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达轴承(920002)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情况 | 七、 经营情况回顾 (一) 经营计划 报告期内,面对依然严峻复杂的全球经济局势和平稳发展的国内市场需求,公司管理层紧密围绕年初制定的年度计划,贯彻执行董事会的战略安排,实时把握行业动态和市场需求,结合公司优势,多渠道积极开发新市场、新产品、新用户,持续优化管理体制及内控流程,提升企业效率,各项业务开展顺利,取得了较好成绩。报告期内,公司围绕年度经营目标,凭借丰富的行业经验、优质的客户资源以及深厚的技术实力,实现营业收入为 179,405,889.84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9%;公司净利润 33,923,492.06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46%。报告期内,公司高度重视技术研发工作,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深入挖掘技术研发潜力,积极推进科技创新以提升企业核心生产力,新增授权专利 3项,其中发明专利 2项,实用新型专利 1项。 (二) 行业情况 1、行业发展概况 2025年上半年,中国轴承行业延续了近年来的结构性增长趋势,行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实现双位数增长。根据中国轴承工业协会数据,159家重点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 538.02亿元,同比增长11.04%; 工业增加值 160.94亿元,同比增长9.37%。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车、风电等新兴领域需求的爆发式增长,以及金融政策对高端制造的精准支持。叉车行业呈现量质齐升的发展态势,为轴承行业提供了新的增长动能。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数据,上半年叉车累计销量达 73.93万台,同比增长11.7%,其中电动叉车占比突破 60%。这一增长直接带动门架轴承、回转支承、电机轴承等关键部件需求激增,成为叉车轴承行业增长的重要支撑。 2、行业周期波动分析 从宏观经济周期看,2025年上半年制造业 PMI持续处于扩张区间,6月回升至 50.20%,重新站上荣枯线,制造业景气度逐步复苏。作为制造业核心基础件领域,轴承行业直接受益于设备更新政策及下游产业复苏实现增长。尽管传统汽车和重工业等领域面临下行压力,但新兴领域的高速增长对冲了周期性波动,行业整体呈现“结构性繁荣”特征。 3、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1)下游需求的升级 人工智能浪潮的蓬勃兴起正深刻重塑行业格局。人形机器人从科幻概念加速走向商业化落地,其关节驱动、精密传动等核心运动部件对高精度、高可靠性轴承的需求呈爆发式增长,为行业开辟了全新的增长空间。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也持续拉动高端轴承产品的市场需求。 (2)材料升级和技术创新 材料升级与技术创新正成为轴承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高性能合金、陶瓷及复合材料的广泛应用,显著提升了轴承的耐高温、耐腐蚀及抗磨损性能,使其能够适应极端工况。例如,陶瓷轴承凭借轻量化和高硬度特性,在高速精密设备中实现能效跃升,而新型合金材料则突破了传统钢轴承的性能瓶颈,满足了特殊场景下的长寿命需求。这些变化不仅强化了轴承在传统工业中的可靠性,更助力其在新能源、航空航天、工业机器人等新兴领域的广泛应用。 4、法律法规变动对公司经营情况的影响 目前,我国已出台《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等一系列政策,大力推动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加速淘汰高污染、高耗能的落后制造业,倒逼企业向绿色化生产转型。虽然绿色低碳转型、改良生产工艺一定程度上会提升公司的制造成本,但是这也是实现差异化竞争的重要契机。通过打造“绿色轴承”品牌,公司可以更好地对接下游绿色产业的需求,如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设备等领域,拓展市场空间。同时,符合绿色生产标准的公司还可能获得政策层面的税收优惠、补贴支持等,降低公司的生产成本,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数据来源:中国轴承工业协会,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2025年 6月工程机械行业主要产品销售快 报二)。 (三) 新增重要非主营业务情况 (四) 财务分析 1、 资产负债结构分析 1、货币资金:本期金额 元,较上年期末 元增加 ,主要原因为: 本报告期内赎回的银行理财产品增加,银行存款相应增加所致。 2、应收票据:本期金额40,169,695.33元,较上年期末28,132,447.67元增加42.79%,主要原因为:本报告期内接收银行承兑汇票增加所致。 3 6,317,657.52 212,909.14 2867.30%、在建工程:本期金额 元,较上年期末 元增加 ,主要原因为:本报告期内建设新厂房项目归集费用605万元所致。 4、短期借款:本期金额50,000.00元,较上年期末0.00元增加100.00%,主要原因为:本报告期内为50,000保持与银行的长期合作关系,增加短期借款 元,整体银行借款金额较低。 5 104,125,874.03 215,348,108.95 51.65%、交易性金融资产:本期金额 元,较上年期末 元减少 ,主要原因为:本报告期内赎回的银行理财产品增加所致。 6、预付款项:本期金额13,301,972.39元,较上年期末4,307,562.89元增加208.81%,主要原因为:本报告期内预付899万钢材款所致。7 2,239,750.00 309,100.00 624.60%、其他非流动资产:本期金额 元,较上年期末 元增加 ,主要原因为: 本报告期内预付设备采购款223万元所致。 8、其他应付款:本期金额125,798.96元,较上年期末6,706,653.69元减少98.12%,主要原因为:本报 告期内分派红利 万元所致。 2、 营业情况分析 (1) 利润构成 1、财务费用:本期金额-224,674.41元,较上年同期-735,047.17元增加510,372.76元,同比减少-69.43%,主要原因为:本报告期内利息收入比上年同期减少 万元,汇兑损益增加 万元所致。 、信用减值损失(损失以“”号填列):本期金额 元,较上年同期 元减少282,207.82元,同比减少49.95%,主要原因为:本报告期内应收账款账龄变化,长期账龄应收款减少所致。、资产减值损失(损失以“”号填列):本期金额 元,较上年同期 元增加214,737.11元,同比增加44.75%,主要原因为:本报告期内产成品增加,库存账龄变化减值增加所致。 4、其他收益:本期金额5,353,527.84元,较上年同期2,140,191.73元增加3,213,336.11元,同比增加150.14%,主要原因为:本报告期内地方财政奖励378.5万元所致。 5、投资收益:本期金额1,450,885.41元,较上年同期725,648.41元增加725,237.00元,同比增加99.94%,主要原因为:本报告期内购买的银行理财产品增加所导致的投资收益增加72万元。 6、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本期金额871,398.99元,较上年同期263,817.79元增加607,581.20,同比增加 ,主要原因为:本报告期内购买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增加 万元所致。 、资产处置收益:本期金额 元,较上年同期 元减少 元,同比减少 ,主要原因为:上年同期因产业升级出售固定资产形成资产处置损益49250.34元所致。 8、营业外收入:本期金额4,100.39元,较上年同期9,560.09元减少5459.70元,同比减少57.11%,主要原因为:本报告期内收到的质量赔款比上年同期减少 元所致。 、营业外支出:本期金额 元,较上年同期 元增加 元,同比增加 ,主要原因为:本报告期内固定资产到龄报废产生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96022元所致。10、基本每股收益:本期基本每股收益0.75元/股,较上年同期1.08元/股减少30.56%,主要原因为: 报告期内,公司以股权登记日(2025年6月30日)登记的总股本为基数,以股票发行溢价所形成的资本公积每10股转增4股,共计转增13,000,848股。除权除息日为2025年7月1日。 (2) 收入构成 报告期内,收入构成无重大变化。 3、 现金流量状况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金额 24,904,974.90元,较上年同期 18,630,323.05元增 加33.68%,主要原因为:本报告期内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减少,收到地方财政奖励增加所致。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金额97,412,965.13元,较上年同期-47,233,530.25元增 加306.24%,主要原因为:本报告期内购买的银行理财产品金额增加所致。 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金额-12,970,310.80元,较上年同期93,637,644.00元减 少113.85%,主要原因为:本报告期内权益分派红利所致。 注:上年同期负现金流量净额科目变动比例=(1-当期金额/上期金额)*100% 4、 理财产品投资情况 单项金额重大的委托理财,或安全性较低、流动性较差的高风险委托理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