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骄成超声(688392)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4-12-31 | 信息来源 | 2024年年度报告 | 经营情况 |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二)报告期内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1、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巩固并提升技术领先优势 公司专注于中高端超声波应用研发,不断提升包括超声波电源、压电换能器、声学工具、控制器、在线监控系统和自动化系统在内的全套超声波设备核心部件的设计、开发和应用能力,全面提升公司技术创新能力。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 12,656.7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78%,占报告期内营业收入的比例为 21.65%。公司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和质量管理,推出满足客户需求、有竞争力的新产品,不断扩大公司产品的应用领域,以技术创新来拓展市场空间,巩固公司在行业内的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报告期内,公司超声波键合机、超声波扫描显微镜、Pin针超声波焊接机、大功率超声波扭矩焊接机、振动监控系统等多项产品取得技术突破和创新,并获得了客户充分认可,为进一步拓展超声波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此外,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增强技术研发的主动性和前瞻性,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2、深耕新能源行业,加大市场拓展力度 报告期内,公司充分利用在超声波设备中高端工业应用领域积累的技术优势和客户资源,深挖新能源领域超声波设备应用场景,积极响应客户需求,及时提供客户满意的解决方案。公司持续加强销售团队建设,增强技术服务能力和售后服务能力,推动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 在新能源电池领域,公司陆续推出了大缸径楔杆焊机、CCS焊机等多款超声波新产品,并加大推广激光焊接质量监控系统、振动监控系统、超声波除尘设备等配套解决方案,助力客户解决新能源电池焊接痛点,巩固了公司在新能源电池领域的领先优势。2024年,公司激光焊接质量监控系统、振动监控系统等已经获得批量订单,超声波除尘等产品验证工作有序进行。 在线束连接器领域,公司持续加大在大功率、质量监控、核心部件标准化等方面的投入,进一步提升线束连接器超声波设备的竞争力。公司推出的线束端子焊接质量振动在线监控系统,能精准捕捉因设备故障或材料异常等因素导致的焊接异常现象,弥补了传统焊接参数质量管理的不足;应用于连接器的大功率超声波扭矩焊接机成功打破国外垄断并获得客户正式订单。公司持续加大线束连接器超声波设备的推广,快速抢占新能源汽车高低压线束、充电桩、储能场景等应用市场,业务开拓方面取得较大突破。在该领域,公司与莱尼、泰科电子、安波福、安费诺、住友及比亚迪、中航光电、沪光股份、均胜电子、立讯精密、沃尔核材等行业内知名客户保持紧密合作。 在配件领域,公司针对焊头、底模、裁刀等配件加大研发力度并进行工艺改进和成本管控。 报告期内,公司配件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18,366.77万元,占营业收入的 31.42%,较上年同期增长70.45%。 3、坚持平台化发展,大力开拓超声波技术在半导体等领域的应用 在面临下游锂电领域扩产放缓的情况下,公司坚持平台化发展思路,积极调整销售策略,合理分配资源,不断丰富和优化产品结构,不断提升经营质量。 在半导体领域,公司提供超声波键合机、超声波端子焊接机、超声波 Pin针焊接机、超声波扫描显微镜(C-SAM/SAT)等超声波应用解决方案,上述产品目前主要应用在功率半导体封测工序,已经实现国内多家客户订单导入。在该领域,公司与上汽英飞凌、中车时代、振华科技、宏微科技、士兰微、芯联集成、长飞半导体等行业内知名企业保持良好合作。报告期内,公司第三代超声波扫描显微镜结合 AI智能算法,借助人工智能算法实现优秀的特征提取能力,可以自适应提取并识别缺陷、自动计算缺陷尺寸(如自动计算空洞率)、筛选合格或不合格产品,有效解决传统检测方式的局限性,提升了检测缺陷的准确性和效率。另外,公司可应用于半导体晶圆、2.5D/3D封装、面板级封装等产品检测的先进超声波扫描显微镜,已成功获得国内知名客户验证性订单。 在非金属领域,公司推出了 15kHz~40kHz不同类型的塑料焊接超声设备,广泛应用于 3C、家用电器、医疗器械、汽车工业、汽车内外饰等领域,可以满足下游客户对中高端塑料焊接应用的需求。在医疗领域,控股子公司上海贝斡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已取得超声波口腔医疗器械注册证1项。 4、加强团队建设,完善中长期激励机制 公司持续完善中长期激励机制,激励和留住公司核心和骨干员工,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实现公司长期发展目标。2024年 3月,公司组织实施了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向 234名激励对象授予 258.15万股限制性股票。报告期内,公司与骄璞企管、周宏建先生共同出资人民币 5,000万元设立控股子公司骄成半导体。骄璞企管是用于激励骄成半导体核心团队而专门设立的员工持股平台,不涉及具体经营业务。控股子公司层面实施股权激励有利于吸引优秀的技术人才,提高半导体超声波设备领域相关核心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核心员工个人发展与公司发展目标协调统一,形成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机制。 5、强化内部管理,提升运营管理效率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强化内部管理,开展全员降本增效,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供应链管理、质量管理等方面举措,促进管理运营效率的提升。关于信息化建设,报告期内公司推进完善 CRM系统、ERP系统、WMS系统、HR系统等,推动信息化应用建设和业务数字化转型,通过数字化手段持续提升研发和运营效率;关于供应链管理,公司通过大力推进战略合作、集中采购等手段,进一步拓展和巩固与核心供应商的合作,同时加强物料控制和分类管理,推动建立产品标准库,实现有效降本;关于质量管理,公司将质量预防控制和质量提升改进贯穿质量管理过程,从体系监控、过程监控、产品监控、质量整改、风险管理等方面优化产品质量管理。 非企业会计准则业绩变动情况分析及展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