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轩高科(002074)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情况 |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技术储备丰富 技术创新是公司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公司始终秉持“技术立企”的理念,深耕行业多年,构建了覆盖电池全生命周期的技术壁垒,持续推动技术创新和关键突破。 公司聚焦材料研发与数字研发领域的技术创新及产品应用。材料方面,公司建立了覆盖采选矿、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及其他辅助材料的全链条自主研发体系和能力,自主研发的磷酸锰铁锂材料压实密度和低温性能显著提升,同时加速固态电池关键材料研发,持续突破行业技术壁垒,进一步巩固技术优势。在数字化领域,公司聚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两大方向。通过上线Axtrem数智化工业AI平台,实现产品良率、生产效率与成本控制的精准平衡和优化。同时,持续升级大数据智能预警系统,实现车载及储能系统的实时监控与安全运维,全力推进产品全生命周期、全流程的数字化管控。 公司积极整合优质研发资源,在全球布局设立了八大研发中心,包括中国上海、合肥、日本筑波、新加坡、美国硅谷、美国克利夫兰等,全面覆盖材料体系、产品设计、检测验证及下一代电池体系研发等核心领域。同时,公司持续推进全球科技合作网络建设,深化校企协同,已与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同济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等海内外多所知名高校达成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合作。通过与知名企业、科研机构的交流协作,公司加速技术创新步伐,持续提升电池核心技术竞争力与研发体系能力。 公司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积极申请专利并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申请专利11,863项,其中发明专利5,176项(含339项境外专利),主持及参与标准制定共计133项。 (二)产品覆盖面广 从技术研发到产品落地是极为复杂且漫长的过程,通过科学规划与高效管理,公司构建了全面多元的产品体系,在各细分市场精准发力,为客户提供多样化能源系统解决方案。 在动力领域,面向乘用车市场,公司产品覆盖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及增程等技术路线,满足高端、中端及经济型细分市场需求。报告期内,自主研发的全新LMFP体系L600启晨电芯及电池包发布,有效提升续航里程,缓解用户里程焦虑。固态电池领域,首次推出G垣准固态电池,凭借独创的自适应固固界面技术构建离子传输高速通道,保障全生命周期稳定高效运行,“金石”全固态电池首条实验线贯通,实现技术突破。面向商用车市场,公司推出G行超级重卡标准箱,全面覆盖牵引车、搅拌机、矿卡等应用场景,同时加速研发量产低空飞行器、电动船舶等新细分市场产品。在储能领域,公司产品矩阵已实现多场景覆盖,涵盖电源侧储能、电网侧储能、用户侧储能等核心应用领域,形成“储能电池+系统解决方案”的完整产品体系。报告期内,全新推出的“乾元智储”储能电池系统,通过技术升级显著增强了极端环境下的运行安全与可靠性能。在ToC市场,研发的Gendome系列Go300、Home3000等便携式移动储能设备凭借创新设计与性能优势,在海外市场获得高度关注,为公司业务增长开辟了新领域。 (三)产业链条稳固 作为较早布局上游链条的电池企业,公司通过自主投资、合资建厂或战略合作等方式聚焦核心产业环节,已覆盖矿产、前驱体、正负极、铜箔、隔膜、电解液等上游原材料及电池循环回收领域。上游资源端,布局宜春锂矿、印尼镍资源、阿根廷盐湖等核心矿产,自主建设材料基地并通过战略投资深化上能制造与绿色制造,在合肥、桐城、南京、唐山等多地布局生产基地,金寨工厂成为业内首个磷酸铁锂储能电池制造零碳工厂,公司正在加速亚太、欧非、美洲等海外工厂建设与投产。下游应用端,公司积极与整车企业、储能集成商紧密合作,搭建电池回收体系。全产业链布局显著增强抗风险能力,提升运营效率与盈利能力。 (四)国际化先行 国际化是公司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外布局起步早且节奏快,助力公司在全球新能源领域快速发展。 市场方面,面向中国、美洲、欧非、亚太四大区域积极开拓,与VinFast、Rivian、PowerCo、NextEra、奇瑞汽车、吉利汽车等客户建立深度合作;报告期内多款产品亮相国内外主流展会,品牌影响力与市场竞争力持续增强。研发方面,通过国内外布局研发中心,与国际知名企业、科研机构及高校合作,整合资源加速创新,夯实技术底座以保持竞争优势。产业方面,公司已在境外多国布局生产基地,德国哥廷根、越南河静等工厂已陆续投产,逐渐提高本地化生产交付配套的比例。资本方面,通过海外GDR发行、引入国际战略投资者等拓展资金渠道,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 三、主营业务分析 概述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39,353.55万元,同比上升15.4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6,662.86万元,同比上升35.2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287.07万元,同比上升48.53%。主要经营情况如下: (一)高新技术引领,产品矩阵迭代 报告期内,公司发布多款电池产品,为公司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支撑点。 乘用车领域,公司发布了全球首款LMFP超充电芯——“启晨二代电芯”,能量密度达240Wh/kg,采用5C快充技术有效缓解用户里程焦虑。固态电池方面,公司发布的“金石全固态电池”首条实验线成功贯通,“G垣准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300Wh/kg,续航里程可达1,000公里。 商用车领域,公司发布的“G行超级重卡标准箱”单包电量达116kWh,融合四枪并充技术与1000V高压平台,充电效率提升30%;同时实现3,000次循环容量“零衰减”,120万公里行驶里程电池供能“零损耗”,为城市运输、物流配送提供稳定可靠的能源支持。 储能领域,公司发布的“乾元智储20MWh储能电池系统”采用模块化拼接集成方案与风液一体节能技术,七级安全防护体系显著增强设备在极端环境下的安全可靠运行能力。 (二)动储双轮驱动,营销结构升级 公司深耕高端汽车赛道,以个性化解决方案为核心竞争力,对奇瑞星纪元、风云系列、吉利银河及零跑等多款高端车型实现量产交付;与亿航智能达成深度战略合作,积极布局低空经济领域。在储能领域,公司聚焦储能系统研发创新与项目商业化落地,携手巴斯夫等构建四方战略合作体系,以技术与资源的协同赋能“双碳”目标达成。在ToC市场领域,公司研发推出的便携式移动储能设备凭借创新设计与可靠性能,在海外市场赢得广泛关注与认可,为公司业务拓展开辟新路径,持续注入增长新动力。 (三)国内国际并进,制造能力提升 公司持续推动生产管理精细化升级,新工艺、新技术与新产品成功导入生产,月度交付量屡创新高,为众多客户提供稳定可靠的电池供应保障;同时,公司加快推进海外本地化落地进程,报告期内公司旗下5MWh液冷储能系统已在德国哥廷根基地实现本地化生产。公司通过智能化产线升级、产能布局优化及工艺技术革新,不断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稳定性,实现国内外市场协同发展与制造实力双向提升,为业务持续增长筑牢根基。 (四)全球战略落地,海外开拓加速 海外市场拓展与经营业绩实现显著突破,成功斩获一批国际知名客户的重点项目定点;业务布局持续深化,三大区域的营销、运营及管理团队已逐步构建成型,本土化运营体系建设加速推进,区域市场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国际售后体系日趋完善,“市场、售后、回收”三位一体的服务网点实现有序扩容。 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没有发生重大变动。 营业收入构成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期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适用不适用 四、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不适用 五、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2、主要境外资产情况 □适用不适用 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不适用 4、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证金,668,447,500.00元系质押用于融资,182,584,152.72元系司法冻结应收票据 1,000,255,238.27 950,242,476.36 已转移但未整体终止确认 已背书或贴现未到期未终止确认票据固定资产 3,090,063,030.59 2,775,041,098.12 抵押 抵押用于融资无形资产 416,252,542.34 355,735,478.72 抵押 抵押用于融资固定资产 4,198,814,663.99 2,246,535,613.44 抵押 物权用于融资在建工程 578,592,301.54 578,592,301.54 抵押 抵押用于融资在建工程 513,187,379.31 513,187,379.31 抵押 物权用于融资合计 12,745,329,663.29 10,367,498,854.74 六、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不适用 网,公告编号: 2022- 柳州 国轩 新增 年产 10GW h动力 电池 生产 基地 项目 (二 期) 自建 是 新能 源行 业 75,281 ,386.3 2 1,193, 242,73 2.09 自有 和自 筹资 金 不适 用2022年10 月27 日 巨潮 资讯 网,公告编号: 2022- 斯洛 伐克 新能 源电 池超 级工 厂 自建 是 新能 源行 业 9,323, 129.96 59,922 ,862.3 6 自有 和自 筹资 金 不适 用2024年12 月13 日 巨潮 资讯 网,公告编号: 2024- 摩洛 哥新 能源 电池 生产 基地 自建 是 新能 源行 业 48,157 ,867.5 5 292,11 3,385. 42 自有 和自 筹资 金 不适 用2024年12 月13 日 巨潮 资讯 网,公告编号: 2024- 合计 -- -- -- 544,574,988.51 4,472,270,77 4、金融资产投资 (1)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不适用 (2)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不适用 1)报告期内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 适用□不适用则,以及与上一报告期相比是否发生重大变化的说明 无重大变化报告期实际损益情况的说明 为规避和防范外汇汇率波动给公司带来的经营风险,公司按照一定比例,针对公司生产经营相关外汇开展远期结售汇及外汇掉期等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外汇套期保值衍生品合约实际实现收益金额合计-4,246.26万元。套期保值效果的说明 公司从事套期保值业务的金融衍生品可抵消汇率的波动风险,实现了预期风险管理目标。衍生品投资资金来源 自有及自筹资金报告期衍生品持仓的风险分 一、公司进行套期保值业务的风险分析通过套期保值操作可以规避汇率波动对公司造成的影响,有利于公司的正常经营,但同时也可能存在一定析及控制措施说明(包括但不限于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 风险:1、市场风险:期货、远期合约及其他衍生产品行情变动幅度较大,可能产生价格波动风险,造成套期保值损失;2、系统风险:全球性经济影响导致金融系统风险;3、违约风险:由于对手出现违约,不能按照约定支付公司套期保值盈利而无法对冲公司实际的损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