595,606 不适用 湖南省 - 1,044,760 - 669,684 56.01%湖北省 1 -444,623 1 -533,752 不适用黑龙江省 1 -551,593 1 -383,772 不适用海南省 1 -1,130,947 1 -286,715 不适用云南省 1 -820,428 1 -982,055 不适用内蒙古 1 109,857 1 -126,879 不适用江西省 1 -155,833 1 -232,793 不适用安徽省 1 -536,815 1 -871,796 不适用总部及子公司 - 351,871,396 - 237,022,519 48.45%合计 97 614,874,748 101 403,949,516 52.22%本报告期末 上年末 比重增减 重大变动说明金额 占总资产比例 金额 占总资产比例货币资金 24,196,063,684 30.97% 25,401,187,834 31.49% 下降0.52个百分点 -结算备付金 3,983,517,826 5.10% 4,020,926,094 4.98% 0.12增长 个百分点 -融出资金 6,998,407,351 8.96% 7,329,486,640 9.09% 下降0.13个百分点 -衍生金融资产 22,785,241 0.03% 122,075,207 0.15% 下降0.12个百分点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532,699,399 0.68% 1,977,533,836 2.45% 1.77下降 个百分点 -应收款项 148,306,333 0.19% 140,679,526 0.17% 增长0.02个百分点 -存出保证金 3,477,097,130 4.45% 3,063,399,796 3.80% 增长0.65个百分点 -长期股权投资 388,610,560 0.50% 389,446,061 0.48% 增长0.02个百分点 -交易性金融资产 36,332,012,700 46.50% 36,008,042,780 44.64% 增长1.86个百分点 -债权投资 26,225,061 0.03% 27,426,901 0.03% 持平 -其他债权投资 50,798,195 0.07% 57,443,663 0.07% 持平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204,488,196 0.26% 214,099,641 0.27% 下降0.01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 370,104,581 0.47% 386,698,487 0.48% 下降0.01个百分点 -使用权资产 207,430,409 0.27% 252,534,614 0.31% 0.04下降 个百分点 -无形资产 215,427,312 0.28% 248,858,945 0.31% 下降0.03个百分点 -商誉 476,939,901 0.61% 476,939,901 0.59% 增长0.02个百分点 -递延所得税资产 148,327,681 0.19% 135,143,611 0.17% 0.02增长 个百分点 -其他资产 349,971,123 0.45% 409,420,577 0.51% 下降0.06个百分点 -相关数据同比发生变动30%以上的原因详见本节“五、5、比较式财务报表中变动幅度超过30%以上项目的情况”。 2、主要境外资产情况 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4、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交易性金融资产 13,841,042,770 用于卖出回购、债券借贷等用途;已融出证券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82,526,368 流通受限的股票合计 13,997,023,192 - 5、比较式财务报表中变动幅度超过30%以上项目的情况 信用减值损失 -4,679,427 -2,202,866 不适用 股票质押规模下降,信用减值损失转回其他资产减值损失 1,464,220 - 不适用 存货跌价损失其他业务成本 1,619,987 109,403,318 -98.52% 仓单业务规模减少营业外收入 1,184,710 765,204 54.82% 与日常经营活动无关的收入增加营业外支出 5,001,086 1,478,399 238.28% 与日常经营活动无关的支出增加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7,197,771 -46,870,232 不适用 证券市场波动导致持有的权益工具价格波动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56,350 -1,554,798 不适用 证券市场波动导致持有的其他债权投资的价格波动其他债权投资信用损失准备 -141,458 -570,612 不适用 报告期内转回其他债权投资计提的信用减值准备现金流套期储备 - 8,806,855 -100.00% 美元债套期保值业务影响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 -11,892,674 5,025,450 -336.65% 汇率变动影响项目2025年1-6月2024年1-6月 增减 变动原因融出资金净减少额 346,235,743 793,494,672 -56.37% 上年同期融出资金规模降幅较大回购业务资金净增加额 1,318,459,281 - 不适用 逆回购业务规模减少为交易目的而持有的金融资产净减少额 - 514,704,632 -100.00% 交易性金融资产规模增加为交易目的而持有的金融负债净增加额 - 2,427,795,225 -100.00% 交易性金融负债规模减少代理买卖证券款收到的现金净额 1,209,633,211 546,121,252 121.50% 代理买卖证券款规模增加买卖衍生金融工具收到的现金净额 103,912,507 - 不适用 买卖衍生金融工具现金净流入为交易目的而持有的金融资产净增加额 39,548,093 - 不适用 交易性金融资产规模增加为交易目的而持有的金融负债净减少额 2,901,058,742 - 不适用 交易性金融负债规模减少回购业务资金净减少额 - 995,529,106 -100.00% 逆回购业务规模减少买卖衍生金融工具支付的现金净额 - 286,877,937 -100.00% 买卖衍生金融工具现金净流入拆入资金净减少额 1,295,000,000 961,006,752 34.75% 拆入资金规模减少支付的各项税费 209,450,650 141,767,784 47.74% 报告期实现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625,714,570 1,109,597,021 -43.61% 报告期内采购仓单支付的现金减少处置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收到的现金 20,000 925,829 -97.84% 报告期内处置规模减少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 1,145,501 - 不适用 报告期内收回对联营企业投资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 7,607,174 - 不适用 报告期内取得对联营企业的投资收益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到的现金 382,792 114,945 233.02% 处置固定资产等影响收到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 661,409,162 -100.00% 报告期内定期存款规模减少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净额 310,000 149,700,000 -99.79% 对联营企业投资规模减少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 36,868,554 78,348,447 -52.94% 购置固定资产等影响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 2,570,955,182 1,800,000,000 42.83% 报告期内债券发行规模增加发行收益凭证收到的现金 - 1,000,000,000 -100.00% 报告期内未发行收益凭证收到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52,059,982 - 不适用 报告期内短期借款规模增加分配股利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 314,574,970 512,821,278 -38.66% 报告期内利息支出同比减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