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盛化学(301212)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4-12-31 | 信息来源 | 2024年年度报告 | 经营情况 |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化工行业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公司属于精细化工行业,主要从事以医药中间体、农药中间体、电子化学品为主的精细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已经形成了“精细化学品、电子化学品和生物可降解新材料”多元化发展布局,现产品主要应用于医药、农药、电子化学品、化妆品等领域,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GB/T4754-2017)的标准,公司所处行业类别为“C2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中的“C2669其他专用化学产品制造”。 (一)报告期内化工行业整体发展情况 近年,化工行业有效需求不足,同质化竞争严重,行业整体景气度不高。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情况 下,2024年,石油化工行业的政策支持围绕着“低碳转型、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三个核心方向展开,推动着精细化工产业向更高质量方向发展。报告期内,虽然行业竞争格局尚未全面扭转,行业盈利能力还处于历史低位,但化工行业整体需求呈现企稳态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1-12月,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2%,营业利润同比下降9.1%。随着行业产业结构“低端过剩、高端紧缺”矛盾的集中显现,国家高度重视精细化工行业的发展困境,提出统筹完善产业布局,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动能,为此推动“双碳”目标并出台了一系列推动化工行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政策。碳达峰目标的倒逼,将淘汰一批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的精细化工企业,竞争格局将逐步得以修复,从而释放更多资源和发展空间使企业可以聚焦技术创新和产品优化,为促进我国精细化工产业向高质量方向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2024年 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以下简称“方案”),将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延伸,打造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产品体系,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标志着我国精细化工产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创新发展高潮。方案中还将发展高端工程塑料、专用化学品、煤制可降解塑料以及农药、染料、医药中间体等列入了产业链延伸的重点方向;将电子化学品、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高端工程塑料等列入关键产品的攻关清单,为化工行业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明确的方向,为我国精细化工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精细化工行业作为国际竞争的关键领域之一,关乎重要产业链及供应链的安全稳定,在医药、农药、染料、涂料、日化、电子及新材料等多个领域展现出不可或缺的作用,其医药中间体直接关系到新药的研发与生产效率;农药中间体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电子化学品是半导体、显示器等高科技产业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在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经过长期的发展,中国精细化工在医药中间体、农药中间体等诸多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然而,当前国内精细化工精细化率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电子化学品、高性能材料仍需大量进口。未来,随着精细化工企业坚持以技术创新和绿色转型为核心,在技术创新和研发上加大投入,高端化工品国产化将会得到有效突破;同时依托完整产业链和内需市场,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为企业发展赋能,实现精准化和智能化生产运营,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逐步改变高端化学品向国外进口的局面;并随着低空无人机、机器人、AI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半导体、电池和防护材料等需求将增加,为电子化学品、化工新材料等的应用开辟新的天地。近年来,公司着力深化产品结构调整与技术改造升级,利用自有的企业技术中心,与多家知名高校合作,设立多个联合实验室,打造产学研创新基地,并依托公司现有的精细化工产业链,通过持续科技创新和技术升级,重点培育“电子化学品、可降解新材料”两个业务板块,积极谋划公司产业布局,提升综合竞争能力。报告期内,公司产品在电子化学品领域的收入同比增幅超过110%。 (二)公司产品细分市场及上下游产业链情况 精细化工包括精细化学品与专用化学品,精细化工产业链上游包含无机化工原料和有机化工原料;中游精细化工分为农药、医药、染料、涂料、试剂等十多个类别,下游广泛应用于农业、食品、药品、纺织、新能源和电子制造等行业。公司主要从事以医药中间体、农药中间体、电子化学品为主的精细化学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进出口贸易业务,产品主要应用于医药、农药、电子化学品、化妆品、半导体及锂电池等新兴领域,因此这些行业的发展对公司影响较大,公司产品的上下游如下图所示: 1、医药中间体医药中间体是指用于合成化学药物的高级中间产品,是化学药物合成过程中的“半成品”。医药中间体行业是医药行业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由于医药中间体主要用于医药原料药的生产,因此医药中间体行业与医药行业直接相关。当前,医药行业受到集采、监管等政策和需求的驱动,医药处于新旧动能转换阶段,行业面临短期增速放缓的压力。长期来看,医药行业作为大国民生的重要产业之一,承担着守护国民健康的使命。党的二十大也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医药行业与国计民生、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息息相关。随着全球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健康需求的不药市场。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我国医药市场规模到2030年预计达到3,732亿美元。全球医药市场规模整体也呈现增长趋势,2019年至2023年,全球医药市场规模以2.7%的年复合增长率从13,245亿美元上升至14,723亿美元,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预计到2026年、2030年全球医药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 17,667亿美元和 20,694亿美元。全球医药市场仍稳健增长。 2、农药中间体 农药中间体是农药生产的关键原料,广泛应用于杀虫剂、除草剂和杀菌剂等农药的合成。随着全球农业现代化和粮 食安全需求的提升,控制危害农业生产的病害、虫害、杂草及调节植物生长的农药就显得尤为重要。农药中间体处于农药产业链中游,跨国公司掌握前端创新农药研发和终端制剂的销售渠道,大部分中间体及原药选择从中国、印度等国家采购。得益于完备的基础化工产业体系、极具竞争力的成本控制水平,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原药生产基地,拥有全球近 70%的农药原料产能。多年来,中国形成了原药为主的出口格局,2023年农药原药出口额占农药出口总额的 56.4%。近年来,因国际市场对农药过量采购囤货,国际市场库存有待消化,2023年 92%的农药原料产品价格指数下跌,价格腰斩,主要是国际市场去库存尚未完成,需求疲软,而部分新增产能的释放,导致农药产品价格不断下跌。随着国际上农药产品去库存接近尾声,2024年部分产品订单出现回暖的情形,受其影响部分农药中间体需求也出现正反馈效应。但个别品种在产能释放、去库存时间上还存在些许差别。随着下游农药原料和制剂的逐步企稳,预计农药中间体的总体市场需求有望进一步提高。展望未来,随着全球高度重视粮食安全、人口基数持续叠加以及农民对高效、低毒农药认知度的提高等因素的影响下,农药需求韧性依旧存在,市场需求有望持续扩大,特别主张低毒、高效、环境友好型产品的企业势必迎来新的机遇,满足市场对绿色、可持续农药解决方案的需求。 3、电子化学品 电子化学品,又称电子化工材料,是专为电子信息产品制造配套的专业化工材料,是电子材料与专用化工相结合的 高新技术产品,应用终端几乎覆盖整个电子信息产业,是世界各国为发展电子工业而优先开发的关键材料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半导体芯片、集成电路、平板显示器和锂离子电池等多个领域。近年来,得益于国内电子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和政府对高科技产业的大力支持,随着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化学品的市场需求增大。公司的 GBL、NMP、IPA等产品属于湿电子化学品的范畴,可用于显示面板、半导体、太阳能电池等产品的显影、蚀刻、清洗等制造工艺中。湿电子化学品,从分类上属于精细化工的细分行业,主要用于晶圆、面板、硅片电池制造加工过程中的清洗、光刻、显影、蚀刻、去胶等湿法工艺制程。按照组成成分和应用工艺不同可分为通用湿电子化学品(酸类、碱类、溶剂类,如硫酸、氢氟酸、双氧水、氨水、硝酸、异丙醇等)和功能性湿电子化学品(配方产品,如显影液、剥离液、清洗液、刻蚀液等)。在晶圆、显示面板、太阳能电池片制造环节,由于硅片表面的洁净度对性能、良率、显示高清度至关重要,因此制造工艺都会有清洗环节。湿化学品的作用就是在清洗过程中,利用化学制剂的腐蚀性、可溶性等特性,达到清除晶圆等表面残留的有机污染物,降低金属杂质残留量的目的。根据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数据显示,综合国内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光伏太阳能电池三大领域用湿化学品市场需求,2022年总计需求达 263.3万吨,同比增长21.83%,预计到 2025年国内湿化学品市场需求将增长至460.45万吨。湿电子化学品作为信息技术的配套性、支撑性产业,未来随着电子信息行业的蓬勃发展,市场规模也将随之不断扩大,尤其是在半导体、显示面板和光伏产业的推动下,行业将迎来新的增长机遇,并将带动上游原材料电子化学品的快速发展。根据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2024版湿化学品产业研究报告》,2023年,全球湿电子化学品整体市场规模约684.02亿元,预计到2025年,全球湿电子化学品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827.85亿元,湿电子化学品市场未来前景广阔。 (三)公司所处行业地位 公司是国内特种精细化工百强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凭借深耕精细化工行业20余年,公 司形成了以 BDO为起始原料的独特产业链技术和产品体系,主要产品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化妆品、半导体及锂电池等新兴领域,主要产品的技术工艺和产品质量达到了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水平,已经掌握了多个细分产品的行业话语权。近年来,公司以绿色、低碳,数字化转型为重点,加快推进“精细化学品、电子化学品和生物可降解新材料”三大业务板块的布局,秉承匠心精神专注主业,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和工艺优化,运用脱氢加氢循环技术、碱金属安全连续化自动生产技术、超净高纯化学品制备技术、微量杂质去除和金属离子控制技术等核心技术,不断迭代现有的产业链技术和产品体系。目前,公司生产过程全线采用 DCS系统控制,生产管理实现数字化、智能化,推动公司生产由“制造”向“智造”的转型升级,产品营销也形成“差异化”的竞争格局。未来,公司将坚持立足于精细化工领域,把握发展高端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学品发展大机遇,继续升级 BDO产业链向超纯电子化学品和特种新材料产业链延伸,以进一步夯实公司在特种精细化工领域的行业地位。 (四)主营业务及经营模式 1、主要产品及用途 公司是国内专业的特种精细化学品制造企业,以医药中间体、农药中间体、电子化学品为主的精细化学品的研发、 生产、销售及进出口贸易业务为主营业务,其主营产品可应用于医药、环境友好型的农药、锂电池电解液、半导体及高端化妆品等多个领域。目前业务遍布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产品 产品性质 用途ABL 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有酯类气味,可溶于有机溶剂 ABL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制备维生素B1、叶绿素类药品的中间体,还可用于抗心绞痛药物延心痛、对精神分裂症有良好效果的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嘧啶和帕潘立酮的原料;同时也是杀菌剂丙硫菌唑产品生产的主要原料,用途十分广泛。公司生产的ABL主要应用于下游农药用原料、维生素B1产品及医药。E2 一种白色或微黄色结晶性粉末 E2是抗艾滋病毒的特效药物依法韦仑的中间体。依法韦仑是由美国Merck公司研制且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鉴定,并于1999年2月在美国首次上市,对HIV病毒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依法韦仑与其他药物组成复合剂,是目前有效抗艾滋病毒的药物之一。公司生产的E2主要应用于下游抗艾滋病类药物的生产。CPMK 一种无色透明液体,高度易燃 CPMK在医药方面,主要用于合成环丙乙炔,环丙乙炔是抗艾滋病药依法韦仑和伊尔雷敏的中间体;在农药方面主要用于杀菌剂嘧菌环胺和环丙唑醇的合成。公司生产的CPMK主要应用于下游抗艾滋病类药物、环丙唑醇和嘧菌环胺的生产。GBL 一种无色油状液体,有芳香气味 国内市场中的GBL作为工业溶剂、稀释剂、固化剂等,常用于制造a-吡咯烷酮、NMP、聚乙烯吡咯烷酮、α-乙酰基-γ-丁内酯等。在石油工业用于吸收炔烃的溶剂,芳烃、醇类和环状醚的萃取剂、润滑油添加剂;医药工业用作麻醉剂及镇静药治疗癫痫、脑出血和高血压,用作维生素原料中间体,X射线造影剂,合成抗菌新药环丙沙星和干扰素等;合成纤维工业则用于丙烯腈纤维的纺丝溶剂和凝固溶剂,尼龙纤维的抗静电剂;合成树脂工业用作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的溶剂,聚氟乙烯的分散剂,多种树脂的染色改性剂、抗氧化剂、增塑剂等;另外,还可以用于合成杀虫剂、除草剂中间体、电池和电容器的电解液、饲料添加剂等。公司生产的GBL主要用于ABL产品的生产。HDO 液体,可溶于水,具有优良的去污、分散、乳化、增溶性能 HDO(也称PFO)多应用于彩色喷墨打印机的油墨、高级化妆品以及医药行业的合成原料中。在油墨的应用中,HDO可以作为打印机中喷墨打印墨水的原料,将其添加到油墨中,可以得到更均匀且耐臭氧性、光泽性优异的油墨;在化妆品产品的生产中,可作为人体所接触的防腐剂使用,具有杀菌和保湿的功效,同时不对人的身体健康方面产生负面作用;HDO还可广泛用于化工原料、高级涂料、高级胶水、粘结剂等产品中,也是有机合成中间体,可制造1,2-己二酸和氨基醇等下游产品。公司生产的HDO主要应用于下游化妆品的生产。IPA 一种无色透明液体 IPA作为化工原料,可生产甲基异丁基酮、二异丁基酮、异丙胺、异丙醚、异丙基氯化物以及脂肪酸异丙酯和氯代脂肪酸异丙酯等;IPA可作为工业溶剂,用途广,能和水自由混合,对亲油性物质的溶解力比乙醇强;IPA是生产洗手液和酒精湿巾的主要消毒剂之一。IPA广泛应用于高科技产业(IC、TFT-LCD、LED及PV)之清洗过程,去除水分及Particle效果显著。公司生产的IPA主要作为消毒剂、化工溶剂、高科技产业清洗过程等用途。PEO 一种有机化合物,无色透明液体 PEO是合成杀菌剂丙环唑的关键原料;同时属于性能优异的保湿剂,具有防腐作用,可用于护肤霜、眼霜、护肤水、婴儿护理产品、防晒产品等各种护肤产品中。同时也是生产聚酯纤维、表面活性剂、医药等产品重要原料。DEO 一种有机化合物,无色油状液体,有 DEO作为化工中间体,在医药工业可用于合成苯巴比妥、硫唑嘌呤、周效磺胺、磺胺甲基噁唑、羧苯酯青霉素、乙哌氧氨苄青霉素、乳酸氯喹、噻苯咪唑等药物溶剂;同主要产品 产品性质 用途芳香气味 时可用作塑料促进剂、染料中间体,还用作乙炔萃取剂以及染料、医药、香料等的原料。丙酸正丙酯 一种有机化合物,无色透明液体 丙酸正丙酯(也称丙酸丙酯)可用作溶剂,广泛应用于电子化学品、香料、油漆、涂料、印刷油墨和清洁剂等领域。公司产品作为电解液添加剂在下游主要应用于生产锂电池电解液。 2、主要的经营模式 公司拥有完整的采购、生产和销售体系,可以根据市场变化情况,结合自身定位,独立进行生产经营活动。 (1)自产业务采购模式 公司采购的主要原材料均为较常见的化学品,国内外供销市场较为成熟,发展稳定。公司经过行业内多年的经验积 累,通过寻访、筛选、考察、测评等多方位的评定,对供应商的规模、产能、市场信誉、产品质量及价格等进行多方考量后予以采购。公司所需各种物资采购由采购部门负责。对于生产所需主要原材料的采购,每年年初公司结合以往的销售情况和对当年市场需求的预测,制定年度销售计划和总体采购计划,然后将销售和采购计划落实到月;对于设备、试剂等其他物资的采购,由采购需求部门提交采购申请单到采购部门,采购部门进行采购询价确定供应商。采购物资到厂后,由品管部和采购申请部门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办理相应的验收入库手续。 (2)生产模式 公司主要采取“订单驱动、适度备货”的自主生产策略。每年年初,公司根据以往的销售情况以及对当年市场的判 断,制定出各产品全年的生产计划,并将其分解到月。实际执行时,公司会在生产计划的基础上,根据已接到的订单和存货情况安排生产。由于化学品的生产存在反应步骤较多、开停车繁琐等特点,加之储罐的方式具有存储便利的优势,因此公司一般都有一定量的存货,能以最快速度满足客户需求。 (3)自产业务销售模式 公司产品销售由销售部门负责。产品的销售分为国内销售和国外销售两种,客户类型主要为医药、农药、电子化学 品生产商或贸易商。公司的主要客户多为知名及领先的大型企业,如拜耳集团、劳伦斯科研、海利尔等。公司的国内销售及出口销售目前均采用以向终端客户直接销售为主,以中间贸易商销售为辅的销售模式。终端直销模式是指公司与下游终端客户直接签订购销合同实现销售的业务模式;贸易商模式是指公司与贸易商直接签订买断式的购销合同,由贸易商向终端用户交付的业务模式。 (4)贸易业务模式 公司选择优质的供应商达成合作关系,并实时关注贸易商品的价格变化情况。公司在收到下游客户订单时,根据所 掌握的价格信息与客户商定合理的销售价格,与其签订合同。公司通过“以销定采”的模式,降低贸易业务的风险。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报告期,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各主要产品生产装置保持稳定运行,需求端呈现企稳趋势,公司产品销量 同比上升,但部分产品供需增长速度尚有错位,价格竞争依旧激烈,产品的销售价格下降明显,导致公司盈利空间被挤压。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3,245.53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4.47%,实现利润总额1,762.6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8.56%;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725.89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75.73%。面对充满变化的市场环境,公司采用“稳中求进”的经营策略,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狠抓生产经营计划不松懈,围绕差异化竞争思路,积极推进产品的创新与技改,从降本提质方面下功夫,稳固了主要产品的市场规模,扩大了产品在电子化学品新应用领域的市场比重。 2024年,公司整体经营管理情况如下: (1)强化创新驱动,深耕主营业务,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 报告期内,公司以创新驱动发展,依托现有主业,围绕“聚焦做好重点产品,攻关重点技术,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 实现差异化竞争”的新思路,积极推进产品创新与技改,从降本提质方面下功夫,加快产品结构的转型升级。报告期内,公司新增授权专利7项,累计有效授权专利51项,其中核心产品ABL被中国专利保护协会认定为专利密集型产品。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参与制定了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1项,牵头制定团体标准2项。同时,通过不断的技术革新,多个产品实现了工艺迭代、节能技改和品质升级,有些产品纯度甚至达到99.999%,增强了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凭借优良的产品品质被多个电子化学品类应用供应商列入第一梯队供应商名录,公司的“湿电子化学品提纯关键技术及工业应用项目”荣获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为公司扩大电子化学品新业务板块奠定了良好基础。 (2)紧抓项目建设,深化项目技改 公司围绕“精细化学品、电子化学品和可降解新材料”三大板块的战略布局,公司积极推进募投项目建设和新建项 目的投产工作,报告期末,超纯电子化学品及生物可降解新材料等新建项目(一期)和52.6万吨/年电子和专用化学品改建项目(一期)进度分别达87.92%和47.37%;年产8,000吨DEO新建项目顺利试产并产出合格产品;5000吨丙酸正丙酯项目完成“三同时”竣工验收,并已经向生产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下游客户稳定供货,产量还在陆续爬坡阶段。 (3)推行差异化营销策略,精准满足客户需求,扩大市场份额 面对“低端过剩,高端紧缺”的市场环境,公司另辟蹊径,从技术上和市场开拓上协同发力,围绕公司“差异化竞 争”思路,主动深入了解市场,精准定位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着力打造差异化高端产品的攻关。报告期内,公司与多家电子化学品类应用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公司在电子化学品新应用领域取得了较大突破,电子化学品类收入同比增幅超过110%。同时,公司利用国内和国外双市场,凭借良好的客户关系和优质的产品品质,巩固并扩大了现有产品的市场份额,提高了市场占有率。 (4)提升产品质量,向品质要效益 产品质量是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公司始终站在技术的前沿,通过技术迭代、引入先进分析工具、优化检测方法 等方面提升产品品质,不断满足市场消费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2024年公司引进了ICPMS检测设备,有效控制了电子化学品金属离子和颗粒物,满足了下游高端应用领域客户的品质需求。同时,公司核心产品ABL成功获得了“浙江制造品字标认证”和国际互认,有效增强了品牌的影响力,提升了客户对产品品质的信任和认可,对于扩大产品的市场份额有积极推动作用。 (5)落实降本增效,提高运营效率 报告期内,公司狠抓生产经营计划不放松,继续推行“降本增效、内挖潜力、精益改善”举措。一是加强对安全生 产各环节数据分析、监测,优化了工艺参数,实施节能和自动化改造,降低了产品能耗,提高生产效益,降低生产成本;二是优化采购管理流程,通过与更具成本效益的供应商合作,对于大宗原材料采购,采取以“长单直采为主”,并密切关注原材料价格走势,加强对原材料采购的管理,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同时通过优化运输路线,减少运输过程中的等待时间和空驶率,降低运输成本。三是优化运营流程,识别瓶颈和低效环节,梳理并优化了内控流程,还不断推进信息化、数字化与生产经营融合。报告期内,公司在ERP(微软Dynamics365)系统基础上又新增推出了费控系统和人资系统等,提高了公司的管理效率,夯实了精细化管理的基础。 (6)完善内控制度,加强内审监督 为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治理水平,提升决策能力。报告期内,公司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相关规定并结合 部学习和培训,增强了员工风险意识,树立合规思维。同时,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作用,每季度、半年和年度定期或不定期对公司日常内控执行情况进行审计抽查,并重点关注募集资金的存放与使用、关联交易、关联方资金往来、衍生品交易、资金管理等方面,有效推动了公司治理工作流程和内部控制规范的提升,确保内控有效执行,提升了公司的规范化运作水平,促进公司长远健康发展。 2、收入与成本 (1) 营业收入构成 (2) 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化工行业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年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 □适用 不适用注:3 “上表“BDO产业链自产产品”之“产量”含生产下游产品的自用量。境外业务产生的营业收入或净利润占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或净利润10%以上 □是 否 (3) 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 □否 行业分类 项目 单位2024年2023年 同比增减 精细化工业 销售量 吨 54,327.75 48,796.61 11.34%生产量 吨 58,819.34 58,728.16 0.16%库存量 吨 2,706.02 3,652.53 -25.91%相关数据同比发生变动30%以上的原因说明□适用 不适用 (4) 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营业成本构成 产品分类 (6) 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 否 (7) 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8) 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3、费用 财务费用 -13,140,329.35 -22,370,380.28 41.26% 主要系本期转让大额存单,计提利息减少所致。研发费用 20,391,764.66 25,566,012.19 -20.24% 4、研发投入 主要研发项 目名称 项目目的 项目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 新材料 质量指标:达到规定要求;转化率、选择性达到规定要求 中试已完成 1、项目成果达到预期目标;2、待项目完成后,成果进入技术储备库。 丰富产品结构、延伸新材料板块产业链,增强公司市场竞争能力与抗风险能力,可以实现公司产品多元化电子化学品 质量指标:达到行业要求;选择性、转化率达到规定要求 小试已完成 1、项目成果达到预期目标;2、成果进入技术储备库。 丰富产品生产工艺技术,提升产品对未来市场、政策应对上的灵活性,提升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及综合竞争力新材料 质量指标:达到规定要求;目标收率:达到规定要求 中试已完成 1、项目成果达到预期目标;2、项目成果实现车间量产,并实现商业化销售; 3、原产品、改性产品能应 对市场多元化产品的需求。 推动公司现有产品改造升级,丰富公司新材料产品种类,形成产业互补,完善一站式供应体系,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医药农药中间体 质量指标:达到规定要求;目标收率:达到规定要求 中试已完成 1、项目成果达到预期目标;2、待项目完成后,成果在车间得到有效实施,产品实现商业化销售。 对现有产品进行技术升级优化,提升企业竞争优势,节能降耗医药农药中间体 质量指标:达到规定要求;目标收率:达 中试中 1、项目成果达到预期目标;2、待项目完成后,成 公司关键产品下游配套,推动公司精细化工板块产品链的延主要研发项目名称 项目目的 项目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到规定要求 果进入技术储备库。 伸,提升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医药农药中间体 质量指标:达到规定要求;目标收率:达到规定要求 中试中 1、项目成果达到预期目标;2、待项目完成后,成果进入技术储备库。 为企业增加利润增长点,丰富企业产品内容,增加企业抗风险能力医药农药中间体 质量指标:达到规定要求; 中试中 1、项目成果达到预期目标;2、待项目完成后,成果在车间得到有效实施,产品实现商业化销售。 对现有产品进行技术升级优化,提升企业竞争优势,节能降耗医药农药中间体 质量指标:达到规定要求;目标收率:达到规定要求 中试中 1、项目成果达到预期目标;2、待项目完成后,成果进入技术储备库。 公司关键产品下游配套,推动公司精细化工医药中间体板块产品链的延伸,提升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医药农药中间体 质量指标:达到规定要求;目标收率:达到规定要求 中试中 1、项目成果达到预期目标;2、待项目完成后,成果进入技术储备库。 延伸精细化工板块的产品链布局,为高选择性脱氢加氢应用技术推广提供技术支持医药农药中间体 质量指标:达到规定要求;目标收率:达到规定要求 规模化生产 1、项目达到预期目标;2、项目完成已投入车间生产使用以提升产品竞争力。 对现有产品工艺技改,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丰富产品品类医药农药中间体 质量指标:达到规定要求;目标收率:达到规定要求 中试完成 1、项目成果达到预期目标;2、待项目完成后,成果进入技术储备库。 延伸现有产品链,增强公司市场竞争能力与抗风险能力,丰富产品结构医药农药中间体 质量指标:达到规定要求;目标收率:达到规定要求 规模化生产 1、项目达到预期目标;2、项目完成已投入车间生产使用以提升产品竞争力。 对现有产品进行技术升级,提升企业关键产品品质,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及抗风险能力。医药农药中间体 质量指标:达到规定要求; 小试中 1、项目成果达到预期目标;2、待项目完成后,成果进入技术储备库。 延伸现有产品链,增强公司市场竞争能力与抗风险能力,丰富产品结构溶剂类精细化工品 质量指标:达到规定要求; 小试完成 1、项目成果达到预期目标;2、待项目完成后,成果进入技术储备库。 丰富公司产品结构,增强公司市场竞争能力与抗风险能力,增加新的盈利点溶剂类精细化工品 质量指标:达到规定要求; 小试完成 1、项目成果达到预期目标;2、待项目完成后,成果进入技术储备库。 丰富公司产品结构,增强公司市场竞争能力与抗风险能力,增加新的盈利点电子化学品 质量指标:达到规定要求;目标收率:达到规定要求 小试完成 1、项目成果达到预期目标;2、待项目完成后,成果进入技术储备库。 丰富电子化学品类结构,增强公司市场竞争能力与抗风险能力医药农药中间体 质量指标:达到规定要求;目标收率:达到规定要求 小试完成 1、项目成果达到预期目标;2、待项目完成后,成果进入技术储备库。 延伸现有产品链,增强公司市场竞争能力与抗风险能力,丰富产品结构化妆品 质量指标:达到规定要求;目标收率:达到规定要求 小试中 1、项目成果达到预期目标;2、待项目完成后,成果进入技术储备库。 丰富公司产品结构,增强公司市场竞争能力与抗风险能力,增加新的盈利点电子化学品 质量指标:达到规定要求; 中试中 1、项目成果达到预期目标;2、待项目完成后,成果进入技术储备库。 对现有产品进行工艺优化,降低现有产品成本,提高产品品质,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及抗风险能力。化妆品 质量指标:达到规定要求;目标收率:达到规定要求 拟规模化生产 1、项目达到预期目标;2、项目完成拟投入车间生产。 对现有产品进行技术升级优化,提升企业竞争优势,节能降耗,提高品质医药农药中间体 开发合成工艺,质量要求:达到行标要求;目标收率:达到规定要求 小试完成 1、项目达到预期目标;2、待项目完成后,成果进入技术储备库。 丰富产品结构,增强公司市场竞争能力与抗风险能力,可以实现公司产品多元化2024年2023年 变动比例近三年公司研发投入金额及占营业收入的比例2024年2023年2022年 5、现金流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下降169.45%,主要系本年销售集中于下半年,主要客户的销售货款存在尚未到期 情形,导致回款规模下降;同时,报告期内产品销量增加,从而购买商品相关支出增加所致;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增加121.65%,主要系本期大额存单赎回增加所致; 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增加37.50%,主要系本期派发的现金股利较同期减少所致。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本年度净利润存在重大差异的原因说明 适用 □不适用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显著低于净利润,原因主要系本年销售集中于下半年,主要客户的销售货款存在尚未到期情形,导致回款规模下降;同时,报告期内产品销量增加,从而购买商品相关支出增加所致。 五、非主营业务情况 适用 □不适用 投资收益 2,006,218.38 11.38% 主要系赎回理财收益所致。 否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43,618.22 0.25% 主要系期末理财产品和衍生工具持有浮动收益所致。 否资产减值 -2,624,168.87 -14.89% 主要系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所致。 否营业外收入 236,556.59 1.34% 主要系固定资产报废清理收入所致。 否营业外支出 1,089,970.60 6.18% 主要系固定资产报废损失和滞纳金所致。 否信用减值 -2,565,956.86 -14.56% 主要系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所致。 否其他收益 4,261,555.56 24.18% 主要系收到政府补助所致。 否 六、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2、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3、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七、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注:4“截至报告期末累计实际投入金额”包含土地款。 4、金融资产投资 (1) 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 (2) 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报告期内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 适用 □不适用则,以及与上一报告期相比是否发生重大变化的说明 不适用报告期实际损益情况的说明 报告期内,产生实际收益为3.38万元。套期保值效果的说明 公司在日常经营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开展与日常经营需求相关的外汇衍生品交易业务,防范外汇汇率波动的不利影响,增强公司财务稳健性,风险整体可控。衍生品投资资金来源 闲置自有资金报告期衍生品持仓的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说明(包括但不限于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 一、风险分析 1、市场风险:金融衍生品交易合约汇率与到期日实际汇率的差异将产生交易损益:在金融衍生品的存 续期内,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每一会计期间将产生重估损益,至到期日重估损益的累计值等于交易损益。交易合约公允价值的变动与其对应的风险资产的价值变动形成一定的对冲,但仍有亏损的可能性。 2、汇率波动风险:在外汇汇率走势与公司判断汇率波动方向发生大幅偏离的情况下,公司锁定汇率后 支出的成本可能超过不锁定时的成本支出,从而造成公司损失的风险。3、流动性风险:公司及子公司在开展金融衍生品套期保值业务时,因市场流动性不足而无法完成交易的风险。4、内部控制风险:公司及子公司在开展金融衍生品套期保值业务时,存在操作人员未按规定程序审批及操作或未能充分理解交易合同条款和产品信息,从而可能导致金融衍生品交易损失的风险。5、法律风险:因相关法律发生变化或交易对手违反相关法律制度可能造成合约无法正常执行而给公司带来损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