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设工业(002265)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情况 |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三、主营业务分析 概述 参见“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相关内容。 用”调整至主营业务成本核算影响。 管理费用 151,421,719.68 127,547,512.97 18.72% 主要是发放任期绩效兑现影响。 财务费用 -8,563,370.52 -131,132.96 -6,430.30% 主要是存款结构调整影响。 所得税费用 657,695.00 6,217,486.34 -89.42% 主要是:一是利润总额的减少;二是研发费用增加,享受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增多影响。研发投入 118,603,321.52 101,856,499.32 16.4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853,744,482.07 -869,085,434.78 1.77%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440,310,485.44 -136,765,903.70 -221.94% 主要是本年新增三年定期存款影响。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494,459,620.32 372,217,250.00 32.84% 主要是借款增加影响。现金及现金等价 -799,310,282.68 -633,714,734.37 -26.13%物净增加额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适用 不适用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没有发生重大变动。营业收入构成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期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适用 不适用 四、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不适用 投资收益 23,991,685.64 47.45% 主要是权益法核算的投资收益。 是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资产减值 -576,803.95 -1.14% 详见财务报告中财务报表附注七中的“71.信用减值损失”“72.资产减值损失” 否营业外收入 2,909,053.43 5.75% 详见财务报告中财务报表附注七中的“74.营业外收入” 否营业外支出 2,212,716.67 4.38% 详见财务报告中财务报表附注七中的“75.营业外支出” 否资产处置收益 -375,820.92 -0.74% 详见财务报告中财务报表附注七中的“73.资产处置收益” 否其他收益 31,788,181.90 62.87% 详见财务报告中财务报表附注七中的“67.其他收益” 是 五、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2、主要境外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不适用 4、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六、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金融资产投资 (1)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 (2)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不适用 (1)募集资金总体使用情况 适用□不适用 (2) 报告期末募集资金 使用比例(3)= (2)/(1) 报告期内 变更用途 的募集资 金总额 累计变更用 途的募集资 金总额 累计变更用 途的募集资 金总额比例 尚未使用募 集资金总额 尚未使用募集资 金用途及去向 闲置两年以上 募集资金金额 2023年 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2023年05月截至2025年6月30日,本年度使用募集资金25.12万元(补充流动资金),募集资金余额为人民币15,004万元(含利息收入及手续费)。 (2)募集资金承诺项目情况 适用□不适用 (2) 截至期末投 资进度(3) =(2)/(1) 项目达到预 定可使用状 态日期 本报告期实 现的效益 截止报告期 末累计实现 的效益 是否达到 预计效益 项目可行性 是否发生重 大变化 承诺投资项目 1.购买股 权支付现 金对价2023年05 月23日 购买股权支付 现金对价 投资并购 否 70,000 70,000 70,000 100.00% 是 否 2.支付流动资金2023年05月23日 支付流动资金 补流 否 27,697 27,697 25.12 14,144.38 51.07% 是 否3.发行承销费及其他交易税费2023年05月23日 发行承销费及其他交易税费 投资并购 否 2,303 2,303 2,303 100.00% 是 否承诺投资项目小计 -- 100,000 100,000 25.12 86,447.38 -- -- -- --超募资金投向无2023年05途及去向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募集资金专项账户(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杨家坪支行账户50050103360000003445)尚未使用金额为人民币15,004万元。募集资金使用及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或其他情况 不适用 (3)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七、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八、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不适用 九、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一、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 □是 否 公司是否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 □是 否 十二、“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是□否为践行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及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要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采取更加有力有效措施,着力稳市场、稳信心”的指导思想,坚持“以投资者为本”的发展理念,维护全体股东利益,增强投资者信心,促进公司长远健康可持续发展,公司于2024年4月制定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编号:2024-011),报告期内该方案进展情况如下:1.产品产业发展情况持续向好特品方面,围绕公司经营目标、重点型号、重点预研、重点生产等攻坚任务,制定攻坚实施方案,强化过程管控和质量管理,高效率组织特品生产,装备质量与保障支援能力稳步提升。民品方面,加快新项目定点,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加强海外营销转型和渠道布局,国际化业务实现新突破。战新产业方面,聚焦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向新求质、向上图强,军民结合产业板块发展稳健。2.科技创新引领不断发展坚持科技创新引领,扎实推进科技创新行动方案,做好“十五五”科技规划的顶层设计工作,完成课题研究报告以及规划框架,完善前沿技术探索、核心技术攻关与技术基础研究项目;不断夯实创新平台建设,获批国家国防科工局“特品制造学科与技术中心”,并牵头联合重庆大学、重庆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共建“特种机器人设计与控制技术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召开项目启动会,发布项目工作计划及管理机制;扎实推进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聚焦重大装备体系建设、重点项目研制和创新平台建设,引进系统总体、软件算法等领域信息化智能化人才;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作,以数字化转型助推科技创新不断发展。3.现代化企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为进一步完善治理体系,理顺管理层级,规范经营行为,整合制造资源,提高组织效能,充分利用好AI赋能,打造科技创新引领、数字化赋能的世界一流科技企业,持续对组织机构及职能调整优化。为进一步促进公司的规范运作,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上市公司章程指引》《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等有关规定,公司拟对部分治理制度进行修订,健全公司治理体系。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严格落实重大经营事项前置研究讨论机制,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持续加强董事会自身建设,配齐配强董事会及专门委员会成员,落实董事会职权,建立完善外部董事履职保障服务机制,加强董事之间、董事与高层之间的联系,开展外部董事培训,提升董事履职能力和决策水平,确保董事会“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作用有效发挥。4.信息披露质量持续提升高质量召开业绩说明会,传递公司价值。公司于2025年5月9日通过“全景路演”召开了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总会计师、独立董事、董事会秘书出席了业绩说明会,回答投资者提问21个。2025年5月13日参加了云南证监局举办的2024年度云南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在公司业绩说明会和投资者接待日活动中,公司就发展规划、数字化转型、经营目标、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广大投资者所关心的问题,与投资者进行了高质量沟通与交流,共回复投资者提问28个。2025年上半年通过互动易、投资者公开电话等方式回复投资者问题共86个。认真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优化披露内容,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披露信息,做到“应披尽披”,共发布公告及文件62份。不断完善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ESG)工作机制,系统性、体系化地推进ESG工作,2025年4月24日,公司披露了《2024年度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报告》。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2025年6月3日发布的《关于调整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深证100等指数样本股的公告》,公司自2025年6月16日纳入深证成份指数样本股,这标志着公司在资本市场的影响力和地位进一步提升。同时,公司还加强了与监管机构、行业协会以及投资者的沟通与交流,积极参与各类投资者交流活动,不断提升公司的透明度和信誉度,为公司的稳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5.安全风险防控体系纵深推进一是稳步提升大安全管理水平。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生态环境保护三年行动,开展分子公司大安全审核,开展全员安全警示教育,进一步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上半年未发生安全风险事件。二是持续完善风险管控体系。严格落实规章制度、经济合同、重大决策法律审核“三个100%”机制,坚持对经济合同、规章制度、重大经营决策进行法律合规事前审查,上半年对重大经营决策、公司级规章制度、经济合同法律合规审查率达到100%,合同法律风险有效控制。三是持续筑牢保防线。完善保密一体化管控体系,开展保密“双随机”专项检查,安全保密整体形势受控。公司将持续实施“质量回报双提升”方案,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坚持以投资者为本,牢固树立回报股东意识,不断提升规范运作水平,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切实增强投资者的获得感,为稳市场、稳信心积极贡献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