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建集团(600629)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4-12-31 | 信息来源 | 2024年年度报告 | 经营情况 |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4年,在行业持续低迷、市场需求不断收缩的环境下,公司坚持稳中求进、主动作为,聚焦战略引领、经营拓展、风险防控三条主线,积极开拓市场,优化业务布局,发展新兴领域,提升管理效能,防范化解风险,取得一定成效。 报告期内,公司新签合同96.22亿元,同比下降22.23%,其中设计咨询合同60.37亿元,同比下降14.14%;工程承包合同35.85亿元,同比下降32.88%。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84.81亿元,同比下降6.38%,归母净利润3.92亿元,同比下降7.91%。公司新签1000万元以上设计咨询类合同127个,包括上海东站综合交通枢纽项目、上海工业博物馆建设项目、景德镇陶溪川旅游景区开发项目等。公司新签5000万元以上工程承包类合同9个,包括陕西安康、汉中、渭南户用光伏开发施工项目(EPC),瑞柯恩总部及医疗激光设备研制基地项目建设工程等。 2024年,公司行业影响力继续保持国内同行业领先地位,位列“2024中国工程设计企业60强”第7位,美国《工程新闻纪录》(ENR)“全球工程设计公司150强”第58位,“2024上海服务业企业百强榜”第55位。 2024年,公司获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2项、上海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27项、2024 Dezeen大奖等国际奖5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项,获其他行业协会、学会科技进步奖28项。 1.积极开拓国内国际市场 做深做实上海本地市场。承担了上海东站综合交通枢纽项目、上海科技大学二期建设工程等上海市重要项目,持续推动市区两级重大客户的战略合作,更新“5+2”行动方案,在各新城分设指挥部,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客户响应度,2024年上海市新签合同额50.61亿元,占比52.60%。 突围长三角、粤港澳、成渝城市群、海南自贸区等重点市场。加强与各地区政府和重点平台型公司交流互动,鼓励子公司在全国重点区域建设属地化分支机构,推进华东院、上海院分别在济南和福建、浙江实施新一轮“种树计划”,2024年外地新签合同额38.81亿元,占比40.33%,长三角(上海以外)与粤港澳大湾区新签合同额16.55亿元,占公司外地新签合同额的42.64%。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全年新签海外合同额6.8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33.29%。 2.持续加强重大项目统筹管理 发挥技术集成和管理整合优势,推进重大项目顺利实施。2024年,公司参与重大项目187项,其中,上海市重大项目79项,外省市重大项目77项,境外项目31项。大力推进上海东站综合交通枢纽项目、浦东机场四期扩建工程、上海工业博物馆、北外滩核心区功能提升等重大项目,高品质完成世博文化公园双子山、温室花园,上海久事国际马术中心,上海耀雪冰雪世界等重要文化地标。针对高集成化的重大项目,探索协同平台的互助和带动功能。 3.全面深入城市更新市场业务 作为城市更新的排头兵和主力军,公司以国企担当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战略。构建公司“更新领域-更新技术-服务模式”的城市更新技术矩阵,总结形成华建“城市更新6件套”,完成《2024年上海城市更新绿皮书——技术指引/指南/标准年度报告》,获得行业一致好评。打造城市更新示范项目,外滩第二立面更新工程被列入上海市首批10个城市更新单元“三师联创”机制试点,东斯文里规划设计入选澎湃城市更新年度“历史风貌魅力重塑案例”,景德镇市陶瓷厂片区改造项目成为工业遗产更新典范,5个城市更新工程入选第五届“上海市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示范项目”。 2024年公司城市更新类项目获国家、上海和行业各类奖项55个。成功举办“2024城市更新点亮生活”公司第二届职工创新大赛。推广“社区规划师”服务模式,已覆盖上海9个区、22个街道、5个镇,并首次走出上海,挂牌浙江台州市椒江区社区规划师工作营。参与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人民坊”设计方案征集活动,共30个获奖项目脱颖而出。报告期内,公司城市更新业务新签合同额9.38亿元,同比增长19.86%。 4.持续优化业务模式 强化发展主责主业。引导各子公司聚焦专项发展,区分“鼓励发展业务”“稳定发展业务”“非鼓励发展业务”“培育新兴业务”,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积极推进建筑师负责制试点。目前正在执行的项目总数已增至19项,完成现代建筑设计大厦北楼整体修缮项目建筑师负责制标杆试点,崇明东滩市民健身中心作为崇明区首个建筑师负责制试点项目,入选上海市建筑师负责制招投标经典案例特辑,形成华建集团建筑师负责制服务指引,参与市区两级建筑师负责制相关工作指引及评价标准编制。创新应用多种服务模式,运用区域总控、全过程咨询、建筑师负责制、三师联创、社区规划师等服务模式,满足政府和业主的不同需求。 5.持续加强科技创新赋能 加快数字化建设。印发数字化转型专项行动方案,开启从信息化到数据赋能的新阶段。在管理数字化方面,加速数据中台建设,实现业财一体化管控,完善管理体系提效;在业务数字化方面,深化云平台建设,构建业务数据治理架构。各子分公司结合业务需求探索推动专业知识库、智慧设计平台建设与AI赋能。引领城乡建设绿色转型。制定《绿色低碳生态专项行动方案》,12个绿色项目获“上海市既有建筑绿色低碳更新改造评定”重要奖项,绿色低碳、生态环境技术领域各类科研项目立项15项,持续完善ESG指标体系,获新华社上海证券报“上证金质量 ESG奖”。 2024年,公司绿色低碳专项业务新签合同额6000余万元。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及标准制定。公司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上海市住建委课题31项,参与中国建设标准国际化工作,编制完成外文版《超高层建筑设计通用标准》报批稿。 6.持续扩大华建品牌影响力 持续升级华建品牌。完成上海品牌认证监督年度审核,助力打响上海“四大品牌”,有效提升了公司的品牌美誉度和市场竞争力。深度参与世界设计之都大会、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上海国际城市与建筑博览会等大型活动,联合上海市妇联等牵头成立时尚之都女性设计师联盟,主办以“绿色低碳与城市更新创新技术发展”为主题的2024年建筑可持续发展国际大会,主办第五期上海国资品牌创新基地品牌沙龙,联合市属国资单位启动“国资品牌联建”。扩大品牌国际影响力。作为设计咨询类代表亮相第九届香港“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开展新加坡义安理工学院华建行活动。在“金驼铃奖”评选中,公司荣获“国际合作贡献·建设奖”,下属3家单位荣获“国际合作贡献·行业突破奖”。强化客户管理。2024年,公司与7家单位签订战略协议,包括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委会、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等。注重提升服务质量与管理效能,大力推进“一揽子”服务,为客户量身定制专属服务方案,如光明工作营、虹桥管委会工作营、临港风貌营、太保保健计划等。2024年公司客户满意度指数为81.35,较上年有所提升;开展建筑使用后评价,城市更新类项目使用者总体评价指数为86.27,处于较满意的水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