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凯恩股份(002012)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情况 |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三、主营业务分析 概述 参见“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相关内容。 营业收入 275,240,265.18 274,759,875.53 0.17% 无重大变化。 营业成本 225,262,324.37 229,745,417.44 -1.95% 无重大变化。 销售费用 7,995,852.17 5,595,836.80 42.89% 主要原因系本期销售投入较上年同期增加所致。管理费用 19,990,908.40 25,666,816.92 -22.11% 无重大变化。财务费用 -5,235,571.02 -10,321,728.31 49.28% 主要原因系本期取得的利息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所致。所得税费用 3,206,252.04 1,767,478.74 81.40% 主要原因系本期企业所得税增加所致。研发投入 12,894,814.56 13,363,698.64 -3.51% 无重大变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3,693,169.05 52,604,653.75 -54.96% 主要原因系本期收到的利息收入及其他往来净额较上年同期减少所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61,534,748.09 -216,228,508.66 25.29% 主要原因系本期收回的到期理财产品较上年同期增加所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6,019,178.56 -50,330,275.98 - 主要原因系本期偿还银行借款较上年同期减少所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121,847,805.31 -213,971,242.63 43.05% 主要原因系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加所致。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适用 不适用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没有发生重大变动。营业收入构成 四、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不适用 五、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建工程转固定资产 所致。 得银行借款所致。 收货款增加所致。 付房租所致。 较期初增加所致。 减少所致。 资产投资所致。 期初增加所致。 2、主要境外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不适用 4、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六、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金融资产投资 (1)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 (2)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七、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八、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不适用 器制品生产;货物进出口;纸浆制造;纸制品销售; 纸浆销售;纸制品制造;纸制造;电子元器件制造;电子专用材料销售; 化工产品生产(不 含许可类化工产 品) 50,000,00 0.00 1,217,400 ,930.78 715,995,909.77 358,296,025.96 12,733,863.40 11,924,46 1、凯丰新材本期实现营业收入27,524.03万元,相较上年同期增长0.17%。本期实现净利润1,736.25万元,相较上年同期下降6.03%。对比2024年期末本期期末净资产下降5.42%,资产负债率较期初略有增长,继续保持在较低水平, 销售毛利率略高于上年同期。 2、凯恩新材本期实现营业收入35,829.60万元,相较上年同期略有增长。本期实现净利润1,192.45万元,相较上年同期下降25.92%。对比2024年期末本期期末净资产增长1.22%,销售毛利率略低于上年同期。 2025年1-6月份上述公司整体运营良好,业绩稳定。 九、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一、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 □是 否 公司是否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 □是 否 十二、“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是□否公司牢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夯实主体责任、提升治理效能,报告期内完成第十届董事会、监事会及管理层的换届,公司新一届董事会由6人精简至5人,重点增加了独立董事在董事会各专业委员会的主导责任,强化独立董事履职支撑,推动公司组织结构向更科学高效的方向发展。公司以董事会为核心深入践行“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通过深化绿色转型、强化技术研发、优化治理体系,在实现环境效益与社会价值双提升的同时,持续为股东创造长期回报,积极探索质量与效益协同增长的高质量发展有效路径。面对国际局面和市场环境的剧烈变动,公司回归自身价值塑造,构建覆盖发展全周期的数字化低碳管理体系。通过清洁能源替代、产线智能化改造及碳足迹精细化管理,实现废水“零排放”、废气“零排放”,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浙江省智能工厂等称号。绿色转型不仅降低环境风险,更通过资源高效利用(如中水回用率98%、原材料利用率94%)显著压缩生产成本,环保投入转化为经济效益的绿色含金量不断提升。公司依托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创新平台参加多项行业标准制定和新产品研发,建立起智慧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人力成本降低40%、产品良率稳定在95%以上。公司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销售网络,产品覆盖全球20余国及国内30个省份,新增东南亚、中东、南美洲等国际客户,国际特种纸高端市场占有率有效提升。协同全球化供应链布局分散市场风险,通过产品优势带动品牌整体绿色升级,不断筑高市场竞争护城河。公司深度融入共同富裕战略,通过消费帮扶影响贵州、云南等5省共7000余户,近三年社会捐助超百万元。坚持股东回报,连续多年实施现金分红,分红比例持续上升。创新完成中文版、英文版两种类型《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同步披露,并通过“ESG主题月”的形式开展了11期报告专项宣发活动,进一步提升国际市场形象、拓展国际市场。ESG治理成效获得市场认可,连续三年入选中上协“ESG优秀实践案例”,并荣获中上协2023年“ESG最佳实践案例”;连续两年在WindESG、秩鼎保持AA评级,在中诚信绿金、商道融绿、同花顺、中国国新等平台保持A评级,首次获得华证指数A评级,市场长期综合价值获得稳定提升。未来,公司将继续以“质量回报双提升”为导向,深化绿色智造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深入践行可持续发展,推动股东价值、环境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共生共赢,切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关于“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的公告》《关于“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的进展公告》详见2024年3月28日和2025年3月25日的《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及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