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皖仪科技(688600)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情况 |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受宏观经济影响,行业下游需求放缓,公司直面重重压力,按照既定的发展战略和方向,优化研发流程、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全面优化内部运营体系,公司实现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报告期内,利润总额、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均增加,主要系本报告期公司营业收入及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增长,研发费用等期间费用较上年同期下降综合影响所致。 一、优化研发流程,保持产品优势 公司继续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大力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公司持续优化研发流程,强化研发组织建设和研发效率。以质量领先为基础,完善质量体系,聚焦产品开发和研发资源,落实产品领先方案、规划和实施路径,全面满足客户需求。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合计6,955.36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3.71%,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2.59%;公司研发人员345人,占员工总人数的31.54%。 报告期内,新增已获授权专利11项,其中已获授权发明专利4项,已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已获授权外观设计专利5项;新增已获授权软件著作权2项。 二、奋发进取,开拓海内外市场 尽管面临诸多宏观不利因素,公司管理层仍奋发有为,灵活应对,及时调整市场策略,多措并举开拓市场,千方百计提升销售,为2025年全年打下坚实基础。具体如下:工业检测仪器及解决方案业务板块:公司继续坚守产品领先的核心价值主张,深耕新能源领域,同时挖掘半导体、海外市场增量,为公司产品开拓新赛道打下坚实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签署了《联合实验室共建协议》。双方为实现在科研与需求、技术与市场、人才与产业等方面的深度对接,共同推动国内真空技术及真空装备产业发展,决定联合建立和运作“核聚变关键真空测量设备研发联合实验室”。 在线监测仪器及解决方案业务板块:逐步向数字化转型,聚焦污染源、环境监测业务,寻求空气站、工业过程等新机遇,在石油、化工、钢铁集团、半导体等业务领域进一步深入拓展。 实验室分析仪器及解决方案业务板块:公司重点聚焦生活饮用水检测行业,并取得较好成绩,同时在地震系统的布局也初显成果。此外,公司积极参与高校设备更新项目,通过开展高校仪器巡展活动,全面展示了企业的雄厚实力与产品的独特优势,把握国产替代机会,实现快速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入选“合肥市精密科学仪器创新联合体”。 医疗仪器及解决方案业务板块:公司在生命健康和医疗仪器领域的产品布局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中在微创手术器械及高值耗材方面,已取得超声软组织手术设备及一次性使用超声软组织手术刀头的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3mm、5mm超声刀产品均成功中选广东联盟15省市集采,积极参与其他省份集采投标工作;为进一步拓展超声刀产品线,公司已开展剪式超声刀、无线超声刀等系列化产品的研发;透析机完成正样研制,准备开展注册检测等验证工作。报告期内,公司入选“长三角无线微创手术系统创新联合体"。 为进一步打开销售局面,公司积极实施“出海战略”,并贯彻“产品领先、质量上上、价格中上、服务至上”的竞争策略,取得了良好效果。公司管理层经过研究分析,认为公司产品在海外市场具备四方面优势:一是产品在功能与性能上与进口产品对比,能更全面地满足客户需求;二是公司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可为客户的生产作业提供坚实的保障;三是与进口产品相比,公司产品的价格具有竞争优势;四是公司能提供快速响应服务,专业售后团队及时到场解决问题,提升服务满意度。凭借这四大优势,公司可在国际竞争中展现较强的竞争力。作为一家以国际化视野、按国际化标准运营的全球精密科学仪器专业供应商,公司加速“出海”战略,积极开拓海外市场,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产品销往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泰国、乌兹别克斯坦、埃及、秘鲁、墨西哥、哈萨克斯坦、巴西、阿根廷、智利、印尼、印度、越南、孟加拉、马达加斯加等,公司产品和服务获得了国际客户广泛认可,已在泰国设立办事处,后续将根据市场和经营需要增设更多海外办事处。公司积极布局实验室分析仪器海外业务:在欧洲,凭借精准的市场定位和优质的产品服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基础;东南亚市场的开拓稳步推进,与当地合作伙伴携手共进;南美地区的合作渠道也初步稳固,为公司进一步扩大海外市场份额筑牢根基。目前,公司已初步搭建了海外经销商网络,并在部分国家成功开发了大客户,为公司未来海外业务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报告期内,公司海外业务收入8,721,446.59元,同比增长59.13%,公司的出海战略取得初步成果。随着出海步伐的加速,海外市场将成为公司未来的增长点之一。 未来,公司将继续深化国内外市场布局,以良好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扩大现有各款产品的市场份额,不断开拓新的适销产品及现有产品的新应用场景,不断将公司产品销往更多的国家和客户。 三、多措并举,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力 品牌建设:公司推行“品牌领先”战略,全新升级上线中英文官方网站,提升品牌形象与用户体验;作为品牌合作伙伴深度参与“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2025)”、“2025北京质谱年会”等顶级论坛,承办“第七届离子色谱专业委员研讨会”,并与质谱、离子、液相等领域多位专家学者展开深度合作及交流,以扩大品牌影响力。 市场传播:公司围绕业务板块打造拳头明星产品,精准聚焦行业圈层拓展商机,通过KOL资源拓展、与行业平台深度合作以及B2B平台运营等多种方式,助推业务的发展。线下各类行业展会活动运作29场,深入半导体、医疗、食品、汽车、新能源、分析仪器、教育等领域,精准聚焦行业圈层拓展商机。 四、提质增效,全面优化内部运营体系 在研发管理方面,公司进一步优化IPD(集成产品开发)研发体系,通过研发项目经理认证培训、研发数字化建设项目实施等持续提升研发效率和质量,推进研发平台数字化;开展ISC(集成供应链)及精益管理项目,提高集成供应链整体效能,提升了公司在产品交付方面的运行效率;开展QM(质量管理)优化项目,系统进行全面质量管理的梳理和提升。持续强化后台支撑服务能力,提高公司内部运行及管理效率,为公司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在数智化方面,公司成功实现了端到端业务流程的打通,对营销、供应链等关键业务流程进行了优化,深化了系统集成,确保了业务数据的全面性、准确性和传递速度,显著提升了流程效率和数字化水平。同时,搭建了AI平台并在各领域推广AI知识库应用,通过智能算法对业务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与分析,在公司运营上起到了提质增效效果。此外,通过整合优势资源,为销售、财务等业务部门提供了强有力的数字化支持,进一步构建了完善的公司数字化体系。这一系列举措有效提升了公司的运营效能和市场响应速度,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数字化基础。 在销售服务体系优化方面,公司通过外部对标学习,内部系统梳理,持续完善售后服务体系建设;同时,通过售后人员赋能和职能认证、远程售后支持和客户赋能等内外部及数字化手段,持续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逐步将服务打造为核心竞争力。 在人才建设方面,公司始终把人力资本作为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支撑,持续加大人才队伍建设,优化高级、中级及基层人才的配置结构,优化薪酬绩效管理体系,丰富中长期激励机制,完善培训体系、打造学习型组织,更好地吸引、激励、保留人才。报告期内,公司聘请咨询团队,不断升级人才战略和布局,从打造高素质干部团到面向未来的人才梯队建设,打造人才全生命周期管理,不断激活人才、激发内生动力。 非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指标变动情况分析及展望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