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核建(601611)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情况 | 二、 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的收官之年。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部署,积极应对内外部严峻复杂形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2345发展思路”为指引决战决胜“十四五”,以卓越绩效模式贯标导入和数字化转型为抓手提升管理效能,以狠抓市场开发、新质生产力培育、深化改革等重点任务落实落地的确定性,积极推动主责主业高质量发展。 (一)生产经营总体平稳 报告期内,公司围绕“一增一稳四提升”经营目标,千方百计抓市场促发展,全力以赴抓现场促增效。持续优化目标考核激励体系,制定2025年提质增效稳增长追求卓越 TOP10行动清单。 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势和建筑行业动态分析,精准匹配经营策略。上半年,公司累计实现新签合同额 844.75亿元,营业收入 534.72亿元,利润总额完成 14.32亿元。 (二)市场开发成效显著 报告期内,公司以构建高效市场开发体系为出发点,搭平台、聚资源、促协同、拓项目,中标太平岭 3/4号、防城港 5/6号、徐圩 1/2号核岛安装工程,三门 5/6号常规岛土建、台山 3/4号核岛土建工程,核电项目累计中标金额再创新高。与法国电力签署《核电先进建造技术联合实验室共建协议》及《EPR2特别任务战略性咨询合同补充协议》,双方全景式合作正式迈入新阶段。 公司先后承接了核能供热发电厂一期工程陆域取排水工程项目、徐闻东二海上风电项目 EPC总承包、S202象山石浦港海底隧道及接线工程施工项目等重大项目,民用工程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三)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科技创新赋能核电工程建设数智化转型。围绕工程建设提质增效,把智能制造、智能建造和数字化管理作为三个重点创新研发方向,以工程项目问题和需求导向,持续开展集约化的科技创新,把研发需求、研发力量与成果应用有序统筹起来,推进和培育核电建造产业新质生产力。深入研讨公司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和实施路径,积极构建以数字孪生技术和虚拟建造技术为核心的项目管理平台,并成功在廉江、漳州、徐圩等核电项目上线应用。中核二二、中核二三、中核华兴后台加工基地实现智能化升级改造,中核二四智能预埋件工厂和自研 MES系统正式上线运行。开展核电领域建模工作,持续推进 RISE在金七门和石岛湾应用,基于工单的土建施工管理初见成效。完成 AI+工程建设三年行动方案编制,1项人工智能高价值场景获得中核集团立项。开展网络安全体系建设,成立网络安全能力中心,保障重要时期的网络安全。核智枢ERP薪酬管理模块、核智通 IOA全面上线运行。获得发明专利授权 69项,同比增长25%。 (四)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稳步推进 报告期末,公司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工作台账共 193项,完成 185项,持续推进 8项,台账总体完成率 95.8%。持续深化现代企业管理,卓越绩效贯标全面启动、全级次穿透式监管、领域专家建设等工作扎实推进。深入开展“十四五”规划评估、“十五五”规划编制,为公司长远发展谋篇布局。加快推广核电工程定额,管理效能不断提升。实质性做实二级集采,强化集约化管控,管理效能不断提升。加快落实新公司法相关要求,全面完成所属企业监事会改革任务。中核二三、中核华兴两家双百企业连续四年获国资委考核标杆。 (五)基础管理不断强化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管控能力和水平。遵照“绝对责任、最高标准、体系运行、经验反馈”,成立安全质量委员会,持续构建严密的核安全责任体系,压实工程建设各个层级的责任;对核电相关项目建立质量监督办公室、开展党建引领质量提升行动、开展专项整改行动等,保障质保体系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提升;强化经验反馈效能,利用经验反馈机制,开展原因分析和措施制定。严肃开展事故调查和“一件事”全链条分析,通过体系评估和整改核查,反思总结管理缺陷。组织开展全级次教育经验反馈学习和“举一反三”隐患排除整治,分层分级细化制定改进提升专项工作任务清单。持续筑牢安全保密堡垒,高标准推进整肃治理整改工作。 2025年下半年,公司将以“稳、优、保、促”为工作重点,推进年度目标任务高质量完成。 在稳经营上,密切关注市场,快速响应新需求,深挖降本潜力,推进全流程费用压减,实现稳增长与防风险一体推进;优投资上,围绕国家战略,聚焦新兴领域,推进强链补链项目;保安全上,强化核电相关领域安全保障,管控关键环节,提升抵御风险的能力;促发展上,发挥带动作用,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上下游企业发展,服务保障民生。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