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通科技(301601)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4-12-31 | 信息来源 | 2024年年度报告 | 经营情况 |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公司所处行业基本情况及发展阶段 公司是一家专业的化学工程高端装备及产品整体技术方案提供商,主要从事高分子材料及双氧水生产领域的设备制造、设计咨询和技术总包业务。 公司以设计和研发为基础,以自身专利及专有技术优势为支撑,拓展装备制造及工程总承包等相关业务,逐步形成涵盖设计咨询、主设备制造及工程总承包业务的全过程工程技术服务模式。公司设备制造业务主要为聚酯、生物降解材料、尼龙及双氧水生产线提供核心设备,属于“专用设备制造业”;设计咨询及工程总承包业务属于“专业技术服务业”。 随着《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发布,化学工业加速向绿色低碳、集约高效和技术创新方向发展。2022年 4月,工信部等六部委发布《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聚酰胺(尼龙)等材料品种规格;加快发展生物基材料,有序发展和科学推广生物可降解塑料。公司凭借二十余年的设备制造和专业工程技术服务经验,始终服务于国家战略,不断推动高分子材料、生物基新材料和双氧水制备相关工艺技术和装备的创新发展,为我国高性能聚酰胺(尼龙)、生物降解材料、双氧水等行业落实高质量发展提供工艺及装备基础。 公司积极把握“双碳”等国家重大战略机遇,以技术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为主攻方向,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依靠创新、创造、创意促进科技成果高水平应用,相继在聚酯、尼龙、双氧水、生物降解材料工程领域创造出多项业内领先的技术及装置,为下游行业产业转型升级(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生产效率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 尼龙领域:尼龙 66行业处于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阶段,尼龙 66和尼龙 56产能扩张驱动力来自于技术突破以及国产替代,目前处于产能扩张期,由于前期市场规模不大,发展基数较低,且技术突破以及国产替代动力强劲,预计本轮产能扩张持续时间较长。 生物降解材料领域:目前处于产能快速扩张后的调整阶段,经历政策驱动下的扩产后,行业进入技术优化与产能整合期,行业周期主要受政策性主导的影响。 短期产能过剩引发价格竞争,不过从长远来看,在政策持续加码与技术创新的双重驱动下,拥有全产业链协同优势的企业将脱颖而出,加速推双氧水领域:双氧水行业将呈现多维度的发展态势,电子级双氧水受益于半导体国产化战略政策支持,当前处于局部产能过剩与高端化转型并行期。未来,行业破局的关键在于推进技术革新,包括研发高纯度电子级产品、推广流化床生产工艺。政策驱动和绿色化趋势将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具备技术优势和一体化布局的企业更具竞争力。 聚酯领域:聚酯行业当前处于产能过剩与绿色转型并行阶段,受“双碳”政策驱动,行业向再生聚酯、生物基聚酯等高端化、低碳化方向加速转型。在政策红利(绿色+产业升级)与战略创新(高端+循环+全球化)双轮驱动下,聚酯行业将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提升”,以技术壁垒和低碳优势重塑全球竞争力。 (二)所处行业周期性特点 化工领域的设备制造及工程技术服务是典型的投资拉动型产业,行业的发展与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密切相关,而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与国民经济增速呈正相关。受国民经济和宏观调控影响,化工领域固定资产投资存在周期性波动,因而其上游设备制造及工程技术服务行业也随之呈现出一定的行业周期性。行业相关设备制造及工程技术服务企业通过不断拓展细分产品领域和市场渠道,可有效分散下游某一个行业的周期性波动影响。 (三)公司所处行业地位 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江苏省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江苏省工业设计中心。经过二十多年行业积淀,公司拥有专业的管理团队、成熟的工艺技术、完善的生产设施和经验丰富的技术研发人员,在业内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及较高的知名度,取得了显著的创新成果。 凭借多年积累的先进技术、丰富的工程化经验和敏锐的市场嗅觉,公司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不断开拓新市场,在尼龙、生物降解材料和双氧水工程技术服务及核心设备制造领域形成了错位竞争的空间和局面,占据了较高的市场地位,与扬农化工、平煤神马、凯赛生物、中国天辰、长鸿高科、万华化学、兖矿集团、山西华阳、湖北宜化等行业领先客户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在主要服务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经营业绩,并建立了一定的优势地位。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公司是一家专业的化学工程高端装备及产品整体技术方案提供商,主要从事高分子材料及双氧水生产领域的设备制造、设计咨询和工程总承包业务,服务于高性能尼龙(PA66)、生物基尼龙(PA56)、生物降解材料(PBAT/PBS)、聚酯(PET)和双氧水(H2O2)等产品生产企业,拥有化工石化医药行业(化工工程)专业工程设计甲级资质,具备从设计、主设备制造到装置开车的全流程综合技术服务能力。 经过 20多年的发展,公司凭借出色的技术和项目业绩,在业内建立了良好的口碑,拥有较高知名度,与扬农化工、平煤神马、凯赛生物、中国天辰、怡达股份、长鸿高科、万华化学、兖矿集团、山西华阳、湖北宜化、法国液化空气集团等行业领先客户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在主要服务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经营业绩。公司具有工程设计化工石化医药行业化工工程专业甲级资质,在化工行业的细分领域拥有技术专长和较为丰富的工程经验及竞争优势。 2、收入与成本 (1) 营业收入构成 (2) 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 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 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 否 (4) 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营业成本构成 产品分类 产品分类 2024年度公司设备制造业务直接材料成本同比增长151.05%,占2024年度营业成本总额的58.17%,主要系客户 A大型双氧水成套设备的交付。由于该设备对应的合同规模较大,导致设备制造业务的营收占比结构性提升,从而拉高了直接材料的采购规模及成本占比,形成设备制造业务的收入规模与材料成本同步提升,最终使得设备制造业务的成本占比较上年显著提升。 (6) 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 否 (7) 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8) 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3、费用 所致。本期循环回用聚乳酸工艺流程装置研发项目处于试验验证阶段,在进行试验验证过程中对装置进行优化和改造,设备改造阶段对材料领用的需求减少,另一方面系本期大多数研发项目尚处于设计阶段,未进入试验阶段,从而导致本期研发领料下降较大 4、研发投入 主要研发项目名称 项目目的 项目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生物质降解塑料聚乳酸连续化中试生产装置的研究开发 开发聚乳酸可降解材料对全球环境和能源问题的缓解非常必要。本项目研发重点解决如下技术问题: (1)解决连续生产过 程中的工程技术问 题;(2)确定生产过程中最佳工艺参数; (3)满足介质对设备 以及其材质的特殊要 求 项目完工,准备结题 (1)筛选新型催化剂,以提高丙交酯质量和收率;(2)使用研发专有设备,提高生产效率;(3)多釜平推流方式实现聚乳酸连续化生产;(4)双塔精馏塔工艺实现丙交酯高效提纯 本项目的成功实施,将填补公司在生物基材料规模化生产领域的技术空白,推动公司从实验室技术向工业化生产的转化,为后续万吨级产线建设奠定技术基础,建立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并为国家“禁塑”和“双碳”目标贡献关键力量。氢化一级过滤器控制软件的研发 本项目的研发可以实现流化床双氧水装置氢化一级过滤器的全自动运行,能将氢化一级过滤器的运行效率最大化,为流化床双氧水装置的稳定运行提供技术保障,从而提高企业生产的自动化及智能化程度 项目完工,准备结题 利用 AdvanTrol-Pro作为开发平台,用 ST语言开发算术运算、时间计时、顺序选择等功能块,开发数据采集、参数设置、流程画面等功能,通过先进性的控制算法实现氢化一级过滤器系统按照设定程序自动运行,过滤器可按设定参数自动切换工作状态,并具备故障自动切除、投入的功能 可实现双氧水装置氢化一级过滤器过滤及清洗过程全自动运行,多组过滤器可按照设定时间及顺序自动切换工作状态,过滤器不需要人工清洗,大大提高氢化一级过滤器的过滤效率及效果,在减少人工投入的同时也避免了因人工操作引起的安全风险,能将氢化一级过滤器的运行效率最大化。该研发项目是流化床双氧水装置生产自动化、智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双氧水市场的不断扩大及对落后生产工艺的改造升级,该项目有着较好的市场前景。PBAT酯化及其催化剂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本项目的研发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PBAT酯化及其催化剂系统,催化剂的添加十分精确,不会发生水解或堵塞管道,且酯化物产品的质量及输送效率高,可保证后续装置的稳定生产 项目完工,准备结题 (1)催化剂与新鲜BDO按比例在催化剂配置罐预先进行配置,变成溶液后输送量成倍级提高,可以选到精确计量的计量泵和质量流量计; (2)酯化物输送采用 高温离心泵,可以有效连续输送酯化物,保证装置的稳定生产;(3)可以避免催化剂接触水分发生催化剂水解,同时又可以预热催化剂,避免催化剂突然预热蒸发;(4)催化剂可以 提高催化剂使用效率,避免水解,可以减少催化剂的使用量,有效降低 PBAT生产成本,提高客户市场竞争力,同步提高惠通公司市场竞争力同时进入酯化一反应釜及酯化二反应釜,从提高酯化率,提升产品品质及稳定性间歇聚酯用升降温热媒系统研究开发 本项目主要针对间歇聚酯反应釜开车时升降温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提供新型的间歇聚酯用升降温热媒系统,防止换热不均匀带来的设备损坏及产品品质差,以及换热不充分引起的产能下降问题 项目完工,准备结题 设计一套间歇聚酯用升降温热媒系统,解决换热不均匀带来的设备损坏及产品品质差,以及换热不充分引起的产能下降问题 主要针对间歇聚酯反应釜开车时升降温系统存在温度不均,换热不充分等问题,该研发项目着重解决该问题,提供新型的间歇聚酯用升降温热媒系统,防止换热不均匀带来的设备损坏及产品品质差,防止换热不充分引起的产能下降的问题。该研发项目的成功可以为企业带来稳定且良好的聚酯产品。进一步提高公司在间歇聚酯项目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聚乳酸降膜蒸发器的研究开发 本项目研发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成膜均匀、蒸发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的聚乳酸降膜蒸发器 项目完工,准备结题 (1)解决在上管箱内液体分布不均,偏流的问题;(2)解决料液在降膜管内壁的成膜效果不佳、挂膜厚度不均匀的问题; (3)改善降膜管加热 效果,减小同一横截面各降膜管之间的温差;(4)解决壳程无降膜管的区域蒸汽介质易短路问题;(5)解决液体出料流量不稳定问题 聚乳酸(PLA)降膜蒸发器的研发将对公司未来发展产生以下积极影响: 1. 技术领先优势:掌握高效降膜蒸发技术,提升PLA生产过程中的蒸发效率,降低能耗,增强公司在生物基材料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2. 市场拓展潜力:PLA作为可降解环保材料需求增长,该技术可应用于食品包装、医疗制品等行业,助力公司进入高附加值市场。 3. 可持续发展贡献:优化PLA生产工艺,减少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符合全球绿色制造趋势,提升企业 ESG(环境、社会、治理)评级。 4. 产业链整合机遇:若技术成熟,可向上下游延伸,如 PLA原料处理或终端产品开发,形成全产业链布局,增强抗风险能力。 5. 政策与行业支持:契合国家“双碳”目标及生物降解材料推广政策,可能获得政府补贴或行业合作机会,加速商业化落地。 该项目的成功将推动公司向高端装备制造商转型,并可能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尼龙 66民用丝连续聚合生产装置的研究开发 本项目拟克服现有试验装置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包含成盐、浓缩、预聚、二氧化钛添加、终缩聚五个主系统的尼龙纺丝级切片聚合全流程的实验装置,满足尼龙 66民用丝连续聚合生产装置的研究开发 研发进行中 本项目开发的实验装置具有尼龙生产过程中需要的成盐、浓缩、预聚、二氧化钛添加、终缩聚五个单元,既能开发和优化尼龙 66民用丝连续聚合生产装置,确定工艺参数,又能对产品投入工业生产前做好工艺合理性验证和完善,保证投产工艺可行且生产稳定 尼龙 66民用丝未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开发能耗更低、生产更稳定的工艺路线是民用丝发展的关键。惠通作为尼龙成套设备供应商,集中力量进行相关技术的研发是为了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抢占尼龙项目市场。PETG酯化反应装置研究开发 本项目研发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PETG酯化反应装置,达到原料消耗低、生产效率及酯化率高、产品单一性好的目标 样机组装阶段 (1)实现各类添加剂独立温控,以发挥添加剂最大效用;(2)通过酯化一釜和酯化二釜系统分别配套精馏塔,避免乙二醇受到污染;(3)通过优化结构设计,解决助剂与物料混合的均匀性问题、物料堵塞气孔问题,提高装置生产的稳定性 能够实现多品种差别化 PETG生产,适应市场的不同需求,同时可以开发食品级PETG,拓展产品应用领域,能够帮助客户降本增效,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可以增强惠通公司优势,增加市场占有率PETG浆料配置系统研发 目前常用的 PETG浆料配置系统存在浆料配比不够精确、尾气中 PTA粉尘含量高带来的环境污染及安全问题。本研发项目可以有效解决现有问题,通过研制一种新型的 PETG生产用浆料配制装置,保证二元酸二元醇、催化剂等原料的配比精确,有利于各种原料的迅速分散混合,安全性好产品品质好,环境污染小,系统运行稳定 样机图纸初稿设计 浆料配置是 PETG聚酯生产的头道工序,主要是将对苯二甲酸(PTA)、间苯二甲酸(IPA)、乙二醇(EG)和催化剂等在浆料配制罐中混合均匀,浆料配置是否稳定与高效决定了聚酯生产线能否稳定生产。本项目研发目标是通过研发一种新型的 PETG浆料配置系统,以提高浆料配置的精度及稳定性 该研发项目针对PETG浆料配置系统物料流动性差,物料计量部准,原料消耗高,污染环境等问题。如果解决上述问题,则会改变 PETG浆料配置的流程,减少原料的浪费,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公司在PETG的设计水平,扩大市场份额。双氧水生产中催化剂撤出、清洗及再生系统的研发 本项目研发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建立用于蒽醌法生产双氧水中流化床加氢反应器的催化剂的撤出、清洗及再生系统,用以实现在连续双氧水生产过程中对催化剂进行回收或再生再利用 制定工艺及自动化控制技术方案 研发出了一种全新的催化剂撤出、清洗及再生系统,使得催化剂能短时间内恢复其加氢活性,使之重新回到生产系统中重新利用,或者通过该装置的处理可将来自双氧水生产系统中的催化剂集中回收,将催化剂中含有的有机物进行置换清洗从而达 双氧水生产中催化剂撤出、清洗及再生系统的研发与应用前景良好,可实现催化剂快速的回收与再生,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催化剂能短时间内恢复其加氢活性,使之重新回到生产系统中重新利用,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此项目的研发成功,可到安全存放条件 使公司在国内双氧水行业的发展更进一步,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高,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双氧水项目在行业中的占有率。基于机器学习的废PET塑料酶解与循环利用技术的研究开发 本项目聚焦废 PET塑料生物酶法解聚回收与循环利用体系的瓶颈问题,构建废 PET塑料高效解聚制备MHET及定向重聚生产新 PET塑料的成套工艺体系,完成百吨级中试验证,实现废PET的高质量绿色循环利用 确定 MHET重聚合成釜初步设计参数 (1)本研发项目系统研究解聚产物的物理化学参数,解析MHET重聚反应中端基结构差异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性;建立MHET高温定向酯化与缩聚控制机制,提升重聚效率,形成MHET高原子经济性的重聚再利用关键技术;(2)突破机器学习驱动的 PET解聚酶定向改造、产酶菌株重构、定向可控酶解与原位分离以及MHET的定向重聚等4项关键技术 此项目的研发成功,使公司在 PET塑料循环利用领域具有独特优势,相比传统回收方式,利用酶解技术可更高效、环保的处理废 PET塑料。生物降解地膜改性料研制与多种作物铺膜试验 生物降解地膜是解决农业白色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本项目主要研制满足大部分农作物(棉花暂时除外)生长需求的全生物降解地膜 批量验证阶段 (1)通过引入交联网状结构,提高 PBAT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穿刺强度;(2)采用 PBAT与聚碳酸亚丙酯(PPC)共混改性,有效降低 PBAT的水蒸气透过量; (3)采用复合多元耐 老化助剂,提高PBAT的耐老化性能 完成多品种、多地区作物的数据积累,不断提高生物降解地膜的市场占有率。适用 □不适用 2024年度,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有所下降,主要系研发领料下降所致。研发领料的减少主要与公司研发项目所处的阶段相关,具体而言,2024年度公司循环回用聚乳酸工艺流程装置研发项目的主体设备已经研发完毕,进入试验验证阶段,在进行试验验证过程中仅需对相关装置进行优化和改造,而设备改造阶段对材料领用的需求有所减少,从而导致研发领料金额同期有所下降,另一方面系本期大多数研发项目尚处于设计阶段,未进入试验阶段,进一步导致本期研发领料下降。研发投入资本化率大幅变动的原因及其合理性说明□适用 不适用 5、现金流 投资活动方面:2024年度,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主要原因系,一方面,公司投资的部分银行大额存单产品未到期所致;另一方面,公司支付聚乳酸项目工程及设备款所致。此外,随着聚乳酸工程项目的持续推进,2024年度支付的相关工程及设备款较2023年度有所下降,从而使得2024年度投资活动的现金净流出有所减少。 筹资活动方面:本公司筹资活动现金流入主要系子公司生物新材料取得的聚乳酸工程项目的银行借款,筹资活动现金流出主要系支付的银行贷款利息。2023年度,公司取得的借款金额较大,2024年借款规模下降,相应导致2024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有所下降。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本年度净利润存在重大差异的原因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五、非主营业务情况 适用 □不适用 营业外收入 251,103.43 0.21% 供应商注销,核销无需支付的应付款 否营业外支出 33,235.40 0.03% 主要系对外捐赠 否资产处置收益 4,289.12 0.00% 处置固定资产 否其他收益 2,255,267.80 1.90% 主要系与日常经营活动相关的政府补助 否 六、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2、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应收款项融资的其他变动系本期收到的“9+6”银行承兑汇票金额以及本期终止确认的相关银行承兑汇票金额的差额。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计量属性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是 否 3、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七、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金融资产投资 (1) 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 (2) 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八、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九、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十、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二、报告期内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登记表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内未发生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 十三、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 □是 否 公司是否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 □是 否 十四、“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是 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