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城股份(600860)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情况 |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局势,公司始终坚持以企业发展战略为指导,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市国资委及京城机电各项决策部署,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公司坚定聚焦年度预算任务,拓市场、增效益、谋规划、控风险,上半年各项重点工作有序推进。 1、狠抓市场攻坚,稳定经营态势 气体储运板块: 常规钢瓶产业主推轻质高压产品,提高产品区分度,坚守原有大客户的同时,抢占市场。复合气瓶及系统产业进一步巩固IV型瓶的先发优势及技术优势,实现收入增长的同时进一步抢占相关市场,提升竞争力。全力推进大容积储运产品及系统替代,收入与市占率稳步提高。氢能市场深入与下游客户的合作,与多家国内主流车厂完成新车型发布及增补公告。低温储运行业积极开拓国内低温瓶市场,初见成效,在车载相关市场领域已逐步开始获取批量订单。国际市场,积极调整欧美市场策略,同步加强海外平台建设,增加延伸服务,提升客户黏性与零售占比;同时加大新产品市场推广力度,深入对接目标客户需求,为后续市场精准开拓奠定基础。 智能制造板块: 上半年,面对充满挑战的市场环境,公司积极推进项目验收进度,加大了新订单跟踪力度,加强了科技研发程度,增强了精细化管理细度,整体稳中有进、持续向好。同时,聚焦市场最新动向及客户投资需求,进一步优化调整了产品结构,提高了生产和经营效率。此外,产业园建设稳步推进,正在进行内部施工及安装工程。 2、深化创新驱动,助力新发展格局加速构建 气体储运板块: 围绕客户需求,开发新产品,实现差异化竞争。通过课题任务,开展原创技术攻关。稳步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完成氢能订单系统的标准化工作,实现相关工序状态实时在线监测,已完成北京市智能工厂基础级和先进级的申报工作。 智能制造板块: 子公司北洋天青以持续的研发投入为坚实基础,不断研发、迭代和推广自动上压机、摩擦杆悬挂链等产品的相关技术,拓展了产品应用领域,提高了产品市场竞争力。开发信息化工业软件系统,并在相关设备的基础上二次开发操作软件,极大提升了公司产品的可操作性,推动产品差异化发展。技术能力的提升,降低了产品成本,保障了产品质量,增强了公司的获利能力。 3、强化运营管理,带动内部效能持续增强 持续强化技术人员市场化意识和成本意识,通过工艺优化、材料替代等多项措施,实现科技降本;通过提高制造水平等方法实现制造降本。优化采购流程,实现审批流程精简化、高效化。 严控费用,运营大数据工具形成精准的费用清单,为进一步降低管理费用提供数据支撑。加强库房整合,初步搭建库房整合方案。持续推动“6S”管理,促进了现场管理水平的提升和员工精益意识的培养。 4、筑牢风险防线,保障企业稳健运行 系统构建内控合规与制度体系,完善制度建设,强化风险化解,积极完成内控问题整改,推动内控体系高效运转。健全安全与质量责任体系,压实安全主体责任,深化火灾整治、危化品治理及“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系统识别各危险源并落实精准管控。 5、优化财务管理,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以“能力跃升”为导向,聚焦体系优化与专业赋能;完善财务相关制度、规范流程标准,夯实财务基础管理;深化业财融合机制,强化数据驱动决策能力,推动管理效能提升。同步开展分层分类培训,提升团队专业素养。强化预算管理,管理费用与财务费用同比均有一定幅度下降。此外,公司还积极对接各类融资机构,不断优化融资结构,降低资金成本。 2025年上半年公司经营状况保持基本稳定,各项重点工作任务稳步推进。下半年,公司要始终坚守战略定力,坚守全年各项任务指标不退不让,全力推进年度经营目标的实现。要认真分析市场形势,紧贴市场需求,依托技术优势,加速高质量产品研发与应用拓展,强化市场竞争力。 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主动担当作为,积极应对挑战,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取得新实效。 1、聚焦营销能力提升,全力开拓市场 气体储运板块: 常规钢瓶产业以高效的成本管理驱动市场占有份额稳中有进,实施差异化竞争营销,紧盯国内重点客户,紧跟相关新增项目,扩大销售规模。复合气瓶及系统集成产业坚定执行既定产品销售策略,充分利用IV型瓶先发优势,打好组合拳,抢抓订单。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持续推进大客户销售策略,加强产业链生态合作,不断优化营销机制。低温储运产业持续开拓各类市场领域,拓展低温瓶的应用场景,加大新产品新设备攻关研发力度,并完成相关的资质取证工作。在国际市场上,筑牢现有基本盘,深耕核心用户,夯实优势业务,聚焦主打产品、成熟市场或优势渠道,提高产品粘性,挖掘复购潜力,同时主动培育新应用场景,创新营销模式,更加贴合海外市场的产品需求与价值观认知。 智能制造板块: 积极获取更多家电行业订单,全力推进新项目的订单落地与现有项目的顺利验收,力争实现全年业绩有所增长。加大对3C生产设备领域、汽车生产设备等领域的资源投入,实现健康发展,快速增长。公司业务努力多线并进,不断提升竞争力与市场份额。积极扩展新客户,做好需求了解与业务对接工作,获取更多合作意向,提高成单率。 2、聚焦创新动能培育,加速推进技术升级与价值创造 气体储运板块: 对标竞品,加强技术赋能传统产品竞争力,达成“提质降本增效,节能减排降耗”核心目标。 持续加强氢能储运装备领域原创技术建设,结合相关课题等项目,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坚持深入客户场景,贴近最终用户,以商业价值和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创新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帮助客户提升盈利能力,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推进数字化转型落地落实,加快主数据系统的方案验证,进行物料数据的标准化、有序化的、集中化管理,为打通“信息孤岛”和数字化赋能筑牢平台根基。 智能制造板块: 持续加强研发资源投入,补充专业人员,加大自主研发力度,提升技术水平和供应链管理能力,降低产品成本;持续迭代生产线,优化智能化调度程度与控制系统,提高稳定性,增强生产质量管理效率;持续深入技术推广,将家电行业运行稳定的产品和技术推广到新的设备领域,丰富产品结构,打造让客户满意的优质产品。更好地配合客户实现产品更新换代。 3、聚焦运营质效提升,深入实施成本压降与精益改善 成本管控方面,持续狠抓科技、采购、制造三大环节降本。费用管控方面,强化预算管理,运用信息化手段强化事前管控,确保支出随经营实绩动态调整,推进精细化成本核算与分析,提升管控精度。现金流管理方面,着力拓宽融资渠道,提升资金效率,强化“两金”压降管理。现场管理方面,持续深化精益管理,通过做实“6S”管理提升现场水平、工作效率与产品质量,全方位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4、聚焦风险防控加固,着力健全严规立制与精管细控 深化内控合规与制度体系建设,加快制度流程集中梳理更新,扎实开展内控评价整改,夯实依法合规经营根基,推动依法治企实践深化。筑牢安全质量与源头治理防线,细化安全责任至各环节,严控风险源头,深化风险识别,坚守“零缺陷”方针。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