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讯精密(002475)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情况 |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三、主营业务分析 概述 参见“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相关内容。 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没有发生重大变动。 营业收入构成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期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适用不适用 四、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不适用 五、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1.73% 新项目需求,借款减 少 租赁负债 688,324,471.50 0.28% 727,982,667.37 0.33% -0.05% 因企业合并增加以及被结算和部分处置所抵销交易性金融资预付款项 392,277,061.00 0.16% 389,200,419.67 0.17% -0.01% 预付材料款、电费及海关保证金其他应收款 319,095,284.65 0.13% 916,828,350.56 0.41% -0.28% 应收出口退税款及保证金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 4,541,269,311.71 1.86% 4,199,154,224.92 1.88% -0.02% 一年内到期的定期存款增加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资实现利润、政府补贴、税前可弥补亏损等时间性差异其他非流动资产 16,561,171,244.26 6.78% 16,872,400,444.43 7.54% -0.76% 预付设备款、工程款、土地款及预付股权收购保证金应付票据 474,071,888.46 0.19% 878,335,711.94 0.39% -0.20% 公司票据结算业务应付账款 50,223,664,318.79 20.55% 65,087,993,138.64 29.08% -8.53% 业务季节波动及支付供应商到期货款应付职工薪酬 2,264,220,661.68 0.93% 3,011,324,225.36 1.35% -0.42% 支付2024年度计提的年终奖,部分被人员及薪酬增加所抵销一年内到期的其他流动负债 2,286,141,162.79 0.94% 5,168,824,236.48 2.31% -1.37% 短期应付债券及待转销项税等付款递延所得税负企业合并评估增值暂时性差异 2、主要境外资产情况 □适用不适用 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不适用 4、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项 目 期末 上年年末 账面余额 账面价值 受 限 类 型 受限 情况 账面余额 账面价值 受 限 类 型 受限 一 年 内 到 期 的 非 流 动 资 产 质 押 因开 立票 据、信用证而受限 1,528,473,944.06 1,528,473,944.06 质押 因开立票据、信用证而受限其他流动资产 14,623,980,373.01 14,623,980,373.01 质押 因开立票据、信用证而受限 7,543,420,254.18 7,543,420,254.18 质押 因开立票据、信用证而受限其他非流动资产 1,103,566,997.83 1,103,566,997.83 质押 因开立票据、信用证而受限 2,887,664,827.23 2,887,664,827.23 质押 因开立票据、信用证而受限合计 21,278,476,465.45 21,278,476,465.45 15,555,827,322.27 15,555,827,322.27 六、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不适用 日,公司实际已支付交易价款4,092,128,75日 公告编号: 、、合计 -- -- 4,389,460,86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不适用 4、金融资产投资 (1)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不适用 (2)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不适用 1)报告期内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 适用□不适用则,以及与上一报告期相比是否发生重大变化的说明 无重大变化报告期实际损益情况的说明 报告期实际损益情况的说明:报告期内(1月1日-6月30日),公司开展外汇衍生品交易,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约为50,772.60万元套期保值效果的说明 套期保值效果的说明:公司开展外汇衍生品交易遵循合法、审慎、安全有效的原则,不做投机性、套利性的交易操作,均以正常生产经营为基础,锁定目标汇率,防范汇率大幅波动对公司造成不良影响。公司严格按照公司的外币持有量开展套期保值业务,风险整体可控。衍生品投资资金来源 自有资金报告期衍生品持仓的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说明(包括但不限于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 1.公司开展的外汇衍生品交易以锁定成本、规避和防范汇率、利率风险为目的,禁止任何风险投机行为。 2.公司已制定严格的金融衍生品交易业务管理制度,对金融衍生品交易的操作原则、审批权限、内部操作流程、信息隔离措施、内部风险控制处理程序、信息披露等作了明确规定,控制交易风险。 3.公司将审慎审查与银行签订的合约条款,严格执行风险管理制度,以防范法律风险。 4.公司财务部将持续跟踪外汇衍生品公开市场价格或公允价值变动,及时评估外汇衍生品交易的风险敞口变化情况,并定期向公司管理层报告,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提示风险并执行应急措施。 5.为防止远期结汇延期交割,公司高度重视应收账款的管理,制定安全管理措施,避免出现应收账款逾期现象。 6.公司内核部对外汇衍生品交易的决策、管理、执行等工作的合规性进行监督检查。已投资衍生品报告期内市场价格或产品公允价值变动的情况,对衍生品公允价值的分析应披露具体使用的方法及相关假设与参数的设定 外汇衍生品的公允价值变动以公司确定的交割日所在月份的公平市价与合约价格之差额计算。涉诉情况(如适用) 不适用衍生品投资审批董事会公告披露日期(如有)2025年01月21日2)报告期内以投机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适用不适用公司报告期不存在以投机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七、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不适用 八、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不适用 注1:电子产品、资料线、连接线、连接器、电脑及周边设备、塑胶五金制品购销。 注2:信息产业、通讯产业与消费性电子产业之各种内部连接线组、外部连接线组及各种精密连接器等销售与服务。 注3:电脑周边设备、连接线、连接器;新型电子元器件(电子器件),通讯及资讯产业的仪器及配件,塑胶五金制品; 电子专用设备、测试仪器、工模具、遥控动力模型和相关用品及零配件研发、生产、销售;电源供应器、无线传输产品 的生产、销售;软件的开发;货物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许可项目:第二类医疗器械生产;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一般项目: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汽车零部件研发;汽车零配件批发;汽车零配件零售;机械零件、零部件销售;光电子器件制造;光电子器件销售;电子专用材料研发;家用电器研发;摩托车零部件研发;摩托车零配件制造;照明器具制造;变压器、整流器和电感器制造;计算机软硬件及外围设备制造;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注4:从事电脑配件科技领域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设计、研发、生产精度高于0.02毫米(含0.02毫米)产3C电子产品用耐高温绝缘材料成型件、五金冲压零件、铆钉、转轴、机构件及其他零配件;工业设计、产品设计(外观设计、结构设计、电路设计及平面设计等);自有闲置设备租赁;以上产品及其相关零部件的批发、佣金代理(拍卖除外)、进出口业务,并提供相关的配套服务。一般项目:移动终端设备制造;通信设备制造;电子元器件制造;锻件及粉末冶金制品制造;计算机软硬件及外围设备制造;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注5:一般项目:通信设备制造;通信设备销售;光通信设备制造;光通信设备销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物业管理;非居住房地产租赁;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变压器、整流器和电感器制造;配电开关控制设备制造;配电开关控制设备销售;配电开关控制设备研发;电子元器件制造。 九、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不适用 十一、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 是□否 公司是否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 □是否 为加强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市值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公司的市值管理行为,切实维 护公司、投资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树立公司诚信形象,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积极响应《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中关于鼓励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制度的号召,公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主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订了《市值管理制度》。《市值管理制度》已经公司第六届第七次董事会审议通过。《市值管理制度》详见公司指定信息披露网站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十二、“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是□否公司于2024年2月18日披露了《关于“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的公告》,具体内容及公司贯彻落实行动方案的具体举措如下: 1、深耕主业,聚焦数智化赋能 公司2004年成立于深圳,并于2010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作为一家精密智能制造企业,公司主要产品涵盖消费电子、汽车、通信、工业及医疗等领域,主要服务于海内外头部品牌客户,并为客户一站式提供多品类核心零 部件、模组产品及系统解决方案。在消费电子领域,公司深度聚焦底层技术和工艺的复合开发,实现对智能手机、智能可穿戴设备、混合虚拟现实设备等产品的赋能和差异化经营,并通过将公司产品堆叠创造场景,在各类场景中创造生态。在不同的生态、场景及产品组合下,立讯精密致力于成为最完整的解决方案提供商。在通讯领域,公司长期深耕高速互联产品,凭借成熟的制程开发和精密生产能力,从电连接、光连接、基站射频、散热、电源等核心零部件出发,广泛覆盖至模组和系统级产品,形成了垂直一体化服务能力在通讯领域的复现。在汽车领域,随着全球汽车市场新四化进程的不断演进,公司充分借助多年来在消费电子、通讯领域所积累的声、光、电、热、磁、射频等底层技术应用能力与工艺制程开发经验,以及十余年来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的深度理解和沉淀,在汽车线束、汽车连接器、智能驾舱及智能辅助驾驶等产品上实现跨界应用。与此同时,在公司“三个五年”的战略指引下,公司管理层时刻把握市场动态,顺应行业发展趋势,以协同发展为根本目的,围绕主营业务进行前瞻布局,致力于为市场提供产业链完整、极致的综合解决方案。自创立以来,公司始终坚持扎根实业、深耕主业、做精专业,培养核心竞争力,守正创新,通过充分发挥产业协同效应,将主业做精做强,并借助稳健的主业持续哺育前瞻性产业。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不断深度融合,公司时刻紧扣精密智能制造这一底层逻辑,大力推动智能化、数字化对产品研发、设计、量产、测试等多个关键环节的持续赋能,助力公司实现数智化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在此基础上,公司坚持稳健审慎投资,防止盲目扩张,强化募集资金使用管理,严控投向规则或政策限制的特定敏感行业及用途,避免脱实向虚。 2、坚持创新,激发成长新动能 上市以来,公司始终将研发创新放在企业发展的重要位置,持续坚持对研发技术的大力投入,努力革新传统制造工 艺,不断提升自动化生产水平,将各段精密制造工艺平台化。此外,公司高度重视在底层材料及创新生产技术的长期耕耘,研发团队持续深入技术前端,学习探索先进精密制造工艺与产品应用,与核心客户共同建立先进技术开发实验室,共同开发前沿技术。公司研发投入主要分为前沿科技投入和产品迭代投入。其中前沿科技投入主要围绕公司中、长期的产品与业务规划布局,将整体研发费用的约30%投入到底层材料、工艺、制程等前沿技术领域的创新研发中,推动公司在未来20年内实现30%的产品步入全球行业的无人区;而产品迭代投入则是围绕新方案、新产品从有概念到NPI(新产品导入)过程中的研发投入。历年来,公司研发投入及研发成果均呈稳步上升态势,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251.92亿元,目前拥有发明专利7,164件。 3、规范运营,提升治理水平 不断夯实公司治理基础,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促进“三会一层”归位尽责。规范公司及股东的权利义务,防止滥用股 东权利、管理层优势地位损害中小投资者权益。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拓宽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渠道,引导中小投资者积极参加股东会,为各类投资者主体参与重大事项决策创造便利,增强投资者的话语权和获得感。公司将不断健全、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制度,持续深入开展治理活动,提升公司法人治理水平,为公司股东合法权益的保护提供有力保障。公司管理层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盈利能力和全面风险管理能力,以期实现长足发展,回馈广大投资者。 4、加强信披,高效传递价值 突出信息披露的重要性、针对性,主动披露对投资者投资决策有用的信息,强化行业竞争、公司业务、风险因素等 关键信息披露,减少冗余信息披露。保证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简明清晰,通俗易懂。常态化开展业绩说明会。杜绝炒概念、蹭热点行为,防范股票炒作风险。公司将积极建立公开、公平、透明、多维度的投资者沟通渠道,继续通过“互动易”平台、投资者邮箱、投资者专线、业绩说明会等各种形式与投资者积极沟通,加深投资者对于公司生产经营等情况的了解,更好地传达公司的投资价值,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认同感,树立市场信心。 5、共享成果,积极回报投资者 公司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以投资者为本,牢记亿万中小投资者对我国资本市场30多年发展的贡献, 牢固树立回报股东意识,让广大投资者有回报、获得感,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育特色的发展愿景、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履行社会责任和开拓创新的企业精神,依法合规,坚持公众公司姓“公”,积极回报投资者,稳定市场,提振信心。为完善和健全公司的股东回报机制,增加利润分配政策决策透明度和可操作性,积极回报投资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3号——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以及《公司章程》的规定,自公司上市以来,多次制定《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公司最近三年累计分红45.30亿元,自上市以来累计分红76.52亿元。与此同时,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公司长期价值的认可,以及共同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社会责任,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副董事长王来胜先生于2022年5月9日-2022年5月10日期间,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公司股份7,030,910股,增持金额为20,004.10万元(不含手续费),详见《关于公司实际控制人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