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网 中财网股票行情
国元证券(000728)经营总结
截止日期2025-06-30
信息来源2025年中期报告
经营情况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三、主营业务分析
  概述
  是否与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披露相同
  2025年上半年,公司秉承金融报国初心,紧紧围绕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目标,以“六个一”工作部署为抓手,凝心聚力、干字当头,在服务国家战略、服务新质生产力、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居民理财上做到“七个作示范、七个往前赶”(即党建领航作示范、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往前赶;服务实体作示范、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往前赶;金融为民作示范、提升投资者回报往前赶;破界创新作示范、探索颠覆性打法往前赶;数智赋能作示范、加速数字化转型往前赶;人才驱动作示范、深化标志性改革往前赶;安全发展作示范、防范化解风险往前赶),各项工作稳中有进,发展态势持续向上。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97亿元,同比增长41.60%;实现利润总额17.23亿元,同比增长47.6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05亿元,同比增长40.44%;基本每股收益0.32元,同比增加每股0.09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73%,同比增加0.89个百分点。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资产总额1,771.9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96%;负债总额1,392.30亿元(其中代理买卖证券款375.7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10%;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379.5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46%;净资本282.33亿元,同比增长8.70%;风险覆盖率210.43%,流动性覆盖率260.12%,净稳定资金率160.96%。公司资产流动性较强,短期支付能力较好,资产配置较为合理,各项风险控制指标均优于监管预警标准。1.营业收入构成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没有发生重大变动。注:以上主营业务按照业务板块进行了分类,并按资金成本进行了计算。主营业务分业务情况说明
  (1)财富信用业务
  ①证券经纪业务
  2025年上半年,A股市场交投活跃度显著提升,市场参与者的活跃程度增强,新开1,260万户,同比增长超32%,A股市场交易金额162.66万亿元,同比增长61.14%。截至2025年6月末,上证指数收于3,444.43点,深证成指收于10,465.12点,创业板指收于2,153.01点,分别较年初上涨2.76%、0.48%、0.53%。(数据来源:iFind)
  报告期内,公司经纪业务深入贯彻“总部赋能、投顾驱动、专业服务、一体运营”方针,聚焦“三件大事,三件小事”,抢抓市场机遇,上半年股基交易量同比增长72%,加速财富管理转型。一是布局买方投顾,健全财富、合规、科技、机构等多板块联动机制,构建以研投顾为驱动的闭环流程和以客户满意度为核心的考核方式,充分激发转型动能。二是强化人才工程,推进分支机构管理岗年轻化,重塑前台考核体系,建立常态化招聘机制,打造高素质专业队伍。三是优化网点布局,进一步聚焦核心区域,推进辽宁、大连、江苏、河北、贵州、淮南等地区网点整合,提升市场竞争力与品牌影响力。四是做大基础客户与资产,设立线上客群运营中心,加强线上引流布局;线下深化与银行“总对总”合作,重点银行渠道开户同比增长91.5%。五是推动机构经纪发展,加快交易系统建设与算法交易客户开拓,机构客户开户数量持续增长,机构客户净佣金同比增长56%。六是夯实数字底座,成立财富条线数字化建设小组,推进业技融合,打造“财富+科技”一体化能力,系统赋能服务力、产品力。
  公司境内证券经纪业务主要为母公司开展的代理买卖证券、代理销售金融产品和席位租赁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实现经纪业务净收入70,584.34万元,同比增长45.42%;发生经纪业务成本44,969.57万元,同比增长29.07%;实现经纪业务利润25,614.77万元,同比增长87.01%。
  ②证券信用业务
  2025年上半年,受资本市场持续回暖、流动性宽松政策以及经济复苏预期增强等因素推动,融资融券余额整体呈现高位运行与结构性波动并存的特点。截至2025年6月末,市场融资融券余额为18,505亿元,同比增长24.95%。(数据来源:中证数据有限责任公司)
  报告期内,公司信用业务秉持“稳健增长、质效并重、科技驱动、风控为本”的理念,切实践行金融为民,打造专业化、精细化、差异化的客户服务体系。融资融券业务锚定“交易型+事件型”营销策略,依托综合金融服务、差异化定价、动态风险量化与“业技融合”,为高净值与战略客户提供精准服务方案,推动业务高质量发展。公司融资融券日均余额市占率1.09%,创近年新高。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融资融券账面价值为202.09亿元,同比减少3.56%。股票质押业务坚守风险底线、聚焦项目结构优化,实施贷前审慎、贷后精管“双轮驱动”,全面提升项目质效。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股票质押业务账面价值为23.77亿元,同比减少9.88%。
  公司境内信用业务主要为母公司开展的融资融券、约定购回、股票质押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实现信用业务收入29,230.91万元(扣减资金成本),同比增长45.59%;发生信用业务成本-1,048.32万元(本期减值准备转回所致),同比下降217.96%;实现信用业务利润30,279.23万元,同比增长57.79%。
  (2)自营投资业务
  2025年上半年,A股市场整体呈现显著结构性特征,上证指数上涨2.76%,深圳指数上涨0.48%,创业板指数上涨0.53%,科创50指数上涨1.46%;债券市场延续震荡格局,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2.8BP至1.65%,中债综合指数(总值)财富指数上涨1.05%。(数据来源:iFinD)报告期内权益投资突出研究驱动与标的深耕,优化低波红利配置,探索ETF量化策略,拓宽收益来源、增强盈利韧性。固收投资业务把握债市波动机遇,动态优化久期与杠杆结构,在取得稳健收益的同时,积极发展客需业务,前瞻布局FICC领域,构建多元收入格局。做市业务不断扩展做市业务品类,北交所、科创板做市交易顺利启动,完成上市证券做市业务“从0到1”的关键跨越;新三板做市持续优化做市策略,提升报价效率,为市场提供优质流动性,做市商评价位居行业前列。创新金融业务加快“智脑”系统建设,提升投研智能化水平,稳步推进结构化投资、信用研究、场外衍生品等业务,前瞻布局碳金融、海外资产,打造开放协同的系统化创新生态。另类投资业务的分析详见本节“八、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自营业务为母公司开展的上述投资业务和子公司国元创新开展的另类投资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合计实现自营投资业务收入145,994.84万元(扣减资金成本),同比增长64.05%;发生自营投资业务成本4,939.85万元,同比增长22.11%;实现自营投资业务利润141,054.99万元,同比增长66.04%。其中,母公司实现自营投资业务收入132,300.35万元(扣减资金成本),同比增长50.48%;发生自营投资业务成本实现自营投资业务收入13,694.49万元,同比增长1169.75%;发生成本851.82万元,同比增长103.22%;实现自营投资业务利润12,842.67万元,同比增长1847.75%。
  (3)投资银行业务
  2025年上半年,资本市场紧扣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主线,有力促进科技、资本、产业良性循环。A股IPO数量51家,同比增长15.91%,融资规模372.64亿元,同比增长14.68%;再融资规模8,107.86亿元,同比增长632.39%。国内债券一级市场发行规模稳步提升,发行规模446,911.95亿元,同比增长16.60%。(数据来源:iFinD)
  报告期内,公司投资银行业务突出功能性定位,加快向科创产业投行、并购投行、综合金融服务投行转型;深入推进“科学家企业成长陪伴计划”,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新质生产力培育;持续深化“并购重组专班行动”,积极参与安徽省并购联合会,成立并购中心搭建交易撮合平台,以并购重组驱动产业跃升。今年以来,累计完成1单IPO,2单再融资,4单新三板,3单并购重组,合计募集资金30.82亿元,项目涵盖量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领域;截至目前,投行业务在审IPO3单、并购重组1单,辅导企业项目27单,项目资源储备较为丰富。公司持续优化债券业务结构,严控业务风险,深耕优质国企公司债,同时积极践行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理念,加大金融债、科创债、小微企业债等的开拓力度,其中成功发行安徽首支小微企业支持债券“25投资01”,填补了安徽省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的空白;成功发行“25彩虹K1”等多单科创债,助力科技型企业融资需求。今年以来,累计承销债券33只,规模140.62亿元。公司境内投行业务为母公司开展的股票首发和再融资保荐承销以及债券承销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投行业务收入9,025.08万元,同比增长44.78%;发生投行业务成本9,789.99万元,同比增长25.34%;实现投行业务利润-764.91万元,同比减少亏损812.50万元。
  (4)资产管理业务
  2025年上半年,资产管理行业在监管指引下持续回归业务本源、迈向规范发展。截至报告期末,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管产品规模(不含社保基金、企业年金)合计12.09万亿元,较上年末减少0.09万亿元,降幅0.74%;产品数量36,968只,较上年末净增2,947只。(数据来源: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报告期内,公司资管业务坚定社会财富“管理者”定位,聚焦产品转型、投研升级与渠道拓展,推动管理规模稳步增长。持续深化固收业务作为转型基石,升级打造覆盖固收、固收+、量化、FOF、权益等多元化产品矩阵,不断提升客户服务质效,满足居民财富管理需求。不断加强投研能力建设,以市场研判为核心构建买方视角研究体系,向主动赋能转型,全力提升产品业绩,为投资者实现长期可持续的价值回报。
  深耕机构直销,聚焦银行委外,协同分支营销网络构建多层次销售体系,不断拓展募集渠道。截至2025年6月末,母公司资产管理规模248.29亿元,较年初增长10.96%。其中,集合资产管理规模163.55亿元,较年初增长1.7%;单一资产管理规模77.46亿元,较年初增长38.47%;专项资产管理规模7.28亿元,较年初增长4%。私募基金管理业务的分析详见本节“八、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公司境内资产管理业务主要为母公司开展的客户资产受托管理业务和全资子公司国元股权开展的私募基金管理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客户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5,495.45万元,同比下降28.32%(扣减资金成本);发生资产管理业务成本3,266.77万元,同比增长66.60%;实现资产管理业务利润2,228.68万元,同比下降60.94%。其中:母公司实现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4,607.41万元,同比下降33.03%;发生资产管理业务成本2,238.18万元,同比增长98.37%;实现资产管理业务利润2,369.23万元,同比下降58.81%。国元股权实现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888.05万元,同比增长12.83%;发生业务成本1,028.58万元,同比增长23.54%;实现资产管理业务利润-140.53万元,同比减少95.03万元。
  (5)期货业务
  期货业务为控股子公司国元期货开展的各类业务。报告期内期货业务的分析详见本节“八、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6)国际业务
  国际业务为全资子公司国元国际开展的各类业务。报告期内,国际业务的分析详见本节“八、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一期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
  7.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
  (1)营业收入地区分部情况(合并报表数据)
  注:1)以上分支机构数量为已批准开业的母公司分支机构数量(包含2025年6月末已注销的分支机构)。
  2)公司本部数据为母公司数据(除分支机构以外)和子公司国元创新数据。
  3)本部以外境内地区数据为分支机构经纪业务数据,不含信用业务利息收入。
  4)北京市数据还包含子公司国元期货数据;上海市数据还包含子公司国元股权数据。
  5)境外地区数据为子公司国元国际数据。
  (2)营业利润地区分部情况(合并报表数据)
  注:1)以上分支机构数量为已批准开业的母公司分支机构数量(包含2025年6月末已注销的分支机构)。
  2)公司本部数据为母公司数据(除分支机构以外)和子公司国元创新数据。
  3)本部以外境内地区数据为分支机构经纪业务数据,不含信用业务利息收入。
  4)北京市数据还包含子公司国元期货数据;上海市数据还包含子公司国元股权数据。
  5)境外地区数据为子公司国元国际数据。
  四、非主营业务分析
  五、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2.主要境外资产情况
  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六、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注:本表根据合并报表长期股权投资现金出资金额填列。
  持有金融企业股权
  
  公司名称 公司类别 最初投资成
  注:(1)本表根据报表长期股权投资与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核算的内容分析填列。
  (2)国元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的每股面值为1港元。
  (3)表中子公司及联营企业财务信息详见“八、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4.金融资产投资
  (1)证券投资情况
  (2)衍生品投资情况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1)募集资金整体使用情况
  
  2025年1月,公司完成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次级债券(第一期)(债券简称“25国元C1”、债券代码115129)发行工作,共募集资金15亿元,已按照该期债券募集说明书的约定,用于偿还公司债券。截至2025年6月末,募集资金已使用完毕。募集资金用途未发生过变更,符合公司债券募集资金使用的监管规定。
  2025年3月,公司完成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一期)(债券简称“25国元01”、债券代码524190)发行工作,共募集资金15亿元,已按照该期债券募集说明书的约定,用于偿还公司债券。截至2025年6月末,募集资金已使用完毕。募集资金用途未发生过变更,符合公司债券募集资金使用的监管规定。
  2025年4月,公司完成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二期)的发行工作,(其中品种一债券简称“25国元02”、债券代码524219;品种二债券简称“25国元03”、债券代码524220),共募集资金20亿元,已按照该期债券募集说明书的约定,用于偿还公司债券。截至2025年6月末,募集资金已使用完毕。募集资金用途未发生过变更,符合公司债券募集资金使用的监管规定。
  2025年5月,公司完成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第一期)(债券简称“25国元K1”、债券代码524276)发行工作,共募集资金2亿元,已按照该期债券募集说明书的约定,用于公司自营业务投资科创类专项债券,通过投资科创类企业发行的债券为其提供资金支持,促进科创类企业的创新与发展。截至2025年6月末,募集资金已使用完毕。募集资金用途未发生过变更,符合公司债券募集资金使用的监管规定。
  2025年6月,公司完成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次级债券(第一期)(债券简称“25国元C2”、债券代码524320)发行工作,共募集资金10亿元,已按照该期债券募集说明书的约定,用于偿还公司债券。截至2025年6月末,募集资金已使用完毕。募集资金用途未发生过变更,符合公司债券募集资金使用的监管规定。
  公司债券其他信息详见本报告“第七节债券相关情况”。
  (2)募集资金承诺项目情况
  (3)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七、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八、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国元国际 子公司 环球证券交易和咨询;环球期货交易和咨询;客户资产管理;结构性融资;证券投资;就机构融资提供意见 100,000.00(港币) 819,392.04 178,151.87 17,806.88 2,467.66 3,802.69国元股权 子公司 使用自有资金或设立直投基金,对企业进行股权投资或债权投资,或投资于与股权投资、债权投资相关的其它投资基金;为客户提供与股权投资、债权投资相关的财务顾问服务;经中国证监会认可开展的其它业务。【依法需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100,000.00 152,074.46 149,059.81 1,558.87 530.29 634.74国元创新 子公司 项目投资;股权投资(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150,000.00 418,472.10 366,534.43 17,285.85 16,434.03 12,201.06国元期货 子公司 商品期货经纪业务;金融期货经纪业务;期货投资咨询;资产管理 80,200.23 1,199,490.97 146,439.34 15,786.92 3,518.68 2,564.39长盛基金 联营公司 基金募集、基金销售、资产管理及中国证监会许可的其他业务 20,600.00 159,744.71 133,513.31 24,757.48 5,085.83 3,886.58
  (1)国元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2025年上半年,国元国际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经营业绩稳步向好、发展质效持续提升。财富管理业务以客户为中心,不断优化服务体系,提升客户体验,新增客户资产3.5亿港元,交易量同比增长近80%。投行业务深化与母公司协同,打造境内外一体化联动优势,服务中资企业“走出去”,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其中港股申报3单,完成港股承销3单、港股配售2单、财务顾问1单,美元债27单,合计募集资金32.13亿美元。自营业务严格风险控制,不断优化资产配置结构,加大优质中资美元债及高股息、高科技优质股票配置,实现良好投资收益。
  截至2025年6月末,国元国际总资产819,392.04万元,净资产178,151.87万元。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7,806.88万元,同比增长65.05%;净利润3,802.69万元,同比增长32.35%。
  (2)国元股权投资有限公司
  2025年上半年,国元股权紧扣私募基金主业主责,牢牢把握新质生产力培育与资本市场改革机遇,着力“募投管退”全链条良好生态。募资端,规范高效推进基金设立与备案,新增注册私募基金3只、管理规模20亿元;截至6月末,在管基金21只、管理规模171.33亿元。投资端,坚持价值投资与赋能投资并重,突出产业协同,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主赛道精准布局,上半年完成投资项目13只,金额5.98亿元。同时,完善投后管理与退出机制,强化合规风控与治理赋能,提升资本使用效率,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科技创新。
  截至2025年6月末,国元股权总资产152,074.46万元,净资产149,059.81万元。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558.87万元,同比增长189.16%;实现净利润634.74万元,同比增加816.70万元。
  (3)国元创新投资有限公司
  2025年上半年,国元创新紧扣转型发展主线,严守风险防控底线,多元化业务布局稳步推进,资产运营能力不断提升。股权投资业务秉承谨慎投资、并购导向的思路,围绕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赛道,主动挖掘具备核心竞争力与成长潜力的优质项目,新增投资项目3个;金融产品投资业务不断提升主动管理能力,持续优化投资组合结构,充分发挥压舱石作用,新增投资4.35亿元(不含现金管理类产品);PIPE业务(私募基金、共同基金或其他合格投资者以非公开方式认购或受让上市公司股份)布局初见成效,新增投资项目2个。
  截至2025年6月末,国元创新总资产418,472.10万元,净资产366,534.43万元。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7,285.85万元,同比增加24,053.55万元;实现净利润12,201.06万元,同比增加17,726.91万元。
  (4)国元期货有限公司
  报告期内,国元期货持续强化功能建设,优化业务结构,着力提升金融服务与产品供给质量,各项业务稳步推进。经纪业务聚焦产业客户深度开发,优化网点布局与部门建设,深化与母公司业务协同,切实服务实体经济。资产管理业务持续夯实主动管理能力,丰富产品体系,产品规模保持平稳。风险管理公司深耕实体企业与“三农”领域,通过基差贸易、仓单服务等嵌入产业链,在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成功获批烧碱、丁二烯橡胶期货做市商资格,进一步提升市场流动性与价格发现能力。
  截至2025年6月末,国元期货总资产1,199,490.97万元,净资产146,439.34万元。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5,786.92万元,同比下降19.80%;净利润2,564.39万元,同比下降38.74%。
  (5)长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报告期内,长盛基金坚持价值投资、稳健投资理念,持续夯实投研一体化能力,固收与主动权益产品中长期业绩表现良好,其中固收产品投资表现位居行业前列。围绕居民多层次理财需求,在巩固“固收、固收+”传统优势的同时,不断完善产品谱系,满足居民日益丰富的财富管理需求。深耕零售渠道,大力拓展机构客户,不断优化运营体系与服务流程,持续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与客户体验。报告期末,长盛基金管理规模达1,283亿元,同比增长6.74%。
  截至2025年6月末,长盛基金总资产159,744.71万元,净资产133,513.31万元。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24,757.48万元,同比增长0.95%;实现净利润3,886.58万元,同比增长13.88%。
  九、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2025年1-6月,公司合并了76个结构化主体(71只资产管理计划、3只私募合伙基金和2个合伙企业)。针对本公司作为投资人或管理人的情形,综合评估公司持有的投资份额及可变回报的比重,判断公司是否有能力运用对结构化主体的权力影响其回报,并据此判断是否将结构化主体纳入合并范围。截至2025年6月末,纳入合并范围的结构化主体总资产为人民币131.62亿元,具体情况见公司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表附注八.在其他主体中的权益。
  十一、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
  公司是否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
  公司于2025年4月12日召开第十届董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公司市值管理制度》,具体内容见公司于2025年4月15日在《上海证券报》《证券日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和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披露的相关公告。
  十二、“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2025年上半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公司坚决贯彻落实深交所“质量回报双提升”专项行动指导精神,紧紧围绕“投资者为本”发展理念,全面履行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与义务,在推动主业做强做优、服务实体经济、守牢风险底线、回馈投资者、优化治理体系、塑造透明形象等方面取得扎实成效。
  

转至国元证券(000728)行情首页

中财网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理财等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仅供用户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