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机汽车(600335)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情况 |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年初以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严峻复杂,关税战不断升级加码,国内汽车行业“淘汰赛”日益白热化,面对多重压力挑战,公司坚定落实“守正创新、先立后破、布局谋篇”重点工作要求,凝心聚力、顶压攻坚。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8.29亿元,同比下降11.64%;利润总额3.01亿元,同比下降3.0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3亿元,同比下降14.32%。 领域一:汽车工程系统服务 汽车工程业务:经营业绩量质齐升,塑造高质量发展优势 2025年上半年,公司积极把握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机遇,通过深耕国内外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强化项目服务,有力保障了在手项目的顺利推进与按期交付,赢得了行业与客户的广泛赞誉。 大客户深耕成效显著。与新能源汽车企业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合作,中标比亚迪西安、郑州、深圳、合肥、济南等多个基地装备产线总承包项目;签约小米、零跑等系列项目。把握传统车企及合资品牌转型机遇,承接上汽、奇瑞、吉利、长安等客户系列项目。国际化布局成果凸显。深化全球品牌车企合作,加快推进国际技术标准体系建设,优化全球资源配置布局,承接沃尔沃瑞典、斯洛伐克等项目;赋能中国汽车品牌出海,新签比亚迪泰国、匈牙利、印尼及上汽通用五菱印尼等项目。 核心技术持续攻关。聚焦“柔性、精益、智能、绿色”,持续推动技术迭代。研发的涂装车间低碳解决方案,包含干式喷房系统、电加热烘干系统、电加热废气处理系统,整体方案高度智能化与节能化,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涂装工艺整体能耗,通过技术赋能推动产业绿色转型。 自主研发的AE-SolutionX互联智造平台,实现生产过程监控、支撑生产运营决策、厂内物流协同、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平台助手四大功能,为客户数智化转型提供坚实助力,相关功能已在比亚迪、宝骏、奇瑞等项目应用。 投入强度4.61%。有序推进国家重点研发课题、知识产权的申报与管理。课题管理方面,公司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面向新型柔性制造模式的生产管控全局优化智能决策技术研究”通过专家论证正式启动;承担工信部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揭榜挂帅项目,研制汽车总装智能化柔性生产线,完成建立装备数字模型4种,实现生产节拍30JPH以上,支持5车型以上柔性化程度,推广应用项目2个。知识产权方面,申请知识产权107件,其中发明专利32件,实用新型专利42件,外观专利1件,软著32件;获得知识产权授权125件,其中发明专利14件,实用新型专利70件,外观1件,软著40件。 领域二:汽车流通运营服务 汽车进口和国内流通业务:固本拓新谋发展,发挥全链条服务优势 面对进口汽车市场持续下行对经营造成的影响,公司坚定落实“进口国产双轮驱动”战略,新业务拓展成效显著。进口业务持续巩固。持续强化与厂商的战略合作,捷豹路虎、特斯拉、保时捷、阿斯顿马丁等核心品牌批售、贸易服务合同顺利续签,确保主营业务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国产业务加速发展。践行“多品牌、长链条”发展战略,持续开拓市场,已开拓的沃尔沃、极氪等项目成长迅速,新开拓岚图项目。港口业务实现转型。以物流服务为切入点,实现平台化服务能力,打造京津冀——江浙沪及京津冀——华南干线物流大循环体系,再次中标小米汽车整车运输项目。数字业务取得突破。依托核心技术能力,创新业务模式,联合北京理工新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共同出资设立北京佰特豪斯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数字驱动的动力电池流通链业务,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积极探索新能源电池领域转型新赛道。汽车租赁业务:服务体系持续完善,巩固差异化竞争优势 2025年上半年,汽车租赁业务新签合同保持良性可持续增长态势。长租业务稳健增长。依托央企背景、资源能力及全国网络化布局优势,稳健开展长租业务。持续优化“市场化租赁+管家式服务”模式,为中央企业、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提供专业化用车解决方案,已与10余家集团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深化与汽车厂商的业务合作,与多家厂商达成框架合作协议,提升客户粘性。生态圈业务快速成长。加强与行业伙伴协同,扩大规模,控制风险,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公司秉承“专业、专注、专心”理念,持续打造高质量客户服务体系,获得良好客户反馈,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汽车及零部件出口业务:重组整合成效初显,构建整车出口能力优势重组整合工作持续深化,机制重构与科学管理有序推进。整车出口业务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着力培育出口业务模式和能力体系。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