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博股份(688598)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情况 |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公司深耕先进碳基材料领域,围绕碳基材料产业化平台战略,重点拓展碳基材料在交通、锂电等领域的应用,带动整体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69%。其中新业务锂电和交通领域收入同比增长305.35%。受光伏领域收入减少及开工率下降等因素影响,报告期内公司经营业绩阶段性亏损。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公司紧扣年度经营目标,全面落实提质、降本、增效措施,持续保持高比例研发投入,推动产品和技术迭代升级,构建差异化壁垒;积极调整市场重心,加大新业务市场拓展力度,丰富公司先进碳基材料产品在各领域的多元化应用;调整、优化组织机构与资源配置,进一步降低经营管理成本,提高公司整体经营效率,推动经营业绩改善。报告期内,公司重点经营成果如下: (一)推进应用场景多元化布局,推动新业务板块快速增长 1.光伏和半导体领域 公司已完成单晶硅拉制炉用热场系统中全系碳/碳复合材料产品的开发并实现推广应用,可为光伏行业下游客户提供性能更优、成本更低的碳/碳复合材料热场产品。面对下游光伏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公司主动调整客户合作策略,聚焦优质客户资源,持续优化客户结构;加强客户信用管理,建立健全客户信用评估体系,动态跟踪客户经营状况与履约能力,从源头降低合作风险;加大应收账款清收力度,有效控制坏账风险。金博研究院开发的碳基热场系列部件可应用于单晶硅、碳化硅等晶体生长热场系统,同时,通过持续优化纯化工艺技术,相关产品能满足光学级碳化硅衬底对热场材料的高纯度要求。 2.交通领域 公司持续对碳陶原材料与产品配方进行优化与完善,显著提升产品的综合性能;引入自动化海外突破”双轮驱动的市场策略,持续扩大市场覆盖率与行业影响力。国内市场方面,在深化与已定点主机厂合作的基础上,以成熟的技术解决方案赢得了更多知名车企的青睐,不断提升在性能车、中高端车等细分领域的渗透率,夯实了本土市场基本盘。海外市场方面,与海外多家主流车企保持紧密技术对接与商务沟通,紧抓全球汽车产业升级和欧7排放标准即将落地的机遇,大力推动碳陶制动系列产品在国际市场的验证与应用,逐步打开海外增量空间。报告期内,公司与合作伙伴共同拓展碳陶制动后市场,进一步提升作为高端制动系统的品牌力;通过参加国内外各类汽车行业展会和年会、技术研讨会等活动,展示公司碳陶制动最新产品和技术成果,并联合主机厂开展赛道、精英智驾等场景化推广,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 3.锂电领域 公司持续改进负极材料关键生产工艺设备及优化工艺流程,降低产品制备单耗,可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负极材料代工服务,为产业链降本增效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公司进一步加大在锂电池、固态、半固态电池硅基负极材料用多孔碳材料的研发,目前已完成焦基多孔碳产品的迭代升级,其导电、抗压和电化学性能显著提升,与树脂基多孔碳相比具有性价比优势;研发完成低成本改性树脂基多孔碳产品,已在下游客户评测。公司与主要头部硅碳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客户关系,为其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多孔碳产品解决方案。 4.氢能领域 金博氢能完成了水冷堆燃料电池用高性能高导电高刚度气体扩散层产品开发,已在多家国内外头部燃料电池系统、电堆、膜电极厂商完成电堆级的性能和耐久性验证,并实现批量供应;完成阴离子交换膜和质子交换膜电解槽用碳纸和气体扩散层的开发,在国内多家头部电解槽厂商完成兆瓦级电解槽的验证,并实现稳定的批量供应。金博氢能已完成碳纸原纸湿法成型到石墨化的全工艺链开发,整体性能优于进口氢燃料电池用气体扩散层材料,可实现我国氢燃料电池核心部件关键材料的进口替代。报告期内,公司与北京氢璞创能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聚焦氢燃料电池碳纸领域深度合作;成功获得国内某知名氢燃料电池系统制造商的定点开发通知书,为其供应气体扩散层产品,是氢能领域碳材料实现国产化替代的重要成果。 (二)完善自主创新产品体系,持续推动工艺技术升级 公司坚持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之路,依托金博研究院,建设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C/C复合材料低成本制备技术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湖南省热场复合材料制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湖南省新材料中试平台”五大碳基材料产业化创新平台,积极拓展先进碳基材料应用领域,加速推动碳基材料产品的创新突破与产业化应用,不断提升先进碳基材料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5,214.58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2.70%;新增专利授权9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累计获得专利154项,其中发明专利58项。公司将积极推进技术成果转化,将技术研发上的优势转化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通过持续的产品创新迭代与工艺技术突破,持续保持公司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三)深化市场战略布局,优化营收增长结构 公司在保持高比例研发投入的同时,积极参与国内外与公司业务相关的各类行业展会、技术研讨会等活动,展示公司最新产品和技术成果,与潜在客户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提升国内、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持续推进降本增效,优化市场营销策略,不断加大新业务产品的研发和技术迭代速度,加速推进先进碳基材料产业化进程,加快国内外市场拓展力度,优化营收结构,构建多元化业务增长矩阵,不断释放发展潜能。 (四)贯彻“投资者为本”理念,不断提升规范运作水平 公司持续贯彻“投资者为本”理念,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规范公司运作,优化信息披露机制,持续提升信息披露工作的质量与有效性。公司通过股东大会、投资者交流会、上证e互动、投资者热线、邮箱等多种渠道与广大投资者建立良好的联系,开展投资者沟通工作。公司于2025年5月2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路演中心召开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通过互动问答加深投资者对公司的了解和认同。公司不断完善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畅通投资者与公司交流的渠道,不断提升公司规范运作水平,维护上市公司的良好形象,推进公司在资本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 (五)健全长效激励机制,加速推进碳基材料产业化平台战略 为进一步健全公司长效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公司于2025年7月29日披露《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及其摘要等公告,对公司部分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以及董事会认为需要激励的其他人员实施战略激励。本次激励计划分别对公司层面及个人层面的考核要求做出了相关规定,公司层面以“锂电+交通”两大核心新业务的营业收入增长率为核心指标,充分考量宏观经济周期、行业景气度及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并与公司碳基材料产业化平台的中长期战略深度耦合,既能量化反映公司战略执行成效、经营质量与核心竞争力,又能兼顾业绩兑现的可行性与对核心团队的激励力度。本次激励计划的实施将推动公司长效激励约束机制、薪酬机制与公司高质量发展目标深度契合,为公司持续性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进一步加速推进碳基材料产业化平台战略实施。 非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指标变动情况分析及展望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