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振华科技(000733)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情况 |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三、主营业务分析 概述 参见“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相关内容。 递;二是报告期低附加值产品占比增加,公司整体营业收入同比减少。营业成本 1,333,377,002.86 1,195,807,557.15 11.50% 主要原因一是新型电子元器件板块报告期低附加值产品占比增加;二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营业成本同比增加。销售费用 129,322,894.56 151,283,772.73 -14.52% 主要原因一是部分企业根据绩效考核情况,销售人员薪酬减少;二是业务招待费及业务经费同比减少。管理费用 312,989,527.43 352,884,476.89 -11.31% 主要原因一是部分企业根据绩效考核情况,管理人员薪酬减少;二是修理费同比减少。财务费用 8,482,842.28 7,694,716.50 10.24% 主要原因是报告期部分企业定期存款利息未到期,利息收入同比减少。所得税费用 47,081,290.24 70,068,065.20 -32.81% 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利润总额下降带来的所得税费用减少。研发投入 176,303,492.08 198,240,306.69 -11.07% 主要原因是部分项目客户需求尚未确定,公司研发投入同比减少。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948,854,598.40 1,190,592,304.14 -20.30% 主要原因一是报告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减少2.38亿元;二是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同比增加1.26亿元;三是因营业收入及利润总额的下降带来的税费减少,使报告期支付各项税费同比减少0.99亿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75,521,341.03 -228,704,777.04 23.25% 主要原因是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同比减少0.54亿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86,024,905.70 -800,256,383.50 76.75% 主要原因一是报告期分配现金股利减少导致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同比减少5.23亿元;二是报告期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同比减少1.03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587,348,737.35 161,778,890.92 263.06%其他收益 25,695,850.36 48,115,759.64 -46.60% 主要原因是报告期收到的政府补助同比减少。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适用 不适用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没有发生重大变动。营业收入构成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期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适用 不适用 四、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不适用 资收益;二是报告期持有的中电财务公司股权现金分红。 否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8,848,888.89 2.46% 主要原因是报告期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购买银行结构性存款持有期间计算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否资产减值 -69,218,752.46 -19.27% 主要原因是报告期根据存货可变现净值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否营业外收入 2,190,320.88 0.61% 主要原因是报告期不需支付的应付款项转入以及供应商的罚款收入。 否营业外支出 1,930,237.68 0.54% 主要原因是非流动资产毁损报废损失及违约金支出等。 否信用减值损失 -64,327,704.50 -17.91% 主要原因是报告期企业参考历史数据计算的应收款项预期信用损失率,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 否 五、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承兑;二是报告期支付税费减少。影响,新型电子元器件板块回款期延长,回款主要集中在下半年,导致的应收账款增加。商品较年初增加。投资性房地产 647,920,414.35 3.53% 647,920,414.35 3.59% -0.06%企业业绩增长。可使用状态转入固定资产。可使用状态转入固定资产。使用权资产折旧。期借款。产品预收货款增加。转至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租赁款。汇票到期承兑。支付采购款。预付款增加。放完毕。兑。 2、主要境外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不适用 4、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六、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金融资产投资 (1)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 (2)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不适用 (1)募集资金总体使用情况 适用□不适用 (1) 本期 已使 用募 集资 金总 额 已累 计使 用募 集资 金总 额 (2) 报告 期末 募集 资金 使用 比例 (3) = (2) / (1) 报告 期内 变更 用途 的募 集资 金总 额 累计 变更 用途 的募 集资 金总 额 累计 变更 用途 的募 集资 金总 额比 例 尚未 使用 募集 资金 总额 尚未 使用 募集 资金 用途 及去 向 闲置 两年 以上 募集 资金 金额 2023年 向特 定对 象发 行2023年11 月01 日 251,8 00 251,2 31 8,681 民币2,512,313,429.37元。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已累计使用募集资金619,712,181.52元,其中2023年度募投项目使用募集资金183,817,061.28元,2024年度募投项目使用募集资金349,076,787.44元,2025年1-6月募投项目使用募集资金86,818,332.80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结构性存款余额为1,800,000,000.00元,购买结构性存款累计取得理财收益56,194,138.82元,扣除手续费后累计利息收入净额5,120,161.87元,扣除后续支付的增发费用后期末募集资金账户余额为153,717,435.34元,与募集资金账户期末余额一致。 (2)募集资金承诺项目情况 适用□不适用 (3)= (2)/(1) 项目达到 预定可使 用状态日 期 本报告 期实现 的效益 截止报 告期末 累计实 现的效 益 是否达 到预计 效益 项目可 行性是 否发生 重大变 化 承诺投资项目 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2023年11月01日 1.半导体功率器件产能提升项目 生产建设 否 79,000 79,000 490.74 5,496.35 6.96%2028年09柔性智能制造能力提升项目 生产建设 否 72,000 72,000 2,093.82 6,241.82 8.67%2028年06生产线建设项目 生产建设 否 14,000 14,000 711.77 2,186.61 15.62%2026年10组件数智化生产线建设项目 生产建设 否 38,000 38,000 2,765.15 18,115.41 47.67%2026年12件研发与产业化能力建设项目 生产建设 否 28,800 28,800 2,620.35 9,931.02 34.48%2026年04不原因(含“是否达到预计效益”选择“不适用”的原因) 公司于2024年11月15日召开第九届董事会第二十九次会议、第九届监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计划进度延期的议案》,为确保募集资金投入的安全性、有效性及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结合实际经营情况、整体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公司同意将“新型阻容元件生产线建设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日期由2025年1月31日调整为2026年10月31日,“继电器及控制组件数智化生产线建设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日期由2025年4月30日调整为2026年12月31日,“开关及显控组件研发与产业化能力建设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日期由2024年11月30日调整为2026年4月30日。 公司于2025年8月20日召开第十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第十届监事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 目重新论证并延期的议案》,为确保募集资金投入的安全性、有效性及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结合实际经营情况、整体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公司同意将“半导体功率器件产能提升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日期由2025年9月30日调整为2028年9月30日,“混合集成电路柔性智能制造能力提升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日期由2026年1月31日调整为2028年6月30日。项目可行性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说明 不适用超募资金的金额、用途及使用进展情况 不适用存在擅自变更募集资金用途、违规占用募集资金的情形 不适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地点变更情况 不适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方式调整情况 不适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先期投入及置换情况 适用公司于2023年10月11日召开的第九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第九届监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及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自筹资金178,710,735.93元及以自筹资金支付的发行费用1,419,811.31元。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情况 不适用项目实施出现募集资金结余的金额及原因 不适用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用途及去向 进行现金管理及存放募集资金专户募集资金使用及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或其他情况 不适用 (3)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七、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八、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内无应当披露的重要控股参股公司信息。 九、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一、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 是□否 公司是否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 □是 否 为加强公司市值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公司的市值管理行为,切实推动公司投资价值提升,增强投资者回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公司《章程》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等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中国振华(集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值管理制度》。该制度已经公司2025年4月22日召开的第十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并执行。 十二、“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是□否公司作为国内较早从事新型电子元器件产品的生产企业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以基础元器件、电子功能材料、混合集成电路和应用开发为核心主业,产品品种多、配套能力强的新型电子元器件重要企业。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兵器、船舶及核工业等重点工程配套领域,产品性能、质量以及市场占有率在电子元器件领域均处于国内同类产品领先水平。公司秉承中国电子打造国家网信事业核心战略科技力量和重塑价值体系、重构产业体系、重建管理体系三大战略举措的定位,以成为国内综合配套能力强的电子元器件专业化供应及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愿景为指引,不断提升综合治理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资本运作能力,进一步巩固与提升在电子元器件领域的技术水平与行业地位,深入开展精益化、高端化、数字化能力建设,全面提升系统性、深层次、全方位的配套保障能力,扎扎实实做强做优主业。2.聚力提升规范运作水平公司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等规定,深入推进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持续完善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组建的公司架构体系和规范运作水平,切实保障公司及全体股东合法利益;以新《公司法》、新“国九条”以及资本市场“1+N政策”等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国务院国资委对央企控股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持续优化以公司章程为基础的管理制度体系,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夯实规范高效运作基础。同时常态化组织董事、监事、高管及相关人员认真学习中国证监会、深交所监管规定,参加贵州证监局组织的上市公司治理培训,积极贯彻落实最新监管要求,持续实施规范运作。3.聚力强化投资者关系公司进一步聚焦与投资者沟通质量,通过丰富的渠道与投资者沟通和交流,积极、主动、客观传递行业发展、公司战略、经营亮点和企业文化,以合规性为前提,坚持简明清晰、通俗易懂,保障投资者全面、准确、及时获悉公司经营成果、财务状况等重要信息,增进投资者对公司内在价值的理解,切实提升投资者的获得感和满意度。4.聚力重视与投资者共享发展成果公司通过现金分红、大股东增持等方式,多措并举提升股东获得感。公司历来高度重视投资者回报,已连续14年实施现金分红回馈投资者,上市以来累计分红金额已达18.49亿元。其中,2025年以股本554,169,431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80元(含税),派发金额为99,750,497.58元。 2024年10月,公司控股股东中国振华计划自2024年10月23日起6个月内,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允许的方式增持公司股份,计划增持金额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不超过人民币2亿元,计划增持价格不高于59.60元/股。截至2025年4月22日,中国振华累计增持公司A股股份2,264,6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4086%,合计增持金额为人民币100,004,426.00元(不含各类规费及手续费)。本次增持公司股票计划期限已届满并已实施完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