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网 中财网股票行情
设计总院(603357)经营总结
截止日期2025-06-30
信息来源2025年中期报告
经营情况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经营业绩承压,增长动能放缓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实现收入13.06亿元,同比下降16.10%;新签合同17.94亿元,同比增长12.23%;在手订单75.13亿元,较2024年底下降3.41%。省内市场新签合同额16.36亿元,实现收入11.49亿元;省外市场新签合同额1.58亿元,实现收入1.57亿元;勘察设计类业务新签合同额11.72亿元,实现收入6.99亿元;工程管理类业务新签合同额共计0.95亿元,实现收入0.69亿元;工程总承包类业务新签合同额共计5.27亿元,实现收入5.38亿元。
  (二)推动“一群”业务扩容-打造行业高端智库
  上半年,公司依托“三综一甲”行业顶级资质优势,充分发挥专业团队技术势能,聚力打造工程领域“高、精、专”专业技术服务与咨询研发业务群。报告期内,公司斩获中国工程咨询协会最高等级认证,成为全国首批荣获AAA级信用评价的工程咨询单位之一;公司承接的安徽省交通运输、公路、水运、民航、综合交通运输服务、科技创新及信息化等6项“十五五”发展规划编制任务取得阶段性进展,规划大纲顺利通过专家评审;淮南、六安、芜湖、马鞍山等地交通运输“十五五”发展规划正在有序编制过程中,为后续业务拓展打下坚实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业集群新签合同额共计9.78亿元。
  1.公路领域
  公司致力于公路领域规模化、智能化、工业化和绿色化建设,形成多项高水平科技成果,赋能交通行业高质量发展。报告期内,公司设计的“皖南川藏线”最美宁国段、G4012溧宁高速公路黄山至千岛湖安徽段、G35济广高速黄尾至大别山东段、云浮罗定至茂名信宜(粤桂界)高速公路、G213策克至磨憨公路乐都至化隆段等5个项目入选中国公路学会“2025年度美丽公路项目”名单;承接的德上高速合肥至枞阳段、明巢高速合肥段等多个项目荣获安徽省交通优质工程奖;成功中标G30连霍高速安徽段、G36宁洛高速大刘郢枢纽至皖豫界段、S65霍金高速、S66黄祁高速等公路勘察设计项目;先后承接S40宁枞高速池州段、G98环岛高速大三亚段、G85银昆高速、G93成渝地区环线高速等项目中心试验室项目;先后承担G3京台高速公路大刘郢枢纽至蚌埠互通段、S24杭合高速宣城段、繁峙至五台高速项目等重点工程监理任务。
  2.水运领域
  公司筑牢安徽省水运勘察设计行业龙头地位,负责编制《安徽省水运“十五五”发展规划》《安徽省港口布局规划》等,深入开展淠淮航道整治工程前期工作研究、兆西河-杭埠河航道工程可行性研究以及合肥国际港务区江海航运核心区可行性研究,为水运长远健康发展构筑坚实根基和强劲动能。报告期内,公司先后承接九华河航道整治工程、秋浦河联通长江一级航道工程的勘察设计及设计咨询、池州港青通港区童埠码头扩建工程勘察设计一体化等多个省内重点水运工程,有力支撑安徽水运强省建设;成功中标浙江秦山码头一期勘察设计及四川岷江(龙溪口枢纽至宜宾合江门)航道整治二期工程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审查等省外项目,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3.市政领域
  公司聚焦城市道桥、给排水、综合管网等业务领域,以智慧集成与绿色技术为核心竞争力,全面提供规划、咨询、勘察设计及工程施工、检测监理等全流程服务。报告期内,公司先后承接合肥高新区2025年第三批市政项目设计、长江北路(泰山路-港一路)建设工程设计、江西共青城市科教新城通航新城排水防涝综合治理工程、无锡市2024年市管桥梁结构定期检测等优质市政项目。
  4.城建领域
  公司深耕城建领域,积极拓展城市更新、生态修复、环境整治等业务,以绿色设计理念融入项目全周期,为城市空间提质与功能完善提供有力支撑。报告期内,公司先后承接马鞍山市旷世奇迹旅游度假区项目可研、初设及相关专题编制服务、赣州蓉江新区武陵片区排水单元整治、东至县舜城新区尧渡河沿东岸(陶公路-G206段)旅游发展基础设施配套项目等精品城建项目。
  (三)持续发力“两链”业务
  公司大力建设以设计为中心的“工程投资+咨询+规划+设计+建造+运营”和以检(监)测为中心的“工程健康检(监)测+诊断+设计+修复+评定”两条建设与运维产业链,构建了涵盖咨询规划、工程总承包、工程检测、智慧养护的生态体系。
  1.“工程投资+咨询+规划+设计+建造+运营”产业链
  公司持续发展“建、管、养”一体化服务模式,与央企中交二公局合资成立交设建投公司,深入拓展高速、市政等工程总承包业务,构建起以设计为核心的全产业链服务体系,推动公司从传统勘察设计企业向综合服务商转型。报告期内,公司先后承接安徽交控2025年度服务区匝道等专项改造提升工程、皖通高速2025年度滁州中心等营运路段交安设施养护和精细化提升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安徽交控2025年度服务区综合改造提升工程项目、合肥高新区洞天湖路等道路及人慢完善工程、2025年度芜湖中心等营运单位房建改造项目设计施工总承包等项目。报告期内,公司工程建造产业链新签合同额3.83亿元。2.“工程健康检(监)测+诊断+设计+修复+评定”产业链公司着力打造“工程健康检(监)测+诊断+设计+修复+评定”的工程运维产业链,不断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监测平台建设,拓展省内外工程检测及智慧养护类业务。
  (1)工程检测领域
  上半年,公司在巩固省内市场的基础上,持续加大省外市场开发力度。报告期内,公司先后承接了S40宁国至枞阳高速公路池州段、东至至鄱阳高速公路安徽段、G98环岛高速公路大三亚段扩容工程等多个中心试验室项目;承接了G330杭埠河至石头改线段建设工程、S24杭合高速公路宣城段一期工程中心试验室质量检测服务、宁沪公司2025年桥梁水下桩基检测等多个重点项目;承接了新建南通至宁波高速铁路苏州北代建段站前及相关工程部分连续梁拱桥梁施工监控、新建杭州萧山机场站枢纽及接线工程部分施工监控技术服务等铁路项目。
  (2)工程监测领域
  上半年,公司交通基础设施集群监测平台建设持续升级,依托承担的设计回溯风险点监测预警项目,研发了高速公路风险路段监测预警系统,并投入使用,形成“监测-预警-阻拦-处置”闭环。报告期内,公司先后承接了池州中心2025年德上高速秋浦河特大桥结构监测系统建设工程、G4001合肥绕城高速北环段桥梁群监测及系统维护服务,承接淮南、滁州、芜湖、黄山、六安等地高速公路监测预警项目。
  (3)智慧养护领域
  上半年,公司持续推进智能诊断与科学决策关键技术研究,研究成果应用于高速公路路面、桥梁科学决策系统;搭建基座模型,开展相关垂直领域知识学习。
  报告期内,公司中标皖通高速2025年度综合养护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并先后承接了泾县普通国省干线养护工程(桥梁改造提升工程)EPC项目、S101蚌固路综合养护设计施工总承包、宣城市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养护工程危旧桥梁改造工程等项目。
  报告期内,公司工程运维产业链新签合同额4.33亿元。
  (四)推动业务横向跨界-打造新的利润增长极
  公司深度聚焦国家战略导向与行业趋势,推动业务向新型城乡建设、低空经济、水利水环境等横向领域跨界延伸,积极探索低碳环保、交旅融合、交能融合等新业务模式,通过多元化发展挖掘新的利润增长点,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1.新型城乡建设业务
  公司聚焦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与城市更新政策导向,紧密围绕“十四五”战略目标,积极应对行业挑战,持续深化新型城乡建设业务布局,在城市更新、智慧城市等领域实现稳健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谋划产业园类工业建筑项目,涵盖科技园区、工业园区、农业园区等勘察设计项目,中标广东梅州经济开发区北区标准化厂房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庐江县万山先进制造产业园项目勘察设计项目、庐江县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勘察设计项目、合肥高新区标准化厂房项目工程设计、中城生态科技智慧农业产业示范基地(EPC)建设项目;积极拓展民用建筑相关项目,聚焦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先后中标合肥高新区彩虹路停车场项目设计、合肥高新区体育中心项目;深化属地服务,助力安庆市望江县乡村振兴发展,承接望江县“鹤谷”康养中心建设项目。
  报告期内,公司新型城乡建设业务新签合同额5,630万元。
  2.低空经济业务
  公司作为省内民航发展专家智库,开展机场选址可研、机场工程设计、产业运营策划、战略发展规划、专项方案规划、政策标准研究、平台建设、专项债申报等低空经济全领域、全过程的咨询服务,为地方、行业、企业提供“规划—设计—建设—运营—投融资”的“全过程”解决方案。
  报告期内,公司技术创新取得显著突破,取得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标志着公司具备开展无人机平台业务的资格;推进“皖智巡”无人机巡检平台开发;作为省民用航空学会副会长单位,主持并成功申报2项省科协项目;编制的安徽省通用航空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项目荣获安徽省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二等奖、首届全国交投行业数字技能微课大赛最高奖,整体技术实力和行业影响力不断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承接了淮南市寿县低空经济发展规划和凤台县低空起降基础设施布点规划2个项目,是安徽省首个县级低空经济发展规划和起降基础设施布局规划;承接了颍上县通用机场选址可研、西递通用机场选址可研、含山县通用机场前期工作咨询服务、长丰通用机场初步设计、东台市通用机场前期选址服务等5个省内外通用机场咨询设计项目,市场拓展不断深入。
  报告期内,公司低空经济业务新签合同额1,387万元。
  3.水利水环境业务
  公司水利业务涉及水库枢纽、河道整治、引调水、城市防洪、灌溉排水等领域,水环境业务涉及水环境治理、水处理、海绵城市、管网更新改造领域。
  报告期内,公司水利业务取得重大突破,成功中标岳西县大埠河水库工程勘察设计项目,该项目是公司承接的首个新建中型水库项目;继续深耕以阿勒泰市为代表的新疆地区水利市场,落地的七个项目稳步推进。水环境业务稳步发展,深度参与合肥市“健康管网”专项行动,持续助力排水管网提质增效;中标桐城市枫香岭矿取水工程建设技术服务,为公司长距离输水工程勘察设计业绩提供重要支撑;以新安徽饭店为代表的国宾酒店水系统设计取得突破;继续发挥水利水环境专业融合优势,中标龙眠河防洪排涝及一河两岸综合整治工程(水系整治工程)勘察设计,继续推进流域治理综合整治类项目延续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水利水环境业务新签合同额3,409万元。
  4.低碳环保业务
  公司积极开展绿色低碳关键技术研究,形成以道路固废、建筑固废、工业固废为代表的大宗固废循环利用技术,开发了多样化路面耐久结构,建立了安徽省高速公路碳排放数据库及应用平台。工程绿色化技术的应用减少碳排放超过5000万吨,获得发明专利20余项,各类标准10余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10余项。
  公司不断加强光伏、新能源充换电基础设施、土地(河道)综合整治领域探索,依托专业技术优势,提供储能电站、光伏电站、充换电站、土地(河道)综合整治等领域的勘察设计、规划咨询、安全评价等专业技术服务。报告期内,公司实现了芜湖市域充换电基础设施项目全覆盖,持续推进芜湖市全域充换电站年度设计服务和无为市全域充电站两年度设计服务,同时实现新地域突破,成功中标岳西县全域公共停车场充电站(岳西县充换电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第二期充电站工程设计。在分布式光伏设计领域,公司承接的安徽聚盈新能源有限公司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设计项目一期工程5.06MW成功并网投产。
  报告期内,公司低碳环保领域业务新签合同金额4,112万元。
  5.产业融合业务
  公司立足交旅融合领域创新发展,深度参与安徽省交旅融合战略的全域推进。风景道建设方面,潜山风景道成为全国标杆,首获2025年中国公路学会“交旅融合创新奖”、“美丽公路奖”等国家级荣誉。继皖南风景道收获成效,继续推出“皖北大环线”标志性工程。
  报告期内,公司承接了安徽省文旅厅皖北旅游大环线规划项目,提出了超1300公里风景道提升项目计划,示范段纳入省政府年度重点项目;“水陆双驱”战略开拓交旅融合新蓝海,“新安江百里画廊”让传统航道焕发新生,成为区域旅游发展的黄金水道;继安徽省呈坎高速公路服务区后,继续深入挖掘高速服务区交旅融合新方式,实现“单点引爆”向“全域深耕”的战略升级,前瞻性完成《安徽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总体规划》,形成科学评价、系统提升、特色打造全链条设计服务,为全省高速公路服务区赋能产业融合提供精准导航;规划设计的陈埠服务区将于年内投入使用,依托流量优势及周边文旅资源,重构交旅融合消费场景,打造全省首个文旅商业综合体型高速服务区;策划设计的天柱山南游综合服务中心项目,联动收费站、服务区等高速空间,目标打造区域一体化交农文产旅融合示范区。
  报告期内,公司产业融合类业务新签合同金额2,030万元。
  (五)推进数字成果产业化
  公司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推动传统业务向智能园区、新能源、新基建等相关领域横向拓展,向交旅融合、交能融合延伸;推进数智新业务拓展,涵盖智慧园区、智能建造、智慧营运、数字化规划咨询及业务平台开发等领域。
  报告期内,公司推进交通工程数据分析服务系列数据、工业化建造及综合管廊系列数据资产入表,入表金额200余万元,并实现交通工程数据分析服务系列数据中工程领域知识图谱及智能化服务数据产品的首单交易。
  报告期内,公司取得基于GIS的高速公路成果数字化交付方法及系统、标准规范的多轮问答实现方法等数智化技术授权发明专利8项,软著2项;《工程领域知识图谱及智能化服务》和《综合交通规划数据分析服务》入选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公共数据开发利用典型案例”;《应急车道动态引导系统》入选交通运输部“2025年春节期间高速公路交通服务保障典型案例集”。
  2025年8月,“数据要素×”大赛安徽分赛中,公司获得“一金三银”的好成绩,其中“基于知识图谱及行业AI大模型的全过程云协同数智化工程勘设”项目荣获(科技创新赛道)决赛金奖,“多源数据融合赋能交通基础设施安全运行”“基于降碳知识图谱的路桥隧产品智慧碳管理”“基于行业AI大模型的交通工程咨询数智化技术与服务平台”三个项目荣获大赛(交通运输赛道、绿色低碳赛道、城市治理赛道)决赛银奖。公司自主研发的行业首个全过程、全覆盖、云协同智能弹性算力调度平台“面向勘察设计行业的智能弹性算力调度平台”成功入选2024年度安徽省信息化十件大事优秀项目。
  报告期内,公司中标2025年高速公路路域新能源和服务区充电站扩建项目、智慧高速数据与系统应用实验室高速专属云平台建设项目EPC、滁州中心2025年度应急车道动态引导系统项目、安徽交控工程集团“低空+智慧养护”试点项目勘察设计、高速公路服务区部分充电站扩建勘察设计、营运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调整及精细化提升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2025年《高速公路机电设施设备编码规范》地方标准编制项目、安徽省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方案咨询服务等。
  报告期内,公司数字化业务新签合同额2,829万元。
  1.赋能工程数字交付,持续推进工程数字化技术研发应用结合勘察设计业务,公司持续推进数字交付系统开发。报告期内,公司依托在手新建及改扩建高速公路项目,持续打造工程“建、管、养”全生命周期提供数据底座的能力,开展数字化交付产品研究与开发。
  (1)深化原创技术研发,打造公共数据底座,强化提供数据底座能力①深化原创技术研发,持续打造工程“建、管、养”全生命周期提供数据底座能力公司持续投入并开展行业原创技术的研发,依托安徽省国资委首批原创技术策源地重点项目,持续开展高性能云桌面技术、工程行业超算技术、专业大模型技术和工程领域知识图谱、智能化辅助设计、数字孪生技术、基于BIM/GIS的数字交付核心技术等行业原创技术研发,推进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和营运。
  ②打造公共数据底座,构建安徽省综合交通大数据平台打造安徽省综合交通大数据中心,收集和管理全省的公路、水路、低空基础设施数据,形成综合交通数据底座。(2)聚焦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构建工程数字化交付体系①设计要素数字交付——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交付系统自主研发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交付系统,既能承接项目建设期的数据成果,又能提供标准且统一的数据源,实现对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理。②图档管理全程可溯——工程图档管理云平台自主研发工程图档管理云平台,提供完善的图纸管理及归档服务,实现图纸电子化管理,保证图纸过程的可追溯性,节约95%的文件传递和查找时间,实现工程项目的无纸化管理。
  2.赋能交通、能源智慧运营,打造专业型创新产品研发和集成解决方案立足综合交通智慧营运,围绕“智慧公路”与“智慧能源”场景需求,为运营和管理提供专业性支撑和优化行业业务标准,推进专业型创新产品研发和方案集成。
  (1)隧道安全的守护者——隧道AI视频事件检测系统
  实现隧道内交通事件的精准识别和快速响应,已在智慧高速设计方案中应用。(2)智慧能源运营监测中枢——电力监测云平台
  针对覆盖高速公路沿线的各类电力设施,该系统可实时监测和预警,实现电力数据的集中管理和高效分析。该系统已在智慧高速设计方案中应用。
  (3)绿色能源运营驾驶舱——光伏能源管理系统
  该系统实现光伏发电系统的全面监测与管理,实现数据可视化展示,提供高清视频监控能力,实现碳减排量化指标计算,该系统已在工程EPC项目中应用。(4)应急车道开放与管控系统该系统利用交通流量监测设备和摄像头等实时感知交通状况,通过数据分析和预测模型,判断操作时机和持续时间,结合应急车道一体化控制屏,同步联动通知相关人员,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保障交通安全与顺畅,解决重大节假日高速公路车流高峰或瓶颈路段出现的间歇性车辆拥堵问题,有效提升通行能力达20%以上。该系统已在安徽省多个易拥堵路段试点运行。3.赋能基础设施智慧管养,深化防灾抗灾能力聚焦公路基础设施隐患快速排查,研发出安徽省高速公路防灾抗灾管控系统,该平台集成安徽省5800公里高速公路风险隐患点信息,建成了安徽省高速公路沿线工点风险数据库,建成工点防治档案和设计回溯数据一张图,实现现场采集智能化,数据共享协同化,质量管控一体化,报告成果数字化,全面提升防灾抗灾能力,并成功应用于多个项目,全面赋能防灾抗灾工作。(六)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公司聚焦“安全、智慧、绿色发展”理念,以推进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为导向,着力发展工程工业化、工程绿色化、工程智能化、工程数字化等技术,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在公路、城建、水运、检测等领域取得系列成果,创新效能显著提升。数智化领域,推动“人工智能+交通”技术研究,形成包括桥梁智云出图系统、路面智慧设计系统、碳排放管理平台、智慧工地系统等在内的系列人工智能技术,其中智云出图系统累计出图17,000次,大幅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上半年,公司继续开展以桥梁智云出图二期、桥梁下部结构数字设计等为代表的AI课题研究。城建领域,探索智慧低空,面向无人机多场景创新应用,围绕低空智能巡检与无人机应用等方向开展科技攻关,推进“皖智巡”低空智能巡检平台开发,该平台集成无人机、AI识别、物联网及大数据技术,预期实现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巡检与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目标。水运工程领域,深耕智慧和绿色低碳技术领域,智慧水运成果应用于青通河航道航运支持保障系统、阜阳复线船闸工程智慧管理系统、东流港区公用码头工程和黄疃窑综合码头工程信息化系统等工程项目,绿色低碳创新成果应用于引江济淮航道、秋浦河航道工程和涡河航道工程等重大工程。检测领域,强化数字革新,深入推进应用数字化技术,研发的工地实验室和母体实验室检测系统成功投入使用,大幅提升检测效率和质量;开展水运工程健康监测平台研究,打造水运工程智慧监测新标杆;开展无人机桥梁动态避障技术研究,旨在提升公路建管养期间的检测自动化水平。报告期内,公司科技研发取得一系列成果,具体为:科研投入方面。公司研发投入6,614.96万元,占营业收入5.03%。科研成果方面。86项专利及软著技术获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47项;新增科研立项17项,其中人工智能、工程工业化、工程绿色化领域项目占比75%;新增12项科技成果,工程绿色化领域6项,占比50%。重大课题研究方面。公司承担的国家及省部级重大课题研究进展顺利,其中国家科技部重点任务“高速公路滑坡灾害智能监测预警技术研究与示范”完成三个工程示范点建设,实现了宣泾高速示范工点InSAR数据分析、边坡位移监测-预测以及滑坡状态预警功能;《安徽省交通运输科技创新及信息化“十五五”发展规划》完成初稿,计划年内完成报批工作。科研平台建设方面。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运行良好,累计引进、培养7名博士后。子公司甘肃天成通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证,至此公司共有4家“专精特新”子企业。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制造技术研发中心和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两大行业研发中心、城市更新与交通安徽省联合共建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科研平台均运行良好。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推进铜尾矿作道路材料技术在亳州市亳郸高速公路中规模化应用;“高速公路建设期环保标准化管理技术”应用于多个高速路建设项目;预制劲性体在芜宣高速改扩建工程中实现规模化应用;自主研发的高速公路应急车道动态管控系统在丁店枢纽至宣广枢纽路段正式投入使用,首次将城市道路综合杆设计理念应用于高速公路,开创了安徽省高速公路智慧管理的新篇章。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转至设计总院(603357)行情首页

中财网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理财等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仅供用户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