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迁新材(605376)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4-12-31 | 信息来源 | 2024年年度报告 | 经营情况 |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坚持科技创新驱动,紧跟下游行业发展趋势,科学优化资源配置,在技术研发、安全生产、合规运营等方面统筹推进各项工作。2024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945,310,495.90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7.22%,实现净利润87,475,904.70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70.73%。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工作开展情况如下: (一)深耕主业根基,探索增长新动能 公司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聚焦行业技术革新与产业升级。随着AI加速器等高性能设备对高功率密度与电压稳定性的要求提升,市场对具备动态电流响应能力、可有效抑制电压波动的超高容MLCC需求显著增长,此类MLCC的技术实现高度依赖基础粉体材料的性能突破。在此背景下,公司自主研发的小粒径纳米镍粉凭借其技术适配性,迎来新一轮市场机遇。公司与全球领先的电子零部件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围绕超高容MLCC技术需求,持续优化小粒径镍粉的工艺稳定性与批次一致性,为下一代高性能MLCC的量产提供关键材料支撑。报告期内,公司小粒径高端镍粉销量开始逐步回升,销售产品结构亦有所改善。 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加速的背景下,光伏产业凭借技术创新与成本优势持续引领清洁能源发展。然而2024年,行业供需格局深度调整,产业链价格整体承压,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面对挑战,公司依托核壳结构双金属粉体制备技术,协同下游客户加速开发兼具高导电性能与低银含量银包铜粉迭代产品,并挖掘铜代银电极技术在光伏领域的应用潜力,助推光伏产业成本效益优化。 同时,公司加强铜粉产品的市场拓展力度,在巩固MLCC用铜粉市场份额的基础上,重点提升适配HJT用银包铜粉的铜核粉体市场渗透率,并配合下游客户推进前瞻性研发工作,共同探索铜粉材料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前景。 (二)坚持创新驱动,技术引领发展 在技术研发方面,公司持续加大关键技术领域研发投入,积极申请相关专利,构建核心自主知识产权体系。报告期内,公司新申请专利共计20件,其中发明专利13件,实用新型专利7件;获得专利授权共计12件,其中发明专利6件,实用新型专利6件。此外,公司扩大高端人才的招引力度,组建高水平研发团队,依托公司技术研发中心及省级博士后工作站,并与全国多家知名高等院校、研究院所保持紧密联系,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赋能科研成果转化。 在硅基材料研发领域,公司重点探索超细粉体新型制备技术,改良生产设备,并基于客户及终端用户需求反哺研发设计,针对性地提升产品性能。报告期内,公司与业内头部企业保持技术交流,围绕市场及客户的需求痛点对相关产品进行迭代升级。目前,公司开发的纳米级硅基材料已向国内外多家客户开展试样评测工作。同时,报告期内,公司针对AI新技术对电感高频低损耗等更高功能性的需求,持续开发亚微米级、微米级多元合金粉体,并高度重视产品质量管理,关键产品已顺利取得ISO三体系认证并实现批量销售。 (三)强化合规经营,牢抓安全生产 公司以规范治理为目标,根据最新监管法律、规范指引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夯实管理基础,持续完善制度体系建设。报告期内,公司组织修订或制定了《公司章程》《独立董事工作制度》《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工作制度》《信息披露暂缓与豁免事务管理制度》等重要治理制度,进一步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夯实公司规范治理根基。同时,公司组织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加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及江苏省上市公司协会举办的合规系列培训,了解最新监管形势、法规变化,强化董监高合规意识和履职能力。 此外,公司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理念,持续优化安全管理体系,扎实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2024年,公司通过开展定期安全检查、多次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专项安全培训、常态化开展应急演练等有效措施,多维度提高全员安全意识。报告期内,公司入选“宿迁市安全生产管理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公司及子公司全年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四)聚焦市值管理,增强投资者回报 公司高度重视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通过券商策略会、投资者热线电话、业绩说明会以及上证e互动平台等多种渠道和方式,强化与投资者的沟通交流,加强投资者对公司主营业务、生产经营等情况的了解,及时传递公司价值。同时,自上市以来,公司保持每年现金分红,积极与投资者分享经营成果。报告期内,公司已实施2023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80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4,708.80万元(含税);并开展首年中期分红,年中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20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8,371.20万元(含税)。
|
|