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友化工(600409)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情况 |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的经营形势,公司全体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董事会各项决策部署,坚持干字当头、承压奋进,大力开展“精益管理提质效、极限降本再攻坚”等系列价值创造活动,高效推进项目建设、科技创新、经济运行等重点工作,积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做强效益支撑,增强发展韧性。公司生产经营保持稳健运行,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 报告期内,公司共生产纯碱160.41万吨、粘胶短纤维40.39万吨、PVC(含专用树脂)21.63万吨、烧碱27.78万吨、有机硅环体7.08万吨。实现营业收入95.62亿元,利润总额0.6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73亿元,实现每股收益0.0355元。 报告期内主要工作开展情况如下: 1.加快项目建设,推进产业升级 锚定“三转”战略目标,按照“建得好、管理好、效益好”任务要求,不断优化资金、人员、技术等要素供给,以“保完工、抓投产、争创效”活动为核心抓手,推动“三链一群”产业布局重点项目建设全面提速。加速新兴产业建设。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公司“三链一群”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高端电子化学品项目电子级氯化氢、氨气、氨水、硫酸处于试生产阶段,异丙醇单机调试;精细化工一期项目设备安装进入收尾阶段,正在进行管道安装,力争今年四季度投产,加快盐化、石化融合发展。加快传统产业升级。坚持以数智化推进产业转型,全面部署推动垂直大模型技术的深化应用,打造硅业流化床、氯碱电解槽等一批数字化应用场景,加快建设电池级碳酸钠等一批智能工厂,电子化学品公司完成模块化机房、5G工业网络等六大模块建设,AR安环系统AI布控球等智能化应用场景投入试运行,氯碱、硅业、电子化学品公司获评“河北省先进级智能工厂”称号。找准优势延链补链。加快推进浓海水资源综合利用,海水淡化及浓海水项目(一期)形成了“液体盐+淡水”技术路线,被纳入河北省重点建设项目,目前核心设备全部订货,主车间土建全面铺开;年产10万吨电池级碳酸钠项目进入试生产,稳步推进系统工况优化。2.强化科技创新,培育核心动能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高质量抓好研发投入“三年上、五年强”专项行动收官,推进科技创新由“上台阶”向“强实力”全面提升。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投入产出比。坚持科技创新围着生产、效益转,着力增加高质量产业科技供给,重点实施7万吨/年碱法浆混合制胶技术研究等重点研发项目,攻关绿色制碱新工艺、新型粘胶纺丝工艺等新技术,不断提升现有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公司被认定为河北省A级研发机构。深化协同创新,促进产学研合作。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积极参与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持续深化与院士团队合作并取得丰硕成果,其中废旧纺织品回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示范线完成建设,并打通了小试线流程;开发盐泥碳化工艺路线,行业首创纯碱盐泥用于热电烟道气固碳新技术,建成1000吨/年干基盐泥固碳示范线并完成连续运行试验,技术指标达到预期;报告期内新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8项,持续推进与北京大学、天津大学等共建研发平台。攻关关键技术,争创标志性成果。坚持问题导向,不断突破技术瓶颈,破解“卡脖子”难题。报告期内,公司新增参与制定国标5项、行标1项、团标1项,累计达126项;荣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7项,其中“有机硅甲基单体生产关键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等2项获河北省科技进步奖;新增授权专利27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23项。研发磷氮阻燃纤维、扁平纤维等14项新产品。“氨碱白泥工程复合土制备及特性研究”新技术通过科技成果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超重力无离子水脱氧技术应用等4项新技术应用场景列入省重点产业创新应用场景清单。3.坚持苦练内功,持续降本增效坚持以效益效率为中心,全面加强经济运行,产供销同步发力,不断深化内部极限挖潜降本,最大程度稳住了效益基本盘。推动成本降低。全面优化生产运行,全力压减非生产费用支出,极限生产、极致降耗、极度降费,公司上半年营业成本同比下降5.37亿元,纯碱、烧碱、PVC、有机硅、粘胶短纤维成本同比均有不同程度降低。深挖经营潜力。坚持供销联动、强化经营协同,统筹推进供应降本和经营创效工作。供应靠前发力、优化渠道抓整合,积极引入新供应商、直供户,压降原燃材料采购价格;不断加大降本力度,纯碱白煤全部替代焦炭,化纤碱法浆使用量进一步提升、保持最佳质效平衡比,多措并举降低原材料成本。销售主动出击、细分市场调结构,持续深挖差异化市场潜力,纯碱食用碱,化纤竹纤维、莫代尔纤维、小品种定制化纤维,有机硅D5等销量同比分别增长79%、8%、56%、33%、27%,有力支撑了经营效益增长。4.管理夯基固本,促进提质增效面对行业严峻形势和市场不利态势,公司强内控、练内功、防风险,持续深化价值创造、推进改革提效、强化对标创优,全力筑牢管理根基,推动质量效益全面提升。深化价值创造。全面推行“清单式、网格化”精益运营管理模式,通过细化效益模型测算,全方位加强产量、消耗、费用等成本关键环节和重点要素管控,发挥“一横一纵”双向管控作用,针对性制定各类增效措施500余项,实现价值创造显著增利。推进改革提效。坚持用改革实践应对风险挑战,高标准抓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收官。优化治理结构,深化监事会改革,各子公司专职外部董事占比达到15%以上。推动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提质扩面,中层管理人员落实任期制契约化管理人数占比达到100%。开展“制度建设年”活动,重点解决制度规范性、全面性、实用性问题,进一步完善公司制度体系,着力提升改革效能。强化对标创优。对标找差、以点带面,全面堵塞经济运行“跑冒滴漏”,推动各系统最经济优化运行,“五级三维”核心指标中25项优于对标指标,7项主要消耗指标打破历史最优纪录,高附加值产品莫代尔纤维通过产线改造实现三线同时生产,产能增长50%。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