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网 中财网股票行情
亚辉龙(688575)经营总结
截止日期2025-06-30
信息来源2025年中期报告
经营情况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80,843.77万元,同比下降15.79%,主要系国内市场受医保控费相关政策影响,短期国内市场需求下滑及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所致。公司自产主营业务收入67,100.70万元,同比下降14.98%,其中:(1)国内自产主营业务收入 54,219.82万元,同比下降21.08%;(2)海外自产主营业务收入 12,880.88万元,同比增长26.00%。公司代理业务收入11,787.64万元,同比下降22.42%。另外,公司自产化学发光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60,318.11万元,同比下降15.87%。
  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为 61.58%,较上年同期 61.94%下降0.36个百分点,主要系市场需求减少及价格调整所致,其中化学发光试剂业务毛利率 80.15%,较上年同期下降0.85个百分点;代理业务毛利率增加 4.57个百分点至 24.74%。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2,626.93万元,同比下降84.8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5,003.41万元,同比下降68.98%。
  报告期内公司重点开展的工作如下:
  (一)研发方面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金额 14,299.39万元,新增获批化学发光检测试剂国内注册证 14项,包括血栓 4项、乙肝定量 3项、骨代谢 2项、甲功、性激素、自免肝、高血压、炎症等新产品,进一步完善了化学发光检测产品。乙肝五项检测从传统定性项目升级为全定量检测,为临床诊断提供更精准、更全面的检测数据。公司在血栓检测领域完成了血栓 6项的获证,标志着公司凝血检测技术迈向新高度。同时小分子夹心法注册证补充了雌二醇(E2)、25-羟基维生素 D(25-OHVD)项目,项目通过夹心法对目标物进行检测,相比传统竞争法检测,在灵敏度,特异性,精密度,准确性等性能上具有跨越式的优势。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有 184项化学发光诊断项目获得境内外注册证书,其中化学发光自身免疫诊断项目 62项。
  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获奖名单中,亚辉龙化学发光检测技术《吖啶标记结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化学发光免疫检测试剂盒》获得了中国专利银奖、《样本分析仪的进样装置和样本分析仪》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标志着公司在科技创新及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得到了国家和市场的双重认可。
  报告期内,亚辉龙标准化实验室成功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的扩项评审,新增孕酮、睾酮、皮质醇三个医学参考测量项目,并获得实验室认可证书,正式跻身 CNAS认可的医学参考测量实验室行列。
  在原材料研发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在实现抗原、抗体等生物活性原料的自产化方面持续深耕:抗体人源化技术平台继续稳定输出,建立了有效的天然抗原原料开发的工艺路径。稳转细胞株技术平台实现工艺迭代,IgM类抗体获得了 10倍表达产能的提升,在 AI赋能抗原抗体等生物活性原料开发的预研上,在抗原表位预测以及抗体人源化深度改造方面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二)学术及多中心研究方面
  报告期内,公司始终以学术引领企业发展,通过与众多知名高校及医疗机构建立联合实验室、开展临床研究、搭建学术交流平台等形式,加速“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生命健康领域的创新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心肌领域,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及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联合牵头的我国最大规模的心血管标志物参考区间多中心研究正式发布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突破对进口试剂及欧美人群数据的依赖,为优化心脑血管急危重症分诊路径和规范临床诊疗提供科学依据,并引领心血管疾病精准诊疗迈入新阶段,打造心血管特色优势地位。
  自免领域,参与的“难治性自身免疫病精准诊疗与创新疗法研究”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是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常见多发病防治研究专项”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国家风湿病数据中心的大规模临床队列和生物样本库,结合多组学、多模态数据,旨在开发辅助早期诊断的新型生物标志物,优化个体化分层诊疗策略,构建精准的脏器损害风险预测和预后评估体系,并探索多种创新生物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提升难治性自身免疫病的诊疗水平;携手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联合发表天疱疮多平台性能评估研究成果,以权威数据实证亚辉龙天疱疮试剂的卓越性能与临床应用价值,助力自身免疫性皮肤病诊断的系统化升级,打破国产自免诊断试剂认知壁垒,进一步夯实自免领域引领地位。
  糖尿病领域,亚辉龙胰岛功能标化指数(PIFI)数智平台正式发布,通过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算法,构建多维度、标尺化的胰岛功能评估体系,精准解决当前胰岛功能评估中存在的痛点,建立标准化数据体系及多维评估模型,提供微信小程序和 Web端两种信息交互窗口,将成为基层医院医生调整用药和家庭医生远程监控患者病情的重要参考工具,为国家重大慢病管理提供有力支持,助力全生命健康周期精准诊疗。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全球范围通过使用亚辉龙检测产品在期刊发表的高质量论文数量累计超过 1,160篇,影响因子合计高达 3,100余分。
  (三)市场拓展方面
  报告期内,公司自产化学发光仪器新增装机 1,090台(出库 1,046台),其中国内新增装机546台(出库 547台,其中单机 600速的化学发光仪器新增装机占比为 46.70%,海外新增装机 544台,流水线新增装机 57条(新增出库为 67条),同比增长54.05%,其中公司自研自产流水线 iTLAMax新增签约 11条。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自产化学发光仪器累计装机超 11,830台,流水线累计装机 227条。
  国内市场方面,公司主要自有产品覆盖境内终端医疗机构客户超过 6,210家,其中三级医院超 1,700家,三级甲等医院超 1,260家,全国三级甲等医院数量覆盖率超 70%(依据2024年 8月国家卫健委发布的《2023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计算)。根据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2023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全国排名前 100的医院中有 74家为公司产品的用户;等级“A++++”的 20家医院中,有 17家为公司产品的用户。同时,公司在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业务方面,报告期内为客户安装实施 3套 iCube智能实验室信息系统软件项目及质量管理模块 40套,协助客户构建智能化医学实验室。
  海外市场方面,报告期内化学发光仪器装机 544台,其中单机 300速的化学发光仪器共新增装机 47台,海外业务覆盖美洲、欧洲、亚洲、非洲等 120个国家和地区。报告期内,公司持续聚焦于试剂销量的提升及本地化市场拓展的深度推进,试剂销售收入同比提升 60.82%。本地化的服务网络持续推进及优化,海外本地化团队逐步壮大,新增拉美本地服务网络。同时,随着开罗培训基地全面投入运营,公司举办多期技术培训课程,累计培训海外代理商技术人员、本地服务团队多个批次。通过系统化的培训体系,有效强化了海外团队的专业能力,支持本地化服务网络的优化,并助力试剂销售增长。同时,与东南亚、拉美等地区的合作伙伴共建人才发展项目,包括在线认证课程和实地研讨会,进一步提升国际市场响应效率。
  (四)制造能力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智能制造”部署,试剂制造完成了两条产线设备的“智能化”升级工作,同时 MES系统稳步推进,产线“数字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提升明显。
  非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指标变动情况分析及展望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转至亚辉龙(688575)行情首页

中财网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理财等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仅供用户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